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晚明-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是有义士相助,恐怕现在他们都还蒙在鼓里。

    李瑞并不知道这份‘账本’是谁递送到张阁老手上的,也许是张阁老安插在荆州的一枚暗棋?

    好在事情尽在掌控,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全力配合好贺文程除掉辽王,在张阁老的面前展现自己的价值。

    。。。。。。

    。。。。。。




第一百八十四章 绣春出鞘(第四十九更,求订阅,求月票!)

    城南济和坊一栋不起眼的两层竹楼中,一个年约三十的汉子抚摸着光亮的刀身,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他生了一副国字脸,星眉剑目,鼻梁高挺,远远望去便知是那种极有男子汉气概的类型。

    再加上他蓄的一脸络腮胡子,更是衬显得老成持重。

    “总旗大人,咱们的人都已经派出去了,用不了多久就能搜集到证据。”

    抚摸刀身的汉子点了点头:“切莫打草惊蛇。这次我们不是单独行动,一切要配合御史贺大人。”

    他便是锦衣卫北镇抚司总旗官沈纶了。指挥使刘守有刘大人吩咐他带了十几人一路化名前来荆州,暗中配合贺文程查案。

    他们虽是锦衣卫,但因为是用的化名,故而见不得光。

    “属下遵命。”

    校尉尹沣抱了抱拳,便要退下。

    “慢着。”

    沈纶眉毛一挑道:“派几个人在宁家外守着,我怕辽王狗急跳墙,欲害宁修性命。”

    虽然他们此行并没有用锦衣卫的真实身份,辽王方面不应该有察觉,但凡事小心为上。这个宁修可是张阁老和刘指挥使都一再提到的人,绝不能有任何的意外。

    “属下明白。”

    “退下吧。”

    沈纶摆了摆手,尹沣便转身离去。

    沈纶的目光变得寒冷起来,收刀入鞘拂然起身走到铜镜前。

    从桌几上取了一枚小刀片,他毫不犹豫的对着铜镜把脸上的胡子全部刮去。

    这络腮胡子跟了他十余年,今日为了执行任务将其刮去,他却是丝毫不后悔。

    刮掉了胡子,他用有些粗糙的右手在面颊上摸了摸,确实光滑了不少。

    胡子刮掉后,沈纶整个人也显得精神了不少,似是年轻了好几岁。

    “怪不得江南女子都喜欢俊秀郎君,真的是惹人怜爱啊。”

    沈纶苦笑一声,脱下赶路时穿的棉袍,换了一身儒衫,又罩了件裘衣,阔步出楼而去。

    。。。。。。

    。。。。。。

    临近年关,各家各户都在忙着置办年货。

    江陵城中的商铺都人满为患,排队买米面小食的百姓能从店门排到坊门去。

    宁修庆幸自己早早叫人置办好了年货,不然临到年根再想购置就得加入漫漫大军了。

    宁家里里外外都贴上了楹联,满满的过年气氛。

    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宁记水泥、肥皂作坊便暂时停产,宁记酒楼也暂时歇业。

    大家伙忙忙碌碌劳累了一年,宁修想给伙计雇工们放个长假,让他们好好休息一番。

    在放假这点上普通百姓要比官员舒服多了。普通百姓只要想休息,什么时候都能放下手中的活儿。而大明的官员则必须按照律法规定休假,一年下来假期实在少的可怜。

    七郎和十郎也回了家,诺大个府宅突然少了那么多人,空荡荡的还真是让人不适应。

    不过这也正给宁修和二老相处的机会。一家人难得的坐在一起闲聊,气氛倒也融洽。

    却说这日宁修要出门买一些红笺纸,临近年关他打算写一封情诗寄到京师戚灵儿手中。

    细算一算,差不多在正月十五前后这书信能够送到,正值月圆之时,情诗的作用还有加成。

    写情诗嘛自然不能用一般的信纸,宁修听说荆州城新开了一家笺纸店在卖红笺,自然要去购置一些。

    红笺又名浣花笺,因著名女诗人薛涛在其上写诗与元稹、白居易等人唱和而名声大噪,也被视为书写情诗最合适的纸张。

    宁修相信戚灵儿看到红笺的那一刻就什么都明白了。

    卖红笺的鹤山堂在邻坊,宁修出了宅子便朝坊门走去。

    只是他没走出几步,却发觉身后似乎有人在跟着,不由得疑心大起。

    好端端的为什么会有人跟着他?该不会是辽王已经知道了‘账本’那件事,打算一不做二不休杀人灭口吧?

    自楚汪伦死后,宁修几乎忘记了这件事,但今日的情形提醒了他事情似乎还没有完!

    若是辽王真的知道‘账本’已经被他拿走,那将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

    辽王毕竟是王爷,能量比之卢家和楚汪伦不知道要大出多少。

    他只是没出手而已,若真的出手,宁修真的有招架之力吗?

    宁修刻意的加快了步伐,闪身走进一条小巷子里,他想要看看自己的判断是不是正确,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在跟踪他!

    不幸的是,当宁修闪身进了小巷子后那几人毫不犹豫的跟了进来!

