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徐平坐在位子上胡思乱想的时候,刘沆从外面进来,向徐平行礼:“副使,现在有没有空?属下有话要跟您讲。”

    徐平见刘沆态度认真,忙让他坐下:“有话尽管直讲,恰巧我现在也没有事。”

    刘沆在下首坐下,沉默了一会,才道:“副使,属下最近没有禀告你,就擅自做了些事情,万莫要往心里去。”

    刘沆这个人,与韩综是有极大不同的。简单说,单论做事的能力,他比韩综强。但是刘沆有更强的独立性,往往自己拿主意做一些超出徐平意愿的事情。这样也很难说是好是坏,到底他只是徐平的下属,而不是奴才,本就应该有自己的主意。不过有的事情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后果,让徐平措手不及。

    见徐平不说话,刘沆又道:“最近编修所里从下边州县调来的公吏,再加上京城里新招募的,有数百人之众。下官怕他们惹出事情,便找了几个靠得住的做眼线,把这数百人的动向及时报给我知道――”

    “于是你就探听到,他们这些人又要出事了?”

    徐平有些无奈,刘沆用探子刺探属下和身边官员的事情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本能,现在他手里又管着兵案,更加方便。徐平不是不知道情报的重要性,但这个时候的官场,缺乏情报处理的机制,一旦使用探子刺探下情,就很容易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

    一是用的探子良莠不齐,你很难知道得到的情报多少是真多少是假,这些探子会不会挟人的隐私勒索。然后情报搜集了之后无法分析验证,也无法保密,实际上完全失去了收集情报的正面意义。

    徐平宁愿用明面上的制度去达到目的,也不用暗探,就是这个道理。情报工作,尤其是对内的情报工作,是需要整个系统配套的,一旦系统失灵,刺探情报就成了整个机制的毒瘤。不过徐平并没有禁止刘沆这样做,而只是小心防着他的作为起负面作用。

    见徐平的脸色不好,刘沆硬着头皮道:“不错,下官发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说吧,都有哪些。”

    “自公吏开始听各司官员讲三司规制,就有官员有意笼络这些公吏。当然,大多数官员只是想着过段时间能够挑能干的进本司,但有一些动机不是如此单纯。”

    见徐平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刘沆接着道:“尤其是开拆司吕公绰,他是第一个给公吏们宣讲的,当时课后提问题没人回答很是尴尬。有一个唐州来的孔目,名叫陈正平,主动站起来回答,圆了场面。”

    “这不是很好吗?”徐平面无表情地道。

    “唉,本来这是好事。可从这件事后,陈正平曾经主动去找过吕公绰,此后两人来往就很密切,完全超出了正常的官员和小吏的交往程度。还有,那个陈正平突然手头就活络起来,经常请身边的公吏吃喝游玩,现在已经很得小吏们的人心。”

    听到这里,徐平哪里还不知道刘沆的意思?身体向后靠在椅子上,好久没说话。

    刘沆有些着急,身子向前道:“副使,那个刘太师之祸的前车之鉴未远!”

    徐平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明白。可你想让我怎么做?把那个陈正平退回到唐州去?还是直接除名勒停?”

    说到这里,徐平摇了摇头:“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走了一个陈正平,只要他们有心,自然会再找个李正平,有什么用?想找总能找到人的!”

    “难道,我们就这样坐视不理?那何必费这许多功夫!”

    “当然不是,我们这些人起早贪黑,做了这么多事,如果一切还都跟原来一样,你们即使不埋怨我,我自己也心里过意不去。――冲之啊,你们要让这些小吏安心规规矩矩地做事,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自然是应当赏罚分明,尤其对那些害群之马,绝不能姑息养奸,一定要即时清理出去!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苟且一时,日后必有大祸!”

    徐平点点头:“不错,处理溃烂脓疮,心思要果决,手段要严厉,确实是对的。但是,所谓赏罚分明,第一重要的是赏,罚就等而下之。赏一次顶得上罚十次,如果赏一次只要一贯钱,那么就不舍得这一贯钱,那么造成的损失就会远超一百贯。”

    见刘沆有些不以为然,徐平又道:“人呢,尤其是居上位者,总是觉得雷霆手段才能显出自己的威严,而往往会偏向刻薄寡恩。滥赏固然不可取,但当赏不赏危害更大。就像你说的这个陈正平,我猜得不错的话,抛开他攀附权贵不谈,各方面在同时的公吏中应该都是不错的,我说得对也不对?”

    刘沆点头:“副使说得不错,他学得快,记得牢,确实比其他人强。”

    “攀附权贵也得自己有一身本事,哪个有本事的人喜欢让个笨蛋跟在身边。话又说回来,不怕他攀附权贵,只要我们这里坚持有功必赏,恩出公门,还怕他作乱吗?”

    刘沆还是不明白,听了徐平的话,坐在那里有些泄气。

    徐平又道:“这些公吏,再有个把月就该分到各衙门了。你让兵案出个条例,对于学得好的人如何奖赏,名文条列出来,张榜公布。记住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那些特别突出的公吏,可以破例提前转官。拟出来之后,报中书,中书同意就下敕。”

    刘沆终于有些明白徐平的意思,小声问道:“副使的意思是――”

    “恩出公门,不要被有心人用国事市私恩。他做得好,三司就按条例提拔奖赏,用不着别人来求情。提拔了之后自然会重要,人尽其才!”

    徐平把重要两安说得特别重,刘沆这才心领神会。

    笼络了人,自然是要安排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位子上。但从根子上来说,用人权还是在相关衙门手里,把人从那些位子上调开就好了。让双方的关系冷落上几年,自然也就淡了,难道宰相府还会和一个小吏好一辈子?

