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8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藏花麻还能够睡得着觉吗?”

    种世衡道:“节帅不是要引禹藏花麻出来吗?筑城而守他反而不敢来了吧?”

    “兵者诡道也,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我们要在那里筑城,是要逼禹藏花麻,做出筑城的样子,而不真地筑成,则是要诱他前来。所以我们对他的策略,是既逼又诱,且逼且诱。候到九月,我们选一支兵马,到甘谷一带筑城,但不敢用什么办法,一定不能真地把城筑起来,还不能让禹藏花麻生疑。这是关键的一步,各司要详细规度,不能出现意外!”

    王凯应诺,他管的是司令衙门,参赞军事,制度作战计划。

    徐平又道:“除了在甘谷筑城诱逼禹藏花麻,还有几点引诱他。蕃羌重财货,这些日子大家也都注意到了,到秦州城里卖马换钱的人特别多。为了什么呢?因为他们想买三司铺子的货物。羌人眼里三司铺子宝物山积,禹藏花麻难道就不动心吗?但现在三司铺子在秦州城里,这是多年大城,而蕃羌又不善攻城,再是眼馋他也不敢来啊。过些日子,让三司铺子在伏羌寨那里开一间分铺,当作钓禹藏花麻的饵。你们猜,他会不会咬钩啊?”

    众人一起笑了起来:“蕃人爱财,明知道有毒,只怕还是要来咬这一口!”

    徐平也笑,如果真能够把禹藏花麻引诱来,铺子里的那些货物全都被抢了他都心甘情愿。分布在山谷间到处游牧的蕃羌部族实在让人头疼,不是能不能打得过的问题,则是如果要去一一讨平,光在路上就要花掉几年的时间。徐平哪里有这个时间?以最快的办法消灭敌对地区的有生力量,造成力量真空,而后快速填补进去才是最理想的。

    “为了足以让禹藏花麻下定决心,我们下的饵再重一些。自到秦州,归明神武军驻清水县一带,宣威军则驻秦州城以西,我们守住了北路和西路,惟有中间西北一路没有大军防守,门户洞开。本来这样安排,是因为西北一带都是生蕃,初来蕃情不熟,暂时空在那里。按原来的想法,熟悉了蕃情就要把那里填补起来,现在有了禹藏花麻这件事,就不这样做了。以整训部伍和配合并帐为村为名,各部驻扎原地不动,让进筑甘谷城的在表面上成为一支孤军,让我们撒出去的饵更香一点。”

    因为战役组织能力薄弱,宋军基本不会采取这种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策略。不然把敌军引来了,很可能的是各部一片混乱,不但不能聚歼敌人,自己反倒很可能溃败。很多时候军事计策不是能不能想出来,而是能不能做到,军队的整体素质上来了,则怎么打都顺。反过来,军队的军事素质低下,任你智计百出,也只能沦为笑话。徐平到秦州一定要改军制,全力进行军队整训就是这个用意。没有军队的能力相配合,什么战略、战术都是虚的,再是算无遗策,也有可能失街亭。

    正是因为宋军一般不采用这种战术,徐平才要用来对付禹藏花麻。在周边蕃羌的印象中,宋军的战术刻板,他们即使能够想到进犯被聚歼的风险,也不相信宋军能够做到。越是出其不意,越是能哆收到好的效果,人总是被自己的印象所左右。

    徐平对李璋道:“最后,机宜司要选派得力人手混到西北一路去,除了搜集敌情,还要极力撺掇禹藏花麻周围部族的人南下进犯。不要拘泥于以前的做法,这次来的部族越多越好。我们这半年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以三都川的地形,哪怕是在最开阔的谷口,两军对阵最多也只能容下双方各万把人摆开阵势,人再多也没有用处。让有意跟朝廷作对的部族全都聚到一起来,人数再多,我们的军队也完全吃得下!”

