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工-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泽恩疑惑地看了他一眼,想了想,按住耳机,对着对面的慕影说了几句话。

    慕影负责现场指挥,很快做出了反应。

    现在圜丘坛上的摄影臂一共六只,每个挑战者旁边各一支。虽然大部分人注意力的焦点都在苏进这边,但镜头还是非常忠实地把六个人的动作全部都录制了进去。

    苏进旁边就是伍八段,此时,伍八段正在进行一项重复性工作,慕影指挥了一下,他旁边的那支摄影臂缓缓移动了起来,到了苏进的区域,对准了贺家面前的屏幕。

    伍八段修复的是青铜器,他感觉到了旁边的动静,转头一看,手上动作顿时乱了一拍。

    摄制车里,镜头拍摄到的内容直接传了过来,显示在了屏幕上。

    杜维抬头看去,眼睛顿时一亮。

    白泽恩跟他看向同样的方向,问道:“这是……在拼图?”

    杜维重重点头,道:“没错,他们是要在电脑上先把帛卷还原出来!”

    苏进揭下的每一个帛片都被编了号,拍成照片后传进了电脑里。贺家用极快的速度对帛片进行处理,切去边缘不必要的部分,然后根据岳明的指令,把它们拼到应有的位置。

    这样一来,就给原始帛片留下了完整的纪录,它的真面目也提前一步出现在了电脑上。

    苏进那边在后期,完全可以照着电脑上的形态来进行还原!

    白泽恩迅速明白了苏进他们的做法,他真心感叹道:“科技用在文物修复上,也很好用嘛。”

    杜维道:“对,那也得要会用,用得对位置!”

    白泽恩问道:“杜组长认为,以后这样的新科技会在文物修复上普及起来吗?”

    杜维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你觉得呢?”

    他问话的时候并没有看着白泽恩,而是看向了圜丘坛下那一张张全神贯注的面孔。

    白泽恩跟他看向同样的方面,片刻后笑了起来。

    是的,不管传统文物修复界怎么样的故步自封,文物修复始终都是一项技术。技术就是应该进步的,而什么好用,什么不好用,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很快,四卷半幅的帛卷也被全部拆分开来,铺满了四个长长的塑料托盘,浸泡在液体中央。

    苏进并不是随意把它们放在里面的,他摆放的时候就大致依照了原序,现在帛片虽然残破散乱,但已经能隐约看出一些上面的内容来了。

    这四幅帛卷有三份是纯文字的,还有一幅却是帛画,画面残损,隐约可见上面有很多彩绘的人形。这些人形有的着衣,有的裸背,正在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

    张万生一直在旁边紧盯着这边看,他的目光落到这幅帛卷上,首先轻咦了一声,直起身子大步走了过来。

    这四个帛卷解起来也不轻松,苏进的额上又是满头大汗,但目光已经恢复了正常。

    他一边擦着汗,一边问张万生:“张前辈,有事吗?”

    张万生一言不发,他紧盯着那幅帛书,问道:“那是什么?”

    苏进看了一眼,笑了一笑。

    张万生皱眉看他:“笑什么笑,故弄玄虚,不是好人!”

    苏进早就习惯了他的脾气,好脾气地一笑,说:“《庄子·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张万生看着老农民的样子,听见这文绉绉引经据典的一番话,眼睛却是一亮,问道:“你是说,这是先民的导引之术?”说着他又皱起了眉,“这破破烂烂的样子,你怎么知道的?”

    苏进当然知道 ,但此时他只是笑了一笑,伸出四根手指道:“我拿到它,已经四个月了。”

    这意思是,四个月里,他已经对帛书进行了足够充分的研究,足够得出一些判断。

    张万生皱眉看了他一会儿,目光重新回到面前的帛画上,哼了一声道:“不要以为揭开拼起来了就完了,这帛画损坏得怎么严重,单是拼在一起,可不算修复完了!”

    他身为裁判,说出这样的话来当然是有份量的,然而下面的修复师们听了,都觉得这话是在为难苏进,实在太过分了!

    现在帛书帛画已经全部被揭成片,于是越发能看出来它的破损有多么严重。

    譬如张万生所指的这幅帛画,所余的部分大概只有三分之二的内容,剩下三分之一全部都已经腐蚀消失,完全不复存在了。

    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这跟苏进的技艺无关——相反,他已经尽其可能地保存下来了它最多的部分——纯粹是因为文物本身的损坏程度造成的。

    没有的东西就是没有了,这样一幅帛画,就算是真正的天工也不可能把它完全复原,张万生这句话,纯粹就是刁难了。

    苏进笑了笑,说:“我的确做了一些准备,但只能说,尽力而为吧。”

    张万生挑了挑眉毛,没有说话。

    苏进也不再说话了,他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迅速进入了下一步的过程里。

    此时,所有的帛片全部漂浮在盒中,它们被从原本的书砖以及书卷中揭下来,但并不完全平整。

    它们有些地方折叠,有些地方蜷缩在了一起,有些地方更是皱成了一团。

    最关键的是,浸泡在蒸馏水里只是辅助揭剥而已,帛书真正保存,是需要脱水干燥的。不然,可能再不过多久,由蛋白质组成的它们就会融化在液体里了。

    苏进手持竹镊,开始一边铺平图案,一边进行拼合。他以及一个聚乙烯塑料细网垫底,把帛书一片片垫在了上面。

    他再次进入了之前的状态,目光专注,眼无余物。

    拼合帛书碎片本来是此项修复的难点之一,苏进前期让天工社团成员配合,进行了大量准备。现在,它们已经在贺家面前的屏幕上成形, 随时可以成为参考。

    贺家毫不犹豫地把它打印输出,统一在一张白纸上,用画夹夹在苏进旁边。白纸上除了帛书的图形,还有很多编号,对应着每一个帛片。

    下方的修复师们看见这个过程,都在暗暗点头。他们也意识到了,前期和过程中像这样准备好,的确会更有利于拼合破损的图形。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已经开始盘算之后自己来操作时,应该怎么运用这种方法。

