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7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入仕,徐平便就不靠任何一派,换句话说,他是自成一派。后果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是顶在最前面披荆斩棘开路的那一个人,事情成功了,带着跟自己做事的一帮人一起升官。直到现在,那些跟在徐平身后的人还是只能够摇旗呐喊,借不上力。

    静下心神,徐平展开纸墨,写解释自己军改目的和内容的奏章。这些东西他都早已经烂熟于胸,写起来倒并不艰难。最难的,是两个时代思想的冲突,他得让人看得懂。

    正在伏案疾书的时候,谭虎突然进来禀报,新任的经略司判官到了。

    随着战事越来越多,沿边帅府继续增加人手,徐平帐下多了一名判官的编制,除此之外秦州增设一名通判。通判徐平上章请让石延年来,判官则就让朝廷选派了。

    头也没抬,徐平问谭虎:“不知新来的判官是哪一位?以前认识吗?”

    谭虎叉手道:“禀节帅,是前些日子出使青唐的刘屯田。”

    “嗯,怎么是他?”徐平猛地抬起头来,想了一想,“快请他进来,我在客厅等候。”

    刘涣有一个都快被忘掉的身份,他是外戚,而且是出身于整个两宋辈份最高的外戚之家,太祖祖母刘皇后的保州刘家。这份亲戚关系实在太过久远,按照正常的外戚,就应该不算数了。但刘皇后辈份太高,赵宋皇室的所有皇帝都是他的后人,所以直到现在,几任皇帝一直都还是认这一家亲戚。现在派他来,赵祯的态度就非常明显了。

    此次出使青唐,刘涣做得非常成功,为国家立下大功,超迁职方员外郎。因为入殿奏对称旨,再迁一资为屯田郎中。官场就是这样,运气来了,升官便跟坐火箭一样。

    刘涣进了客厅,向徐平躬身行礼如仪。徐平笑道:“此次帅府增设一名判官,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是你去而复来。短短时间在京城和秦州奔波,一路上你也辛苦了。”

    “朝廷正是用人际,些许旅途劳累,又算得了什么。”

    见刘涣倒是看得开,徐平忙赐座,让上了茶来。

    请了茶,徐平对刘涣道:“前些日子走马承受王守规私会统兵官,我已经上奏朝廷,处分已经下来,想必你已经知道了。此时京城什么情形,你何以教我?”

    刘涣想了想,拱手恳切地道:“节帅问起,我便有话直说,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节帅一笑置之便了。这种事情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徐平道:“以后你我同府共事,正应该坦承相见。”

    “王守规密奏节帅在秦凤路变更祖宗法制,怕引起大祸,请朝廷妥善处置。这份奏章圣上并没有秘而不宣,而是交付中书和枢密院共同处置。李相公认为节帅曾经在邕州以一州之地破交趾一国,现在所谓变更军制,不过是当日邕州旧法,并没有什么不妥。陈相公却以为阶级法是本朝军事之本,绝不可以妄动,动则必乱。枢密院王太尉没有主见,对此不置可否,但新任的枢副章相公,却以为陈相公说得有理,应当谨慎行事才对。正是因为如此,朝廷才下宣命让节帅上章说明,再行决定。”

    徐平想了一会,突然笑了笑:“在这中间,陈相公和章相公,就真的是因为为了朝廷着想,才反对我在秦凤路做的事?就没有动换一换宰执的心思?”

    刘涣有些犹豫,最后还是道:“下面的话,是下官心里乱猜的,对与不对,节帅听听就好,不必深究。自从节帅离开京城,三司分拆,中书不再像以前一般,轻易不过问三司的事务。中书对三司事事插手,程学士何许人?跟中书的冲突不断。在这中间,因为审计司的郑戬多附和李相公的议论,又与陈相公起了冲突。前些日子,陈相公便就与李相公闹得不可开交,从而建言朝廷重新请许国公回朝为相。此时朝廷事多,李相公性子粗疏,不能掌控大局,还是用元老重臣才妥当。这次秦凤路的事情,当与此有关。”

    徐平点了点头,不再说话。王曾已经去世,紧随之后蔡齐也去世了,吕夷简终于还是耐不住寂寞,想重新出山了。朝廷的党争,不可能不波及秦州,自己的日子难得安生。以后只能尽量不管朝廷事务,让他们不要牵扯到自己身上。


………………………………

第43章 赐姓

    数日之后,徐平的奏章得到答复,同意他在秦州继续推行自己的政策,但务求谨慎。

    王守规还是留了下来,不过又派了一位武臣走马承受,李昭亮的长子李惟贤来。

    李家既是将门,也是外戚,是到这个年代为止最成功的外戚将门。其祖李处耘在太宗年间议定的太祖从龙功臣中居首,后一代李继隆又是太宗年间无役不与的重要将领,虽然有君子馆之战的败绩,但总的算起来还是胜仗居多。特别是晚年最后一仗澶州之战,为大宋换来了数十年和平,契丹也从此不敢轻易南下。

    因为太宗李皇后牵涉到了太子之争,谋废真宗,真宗登基之后李家受到了牵连。不过在李皇后去世之后,李家又重新得到重用。李昭亮在父亲李继隆去世之后,主动投靠刘太后,李家再次兴旺起来。当刘太后年迈,李昭亮又及时主动离开京城,避过了赵祯继位清算太后时权臣的风波,继续得到赵祯的信任。

    以李惟贤的家世,一般不会来当边路走马承受这种容易引起争议的职事,不过赵祯一向重用外戚,他既然把李璋都派来了,再派一个李惟贤来也不算什么。在心里,他还是相信徐平能把秦州的事情处理好,带挚这些外戚带些军功在身上。

    得到了朝廷的答复,徐平重新启动了秦州军改,核心还是放在训练、作战、指挥以及后勤等的专业化上。不仅仅是设置专业人员,而且定下规例,编制操典,务求每件事情都有章可循,真正把禁军变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军队。

    在禁军进行整训的同时,秦州的经济和政治改革终于开始,三司铺子正式开张。

    七月流火,暑气开始渐渐退去,早晚的天气凉了下来。一队蕃人骑着快马,乘着早晨凉爽的天气,到了秦州城外。看见城门前人头涌头,在壕沟外早早便下了马。

    一个浓眉大眼的汉子看着秦州城门,对身边的人道:“许多日子不来州城,看起来还是跟以前一样吗,只是人多了一些。”

    张香儿笑道:“城门能看出什么来?你要里面去,才知道秦州跟以前大大不同了!”