    跟踪,这简直是赤裸裸的跟踪啊。

    宁修深吸了一口气强自使自己镇静下来。

    他现在绝对不能慌乱。这些人八成是辽王的人了,但从他们只跟踪来看辽王也不想在城中动手。

    毕竟城中人多嘴杂,在城中动手留下证据的可能性太高。

    所以只要宁修不出城,不去太僻静的地方就不会有危险。

    一想到这里,宁修立刻加快了脚步出了小巷子,混到人群中后宁修终于松了一口气。

    若是张懋修现在还在江陵,宁修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去张府寻求庇护。

    但现在张懋修已经去了京师,他只能另想办法了。

    他隐约记得听张懋修提起过,荆州知府李瑞李大人是张阁老的门生,若真的如此,前去府衙一趟或许会有收获。

    若李瑞真的是张居正的人,他是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宁修此刻自然再无心思去买什么笺纸,立刻折返方向去了府衙。

    府衙外值候的衙役早已认识了宁修,前去禀报一番后便把宁修带了进去。

    二人穿堂过院来到内衙,衙役好心嘱咐道:“宁小相公,府尊这两日忙于招待巡按御史贺大人,疲惫的紧。您有要事便赶紧说,千万别拖拉惹得府尊动怒。”

    宁修感激的冲他抱了抱拳:“多谢了。”

    门是虚掩着的,宁修叩了叩门,李知府轻声道:“进来吧。”

    宁修推门而入,见李知府正躺在竹椅上闭目养神,两个美婢正在给他捶腿。

    他犹豫了片刻,还是上前一步拱手礼道:“学生宁修拜见府尊大人。”

    。。。。。。

    。。。。。。

    ps:这一段剧情很关键,大家可以期待下。




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史查案(第五十更,求订阅,求月票!)

    “贤生啊,你来找本官有何要事啊?”

    李知府冲宁修微微一笑道。

    “启禀府尊,学生此来确是有一桩要事禀告府尊。只是。。。。。。”

    他瞥了一眼那两个为李知府捶腿的美婢不再说话。

    “你们先下去吧。”

    李知府挥了挥手,那两名美婢便冲他行了一礼,恭敬退下了。

    “现在贤生可以说了吧?”

    宁修冲李知府拱了拱手道:“学生怀疑有人在跟踪我。”

    “哦?”

    李知府眉毛一挑,微微有些惊讶。

    “贤生何出此言?”

    张三公子离开荆州时曾特地嘱咐他一定要多加关照宁修,若是宁修出了什么意外,他该怎么向张三公子交代,该怎么向张阁老交代?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李知府可不打算冒这个险。

    宁修便把自己出门后的情形说与李知府听。

    李瑞听罢凝神沉思,过了良久才长叹一声道:“若真是如此,本府可以调派一些人手在你府宅附近巡视。你看如何?”

    宁修大喜。

    衙役虽然武力值不算太高,但毕竟是官府衙门的人,关键时刻还是有震慑力的。

    宁修相信辽王即便真的想要对他动手,也不可能堂而皇之的在荆州城中,更不可能当着一众衙役的面。

    “多谢府尊。”

    宁修冲李知府深施一礼,表情极为恭敬。

    李知府满意的点了点头:“贤生啊,上次你带来的葡萄酒本官已经喝完了,可否再送一些来?”

    宁修连忙道:“学生这次出门匆忙没来得及捎带,等回去便叫人送些葡萄酒来衙门。”

    国人是讲究人情往来的。李知府答应调动衙役在他家附近巡视,帮了他这么大的一个忙,宁修自然也得投桃报李。与之相比,区区几瓶葡萄酒算什么?

    “恩,你且回去安心温书吧。来年便是秋闱,切不可掉以轻心。”

    李知府又说了一番劝学的客套话,便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

    宁修知道这是李知府要送客了,便拱了拱手道:“学生告退。”

    从府衙出来后宁修的心情很好。

    有了府衙衙役的护佑,相信辽王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新的巡按御史已经抵达江陵城,别人也许不知道御史大人此行的目的,但宁修却心知肚明。

    张懋修临行前明确告诉过他巡按御史就是为了搜集辽王罪证来的,妥妥的是张阁老的人。

    辽王你就跳吧,反正是秋后的蚂蚱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

    。。。。。。

    巡按御史贺文程这些天很忙。

    首先他要将那份账本上提到给辽王送礼的人梳理一遍,按照官职大小,行贿多少进行排序。

    那份账本已经被张阁老烧掉了,故而名单只存在贺御史的脑子里。

    人的岁数大了,脑子便不太好使了,名单上的人又太多,贺御史得好好回忆一番。。。。。。

    等到他回忆好了,还得排序,排序好了才是真正开始行动的时候。

    贺御史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官员向辽王行贿的证据。藩王私自接触地方官员,且索贿,这可是大罪。即便不能直接扳倒辽王,把他废为庶人,也能让其伤筋动骨。

    至于行贿外的事情便由锦衣卫去调查。他们最擅长捕风捉影,暗中行事。

    查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贺御史还不能打草惊蛇。

    在掌握绝对的证据前他不能翻脸,不然可能会影响全局。

    首先他去了江陵县衙巡查,江陵县令陈复是向辽王行贿人中行贿金额第二多的,第一的是前任荆州知府贾荣。

    贾荣现在在保定府老家守孝,等他回京的时候一并押解便是。

    在此之前却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这陈县令便是最好的突破口。

    但让贺御史有些意外的是,这陈县令为人极为谨慎,做账也是滴水不漏。

    别管他怎么查,愣是不能从账册上查出破绽来。

    这可急坏了贺文程。

    陈县令是如今在任荆州官员中向辽王行贿数额最多的,若是找不到他行贿的证据,这条罪状的力度就会小上不少。

    无奈之下贺御史只得主动找到锦衣卫总旗沈纶寻求帮助。

    文官本是高傲无比的,看不上锦衣卫这些天子鹰犬。但为了大计,贺御史也只能勉为其难的低下头颅前去求助。

    沈总旗爽快的答应了下来。锦衣卫毕竟是专业人士,要想搜集到官员行贿的证据简直再容易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