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晚明-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女同时冲宁修丢了个白眼。

    宁修直欲吐血,心中感慨女人心,海底针。

    过了片刻灵儿才道:“算了,不拿夫君打趣了。昨日爹爹送来一封书信,还问起你来着。”

    “哦?老泰山有何见教?”

    “还能是啥,还不是催着夫君和妾身要孩子。爹爹想抱外孙了。”

    宁修那个尴尬啊。

    看来古往今来长辈们对下一代的祈盼都是相同的。

    既然老泰山主动提了,那么这事自然得提上日程。

    今晚宁修决定再好好陪陪灵儿。

    至于桃春,反正迟早是自己的人,嗯先不急。

    饭要一口一口吃,不然会噎着。

    “哎呀,奴婢突然想到还有件事没办,这便告辞了。”

    桃春捂嘴笑了一声,便一步三颠的跑了。

    “这个死妮子!”

    戚灵儿摇了摇头。

    “娘子,现在就剩下我们两人了。”

    宁修突然把戚灵儿抱了起来,吓了她一跳。

    “夫君你要做什么?”

    “和你行敦伦之礼啊。老泰山不是都催你了嘛。”

    “啊,可这是白日宣淫啊。不行,白天不行的。”

    虽然心中十分想要,可戚灵儿还得顾忌他人的想法,连连摇头。

    “什么白日宣淫,娘子你不必理会那些邪说。”

    宁修嘿然一笑道:“娘子,我今日一定叫你满意。”

    。。。。。。

    。。。。。。




第三百四十七章 海贸之利(第一更)

    这一夜不知梅开了几度。

    老泰山过问房事之后宁修正式把造人工作提上日程。

    但这种事情终归不是你想要就有的,宁修也只能多多耕耘,尽人事,听天命。

    翌日一早宁修便返回了香山县。

    衙门事务倒是没有什么要紧的,宁修便把更多精力放在乡兵训练上。

    他当然不可能把没经过系统训练的乡兵派到乌猪山岛上驻防。这样的士兵和军户老农民没有任何的分别,除了做炮灰没有任何用处。

    训练过程是枯燥的,在戚文等训导官的指挥下,新兵们重复着简单的动作。

    宁修完全按照戚家军的方式训练他们,注重实用性和配合,那些花哨的东西一概摒弃。

    其实他想配备更多的长枪兵和火枪手。

    毕竟面对骑兵的大规模冲锋,长枪兵配合火器排队枪毙是不错的选择。

    没有人比宁修更清楚在辽东,一个叫建州女真的渔猎部落正在崛起,三十年后就会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现在虽然是太平盛世,但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但眼下火铳的配备是个问题。尽管赵广宁找来相当多的佛郎机人指导火铳打制,但因为原材料的限制,火铳的产量一直上不去。

    火铳打制需要相当多的钢,而大明的钢产量一直不高。

    广东本身打制钢铁的技术很高,可一样产量有限。

    这让宁修头疼不已。

    大明仍然采用灌钢法制钢,这种方法当然没办法保证钢的产量。宁修虽然是化工博士,但在炼钢上却懂的不多,对于技术升级一筹莫展。

    是以宁修只能等到火铳配备的差不多了再整编火铳队。

    他的预计是保证整只部队百分之五十的火器配备。这样在面对骑兵时就不会处于下风。

    当然,绝对不能让火铳队直接面对骑兵,必须要用长枪兵掩护。

    这些长枪兵充当的是肉盾的角色,没有坚实的盾,矛就无法发挥出威力。

    练兵不是一天的事情,宁修还是要保持充足的耐心。

    他的设想是用半年到一年,把这只军队训练成一只令行禁止,战斗力强悍的强军。

    戚文等人很热衷于练兵,宁修也乐得如此做起了甩手掌柜,具体的训练事宜都交给了戚文等人去办。经过一个月的基础训练后便可以把这些人派驻到乌猪山岛驻防,为下一步的走海经商做准备。

    宁修现在有两艘大福船,一艘小福船,数量上稍有些少,但勉强也是够了。

    他找来赵广宁,咨询海贸相关的事宜。

    赵广宁长期和佛郎机人混在一起,对南洋贸易了然于胸。他自己在南洋也有多处产业。

    宁修主要询问了走海的线路、风险、收益等等。赵广宁十分耐心的一一做了解答。

    有了赵广宁这个南洋通,宁修心里渐渐有了底。原本他对于这一块是两眼一抹黑的,现在就像有了指路的明灯,底气足了很多。

    是以宁修决定收服赵广宁,让其为我所用。

    这一日宁修把赵广宁叫来县衙,一番寒暄之后直入正题。

    “润田,你快来说说,本官若是想要走海,做些什么贸易最好?”

    赵广宁听宁修喊起他的字直是激动不已。

    县尊大人这是把他当作自己人了啊。

    赵广宁稍稍定了心神,清了清嗓子道:“启禀县尊,以某之见,往南洋贸易,以丝绸、漆器最宜,茶叶次之。”

    宁修点了点头道:“那瓷器呢。”

    大明的瓷器享誉天下,欧洲人以拥有一套大明瓷器茶具为荣,瓷器在欧洲更是奢侈品。

    如果把瓷器输出到南洋,估计也能大赚一笔吧?

    谁知赵广宁摇了摇头道:“县尊有所不知,这瓷器虽好但不易运输,何况是长途海运。十件瓷器运到南洋售卖能存下两三件完好的就不错了,平摊下来利润并不如漆器高。”

    “哦?漆器的利润如此之高?”

