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5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们对学堂最为留恋的原因之一。而陈婉的‘侍’‘女’们因为总来学堂走动。也和孩子们很是熟识。而在船政的外国雇员的孩子们,和她们也很熟稔。象林逸青就不止一次的看到‘侍’‘女’们和达士博及法国洋员的孩子们一起开心的玩闹,这个年轻‘侍’‘女’对小亨利表现得如此关心,其实并不奇怪。

    “喂,你,过来给亨利叫魂。”林逸青看到那名‘侍’‘女’的样子,心中一动,便微微一笑,命令道。

    “呃?爵爷,我……”听到林逸青的命令,那姑娘不由得脸上一红。

    “叫个魂儿还不会吗?快点!”林逸青见她犹豫,又催促了一句。

    ‘侍’‘女’应了一声,来到了亨利的身边蹲下,她抬头看着男孩的眼睛,伸出手轻轻的抚‘摸’着男孩的额头,柔声说道:“这位神仙,小孩子不小心惊扰了您,他不懂事,放他回去吧。您修您的仙,各走各的……亨利,不怕不怕,咱们回来了,咱们回来了……”

    听着她轻柔婉转的呼唤,小亨利空‘洞’无神的眼睛渐渐的恢复了原来的神采。林逸青见到她叫魂成功,不由得微笑起来。

    “真是不可思议……”达士博看着这一幕,吃惊之余,对那名‘侍’‘女’充满了感‘激’,“谢谢你!可爱的姑娘!”

    “达士博先生,我觉得,你应该考虑再成个家了。”林逸青看到满面羞红低下了头的‘侍’‘女’,笑着说道。

    达士博看了看那名姑娘,又看了看林逸青,猛然明白了林逸青的意思,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离开洋员家属楼的时候,林逸青已经决定了,要去告诉陈婉今天发生的事,让那名‘侍’‘女’嫁给达士博。

    林逸青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达士博身为船政的总工程师,已经真心的将乾国当成了他的第二祖国,全心全意的为乾国海军的建设出力。

    在自己向朝廷进献新式铁甲舰的设计图后,因为俄国海军的威胁,朝廷急于加强海防,是以立刻表示了同意,并将图纸发往福州船政局,作为船政建造新式铁甲舰的指导,船政大臣丁雨生接到图纸之后,立刻将图纸‘交’给了达士博等技术人员进行评估,达士博在仔细研究后认为,如果完全按照图纸的要求建造,这艘铁甲舰的排水量可能要达到一万吨以上,而这样大的战舰,目前以船政的技术力量,要想完成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就算能够建成,乾国现有的港口大都未经疏浚,难以容纳如此巨大的吃水也较深的战舰。另外就是建造这样的万吨巨舰,乾国目前的财政难以负担,是以经过审慎的考虑,达士博提出了自己的修改设计意见。

    达士博根据乾国造船工业的实际能力和乾国港口的实际情况,将新式铁甲舰的排水量缩小到了7000吨,主炮口径由340毫米缩小到了240毫米,除此之外,主要设计和林逸青的图纸都基本一样,而经过修改后的设计,这级铁甲舰的动力系通有增大的空间。其设计航速也可以提高到18节。虽然新式的铁甲舰的吨位和主炮口径都缩小了。但经过修改设计后的这级铁甲舰更加适合乾国的实际需要。而且虽然这级铁甲舰按照西方的分类标准,属于“二等铁甲舰”,但在现在的东亚海域,却是没有对手的,其强悍的战斗力足以抵消俄国海军的优势。

    达士博知道林逸青是这级乾国铁甲舰的设计者,是以他在修改完设计后,便邀请林逸青前来一同探讨,林逸青看了达士博的修改设计后。很是赞赏,是以立刻表示了同意。而正是从达士博的修改上所‘花’的心血,林逸青能够判断出来,这位洋工程师是真心为乾国海军考虑的。

    而现在达士博的妻子已经过世三年,如果让一位乾国姑娘来做他的妻子,无疑可以使达士博更加安心的在乾国工作,让他能够更好的为船政服务。

    此时的林逸青并不会想到,他的这个想法,会在未来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结束了同达士博关于新铁甲舰的技术探讨,确定了新铁甲舰的设计方案和建造计划之后。林逸青回到了自己的居所,一位亲随便送来了一封电报。

    电报是从北京发来的。内容是朝廷已经取消了原先打算让左季皋进军机处的打算,并且因其“妄议”之故,决意“削爵降级,以示薄惩”。

    林逸青算了一下时间,知道现在可能传旨的内监已经在路上了,想到左季皋见到削爵的旨意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林逸青不由得窃笑不已。

    他当然知道,左季皋的噩梦,现在才刚刚开始!

    但林逸青并没想到,传旨的太监,比他预想的来得要快得多!

    船政衙署,会客厅。

    “丁大人,幸会幸会。”来人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穿着一身宫内太监服‘色’,容‘色’甚是和善。他一见船政大臣丁雨生,便习惯‘性’的躬了躬身子,双手做起揖来。

    丁雨生注意到了对方的服‘色’,知道他应该是宫内的一名太监,赶紧拱手还礼。

    “敢问尊驾尊姓大名?……”丁雨生一时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内监,只好含糊的试探问了一句。

    “丁大人客气了,在下免贵姓张,草名德敏,在李二总管手下当差。”这位名叫张德敏的太监笑着说道,“我这一次来福州,是奉了朝廷的旨意,来找左季皋左大人的。”

    张德敏说着,将自己的文牒和红木腰牌取出,双手递到了丁雨生的面前。

    听到张德敏是奉旨而来,丁雨生不敢怠慢,在仔细验看了对方的文牒和腰牌之后,丁雨生确定了对方的身份,但他还是不太明白,对方既然要找左季皋宣旨,为什么要到船政衙署里来找自己。

    “丁大人,皇太后旨意,命我办了事便尽快回转,不得逗留。”张德敏笑着对丁雨生说道,“宫里头的规矩严,您也知道,我来的时候,坐的是北洋水师的通信报用之快船。我听李制台说,船政这里也有这通信报用之快船,不知丁大人能否与我等行个方便,我办了公事后,坐这船回去?”

