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晚明-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和一帮监生混在一起,不是自降身份吗?

    倒不是宁修古板,实则是一行有一行的规矩。

    在读书人的圈子里,是很反感排斥监生群体的。

    刘惟宁知道宁修会错了意,连连摆手道:“宁贤弟多虑了,刘某去国子监并非是探访亲友。”

    “哦?”

    宁修不由得有些感兴趣了。

    “最近申阁老在国子监讲学,我想去听听。”

    申时行?

    宁修不由得疑惑起来。

    在他的记忆中,申时行是个十分老成持重的人,这才刚刚入阁不久,怎么会急着做这种讲学刷名望的事?

    这种事情看似没什么,可放在政敌眼中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毕竟师生关系在大明官场中是极为重要的一股势力。

    会试、乡试的主考官是为座师,最为尊贵。其次便是业师。

    以申时行阁臣之尊,自然不好直接去给某个书院做讲师。但给国子监的学生偶尔讲讲学却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国子监是官学,是大明朝廷官方承认的最高等学府。

    “宁贤弟?”

    见宁修面色凝重,刘惟宁狐疑的问道。

    “啊,原来是这般,那我们便去听听吧。”

    宁修确实有些想看看这位申阁老长的什么样子。毕竟他此前对于申时行的了解全部限于史书,缺乏一个立体的概念。

    “不过,我们能进入国子监吗?”

    “这个不难。”

    刘惟宁得意道:“宁贤弟莫不是忘了刘某在国子监有人。”

    宁修点了点头,他们本就是举人,有刘惟宁这层关系在他们进入国子监旁听确实不难。

    “好吧,我们何时动身?”

    “越快越好。”

    刘惟宁淡淡笑道。

    二人用过便饭这就离开会馆前往国子监。

    据刘惟宁得到的可靠消息,内阁大学士申时行申阁老将会在午后于国子监讲学一场。

    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一定不能错过。

    二人来到国子监大门前自然遇到了盘问,不过刘惟宁报出身份轻松化解。

    宁修不由得感慨朝中有人好办事,古人诚不欺我。

    进到国子监里迎面便是一面照壁。绕过照壁后是一个很空阔的小场,估计是举行活动的地方。

    越往里走建筑越密集,光看规模确实十分宏大,远非府学县学可比。

    不愧是大明官学的门面!

    此时正是休息的时间,宁修看到不少监生三三两两的谈笑着,有的甚至在谈论时政。

    进入了国子监这种公立大学就相当于买了一份保险,生活上肯定是优渥的。

    对那些胸无大志只想混日子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宁贤弟,我们去那边找个人问问。”

    刘惟宁也是第一次来国子监,和宁修一样两眼一抹黑,自然得勤问一些了。

    “好。”

    二人一齐朝那些高谈阔论的监生走去。

    “敢问几位朋友,听说申阁老今日午后要在国子监讲学,不知具体是在哪处馆阁?”

    “呵,你们是新来的吧?连明伦堂都不知道?申阁老来咱们国子监肯定是去明伦堂讲学的。你们要想去可得早些占位子,去的晚了肯定没位子了。”

    “几位朋友不去听吗?”

    刘惟宁不禁疑惑道。

    “去听那老货聒噪作甚。”

    一个监生嗤笑道:“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他便是巧舌如簧又能如何?还能说出花来?”

    “对呀,有那个工夫倒不如聊聊风花雪月,岂不美哉?”

    “多谢了。”

    刘惟宁冲几人拱了拱手,便和宁修往明伦堂方向去了。

    “唉,无怪进士们都瞧不起监生,他们自己也太不争气了些。”

    走出稍远一些,刘惟宁如是感慨道。

    宁修则淡淡一笑:“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倒也不能说他们的选择就是错的。”

    刘惟宁嘴巴张得犹如鹅蛋:“宁贤弟认同他们说的?”

    宁修摇了摇头:“自然不是。不过我们有我们的道,他们有他们的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就行了,没必要非争出个对错来。”

    刘惟宁不禁哑然。

    但细细一品,宁修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他们来到明伦堂前时堂前已经聚集了不少监生,看样子都是准备抢位子听申时行讲学的。

    宁修冲刘惟宁递了个眼色,意思是:看嘛,还是好学上进的人多的。

    刘惟宁砸吧砸吧嘴,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咽下了。

    二人混到国子监监生之中,听得他们议论道:“申阁老此番来国子监讲学,便是我们的业师,将来说起来我们也是阁老门生了。”

    “是啊,若是能够吟诵一两篇诗文让申阁老记住那就再好不过了。”

    。。。。。。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国子监之行(下)第四更

    这些国子监监生完全没有意识到“混入”了两名新人。

    事实上,国子监太大了,其内监生无数,绝不可能人人都认识,不相识的还是大多数的。

    宁修与刘惟宁来的还算赶巧,明伦堂中还有位置。他们赶忙到堂中坐定,等着申时行临堂讲学。

    明代阁臣基本学问都很好。这也不难理解,毕竟有明一代有非庶吉士不得入阁的潜规则。

    虽然这一潜规则在明末崩坏,但在万历朝还是一直奉行的。

    申时行的学问并不差,甚至在某些经义的理解上很有见地。

    宁修一直对申时行无感,这是因为这位阁老是个典型的老好人,谁也不得罪。

    在张居正与张四维身后申时行理所当然出任首辅,可他凡是遇事只知道和稀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会做官不会做事。

