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6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雷艇的早期,在李绍泉等官僚一手创办下,鱼雷艇官兵和技术工程人员的培养工作也随之开始。

    早在9077年,船政就派出了第一批海军留欧学生,其中留学法国学习造船的部分学生,专门进行了鱼雷和鱼雷艇构造知识的专门培训。9078年,北洋在德国洽谈定造“天”、“地”鱼雷艇时,李绍泉专门从天津机器局等处抽调了技术工人,有针对性地派往伏尔铿和刷次考甫工厂,学习鱼雷和鱼雷艇的修造,次年船政第二次派出海军留学生时,也同样派出海军学生前往德国刷次考甫鱼雷工厂实习。在此期间,北洋还派出一批海军军官前往德国,学习鱼雷艇驾驶专业。在向国外派出留学生的同时,9080年李绍泉指令直隶候补道刘含芳在山东威海着手创办鱼雷营,集中操练购买的鱼雷艇,并开始大批培养鱼雷专业军士和水兵,后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也开设专门的鱼雷专业,这一切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装备鱼雷艇的活动预先进行人员储备。

    正当乾国近代海军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着时,9078年日本西南战争爆发,在西南战争的历次海战中,俄国海军“爆破”号雷击舰对萨摩海军“富士山”号炮舰的攻击十分引人注目,虽然“爆破”号的鱼雷攻击作战最终失败了,但是波涛之中掣电而来的这种新式武器,给乾国海防带来的震动无疑是巨大的。

    西南战争结束后不久,船政大臣丁雨生随即上奏朝廷,首先指出“(鱼雷)实有开溟跋浪之奇。激电惊霆之势,日本岛南之役,俄人有鱼雷而萨人无之,险受其害,可为我之警醒”,随即提出为福建购买一艘伏尔铿制造的头等出海大艇。以及一批刷次考甫鱼雷的请求,并表示所需款项将全由闽浙两省自行筹措,不占用中央财政经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丁雨生在奏折中还提出了一个颇有远见的计划,即等这艘鱼雷艇购回后,福建船政将按样仿造一批,在马尾对岸的乌龙江内进行编队训练,奏上不久,朝廷很快就予以批准。

    福建定造的这艘鱼雷艇。属于头等的大型出海鱼雷艇,即近现代驱逐舰的始祖,由于德国造船工业从来没有建造过这么大的鱼雷艇,底气不足使得伏尔铿船厂表示放弃订单,这笔5万7千两白银的单子最后转给了以造鱼雷艇闻名世界的挨吕屏什好船厂,厂方不敢怠慢,组织大量熟练技术工人,开始了德国造船工业史上第一艘排水量突破100吨的鱼雷艇的建造。这艘大型鱼雷艇后来被命名为“福龙”(英文译名为“lung”)。在德国被称为s10,其排水量120吨。艇长75米,宽5米,吃水3米,动力系统为一台三胀式蒸汽机,和一座汽车式锅炉,单轴推进。航试时测得功率高达1597匹马力,航速为惊人的2节,煤舱标准容量5吨,最大容量24吨。龟壳状的艇首左右各有1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除标配的2枚刷次考甫鱼雷外。还另有2枚备用鱼雷。艇首之后是一座碉堡状的司令塔,用来操纵驾驶和控制前部的2具发射管,在“福龙”艇的后部甲板上,还有1具可以旋回的14英寸鱼雷发射管,配合这个发射管,在附近另有一座备用装甲司令塔,两座装甲司令塔均可以用于操纵军舰,司令塔顶部还各装备1门37mm哈乞开斯五管速射炮。因为“福龙”艇体积较大,不便于拆卸回国组装,所以在“福龙”艇上还架设有3根桅杆,用于扬帆远航。9081年9月24日,在德国海军官兵驾驶下,“福龙”艇到达福州交船,乾国拥有了第一艘头等鱼雷艇。