    李璋起身叉手应诺。

    西北山川破碎,除了河谷很难找出大片的平地,哪怕就是在河谷里,大队人马也摆不开阵势,战斗的规模受到限制。其实这种地形最利于禁军擅长的小规模战斗,没有了强力部族的组织指挥,蕃部很难对禁军形成威胁。

    蕃羌部族到底是部落军队,即使勉强凑到一起作战,也没有组织,更加不会考虑选择合适战场、投入多少军队的问题。上一次曹玮的三都谷口之战,李立遵到底带了多少人没有确数,只怕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曹玮共带了七八千人,一战就把宗哥联军冲溃,追杀了数十里路,斩首数千级。到底逃了多少人,就没有人知道了。

    禹藏花麻的号召力远不如李立遵,不管他能够带多少人来,组织上必然混乱,桑怿一军就足以正面击败他们。最开阔的谷口也只能部置一支宣威军,高大全的归明神武参与不进去,他们应该有其他的任务,徐平要的是把来的人全都留下来。


………………………………

第53章 甘谷归附

    进入八月,天气凉爽下来,秋粮要收获了。秦州以种麦为主,秋粮作物相对次要,以菽豆、粟黍及一些杂粮为主。不过营田务种植的高粱和苜蓿,正是这个时候收获,愈加忙碌起来,王拱辰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秦州城外的各处营里。

    苜蓿需要收割,晒到半干之后压捆,储备起来作为冬天的牧草。有了这些牧草,牲畜就可以不必迁往冬季牧场,是游牧民族转为半定居的重要物资。

    牧草收割之后要经过调制,并压捆之后合理保存,才能保留住大部分养分。如果按照古老的办法,收割之后只是晒干堆垛,则大部分的养分都会流失,不足以代替青草。徐平前世曾经做过牧业机械,调制、压捆的原理是知道的,操作起来并不复杂,最重要的是科学的认识。这种牧草压捆的技术,是中原地区马监这几年大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营田务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高粱,虽然作为口粮难以下咽,且不易消化营养不足,但却是优秀的酿酒原料。中国白酒是固体发酵,要求原料中富含支链淀粉,高粱中恰恰含量较高。而且作为口粮是有害物质的鞣酸,在发酵之后会成形独特的风味,是其他酿酒原料所不能代替的。正是因为如此,高粱成了高档中国白酒几乎不能缺少的原料。

    随着高粱的收获,秦州的酿酒作坊也开始忙碌起来,整个秦州城都笼罩在一种酒香之中。蕃羌爱酒,随着酒坊开工,每天都有大量周边蕃人进入秦州,用马换酒成了一景。

    好酒需要后熟,要经过陈酿,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哪里会计较这些。

    川峡四路自夏到秋大旱,最终成灾。八月朝廷派起居舍人、知制诰韩琦为益利路体量安抚使,通事舍人王从益为副,吏部员外郎蒋堂为梓夔路体量安抚使,通事舍人夏元正为副,赶往川峡四路救灾。同时命四路百姓因为饥馑盗劫粮食,只要没有杀伤人命,俱从轻处罚,刺配五百里外州军牢城。特别恶劣且是累犯的,刺配到川界之外。

    徐平上奏,凡是重犯人,请配秦凤路。同时请逃亡百姓如果有逃出剑关门的,官府不再阻拦,任其逃往秦凤路,各地官府予以接待收留。同时移文庞籍,让他吩咐利州路各州府,沿途接应逃亡百姓,不要在路上冻饿而死。因为川峡四路供应秦凤路军粮,徐平让庞籍暂停今年秋粮的运输,用于救灾,等到灾情过去之后如旧。

    秦凤路早已经估计到了川峡四路今年秋后成灾的可能性,已经从陕西路调运储存了粮食,一年内还可以支撑。实际上川峡的夏粮已经汇集到利州路,还没有起运而已,救灾也用不到这些粮食。徐平之所以让庞籍停运,更多是一个姿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执。从利州路把粮食再运回到受灾的地区也不现实,还不如给钱原地采购,另想办法。

    八月是夏天的尾巴,秋天的脚步虽然匆匆,却不能一下子就赶走暑气。这个季节秦州一带的雨水还是不少,山川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山洪,不利行走,周边还是静悄悄的。

    这一天徐平正跟桑怿和高大全商量军中的事务,刘涣突然急匆匆地找了来,脸上满是兴奋之色,对徐平道:“经略,甘谷一带心波三族派人来,请求纳质内附!”