    几个人一边说着,一边牵着马向城里走去。

    到了城门处,几个守城的兵丁看见几人牵着的马甚是神俊,对他们喊道:“兀那几个羌人,你们的马不可以在城里私售,要卖牵到三司的铺子里去,那里有买马的牙人!”

    张香儿奇道:“自十几年前,不就不许私自卖马了?听你的意思,若是我们的马差上一些,还能够在城里卖不成?”

    兵丁指了指城门旁边,口中道:“帅府新规,不合作战马的,可以在城中售卖,不过只能在三司铺子里的市集那里卖。那里写的有马格,旁边有马样,你们的马一看就是中格能做战马的。似这等马,只能卖与帅府,敢私自售卖的一律治罪!”

    几个蕃人有点尴尬,官府的布告,除了上面的大红朱印能约略猜出来,上面其他的字谁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只要有马格马样,并不耽误将来卖马。

    张香儿到城里的次数最多,对兵丁说了这是自乘的马,并不售卖,几个人进了城。

    过了城门,张香儿对身边的浓眉汉子道:“阿厮铎,我们去看一看卖马的地方,如果一般的马这里也收,过几天赶上几十匹来卖。最近秦州城里商贾多了起来,有不少的新奇货物,把马卖了换些回去也好。”

    阿厮铎道:“我也正有此意,只是不知道那个什么三司铺子在哪里,刚才也没有问一问。”

    一边的瞎厮铎心道:“三司铺子便就是原来的纳质院,我们蕃人,还有不知道那个地方在哪里的?几十年前,你们药家族不一样纳过质子。”

    “原来是那里,我知道了。”阿厮铎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田仁朗任秦州都巡检的时候,对周围蕃部杀戳甚重,周围但凡大一点的蕃部,都不得不向秦州纳质。后来党项赵继迁反叛,出于利用蕃部对抗党项的目的,才对蕃羌改为笼络为主。后来好几任知州都曾放过一些年迈或有病的质子,药家族便就是那时候不再纳质了。

    秦州城不大,几人走了并没有多远,便就到了纳质院前。见到那里人山人海,几个人不由吸了一口凉气,面面相覤道:“这里怎么变成这样?如此多的人!”

    刚到门前,就有两个排军走上前来,拦住几个人道:“要卖马吗?你们的马只合卖给帅府,其他人一律不得收买。如若违例,且到秦州牢城里走一遭!”

    张香儿忙道:“这是我们自己骑的马,不卖,不卖的!”

    排军仔细打量了几个人,有认得他们是附近大族的头人的,才道:“中马格的马一律不得私卖,不然被人首告了是重罪!你们切记!”

    几个人答应着,才进了三司铺子的门。

    院子里是搭好的台架,三司铺子租给到这里做生意的人。每个摊位一天十文钱,象征性地收一点,防止争抢摊位惹出矛盾。这些都是普通商人,售卖的也都是以前秦州城里都有卖的货物,并没有什么稀奇。不过这么多货物聚在一起卖,还是让这几个惊奇不已。

    一个须发花白的老人骄傲地道:“我的儿子甲寒曾经给族里写信,说原来的纳质院改成了三司铺子,里面售卖各种珍奇货物。不过好物不在院子里,在里面那些房子里。那里面才是三司铺子发卖货物的地方,天下各种奇珍,应有尽有,跟开封府一般!”

    阿厮铎道:“据说你儿子学字是最快的,他能写信也信得过,但你能看得懂?”

    老人道:“前些日子有个商人到我族里,是认字的,我请他念给我听。”

    众人点头,话题不自觉得就转到了甲寒身上。

    自从纳质院搬到城外,开始教书识字,甲寒是最用功也是学得最快的。就在前几日纳质院进了第一次的全体考评,甲寒无论是考试成绩,还是平时表现,均位列第一。徐平特意上奏朝廷,对他赐姓名。本来纳质院定的规矩是姓从百家姓中拈阄,但因为甲寒是第一个得到这种待遇的,赵祯特例赐予赵姓,既是国姓,也是百家姓中的第一姓。

    虽然徐平定的规矩是质子赐姓名只及自己,与部族无关,但还是被他的部族当成极大荣耀。瞎厮铎心父子此次到秦州,便就是为庆贺此事而来。他们族中比较重要的人物,几乎全部一起到了秦州。


………………………………

第44章 细盐

    一边议论着甲寒的表现,几人一边向纳质院里面走去。

    瞎厮铎心听众人盛赞自己的弟弟,不知怎么心里有点不舒服。弟弟的未来会怎样?他想象不出来,不过听说朝廷定的是与本来的部族无关,才让他安心一些。否则的话,以现在甲寒的声势,如果回到部族,十之**未来会接首领的位子。

    说了一会甲寒,张香儿问阿厮铎:“你是不是听说甲寒被赐了姓名,才要把药厮哥送到纳质院去?现在的纳质院好是好,不过进去之后,可就跟本来的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