    继丁雨生之后出任船政大臣的何儒章,上任伊始便委派曾留学德国的工程师陈才瑞创办船政局鱼雷厂,自行生产黑头鱼雷,“臣等深维鱼雷为海防制胜利器所必须,中土能自制造,始足以张我军威”。“福龙”号鱼雷艇回国后,何儒章立刻上奏朝廷,请求下拨经费,仿造一批,后因经费无着,一直没有进展。为了不使海战利器荒废,何儒章和船政诸位官员商议后认为,鱼雷艇作战讲究成队出击,福建仅有的这一艘鱼雷艇过于单薄,在没有足够的经费继续购买或建造的情况下,不如撤去,无论南洋北洋粤洋,只要出6万两银子就可以拿走,所得的钱充作船政的运营经费。很快,因俄国海军的威胁,“福龙”艇便北上而去,编入了李绍泉的北洋水师名下。

    仿佛是朝廷跟何儒章开了个玩笑,就在“福龙”北去不久,朝廷便任命了庆贝勒宜邝取代自己担任船政大臣,而宜邝奉朝廷旨意带来的造船计划,正是大型鱼雷艇。

    尽管朝廷的政策翻来覆去,但船政因为之前准备充足,是以建造大型鱼雷艇的计划一经敲定之后,便立即上马,风风火火的开始了建造,并且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建好了艇壳,动力部分也完工了,可以进行正式的海试了。

    对于自己出了这么大的“成绩”,庆贝勒自然不忘了为自己和船政的下属们吹嘘一番,上奏朝廷报功的同时,还在报纸上广为宣传,由于建成的是东方最大和最新式的鱼雷艇,自然引起了西方海军观察家的注目,称其为“东亚第一”,朝廷对于庆贝勒领导下的船政取得了如此的成就自然喜出望外,不但赏了庆贝勒双俸,佩金花玉带,参与建造的船政员匠也都得到了奖赏。

    朝廷的奖励让庆贝勒干劲更足,他现在雄心勃勃的不但想要接着兑现“大型出海潜水艇”的军令状,还打算将船政原来被搁置的鱼雷炮舰建造计划提前。(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 第六百九十九章 蹈海经涛

    除此之外,庆贝勒还对俄国人曾经在海上使用过的“火箭鱼雷”很感兴趣,已经让法国雇员去打听设备,准备引进技术自己生产了……

    这位船政大臣,其实是蛮能折腾的。…

    今天是新建成的鱼雷艇试航的日子,何儒章看出来这位庆贝勒的意思是打算跟着出海了,不由得暗暗诧异。

    船政创立之后,从第一任船政大臣沈佑郸开始,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便是每逢新舰下水,船政大臣都要参加第一次试航,作为对下属的‘激’励。而这位庆贝勒据说是位经常晕船的主,出‘门’远行都是车马。离京上任时,原本船政安排了高速通报舰“飞霆”号作为专船迎接,但这位庆贝勒却拒绝了,走的陆路,先乘火车,后换马车,走了一个半月,这才到达了福州。到任之后,也没见他乘过船。今天他竟然想要乘鱼雷艇试航,着实令何儒章吃惊不小。

    一队马车来到了码头,何儒章收回了思绪,转眼望去,看到为首的马车车‘门’开了,林逸青和陈婉走了下来。

    看到陈婉,何儒章的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之‘色’。

    如果不是陈婉继承了林义哲的遗志,一直以她经商的收入支援船政,船政是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的。

    他猜到今天参加试航的,还有谁了。

    另外几辆马车停了下来,车‘门’打开,一个个身穿海军军服的船政学堂青年学生走了下来。

    何儒章注意到这些学生的肤‘色’略黑,有的衣领内有黑红‘色’的方格纹饰,风貌也和文弱的闽籍学生不同,立刻便知道,他们是来自苔湾的排湾族学生。

    当年日本入侵苔湾,讨伐番民,一些番民首领预感到战事残酷,为了不使族人灭绝,预先将大批少年男‘女’送到了福州避难,被林义哲送到了船政学堂。现在这些孩子,已经长大了。

