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工-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来,又一句话弹了出来,是前面那个人发出来的,他直接质问董枫:“你就告诉我,这个成绩牛不牛!”

    “牛!”董枫呆了半天,终于真心实意地回答了出来。

    他虽然没关注过吉光榜,但也不是完全不了解。而身为一个爱好者,他再清楚也不过了,一个文修社团想要超过一个正式的文修专业,会是多么难的事情。而这个天工社团,就这么仿佛轻而易举一般跨了过去,然后站在了全华夏学生组织的顶端,俯视着下面的所有人。

    他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前方那群青春洋溢的社员,他们围绕在那个叫苏进的学生——现在董枫知道了,这个苏进看上去年轻,其实是天工社团的社长——一个个脸上都写着尊敬与仰慕。

    然后,他的目光移到旁边那两位老人的身上,再次低下头,问道:“但他们是靠什么做到这样的啊?因为他们社里有一个好像是九段的修复大师?”

    “什么?!”

    “九段?!”

    “九段?!”

    “九段?!!”

    连续几个字样跳了出来,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全部都在真真切切地表达着内心的震惊。

    “你确定?!”

    最后收尾的这一个字,更是道出了所有学生的心声。

    “嗯……不是很确定。”董枫说,“只是怀疑而已。”他接着又补了一句,“看上去真的很像啊。”

    他略微描述了一下张万生的情况,以及怀疑他的可能。

    “那不可能。”群里用简短的话语结束了他的猜疑。出现的那个名字是群里最资深的一位专家,名字很简单,就叫“一个爱好者”。他在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喜欢文物修复了,对这方面的事情非常了解。群里其他人暗地里商量,总觉得他有这方面的人脉,才会知道这么多相关的内幕。

    “一个爱好者”道:“据我所知,现在全华夏的九段加起来,一共只有九个人。九段在文物修复这行里,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就算他想把一个人指成八段,也不是不能做到的事情。当然,那得三个九段同时同意才行。每年龙抬头,能请到的九段总共不过三个,他们从一开始就会被请进去,等着其他修复师的觐见。这样的人物,怎么会跟着一个学生社团一起,被拦在外面?”

    董枫长长地“嗯……”了一声,道:“也就是说,不能确定了?”

    “什么不能确定,就是不可能!”其他人七嘴八舌地说着,转移了话题,“还是说说天工社团的事吧!”

    “不用说了,跟什么疑似九段没关系。谁不知道,天工社团是没有指导老师的!”

    先前说出天工社团成绩的那个人又发话了。

    他显然是这个社团的粉,对他们的情况非常了解:“最先开始,他们的指导老师就去参加年度任务了,没能跟他们一起。那时候,他们社团一共只有六个人。他们就是靠六个人,升到吉光榜第三位的。”

    “啥?!”

    “我靠!”

    “不可能吧!”

    这些细节,显然群里很多人也不知道,纷纷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惊叹声,董枫也再次傻眼了。

    “什么不可能的?那时候的截图肯定还有很多人有,可以看得到的!”

    那人明显很得意,但强行装出了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

    “去年12月初,他们重新招了一次新,在那之后,变成了吉光榜第一名。但是很多人都相信,他们就算只有最开始的6个人,一样能到那个位置。”

    “哎,没发生的事情就不要提了吧。”

    “就是的,我也可以说,我一个人能打上吉光榜啊!”“哈哈哈哈哈哈”

    吉光榜前三位全部都是三四千的分数,6个人拿到这多分,成为吉光榜榜首?这也太夸张了,没什么人能相信。

    这话显然激怒了那个粉丝。他老半天没有说话,群主冒出来打着圆场。

    但很快,这个粉丝又带着一大堆的图片出来,砸在了这些质疑者的头上。

    “你们看看,这是吉光榜个人榜的截图。这是最初6个人的分数,你们自己加加看,有多少分!”

    再没有什么比数据更加直接,这些数据一砸下来,什么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除苏进以外,其他五个人占据了个人榜从第一到第五的全部五个位置,六个人的分数加起来,的确超过了当前排名第二的江南大学文修专业!

    董枫在心里默算了一遍,接着倒吸了一口凉气。

    但很快,又一个人指出了他也发现了的一个问题:“这个叫苏进的,明明是社长,但是分数很少啊。”

    “我靠,你说别人也就算了,还敢说苏进!”那个粉丝顿时变得更激动了。他的字号突然变大了,又两张截图甩了出来。

    第一张截图,是苏进在吉光个人榜上的分数明细。

    吉光榜的记录非常详细,个人榜上,点进每个人的名字,都可以看见他们的分数是从哪里来的。修复了多少文物,每件文物拿到了多少分。

    苏进的名字后面,只有孤零零的一项分数。

    只一项,就拿到了652分,排在了吉光个人榜的第8位。

    这一项,却不是修复,而是一篇论文。一篇发表在《考古》杂志上的论文。

    2016年第11期,第一篇,12672字,全文刊登!

    第二张截图,截自京师大学文物修复网站,是苏进当众直播修复纪晓岚红漆木箱的情景。

    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说明问题的了。

    一篇论文,说明了他的理论水平;一次修复,说明了他修复的实操水平。

    用一项分数登上吉光个人榜,董枫简直从来没听说过这件事情!

