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8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墙并不太高,原则就是不能挡住城内的抛射武器,比如石砲对外攻击。同时城内依据过墙的抛射弹道,进行相应布置,把敌人的抛射兵器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虽然军中已经使用火炮,但火药筹集不易,不能够敞开了用。

    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根据具体条件随时变换,是成熟的军队应该具备的素质。一说冲锋就只会闷头死冲,一说撤退就一哄而散,一说防守就龟缩一团,是不符合徐平要求的。

    看着整齐的街道,平整的路面,徐平对高大全和景泰道:“建这城你们用心了,看起来甚是齐整。候平灭番贼,这里正当秦州去往灵州的要冲,必成一大都会。”

    高大全道:“依都护钧旨,这几个月来军中五分时间整训,三分时间筑城、建房,兼整修附近道路,一应设施,还有两分时间读书写字。数万大军在这里,应有此规模。”

    徐平连连点头,低声与身边的王凯谈论着城里的规划。自建都护府,王凯不再对各军事无巨细地都管,许多东西他也是此时见到,兴致勃勃。

    行不多远,便就到了城主府。此时会州境内完全没有民政,一切都归军管,高大全作为驻军的最高长官,自然兼该城的城主。当然城中也没有平常意义上的百姓,无非是营田务、军法司、转运使司等其他几个不归都护府管的衙门人员。只是按照徐平要求,城中的格局还是按平常的城池来,官署、商业区、百姓居住区等等一应俱全。战事告一段落,军队从这里离开的时候,可以直接交给地方,作为一般县城。

    到了城主府门口,下了马来,徐平对高大全和景泰道:“战事将起,各军不可再分心在民事上。我已奏报朝廷,以冯诰为这里的都巡检使,一应杂务,都归他那里。候他从陇城寨到这里上任,你们便把一应事务交接于他,专心于将要到来的战事。”

    高大全和景泰叉手应诺,这是他们两个求之不得的事情。军中的事情不管便就是天下太平,天天喝酒吃肉,开心快活,便如一般的禁军统兵官。若是管起来,则各种杂事,天天能把脑袋忙晕。徐平的都护府每天都有各种例行的公文奏报,还不时抽查,容不得统兵官当甩手掌柜,一般的统兵官的好日子他们这里是没有的。

    冯诰本为秦凤路的都监之一,今年一直在陇坂大道那里对附近蕃落并帐为村,改风易俗,同时保证那条大道的安全。此时那里已经平静,徐平便让他把手头的事情交予清水县打理,他改到三角城来任这里的都巡检使,管理蕃落及一应杂事。

    地方的事务便给地方官员,高大全这几支机动兵团只能暂时代理,战事一起,便不能在那些杂事上分心,要专心安排战事。

    进了城主府,见过了军中的一众将校。徐平鼓励一番,最后道:“已到秋后,天都山的战事马上起来,诸位要打起精神。此次大战正对昊贼主力,与平常不同,若有胜仗,战功从优计算。如果能够一战而入天都山,趋散昊贼,则功必过于卓罗城一战!”

    众将哄然叫好。因为卓罗城一战,他们无不扶摇直上,升迁远超同辈,备受鼓舞。

    徐平又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废,这一段日子我会在城里,看着你们好好演练!”


………………………………

第197章 马肉不好吃?

    城主府的后衙,众人落座,景泰道:“都护今日来得正好,城里刚好捕了些附近河里产的鸽子鱼,拿来做汤。这鱼只产在这里,数量绝少,极是鲜嫩肥美。”

    徐平笑道:“说起来到西北一年有余,还没有饱过口腹之欲。现在大战将起,既然有这好鱼,今晚我们便放开喝酒,放开吃肉,尽兴而归!”

    众人哄然叫好。泰起身去安排兵士准备酒水肉菜,便在后衙院子里借着星光畅饮。

    上了茶,几人喝过了,徐平对高大全道:“一入十月,便就全力攻取达啰城!在攻昊贼那里的时候,不要松懈了对西寿监军司的防范,切不可让他们乘虚捣了后路。”

    高大全叉手:“都护放心,末将自然理会。在西寿监军司出山的地方,有两座城池守在那里。一座鹯阴古城,据景副都指说是汉时鹯阴县治,我们在旧址上重新筑了起来。另一座柳州古城,景副都指说是苻坚时的平凉郡治,也有人说是鲜卑乞伏氏所筑的麦田城,具体是何城也没个定论,我们一样在旧址上筑了新城。这两座城一南一北,正把住西寿监军司出山的路口,只要看住了那里,便就不怕番贼出山捣我后路。”

    徐平点头:“你有了布置就好,到时你这里向山里进军,刘兼济部会从会州前出,掩护你的后路。桑怿也会大军东移,监视西寿监军司,不让他们随便乱动。”

    正说到这里,景泰安排了酒菜回来,吩咐上了酒来。

    西北地区瓜果多,菜类少,案上排了各种瓜类,又在旁边烤了一只羊。不一刻,兵士端了几只煮好的鸡来,摆在桌子上面。

    徐平不是个讲究吃的人,特别是在军中,一向都以简便为主,大鱼大肉最是合适。

    饮了几杯酒,吃了几块肉,徐平突然想起,对景泰道:“这几个月一直都从番境收买马肉、骡肉,你们这里有没有?若是有,取几块来尝一尝。”

    高大全道:“那些肉与猪肉、羊肉比不得,有些怪怪的味道,不合平常人的口味。都护好这一口吗?跟了你许多年,倒是不曾听你提起过。”

    徐平骂道:“平常人不愿意吃,我怎么会愿意吃?只是花许多钱买了来,总不能白白扔掉,才让军中吃掉,好歹是肉食。兵士吃的东西,我为一军之帅,怎能不尝一尝!你也是夯货,这种东西我不吃过,日后被人问起,岂不尴尬!”

