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工-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说得果然没错,樊八段的“例子”果然不只是嘴上说说,他跟之前许八段一样,向下挥了挥手,拿后,几个学徒捧着托盘列队上来,排在了他身后。

    这些托盘全部都是黑漆木制,金色的花纹华贵细腻,上面盖着锦缎,看不清下面的东西是什么。

    ——这些东西,一看就知道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他今天这场论道,绝不是偶发的心血来潮,一定准备已久。甚至包括许八段先前那场也是。

    舒倩轻轻哼了一声,闭上了嘴,杜维、苏进和谈修之也同样没再说话,而是一起凝视着上方。

    虽然文物修复界保守的声音极其强烈,他们想要固守传统,想要把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手艺作为自己致胜的根本,因此拒绝一切的变化。但可笑的是,现代文明的力量仍然是他们无法想象的强大,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无法拒绝。

    就像之前那些修复师看着超声波清洗仪,露出了羡慕与好奇的眼神一样,这些高段修复师们接触到现代科技的一些东西时,也情不自禁地沉浸了进去,享受着它的便利。

    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天空电视台。

    天空电视台能争取到惊龙会这次的直播与转播,其实是花费了很多力气的,背后还有很多交易,普通人想都想不到。

    即使如此,他们对惊龙会的转播,也非常有限,必须经过文物协会的允许,才能涉及到其中一部分。

    昨天,慕影主动提出协助,利用大屏幕把场上的情景放大给所有人看。虽然那一次行动对文物协会的长老们来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但毫无疑问,这项技术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大部分时候,修复工作只在两只手之间完成,规模不会太大。那是一项细密而精巧的工作。

    但是,谁不想让自己高超的技术展现在更多人面前,自己说的话被更多人听见呢?

    所以今天,圜丘坛上同样树起了转播设备,下面的大屏幕能够清晰地展示上面所有的一些细节。

    现在,无数道目光凝视上方,紧盯大屏幕,想要看着樊八段将要展现给人们看的文物。

    樊八段转身,走到一个托盘旁边,掀开了一幅锦缎。

    摄像头准确地捕捉到了它,把它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那是一个单色釉的瓷瓶,弧线优美,色泽匀丽,淡青色的颜色像汪出了一抹清泉,好像是从它最深的地方沁出来的一样。

    下面的修复师们发出了轻轻的吸气声,曲先生轻声说:“北宋汝窑天青釉瓶!”

    于先生仰着头,轻声赞道:“雨过天晴云破处……汝窑极品啊!”

    宋代五大名窑里,汝窑可以说是最出名的一座了。它烧造时间不长,从宋哲宗到宋徽宗,仅有20年。它瓷器胎为灰白色,瓷釉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深浅浓浅的层次变化,表面有极细的开裂纹片,如同冰裂,俗称“蟹爪纹”,一般以釉色取胜,很少花纹装饰。

    “雨过天晴云破处”,就是对汝窑精品的至高称赞。

    汝窑瓷器传世极少,而且后代仿制,从未烧到有九成像者,真伪鉴定相对比较容易。在苏进以前的年代,汝窑瓷器的传世作品不足百件,极为珍贵。现在樊八段随手就拿出了一件真品来,果然出手不凡。但同时也可以看出来,就像杜维说的一样,他的确是有备而来,绝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是听完许八段的话之后,“有感而发”才上台的。

    樊八段小心翼翼捧起那个瓷瓶,转了一个角度,把它呈现在镜头下面。高清镜头清晰地捕捉到了它上面的色泽和纹路,即使是对瓷器毫无审美的人,也可以看出它究竟有多么美丽。

    此时对准这尊汝窑瓷瓶的不止只有圜丘坛上的大屏幕摄像机,与此同时,它的图像也顺着卫星信号被转播了出去,呈现在千家万户无数人的面前。

    同样的,网络直播上的弹幕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真美啊……”

    有人发自真心地这样感叹,然后,一连串的“+1”掠过了屏幕。

    一分钟后,一大串文字出现在视频顶端,那是有人在科普汝窑瓷器的来历。

    今天除了从一山的现场解说以外,弹幕上一直有人在解说科普,通常来得非常快,基本上就是同步进行的。早就有人猜了,这一定是专业人士做的。

    “这家伙不知道又在打什么主意了。”

    弹幕上接连的赞美声中,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结果很快,又一片“+1”飘了过去,对这句话表示了强烈的赞同。

    会一直跟踪关注惊龙会的,肯定都是文物以及考古方面的爱好者,按理来说,对于这种人来说,文物协会的高段修复师都应该是有光环的。

    但昨天惊龙正仪上发生的那件事情实在太打脸了。

    想要谋夺人家孤儿寡母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抽了回去,真心有点太不好看。

    虽然他们的确有大义的名分,甚至也不乏一些偏激人士认为,雷家虽然以前很牛逼,但现在已经没落了,还把着那么重要的烫样不拿出来,是不是有点太自私太小气了?

    但不管怎么说,大部分人也还是认同苏进的话的。再怎么重要,那也是雷家自己的物品。你想要,就得拿出诚意拿出交换的代价来,空口白话就想抢,也真的有点太不要脸了。

    自那之后,文物协会的光环就黯淡了不少,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在现在,圜丘论道的关键场合,樊八段拿出了一件如此之美的汝窑瓷器,就有人发弹幕表示怀疑他的目的,甚至还有相当一批人跟着附和。

    不过接下来,也有中立者跟在后面发言:“等着看呗,怎么说汝窑是真是美!”

