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总理海军事务衙‘门’。

    翁叔平一大早便乘了轿,急急忙忙的来到了海军衙‘门’。

    那天在收到了船政大臣丁雨生的复电之后,翁叔平一连数日气恨难消,正没奈何处,却接到了陕甘总督左季皋发来的电报。

    左季皋这一次的电报里破天荒的没有谈“西征饷事”,只是在汇报了各地缴款情况之后,加了一句“西征事急,船政当缓,如何撙节,可商之海署”的话。

    这句话虽然不长,但翁叔平一下子便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他明白,这是左季皋在点醒自己。

    想到自从海军衙‘门’成立以来,大量的款项进出都不经过户部,翁叔平禁不住心中怒气暗生。

    “早知如此,便不该让这个事儿成了!”想到当初成立海军衙‘门’时清流言官们一片弹劾之声,而自己因为怕触怒太后而没有极力反对,翁叔平后悔不已。

    但他也知道,自己那时就是拼了老命反对,只怕也无法阻止海军衙‘门’的成立。

    一想到林义哲把“园工”和“海军”、“洋务”捆绑在一起,每每使清流言官投鼠忌器,翁叔平便痛恨已极。

    光旭元年3月10日,受日本入侵苔湾的刺‘激’,仁曦皇太后发布懿旨:“海防海军事宜关系重大,著派纯亲王宜环总理海军事务,所有沿海水师,悉归节制调遣,并派大学士文博川、宝钧、直隶总督李绍泉、两江总督沈佑郸、筹办海军事务大臣林义哲会同办理。船政大臣丁雨生、福州将军文‘玉’帮同办理。现当北洋练军伊始,即责成李绍泉专司其事。其应行创设筹议各事宜,统由该王大臣等详慎规画,拟立章程,奏明次第兴办”。根据这道任命,纯亲王宜环等一改以往推诿、观望之态,仅用6天即筹划就绪,奏请设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同日懿旨允准。其速度之快,实属罕见。从此,大乾帝国近代化的海防力量由中央政fu直接运筹。

    海军衙‘门’的设立是大乾帝国统治集团日益感受到列强来自海上的威胁,抵御外侮、加强海防的重大举措。尽管大乾朝廷从一开始就比较重视海军建设,但与乾国漫长的海岸线和面临的险恶的国际形势相比,大乾朝廷对海军的重视显然不够,所以海军发展很不理想,新式海军的发展极其缓慢。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全国竟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海军指挥机关,各支水师皆由当地督抚管辖,原本就很难协同作战,而各省督抚更将水师看作是自己的‘私’产,不但难以调遣,更是不愿改变。象长江属南洋管辖,南洋大臣名义上有对长江水师的节制权,但当新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沈佑郸奏请将南洋各水师统一整编,去除旧式帆船,改换成蒸汽舰艇,对此,统管长江水师的长江巡阅使彭‘玉’林竟然以种种理由推托。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的号令都很难在自己所辖的长江水师中贯彻,全国海军的整体状况便可想而知。

    简而言之,大乾朝廷仍是用管理传统水师方法管理近代海军,根本未意识到近代海军装备技术相当复杂,必须统一,系统管理高度远非旧式水师可比。但更为要命的是,朝野上下竟然有许多人都认为建立海军衙‘门’这样一个中土王朝传统“六部”所没有、只有“夷狄”才有的新机构,意味着“以夷变夏”!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 第二百五十六章 “第二户部”

    但这些反对声音终于不敌炮声,彤郅十三年6月的乾日琅峤海战,是乾国近代海军组建以来对外第一仗,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也暴‘露’出了乾国海军力量的单薄,使大乾朝廷开始重视海军建设,在光旭元年2月,大乾朝廷发布上谕,承认虽然也曾建立造船厂、建有海军,但“造船不坚、制器不备、选将不‘精’、筹费不广”是导致日本胆敢悍然入侵的主要原因。表示“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而海军衙‘门’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海军衙‘门’的设立可以说适应了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当时乾国已初步具备建立海军的条件。大乾王朝自“英法联军”之役后,广泛设厂制械、造枪造炮、制造船舰,逐步改变着乾国军队陈旧落后的武器装备。这不仅使陆军由千年一贯的大刀长矛向近代先进的新式枪炮迅速转化,创建海军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海军衙‘门’成立前,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局等中国企业自制的大小船舰已达20余艘,均配备新式枪炮、分拨南北洋,为使旧式水师向新式海军转化创造了条件。同时,民用工业的迅速发展,如煤、铁资源的发掘,‘交’通运输、电报通讯的相继创办,也无一不适应着这种转化。为加速海军成军,乾国政fu开始筹措巨款向外国定造船舰,并积极谋求和外国合作,吸收外国先进技术,自制军舰。当时许多西方报刊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动向,预言:“由此观之,不数年间,乾国陆路之兵,将舍弧矢之戏,而专恃洋枪之威,水师之船,将舍风蓬之笨,而独取火轮之速矣”。

    尽管背景颇为复杂,海军衙‘门’的设立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大乾王朝自禁烟战争屡遭列强打击之后,终于将加强海防、创建海军做为头等大事。纯亲王宜瑄虽然才识有限,但为光旭皇帝的未来和大乾王朝的巩固,还是将创建海军、加强海防做为尽忠报国的毕生事业。他受命之后,敢于抛弃陈腐观念,密切注视国际风云,虚心向洋务派请教,并以其特殊地位争取仁曦的同情与支持,为推进以海军建设为中心的近代化事业创造了有利环境。而在富有远见卓识的敬亲王宜欣的大力配合支持下,海军衙‘门’遂成为指导洋务运动的中心。