    群里那个粉丝兴奋极了,用巨大的字号,得意洋洋地说着——好像获得这样荣誉的不是苏进,而是他本人一样——“看见了吧!这就是苏进,这就是天工社团的社长!就是他一手把天工社团带到现在这个程度的!关于他还有很多事情,我说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去年故宫古玩街前面的砸瓷鉴真事件知道吧?植物园樱桃讲古逼退老外知道吧?微博上南锣鼓巷改建大讨论知道吧?”他连续甩出三个事件,道,“全部都跟他有关——不,就是他一手主导!”

    这些事情,董枫的确都听说过。他抬起眼睛,用震惊的目光看着前方的年轻人。

    他正转过头,注视着周围的社员,微笑道:“前面就是斋宫了。”

    他目光明亮,气度温和,仿佛一件光华内蕴的瓷器一样,带着并不夺目,却耐人寻味的光彩。

    董枫眼中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社团,在这次惊龙会上,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呢?

    他心里的期待感,突然变得更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天气好,加更一章吧!

 0512 斋宫

    一行人现在正走在柏树林之间的道路上,前后还有不少人,都是陆陆续续到达的。

    天工社团全部都是年轻人,引来了不少侧目。

    苏进一边走,一边跟社员们讲解关于天坛的事情。从朱棣迁都开始,他为什么要把国都迁来现在的帝都,又为什么要建立天坛来强化自己的地位。

    最开始的天坛是什么样子的,到嘉靖年间,又经历过什么样的改建,到清朝乾隆年间,又经历过什么样的变化……

    他讲得深入浅出,结合当时的环境与帝王本身的性格,逻辑非常严密。

    除了落在最后面,被群里消息一个接一个震住的董枫以外,前面所有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一时间险些忘记了自己在哪里。

    先前那位二段修复师给天工社团派了一个学徒引路。显然,这也是给惊龙真函拥有者特殊的待遇,其他队伍都是没有的。这位学徒也一样听得非常入神,因为蒋志新和廖长伟的缘故,他对天工社团的态度原本在礼貌中带着一些冷淡的,但现在,那丝冷淡已经完全消失了。

    他停下脚步,尊敬地向苏进行了个礼,又指向前方道:“天坛斋宫就在前方。斋宫是皇帝进行斋戒之处,现在在惊龙会的时候,也是各位尊贵的客人暂时小憩的场所。”

    这名学徒走在最前面,天工社团等人看着他的背影,徐英小声道:“文物协会的人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我还以为会……”他挠了挠头,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

    岳明在旁边接道:“以为会更趾高气扬一点?跟石家文修专业那些傻逼一样?”

    徐英连忙道:“对!”刚说出一个字,他就转头看了蒋志新和廖长伟一眼,讪讪地闭上了嘴。

    蒋志新和廖长伟虽然退出了文修专业,也离开了石家,但徐英他们还是一直比较小心,不特别在他们面前说石家的坏话。

    蒋志新转过头来,认真地道:“文物协会自古传承,还是有一些底蕴的。就算是石家……”

    他似乎想说什么,但话语在嘴里打了个转之后,还是闭上了嘴,什么也没多说。

    岳明他们有些不好意思,迅速把话题岔开了。

    纷纷小雪虽然一直没有变大,但也一直没有停。它渲染着周围的一切景物,即使只有八分美丽,此时也变成了十分。

    但毫无疑问,它也让周围的空气变得寒冷了起来。天冷会影响手部的灵活性,这无疑会给定段考试带来一些困难。

    苏进听着后面的窃窃私语,一边感受周围的环境,一边跟在那名学徒后面,转过柏树林。

    站在斋宫之前,所有人的表情都是震撼的。

    一座汉白玉桥飞跨护城河上,桥后蓝瓦红墙,飞檐映雪,两边向外伸出漫长的红柱步廊,一眼竟然有望不见尽头的感觉。

    细雪纷飞之下,它安静而宏伟,宛如一条巨龙安静地盘在苍穹之下。

    “好大啊……”

    学生们停住脚步,片刻的安静后,好几个人发出了轻轻的感叹声。

    “先前听那小伙儿说暂时休息的时候,我还以为就是个小殿呢,没想到有这么大!”

    苏进道:“整个天坛的面积,一共有270多万平方米,比故宫还要大。单是天坛斋宫,就有四万多平方米。”

    他站在斋宫面前,指着前方道,“这条河,就是护城河,整个斋宫一共有两条护城河,都以汉白玉桥相连。它有双重护城河、双重护墙、内外两城,一会儿进去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

    董枫本来落在最后,这时看见斋宫,他不知不觉放下了手机,也被它的宏伟惊呆了。

    他曾经查询过很多史料,自以为对天坛有一些了解,但远没有苏进这么细致。

    苏进的手划过斋宫的左右两边,道:“这两条,是斋宫的巡守步廊。很久以前,卫兵们在这里不断巡逻,这些步廊就是给他们遮风蔽雨用的。巡守步廊一共167间,可以想想看,当初它可以容纳多少士兵。”

    周围传来小小的惊叹声,这时,后面有一支队伍跟了上来,听见苏进的讲解,他们没有马上进去,也在外面停下了脚步,一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他,一边仔细听着他的话。

    苏进并不以为意,他笑了笑,说:“天坛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古代是个皇权至上的世界,在天坛,皇帝的地位却是要往后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