    “这个包在兄弟身上。”丁雨生满口应允道。

    “还有一件事,我想向丁大人打听一下,左制台来福州祭拜林文忠公之后,去了哪里,丁大人可否知道?”张德敏又问道。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丁雨生摇头道。

    “我到了福州,下了船便去寻左制台,可惜还是晚了一步,没想到他走的这么快。”张德敏叹了口气,说道,“我以为这船政局毕竟是他倡议设的,会来这里看望一下同僚,说到之后的去向,没想到……”

    “呵呵,贵使这一次的确是找错地方了,他是不会来船政的。”丁雨生呵呵一笑,不动声‘色’的说道。

    张德敏似乎听出了什么,也微笑起来。

    “也是,物是人非,他想是会触景生情,所以还是不见的好。”张德敏说道。

    “敢问贵使,这一次向左制台宣旨,所为何事?”丁雨生从面前的年轻太监的态度‘摸’出了什么,他好奇心起,立刻问道。

    “丁大人见问。我也就不瞒着了。反正这事儿过几天邸报也就见着了。先和丁大人说说也没关系。”张德敏微笑着上前,在丁雨生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原来如此。”丁雨生听完之后,不由得笑着连连点头,“怪不得他走的这么急,想是也听到了什么风声。”

    “是啊。或者也许他上了折子之后,寻思过味儿来了也说不准,只是他这一走,我想要找他。确是难了。”张德敏有些为难的说道。

    “贵使勿忧,他这个人,‘性’喜‘肥’美滋味,讲求养生享受,听说他来路上,尽是在有名大客栈或是会馆的雅间落脚,这福州往北的大路,有大客栈和会馆的路只有一条,贵使顺着这条路追过去,想是能追得到的。”丁雨生说道。“我安排些熟悉道路的人随你去,多路打探下。好方便寻找。

    “多谢丁大人,那我这便告辞了,呵呵。”张德敏和丁雨生拜别,丁雨生安排人陪张德敏等人去追左季皋,同时给他们也备了一份礼物(其实是封了些银子),并要仆人通知船政水师副统领张成,提早安排,等他们回来后用高速通报舰送他们直去天津。

    在送走了张德敏等人之后,丁雨生回到自己的房间,想着左季皋接旨时的窘态,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强烈的日光透过马车的车窗,照进了车厢之内,车厢里坐着的张德敏因为连日鞍马劳顿,一时间有些微弱的晕眩。

    恍惚中,他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

    那一天村子里,阳光照在屋子里,也应该是这样的让人燥热吧?

    房‘门’开了,母亲有些佝偻的身影出现了,“乖孩子,咱们走吧。”

    母亲身后是一个十岁大的男孩,虎头虎脑的壮实身子,眼睛圆溜溜的,正从她‘腿’边探出脑袋,打量着外面。听了母亲的话,他只嘴‘唇’委屈地噘了噘,却不应声,弯了腰想提起面前装得满满的布口袋,微黑的脸‘色’泛起了一点儿红。

    母亲轻轻叹息了一声。右手略伸,将孩子的小手抄了进去,左手已经提起了那袋苞米。

    “跟娘来。”

    男孩点点头,顺从地被母亲牵了,挨在她‘腿’边走出堆满木料的小院,耐心地听着铁链和锁头相触的叮当响动。条条熟悉的小街慢慢在脚下行了过去,翻过的墙头,爬过的大树,挖过的老鼠窝,闭着眼睛都知道它们就在那儿,却没办法再去重游一二。

    男孩忍了半天,终于憋不住话,怯怯的嗓音嗫嚅道:“娘,我……刘叔家的水车,不能忘了去修,人家等着用的。”

    母亲心思烦‘乱’,随口答应了一声。

    “还有……”男孩费力地挠了挠头,脸‘色’很是为难,“本来我跟柱子他们约好,后天要去河滩上‘摸’虾的,这下去不了了。他们万一来找我,就说……说我去干什么呢?”

    儿子的那些小心思,又怎么能瞒得过当母亲的。母亲望着男孩带着恳求的眼睛,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好茫然停了步子。母子两个站在小小的岔路口四目相对,像是彷徨间‘迷’失了道路。

    征兵令的消息是昨晚到的。保长支了几个人,挨家挨户敲开大‘门’,不由分说惊醒了每个人的美梦。那样蛮横的语气,只够让人费力跟随鞭炮一样咋呼‘乱’响的字眼,勉强知道将被‘逼’迫做些什么,却来不及发表任何异议。口信像是一阵午夜的暴风,迅速席卷了整个村落。

    白日里他和母亲去保长家修马厩的栅栏时,正巧碰见镇上来的传令飞骑。那匹栗‘色’的快马疾电般奔来,霎时就立住了身子,一看就知是官军的战马,虽然马身不算高大,却很是敦实健硕,‘毛’‘色’也油光锃亮。那样出‘色’的坐骑他和母亲都很少见到,非得来了大队的官兵,才能叫他偶尔轮上伺候马匹的差事。即便那时候,专用的仪仗马队也不会让他碰到一根鬃‘毛’,只有那些驮着笨重行李的苦力们,才是他的同伴。

    马上的兵士飞身下来,把缰绳顺手甩了给他,停也不停便进了保长的堂屋,母亲小小的疑‘惑’也只得闷在肚里,不知道镇上究竟出了怎样的大事。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