    徐平一怔:“甘谷蕃部?他们怎么在这个时候想起来要内附?”

    刘涣道:“近几个月秦州好生兴旺,特别是三司铺子诸般货物深得蕃人喜爱,他们从对朝廷纸币嗤之以鼻,到现在想求一钱而不得,变化之大,实在出人意外。节帅令给凡是归附朝廷,有正式封赐的蕃官俱发俸禄,虽然几贯钱不多,很多蕃人首领还是求之不得。”

    “给蕃官发放俸禄,本是示恩,兼且让他们买货物,不要让三司铺子的生意难做。怎么——”徐平也不知道该怎么说。给蕃官发俸,本意是替三司铺子的货物打开销路。蕃官手里有了钱,总得到三司铺子那里去花,买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去赚钱,商品经济的种子就种下了。但是徐平还是低估了工业对原始农业的优势地位,低估了自由商业情况下工业对原始农牧业剥削的程度。

    最开始周围蕃部买三司铺子的货物买得兴高采烈,到秦州城里卖毛皮,卖牛羊,卖马匹,然后买他们看中的各种纺织品、钟表、搪瓷盆等等日用品回家。甚至很快形成了一种风气,哪个牧民家里没有搪瓷脸盆洗脸就会被人耻笑,还要有一个精心制作的架子,平日洗手,一定要用肥皂。秦州城里的商业一时兴旺不已,以至于徐平吩咐石延年,必要的时候适当除低税率,不要杀鸡取卵。但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秦州马匹、牛羊、毛皮的价格就暴跌,蕃部牧民的购买力迅速下降,下降的速度让徐平都感到心惊。

    为了遏制这种趋势,徐平让三司铺子不要降低农牧产品的收购价格。然而三司铺子是要赚钱的,遵照帅府对周边进行补贴也有限度,不让他们降价,他们就限额,每个月收到一定数量就不收了。造成的后果就是有门路的人以更低的价格从蕃人手中收购,然后把三司铺子的限额全部吃掉,对农牧民的剥削反而更重了。

    这种情况的出现,本质上是工业对农牧业的剥削,官府的手段只能是权宜之计,不解决根本问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根本矛盾不解决,不管想出什么措施,也只能发挥一时的作用,而且很快就被有势力的人把这好处吃掉。

    形势发展之快让徐平都措手不及,他虽然想出了几个办法,比如帅府大量收购牛羊之后宰杀,然后制作成肉干或者咸肉运往中原。或者集中起来养到冬天,宰杀了之后用冰块大量运往内地。但这些都要时间,这几个月就把周围的蕃部坑惨了。特别是有门路、有财力的人士从中牟利,用正常价格买三司铺子的货物,然后高价卖给蕃民。再用低价收购蕃民的牛羊马匹,卖给帅府,整个秦州周边的价格现在扭曲得厉害。

    万不得已,徐平想采取向蕃部先付钱预买的形式,把价格打压下去。但蕃民的信用非常成问题,也需要三司铺子储备物资配合,一时还没定下决心。

    这个时候,发给蕃官的每个月那几贯钱也被惦记上了,有不少小部族,就纯粹是贪图那几贯钱,举族纳质归附。甚至有的首领,为了那几贯钱,把本族的土地都全部献出来了。

    (针对秦州一带的局势和地理画了一幅示意图,读者可以加群:5…3…5…8…9…4…6…7…0)


………………………………

第54章 心有不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