    海军衙‘门’成立之后,翁叔平等保守派官员对其可以说有一种本能的敌视,他们认为海军衙‘门’一旦“饷足”,便会“妄动”,是以翁叔平主管户部(户部尚书董恂因妄言“生番系化外之民,问罪与否,听凭贵国办理”致使日本找到了入侵苔湾的借口而获罪免职,新尚书人选一直未定,日常事务由户部‘侍’郎翁叔平主持)之后,借口“饷绌”,故意拖欠海军衙‘门’经费,想要将海军衙‘门’搅黄。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纯亲王和林义哲的主持下,海军衙‘门’竟然办得风声水起。

    因为海军衙‘门’不光管理全国海军,和海军、海防有关的诸如电报、铁路、船运等事务也都归海军衙‘门’管理,因而海军衙‘门’便有了相当大的财务权力,虽然在翁叔平的“饷绌”借口之下,海军衙‘门’无法从户部得到经费,但神通广大的林义哲却以“海防捐”的名义,从国内和国外筹集到了大笔的资金,使海军衙‘门’顺畅的运行起来。

    更为让翁叔平等保守派官员恼火的,是林义哲通过“海防捐”的名义,暗中为“园工”募集资金,不但把内务府和海军衙‘门’绑在了一条船上,还把两宫皇太后变成了海军衙‘门’的保护伞!

    现在“园工”的经费,全都由海军衙‘门’和内务府经手,主管全国财政的户部被完全撇在了一边。对于海军衙‘门’经手的银子到底有多少,翁叔平一直也搞不清楚,但民间传闻海军衙‘门’是大乾国“第二户部”,却足以说明问题了!

    上一次他借口为左季皋的西征军筹饷电函船政,要求船政将“余银”解部充饷,主要目的便是想要将造船的财权夺回到户部手中!

    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船政大臣丁雨生根本不买他的帐,干脆利落的一口回绝了。

    其实也难怪丁雨生如此,船政经费原本不足,在向户部请款时户部从来都是没钱,结果时间久了,船政自然也不待见户部,自己想辙了,因而户部再想从船政抠钱,自然会碰钉子。

    象这一次翁叔平接到左季皋的“点醒”电报,他一看便知道左季皋是要把自己当枪使,但他还是照着做了。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从海军衙‘门’那里夺回财权的好题目。

    翁叔平进到了海军衙‘门’之中,下了轿便直奔纯亲王宜瑄的办公室而去。

    “哟,翁师傅今儿个怎么有空过来了?”纯亲王看到翁叔平不经通报便径直的走了进来,心中便有几分不喜,但他表面上仍是十分客气,并亲手给翁叔平倒了一杯茶。

    翁叔平注意到纯亲王的这间办公室并不大,面前的书案和周围的格架上摆满了文牍,几名主事都在忙碌,甚至顾不上和他打招呼,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和海军衙‘门’比起来,他主管的户部,可以说太过“清闲”了。

    翁叔平上前给纯亲王见礼,二人落座寒暄了几句之后,翁叔平便试探着问了起来。

    “敢问七爷,船政的帐目,海署可曾有备案可查?”翁叔平问道。

    “翁师傅怎么想着问起船政的帐目来了?”纯亲王听到翁叔平的问话,似乎是察觉了什么,没有回答,而是笑着反问了一句,“莫非是户部有银子了,可以给船政拨付了历年的积欠?”

    “七爷说笑了,户部的银子,西征饷银、河工和赈济灾荒这三大项,便早掏得干干净净,哪里有多余的银子给船政。”翁叔平在心里暗暗咬牙,但却仍不得不装出一副笑脸来。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 第二百五十七章 找骂丢差

    “呵呵,也是,户部管的都是要事,用银子的地方太多,总是入不敷出,船政每月五万两的运营费用,还得闽省海关报解,以至船政和户部没有往来帐目。”纯亲王笑道,“不知翁师傅想要看甚么?”

    听到纯亲王的回答,翁叔平的脸上现出一丝尴尬之‘色’。

    纯亲王明里是说船政的运营经费少得可联,实则是在暗讽户部不给船政银子,以至于船政和户部连往来的帐目都没有!

    “船政现下正为法国造船,不知七爷可曾听说此事?”翁叔平知道纯亲王已然明白他今天来的目的,索‘性’打开天窗说起了亮话。

    “确有其事,”纯亲王点了点头,“不知翁师傅怎么想起问这事来了?”

    “船政一直以经费无着为由,申请部款,怎么有银子给法国造船呢?”翁叔平问道。

    听到翁叔平问起船政给法国造舰的事,纯亲王心中暗暗恼火,但表面上仍是耐着‘性’子答道:“船政给法国造船,自然是法国人付银子啊!”

    “法国人在船政订造兵轮,除定金之外,船款得陆续拨付吧?开造之费,需得船政垫付,那船政所垫付造船之费,又从何而来?”翁叔平问道。

    “船政垫付造船之费,乃是商民捐助而来。”纯亲王听到翁叔平喋喋不休的抓着船政不放,心头渐渐火起,“户部不给拨款,船政又不能不办,不接受商民捐助,翁师傅说该如何办?”

    “接受商民捐助,自无不可。”翁叔平听到纯亲王将话头又转到了户部身上,心里一惊,赶紧答道,“户部款绌,亦是实情,只是船政如此办理,造船之款数目不清,只怕易生贪墨之弊吧?”

    “呵呵!易生贪墨之弊?”纯亲王哼了一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