    “那当然,我大明的漆器,天下第一!”

    赵广宁满是豪情的说道。

    宁修不由得升起一股豪情来。

    后世人们都以拥有一套东瀛漆器为荣,概因东瀛漆器精良无比。殊不知东瀛漆器之崛起便是满清入关之后。在此之前,大明的漆器才是天下第一。

    至于丝绸就更不用说了,苏绸一匹在南洋可以卖出天价,即便是次一点的鲁绸其价格也是难以想象的。

    按照赵广宁的估计,如果按照三艘福船都装丝绸和漆器来计算,一次走海的净利润在二十万两左右。

    这个数字直是让宁修惊讶。

    要知道他其他产业的利润加在一起也就是一年二十万两出头,一次出海所获竟然与其相抵。

    如果宁修能够有一只三十艘福船的船队,那走海一趟利润就是两百万两。

    两百万两!这可是大明一年的税收总额啊!

    都说海商富可敌国,宁修算是明白了!

    最可怕的是,这些银钱海商们会用来发展船队,扩张的速度会更快。

    像明末声名显赫的海寇郑芝龙,就是靠走私起家,其在福建、小琉球往南洋的线路几乎垄断。

    一想到这儿宁修便觉得心痛。

    明代中前期还能收到全国税额十之三四,后期却连十之一二都收不到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里甲制度崩坏所致,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因为科举。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读书取士,而取的士又会摇身一变成为大地主。

    大明的官绅是不分的,这些官员名下土地自然免税,还会引得亲朋族人争相投献。如此一来,基层的一大部分土地都成了免税的。剩下的交税的都是自耕农。

    而自耕农能承担多少税额?

    官员们为了政绩只能和当地士绅沆瀣一气,把缺额的份子摊派到这些自耕农的身上。最后自耕农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堪重负最终破产。

    这个问题在万历后期乃至明末尤其明显。加收辽饷后自耕农的压力到了顶峰,许多人不堪欺压最终揭竿而起,变成贼寇。

    这是大明末年贼寇四起的根本原因。天灾只是一部分原因,人祸却是最重要的。

    。。。。。。

    。。。。。。




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洋方略(第二更)

    “县尊,您只需要备货就好,南洋那边我会打点好的。”

    在见证了宁修的实力和决心后,赵广宁已经决定和宁修合作了。

    在他看来佛郎机人虽然可以合作却不能倚靠。毕竟他们不是明国人,在许多问题上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

    而宁修则不同了,他是香山县县令,又占据了乌猪山岛,真要是用心发展海贸,那么起势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赵广宁要做的就是这个引水的人。

    “润田有心了。”

    宁修微微颔首,笑道:“本官自然也不会让润田吃亏,所得利润分你一成。”

    赵广宁闻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头道:“多谢县尊。”

    这实在是意外之喜。他原本没想到宁修会分钱给他,毕竟对方是官他是商,地位天壤之别。

    但宁修既然给了他便收着。虽然只有一成,一趟也有几万两了。

    后期宁修海贸规模起来,他分成的银子也会跟着见涨。

    “润田快快请起。”

    宁修把赵广宁扶了起来,感慨道:“这海贸一事本县全得倚仗润田了啊。”

    “县尊还有一事不可不考虑。”

    赵广宁有些激动的说道:“往南洋贸易虽然所获丰厚但也十分凶险。”

    他刻意顿了顿,借机观察宁修的反应。

    见宁修并没有多说什么,赵广宁便继续说道:“县尊还是应该把船队武装起来,多配些佛郎机炮。”

    宁修点了点头。

    海贸利润如此丰厚,海盗们自然会盯着这些肥羊,所以不管是海盗还是海商,船队大多武装到了牙齿。

    没有火炮的船只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估计还没到南洋就得被海盗们分食了干净。

    在这方面宁修是有优势的,因为他紧靠壕境可以从佛郎机人那里购买到相当多的火炮。

    虽然他和席尔瓦在乌猪山岛之战后关系不如从前那么好了,但宁修相信席尔瓦是不敢和他撕破脸的。

    毕竟壕境想往大明输送商品必须经过香山县,席尔瓦若是与宁修这个百里侯交恶那不是自断财路吗?

    席尔瓦这种人是十分讲究利益的,绝不会意气用事。

    “火炮方面还得润田多费些心思。”

    既然他要用赵广宁,自然会放心去用。

    火炮合作上便是第一步。相比较于火铳,火炮的价格更为昂贵。像装备船只的佛郎机炮,一门的价格就要数千两,若是准备十几门价格就要近十万两。

    但宁修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知道赵广宁会在售卖佛郎机炮的中间环节赚上一笔,但他愿意让赵广宁赚这笔钱,因为只有大家都有利益合作才能继续。

    当然前提是赵广宁的胃口在他的限度之内。宁修也相信像赵广宁这样的聪明人不会犯贪得无厌的毛病。

    “县尊大人请放心,某一定会把事情办好。”

    宁修点了点头道:“以润田之见,采购佛郎机火炮需要多少时间?”

    赵广宁略作思忖道:“估摸着要十日左右。不过某会盯着些,估计可以缩减到七日。”

    宁修大喜。

    他原本以为采购十几门佛郎机炮要至少半个月,毕竟这么大规模,壕境那边有没有现货都不一定。

    没想到赵广宁的能量如此之大,竟然能在七日之内购置到佛郎机炮。

    宁修试探着问道:“船只方面,润田可有路子?”

    赵广宁心中一凛,连忙道:“不知县尊想买些什么船?”

    “既然是去南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