    这些孩子大都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双亲,成为了孤儿,而陈婉承担了照顾他们的责任,成为了他们事实上的母亲。

    而林逸青今天特意安排这些孩子来参加试航,何儒章当然明白他的用意。

    由于鱼雷兵器使用的特殊‘性’,要求鱼雷艇官兵作战时必须做到镇定自若。在枪林弹雨极为险恶的环境下,沉着‘操’作。这需要具备极好的心理素质。而闽籍学生的心理素质明显的是不如这些排湾族学生的,而为了让鱼雷艇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林逸青大胆的决定,让这些当年从战火中幸存下来的孩子成为鱼雷艇部队的骨干力量。

    不多时,学生们在林逸青的带领下,分组登上了“福蛟”、“福螭”、“福虬”、“福麟”四艘鱼雷艇。而不出何儒章所料,庆贝勒这一次,也和林逸青一道,上了“福蛟”号鱼雷艇。

    船政新建成的这四艘鱼雷艇和“福龙”号鱼雷艇属于同级艇。只是“福龙”号是擅长建造鱼雷艇的德国挨吕屏什好船厂,这四艇是船政利用现有技术仿制“福龙”的同级艇,船政此次建造大型鱼雷艇属于首次,虽然工程一切顺利,所用时间也较德国船厂为短,但‘性’能如何,此能在这次试航当中见分晓了。

    一切准备就绪。在何儒章及船政官员们和陈婉的热切目光中,四艘鱼雷艇依次驶出码头,奔向外海。

    鱼雷艇在海面上飞快的行驶着,叫赛瓦的排湾族青年,对呼啸着拍击艇身的‘浪’‘花’恍若未闻,他的眼睛一直紧盯着林逸青。一只手轻轻的抚着‘胸’前的衣服。

    衣服下面,是那只他从未离身的小玛瑙狮子。

    在鱼雷艇这样一个几乎是全封闭的空间里,他的思绪,渐渐的又回到了小时候……

    ……

    “大人可知,泰雅人部落里,男婴出生之时,母亲要把脐带悄悄藏于父亲携带干粮的藤盒或子弹袋里。让它随父出猎,并祈求祖灵保佑孩子长成一个勇敢的猎手。如果是‘女’孩,则说是降生了一位织布、煮饭与采野果的好帮手。于是,就把脐带放在母亲使用的织布机旁,抱着婴儿祈求祖灵保佑孩子长大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

    “在苔地番族其他族群里,也有把脐带收藏在不同地方的习俗,如卑南人把脐带用纸包好,藏于母亲的枕头下或针线篓里;曹人、赛夏人等则把脐带埋于地里,胎盘埋在屋内,以求吉利。”

    “番族给孩子取名亦如中土一般讲究,各族群起名的时间也有所不同。赛夏人是等婴儿脐带脱落,举行了禳祓礼之后再命名;布农人是在婴儿满月时。起名的时候也要举行仪式,唱歌、跳舞、摆酒、请神,非常庄重。番族起名要按照祖传的起名谱来选择名字为孩子起名。祖传下来的名字都是一些吉利好听的名字,而后人也喜欢沿用祖先的名字。也有些部族从名字当中分出高低贵贱。在番族的名谱中,除祖先的名字外,有纪念诞辰与诞生地的等。也有一些名字没有任何含义,只是听起来悦耳动听,如泰雅人的乌达乌、玛沙乌、多玲等。番民因与汉民接触日久,起名也受到一些影响,如阿美人也有叫阿福、阿香的等等,皆是闽南话名字。”

    “刚才头领的儿子,名叫额澜,是什么意思?”

    “额澜在番语中是‘道路’的意思。刚才给大人敬酒的,便是头领的‘女’儿,额澜的妹妹,名叫额绫。”

    “额绫?很好听的名字。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此名应该是为了叫起来好听顺口吧,没有具体的含义。大人若是送给新生儿些小礼品,可更增情谊。”

    那只玛瑙小狮子,便是他出生的那一天得到的。

    “还请大人为我的孙子赐名。”

    “希望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