    吕夷简能够控制很多衙门,那是有众多的官员巴结他,一旦不理会了,他的权势自然就很快低落下去。他还真有天大的本事,能够一手遮天哪。
………………………………

第164章 欧阳修

    又坐了一会,把事情想通,刘沆的心情才重新开朗起来。吕公绰笼络陈正平?那就让他笼络好了,等到培训完分配衙门的时候,让他到外面当差几年,看看还笼络不?

    说穿了,徐平当官不用看吕夷简的脸色,他的升迁自然有皇上记在心里,到了时间根本不用中书进熟状,手诏直接就下来了。徐平又没有什么把柄抓在人家手里,名声也不算差,不管是政事堂,还是舍人院,难道还能把手诏封还回去?那不是没事找事!

    不求他,自然也就不会惯着他。三司虽然还在政事堂管下,但自从三司使早朝有了单独的上奏时间,独立性已经比以前大了很多,不用仰人鼻息。

    徐平与吕夷简是井水不犯河水,各守本分就相安无事,越职了自然不理会他。

    刘沆离开,徐平坐在椅子上发了一会呆。

    三司统管天下钱物,不知有多少官员盯着这块肥肉。随便抠一点出来,就是数额巨大的财富。那些三司有用人权的库司场务,更是被权贵们紧紧盯着。当年田况任三司使的时候,天天被权贵们围着请托让自己子弟到这些地方任职,他又不严辞拒绝,当面陪笑,事后还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一任三司使做完,自言常年陪笑,脸皮快像靴皮了。

    现在比当年好了很多,一是从太宗时候起,不许官员没事到三司来,再一个用人权被库务司分去了不少。虽然如此,还是免不了高权贵向三司伸手。

    徐平并不是暴烈性子,行事跟当年的田况差不多,从不跟人撕破脸,但也不拿着手中权力做交易。在别人眼里,现在的徐平有些滑不溜手。

    外面的太阳很大,正是刚过午时没多久最热的时候。三司里衙门里也静悄悄的,事情少的衙门官吏大多都已经回去,事情多的也正利用这个时候午休一会。

    站起身来,徐平伸了个懒腰,抬步出了房门。

    外面的大厅里,王拱辰等人正坐在椅子上迷糊。刚刚吃过了衙门里的自助餐,小憩一会消食,显得格外安静。

    听见脚步声,方偕睁开眼睛,见是徐平进来,忙起身行礼:“不知道副使过来,怠慢莫罪!”

    方偕一说话,其他人也都醒了过来,纷纷向徐平见礼。

    徐平笑着道:“都不要睡了,起来我有话讲。”

    众人起身,让徐平坐了上座,恭敬听着。

    徐平道:“新条例的初稿已经完成,我那里看过交给了石阁长,让他尽快付印。至此我们的事情便告一段落,后续虽然还有许多事情,但不像现在一样急迫。明天旬休,我又向省主给诸位求情,后天和大后天再休息两天,朝堂也已经知会。这三天大家好好歇一歇,稍微弥补这一段时间的辛劳。”

    王拱辰听了便道:“去哪里歇?”

    说完,几个人便一起眼巴巴地看着徐平。

    休息难道就只是躺在家里睡觉?要出去游玩,大家的手头又不宽裕,只好吃徐平这个大户。说穿了还是京城衙门里的公使钱少,吃喝玩乐没地方报帐去。要是在地方做知州通判,哪里会这么可怜,想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根本不用担心钱的事。

    徐平没办法,只好道:“现在春光明媚,游玩自然要出城去。这样吧,我在中牟县有一处田庄,如果没有其他事情的,便一起去那里游玩几天,放松心情。”

    “如此最好!”王拱辰拍手,“早听说副使中牟田庄里什么都有,京城里最好的烈酒都是那里酿出来的,又有遍地牛羊,吃喝不缺。我们去那里,先放开胸怀吃一个饱!”

    众人一起笑,鄙夷王拱辰只知道一个吃。

    徐平道:“去年韩稚圭和吴春卿一众同年曾经去过那里,虽然有野趣,但游玩的地方却太简陋了些。如今庄里建了一处游园,比去年强了不少,你们去也不寒酸。”

    众人一起叫好,徐平家里有钱大家都知道,他说不寒酸,定然是很好的了。

    徐平却有些无奈,计划赶不上变化,最开始他本来想把中牟田庄建成一个游玩的地方,没事可以跟同僚联络感情。没想到建了一半,又在万胜门外买地建了新府,地方比原来城内小院大了很多,中牟那里反而没必要了。但已经开始动工,不好停下来,还是按照预定的计划建完。家里钱不缺,就当是建着玩吧,总有用得着的时候。

    别人家建园,哪怕是宰执亲王,也得提前开始攒钱,往往把多少年储蓄都搭进去。徐平却是只受限于地不够,钱从来都是不缺的。不管是中牟田园里的出产,还是白酒的销售,徐家都有丰厚的利润,徐平日常的俸禄只是他的零花钱。

    定下来之后,徐平道:“已经过了午时,天色不早了。从京城到中牟,路上有几十里路,要想今天赶到,我们便就要即早动身。今天衙门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大家便都回家去收拾,一个时辰后到我在城西的家里会合,我们一起出发。”

    王拱辰问道:“能不能喊其他人一起去?”

    “自然可以,多几个人又没有什么。”徐平看看王拱辰,“怎么,你在京城里还有什么要好友人,要趁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