    自从撤经略司设都护府,徐平渐渐对军中放手,各军的自主权增大,徐平在军中的身份渐渐淡了,高大全竟然一时忘了这一茬。被徐平骂了一句,只好不好意思地笑。

    景泰吩咐取了一块腌好的马肉来,对徐平道:“都护,这肉直接煮了实在不好下口,军中都是腌起来,慢慢吃掉。腌过之后,味道也就淡些了。”

    这个年代的人娇惯,特别是军中对吃的甚是挑剔,可跟徐平前世的印象不同。不要说吃这些怪味的东西,因为军中发下的禄米是陈米,反叛作乱的就已经有几起了。徐平这里好得多,若是平常的三衙禁军,吃得不好一言不合就要闹事。这是五代遗风,多少年传承下来,不是轻易能改变的。特别战时,吃的喝的可是分毫不能马虎。

    徐平切了一块腌过的马肉,放在口里慢慢咀嚼,仔细品尝了才咽下肚下。吃完,对高大全和景泰道:“并没有多么难吃吗,就是酱味重一些,哪里有怪得难以下咽的味道?”

    谭虎道:“都护不需要当真,只是这马肉、骡肉来的路子不正,军中有人嚼舌罢了。其实真正吃起来,跟一般野味相差不大,并不会难吃到哪里。”

    高大全和景泰对视一眼,一起大笑,把这份尴尬劲掩盖过去。

    从会州收购党项人的马肉、骡肉开始,军中一直有传言说这肉吃不得,根本不是什么强劲筋骨,而是猪肉、羊肉供应不上,用这肉来糊弄士卒。这不是党项人造谣言,他们的脑子还没有那么机灵,纯是军中有人嘴碎,编排了这些话出来。而且徐平的这五军一直供应充足,军中将士对食物多了挑剔,少了爱惜,这些话不往心里去拿来当谈资。

    徐平到三角城,特意自己尝一尝军中的马肉,高大全和景泰才知道这话传得有多么广泛。此次回去他们该正视这些军中谣言,想办法化解,不然等到徐平派人下来查就麻烦了。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想让千百万人想的一样、做的一样根本就是妄想,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徐平多少年一步一步从底层走上来,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并没有想去深究军中的这个传言。数万人聚在一起,各种奇怪的思想总得有个发泄口,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没必要过于较真。他吃马肉是怕军中真把这肉整治得极难吃,才让士卒心怀怨言,既然不是,就没必要再去理会了。

    会州收来的马肉、骡肉新鲜吃的时候是按酱肉的做法,料用得极重,纵然肉里有些异味也盖过去了。咸肉一样用盐极多,再加上后期处理,确实也没有什么奇怪味道。

    让人把肉端走,徐平举杯道:“行军作阵,虽然道理千千万万,但到最后终究是要靠士卒临阵拼杀。我常讲,圣人说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为将作帅的,便就当常怀这仁恕之心,多为士卒想一想。他们是提着脑袋作战,那我们辛苦一点,让他们吃好喝好,穿得暖睡得着,才是正理。这一点上,都护府是与士卒一条心的,你们带兵的人,哪一个在这上面马虎了,让士卒过得不好,士卒没办法你们,都护府可不会放过!”

    见徐平说郑重,几人忙一起应诺,连道不敢。

    徐平又道:“今日随军漕王拱辰没有来,但前线用兵,粮食军用充足,他那里一直分毫无差。与他路比起来,我们这里无论吃穿日用,还是发到手里的俸钱赏赐,从来都是各路中最优厚的。做到如此并不容易,你们也当让军中知道他们的艰难,不要图一时口快,编排一些不好的言语,让其他衙门不快。打仗要胜,当要各个衙门同心协力,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小事起了矛盾,无敌内耗,到时吃亏的都是前线将士。好,你们以后谨慎,同饮此杯!”

    说完,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把杯子放在桌子上。

    众人哄然应诺,饮了杯子中的酒。

    太阳落下山去,夜里凉了,马肉的话题揭过,便不再提起,众人借着星光畅饮。


………………………………

第198章 演练

    三角城东北的宝积山里,徐平站在台上,看下面的将士进行演练。

    此去天都山南院,需要不断攻城拔寨,作战方式不能再跟从前一样了。沟壑纵横的山区不允许大部队作战,只能是分成小股,逐一拔除党项军新近建起来的寨堡,攻城能力比以前有了更重要的地位。而要讲攻城,还有什么比火炮更好用呢?

    现在台下演练的正是火炮的移动、架设和攻击,如何适应山区作战。前一段时间郭谘把炮改成了大车拉运的形式,用以在大漠草原快速移动,这办法却不能用到山里来,现在台下使用的办法是用人肩扛行进。炮分大小两种,大的用十人,小的用六人,用架子把炮架起来,人扛着架子跟随大部队行进。

    这事情说起来简单,真要细究起来其实门道颇多。如山间小路只能容一两人行进,这架子就不能宽了,最多是两人并排,最好是成一列纵队,成长条形。火炮怎么架在又细又长的架子上,还要让下面扛的人受力均匀,便就有许多讲究。山间道路蜿蜒崎岖,抬炮的队伍怎么适应这种路况,同样问题多多。现在的炮架是郭谘带人研究,徐平帮忙才设计出来的,用到了许多铰链和连杆,其复杂程度还远远超过石砲。不是徐平军中,其他的军队不要说制造这种炮架,制好了让他们用都很难运用自如。

    这里是高大全所部的练兵场,各种地形齐全。宝积山本身只是平缓丘陵,并没有典型的关和隘,全靠人力堆积而成,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