    然而这一切,苏进好像只是用来展示给他们看的,对他本人来说,这个过程完全多余。

    在之前的拆分揭片过程中,他仿佛就已经把所有帛片的位置记在了心里,现在,他一片接一片地整理拼合,动作快速稳定,目光毫不旁顾,连扫也没有扫那个画架一眼。

    眼看着,褐色的帛片在他面前的塑料网上组合成形,渐渐形成一个整体。

    苏进每组合完一片,就有天工社团的成员接过去,放在一个仪器下面,进行烘干。

    这烘烤的风力以及温度全部都事前计划好了的,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让其脱水,又不会损它分毫。

    很快,众目睽睽之下,五十多幅“拼图”将要被全部完成了。

    这时,又一个人大步向前圜丘坛走来,他脑袋后面的小辫子在空气中一甩一甩的,显得轻快而活泼。

    另一侧,一群身装缂丝的修复师看见这个人,脸色顿时变了。其中一人的声音脱口而出,叫道:“何三!”

 0592 这就是文物修复

    来人正是何三。

    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圜丘坛旁边,指了指上方说:“我是来给苏进送材料的。”

    他跟守在坛下的协会工作人员说了一句话,拎着箱子走了上去。

    此时,苏进正好拼完最后一幅帛书,一抬头,正好看见何三,顿时笑了起来:“来得正好!”

    何三也笑:“幸不辱命。”

    他把箱子递给苏进,转过身,目光扫向台下,正对上吕家人的目光。

    吕家人惊疑不定,看看他,又看看苏进手里的箱子,似乎想说什么,但此时此刻,真没他们说话的份儿。

    何三哂然一笑,走下圜丘坛,站到谈修之身边,同样抱着手臂看了起来,却并没有离开。

    吕家人在后面死死地盯着他,视线像是带了刺一样,但何三仿佛毫无所觉,自如地说谈修之说着话。

    上方,苏进接过何三递过来的箱子,打开,一叠叠淡黄色的绢帛被取了出来。

    帛书修复的第三步,配料染纸。

    这是古籍修复相当关键的一步。当前的帛书缺损腐蚀得非常严重,要让它恢复原样,必须要在缺损的部分补充一些纸样。这种纸,通常要跟原书的纸质相仿甚至相同。

    帛书的纸张当然就是绢帛,何三从一早就受苏进所托,培育特定的蚕种,织造相仿的绢帛。在惊龙会之前,何三终于试制成功,还批量生产出了这样的一批,恰好供应上了。

    就像苏进要求的一样,这些织帛仿造的是汉代织造的样式,全部使用的单股丝,看上去极为纤薄。

    然而新丝跟旧丝是不一样的,直接织补上去的话看上去会非常明显,所以要对它进行做旧染色。

    这一个步骤苏进当然同样毫无问题,没过多久,一层层绢帛就被染上了淡淡的褐色,看上去黯淡朴拙,古意十足。

    接下来,苏进开始用这些新丝对帛书进行修补。

    之前整块书砖以及全部的帛卷被揭开,一共变成了三百多片碎片。

    这些碎片有的连接在一起,有的则零零碎碎,难以成形。

    苏进在前一个步骤里已经把它们全部整理了出来,拼成了大致的形状,现在,他将用这些新丝补充在缺损的部分,把帛书连接在一起。

    可能是受了张万生的影响,他第一个修补的,就是那个画满了彩色人形的帛画。

    这幅帛书整理出来之后,一共有四十多张帛片。现在已经全部被烘干,摆在了苏进的面前。

    苏进的手在旁边的盒子里拨弄了一下,取出了一根针。

    下方的修复师齐齐一怔,张万生和岳九段对视一眼,同时一扬眉,眼中的兴味更浓了。

    古籍的纸张配补,通常用的是粘连法。也就是把新纸用胶水或者浆糊粘在缺损的位置,将其收拾平整。

    但苏进现在拿起来的不是排刷浆糊什么的,而是一根针,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他使用的不是粘连法,而是缝合法!

    帛书的底质是绢帛而不是纸张,这使它介于纺织品和古籍之间。要修复它,当然可以使用古籍常用的粘连法,但同样也可以用修复纺织品的方式,来进行“织补”。

    当然,优秀的织补技术能让成品看上去毫无修复的痕迹,更加美观。然而,这帛书只用单股纺成,每根蚕丝之间连接得非常单薄,这织补的难度可就太大了……

    事实证明,苏进这个年轻人仿佛无所不能。

    一片片绢帛被剪切成合适的大小,放置到合适的位置,然后被没有缝隙地织补了上去。如果不是那个部位还缺少一些相应的墨迹的话,恐怕没人能看出一点痕迹来 。

    他的动作同样快得惊人。

    这么短短片刻,先前揭片时带给他的疲劳好像就完全消失了。一片片新绢被织到了旧帛上,帛画渐渐被连接到了一起,渐渐成形……

    最后,张万生忍不住上前了一步,紧盯着眼前的图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