    但宁修却不得不承认申时行的学问很好,若安心搞学术没准会成为一代大家。

    可惜他终究是个仕官。

    宁修有些好奇申时行究竟是什么学派。明代因为出了个王阳明,故而心学极为盛行。到了万历朝,心学早已有了诸多分支。

    申时行是苏州人,照理是应该了解心学的。

    不过宁修觉得申时行多半不会讲心学。原因无二,张居正不喜欢。

    张居正不但不喜欢心学,他还不喜欢一切书院学说。

    为此他不惜下令禁毁天下书院。

    虽然这个命令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彻底的贯彻,但确实禁毁了一部分书院。

    申时行此时刚刚入阁不久,自然是唯张居正马首是瞻。张居正不喜欢的事情他一定不会去做。

    正自思考的工夫,便听得一名监生高呼:“阁老来了!”

    众人闻言皆是深吸一口气,把身子坐定,一副恬和平静的模样。

    宁修看的直想发笑,心道这帮学生真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啊,跟后世那些在老师面前争着做好学生的孩子没啥区别。

    过了须臾的工夫,申时行踱着四方步施施然走进堂中。

    宁修定睛瞧去,只见这位申阁老身高约七尺,仪态雍容,身有贵气。一身大红色蟒袍让无数监生流口水。

    这是阁辅级别的官员才能享受的礼遇,他们这种监生出身的怕是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

    宁修发现申时行比他想象中的要年轻一些。也许因为保养得当的缘故,申时行并没有显现出丝毫的老态,面容白皙,皮肤紧致。

    最引人注意的要数他的下颌美髯了。

    申时行蓄的须不短不长,不浓不疏却是恰到好处。

    他甫一走到案几前,众监生纷纷冲他拱手行礼。

    申时行嘴唇翕张,拱了拱手淡淡道:“为师亦还礼。”

    看这架势确是以业师自居了。

    “今日,为师讲的是君恩。”

    听到这儿几乎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明代士大夫喜欢辩经,常常与人一辩一夜。即便申时行不讲心学,也可以聊聊儒家经典嘛,好端端的讲什么君恩?

    换句话说君恩可怎么讲呐。

    以臣议君,可是大忌。

    好在申时行论的是君恩,还少些忌讳。

    即便如此若是被有些人利用亦会十分狼狈。

    “诸位都是国子监的监生,是大明着力培养的人才。”

    申时行开篇的一句话就石破天惊。

    那些监生纷纷都涨红了脸,恨不得将头埋下去。

    这句话他们自己都不信。

    若真是朝廷着力培养的国之栋梁,那么为何不能做到五品以上的高官,为何要低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一头?

    申时行却不管这些,自顾自的说道:“诸位自该潜心求学,争取早日报效君恩。”

    申时行稍顿了顿,继续说道:“眼下朝廷打算编修史料文集,翰林院人手不够,打算征幕一批书办帮忙,诸位若是有意大可踊跃报名。”

    尼玛,众人听到这里才是如梦方醒。

    原来申阁老根本不是来讲学的,是来替翰林院招人的!

    编修史料文集,这个名头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

    因为功劳都是翰林院那些修撰、编修老爷的,底下的书办基本捞不到什么好处。

    等于他们累死累活忙里忙外,最终看着别人累功升迁,这样的傻事有谁会去做?

    更何况。。。。。。书办可是吏啊。

    他们便是再不济,一旦业满也能分个小官当当,总比当吏强吧。

    现在当了吏将来会不会影响当官?这显然是国子监监生们最为关注的事情。

    申时行见监生们面露异状,便扫了众人一眼。

    稍稍压下监生们的情绪,他继续陈言。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诸监生面面相觑。他们纵然心中有怨气又如何敢表露出来?

    再怎么说申时行也是内阁大学士,捏死他们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学生愿意前往。”

    刘惟宁出人意料的发声。

    宁修直是骇了一跳,这厮在出什么幺蛾子?

    去翰林院做书办,当个临时工?

    申时行半眯着眼睛朝这边望来。

    “贤生有意去做书办?”

    “正是!”

    刘惟宁毅然道。

    “好,好啊!”

    申时行显然十分激动。

    其实一开始他也不愿意做这等得罪人的事情。

    但首辅把这个活儿派给了他,他怎么好拒绝?便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他本以为国子监监生中没人会主动响应,想不到竟然有这种有识之士。

    只要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申时行此刻只想早些把翰林院需要的书办招募完毕,交差了事。

    那些国子监监生也纷纷朝刘惟宁望来,只觉得此人是得了失心疯。

    不过也有一部分监生态度出现了松动,心里想着莫不是这活儿有什么猫腻好处?要不然怎么会有人争抢着去应募?

    很快真的有人响应号召表示愿意应募,渐渐的便也凑了十数人。

    申时行好不容易凑齐了人数却是长松了一口气。

    他的不悦一扫而空,又笑着说了几句劝勉的话,便叫报名的监生把名字写下。

    他还特意叫来了刘惟宁。第一个发声的人总会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至少申时行记住刘惟宁了。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