    “不知道别的盘子里装的什么……”

    弹幕的议论声中,樊八段转身,掀开了另一个托盆上的盖布。

    这一次露出的,同样是一件瓷器。这是一件瓷罐,它跟前面那件绝美的汝瓷比起来,就很不那么好看了。

    它看上去灰扑扑的,表面非常粗糙,连最基本的光滑也做不到。它大致是黄色的,泛着一点青釉的光芒,而如果不是这点釉色,它给人的感觉也不过是一件陶器——还是粗陶那种。

    相比汝瓷,它显得无比陈旧而黯淡。一个新手瓷工,稍加培训之后烧出来的成品,恐怕也比这个好看。

    “这什么东西啊,好丑。”

    “谁家的痰盂被搬到这里来了啊,哈哈哈。”

    “这东西一看就不值钱!”

    弹幕停顿片刻之后,开始大放厥词。虽然说法各有不同,但大部分人的意思还是比较一致的——都觉得这瓷罐很丑,不好看,肯定不值钱。

    这时,天空电视台的镜头有意无意地扫过下方,从苏进身上掠过。

    只见苏进紧紧盯着这个瓷罐,目光中带上了明显的热度!

 0564 谁更美

    “各位看见了这件瓷器吧?觉得它看上去如何?不太好看吧?但你们知道,我们会如何形容它吗?”

    樊八段的感觉一直是比较刚硬的,此时他看着这件瓷器时,声音里却带上了几分笑意,语气一瞬间就变得柔和起来了。

    但这种柔和,并不是那种让人舒服的感觉,反而像带着刺一样,让人忍不住就皱起了眉。

    樊八段说:“古朴浑厚,色泽纯净,釉色光洁,器形完美大气,为一时典范之作。”

    这几句形容语,他每说一句,中间就停顿一下。如此徐徐道来,下面的许多修复师都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电视机以及电脑前面的观众听着这一句句话,露出了颇为诡异的表情。

    这话听着的确好耳熟,类似这样的形容与描述,以前他们在各种文物介绍里都看到过。但就像这次一样,很多时候他们看着那形容,就觉得跟眼前的东西完全对不上号。

    “古朴浑厚”,就是说它笨拙丑陋吧?

    “色泽纯净”,就是说它颜色单调呆板吧?

    “釉色光洁”,这是在跟没釉的陶器相比?

    “器形完美大气”,是指它没有缺损,真的比较大吧……

    惊龙会第二天,还如此密切地关注它的人,基本上都是文物相关的爱好者。很多时候,看着实物,再看着相应的形容,他们都会进行这样的解读。

    老实说,这种瓷器,还有别的什么类似的文物,他们真的看不出它有多美,也不觉得它有什么艺术价值。

    正在这时候,樊长老说道:“是不是觉得这些形容与实物完全不符?是不是觉得自己无法鉴赏这样的文物?是不是想发自心底地说一句——这什么玩意儿啊?简直丑爆了!”

    樊长老连续三句反问,仿佛并不是对着下面的修复师说的,而是对着更加广大的普通观众道来的。它似乎正说中了人们心里的想法,在短暂的停顿过后,弹幕陡然爆发了出来——

    “太他妈对了!”

    “我就是这么想的!”

    “我就看不出来这玩意儿有什么好的!”

    “的确丑爆了好不好!”

    “我去烧都能比这烧得好!”

    如此这般的话语在弹幕上连成一片,从上到下,几乎把全部画面挡得严严实实。

    因为真的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这样觉得的人,只是出于种种考虑,譬如不想显得太没文化什么的,以前没有说出来罢了。

    这时候,观众们仿佛忘记了自己不久前还在说的话,忘记了对文物协会的不满与质疑,打从心底表示着赞同。

    “微博上的舆论反响很大,基本上都在赞同樊八段的说法。”

    舒倩的声音在苏进不远处响起,她拿着手机,上面显示着微博的页面。显然,她一直都在关注着网上的动态。

    苏进她的手上瞥了一眼,目光回到圜丘坛上,眉峰微锁。

    “你怎么看?”谈修之也听见了舒倩这句话,他低声问苏进。

    苏进沉默片刻后,摇了摇头,道:“圜丘论道,理当什么都可以说。”

    只是说之后,也应该想得到,会招来什么样的后果。

    谈修之也没再说话,几个人一起抬着头,看着圜丘坛上的樊八段。

    樊八段此刻像是变了个人一样,甚至有了一些许八段刚才的风范。

    他手上明明没有拿着手机,却好像隔空看见了网络上那些人的发言一样,唇边挂上了淡淡的笑意。

    他把手中的粗瓷罐子往旁边一放,动作有些随意,远非平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他说:“老实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什么古朴浑厚,色泽纯净……都他妈是屁话,谁能从这种东西身上,看出什么艺术价值了?”

    他非常粗鲁地爆了粗口,很不符合自己的身份。然而他并不在意,目视前方,摇头叹道,“我这一辈子,说了无数这样虚伪的话,现在再也说不下去了!”

    他果然没再多说什么,而是走到另外几个托盘旁边,一一扯下上面的盖布。

    他的动作利落而干脆,下面显出的各种文物也动人心神。

    一件纯白色的琉璃玉树盆景,上面的白色叶片纯由玉片打造而成,形状极为逼真。镜头拉到近景,可以清晰地看见,上面连叶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枝上梢头,有琉璃烧成的红果,历经了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