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延见粮食都已经播种下去,现在还没到麦收季节,处于农闲,便让石韬征集两万屯田兵,帮助大军运输粮食、辎重,加快行军速度,运粮的马车、牛车是屯田兵团现成的,倒也便利。

  又行进两日,还是没有遇到曹军,还是平静得可怕。

  


第290章 【引诱曹操上钩】

  夏侯渊被生擒,他麾下骑兵虽众,却也大溃,各自逃生。

  李典急忙大声疾呼曹兵整列队伍,怎奈他年纪甚轻,在曹军没有威望,那些骑兵根本对他熟视无睹,各自拨马逃走,根本不理会李典的高声疾呼。

  而这时徐晃已经策马奔向李典,李典无奈,只得拍马迎上,举枪跟徐晃战在一起。

  斧枪相交,当地一声巨响,李典不敌徐晃神力,只觉筋骨酸软,双臂无力,险些丢下长枪。

  李典心中大惊,便握紧长枪,谨守门户,采取巧招与徐晃周旋。

  李典是书生意气儒将作风,武艺尚不及文吏出身的乐进,更加无法跟加上开山大斧后武力101分的徐晃对阵,战不过十个回合,徐晃便抓住李典一个细小破绽,奋起神威一斧劈来,快如闪电,破空有声。

  李典格挡已是不及,尽力向旁边一让,大斧砍落他的头盔,斜掠而过,将肩膀削去一块肉来,深可见骨,鲜血奔涌而出。

  徐晃正待补上一斧,李典的族兄李整飞马赶来,大叫道:“徐晃看枪!”手中长枪直刺徐晃左肋。

  徐晃大怒,舍了李典,呼呼呼雷霆三斧劈向李整。

  李整虽然是李典伯父李乾的嫡子,秉承家学,但他生性愚笨,枪法还不及自幼好文厌武的李典,三招过后,李整被徐晃的大斧斩为两段。

  徐晃提斧去找李典,李典已经被他伯父李乾的家兵奋力救走。

  曹操得知夏侯渊被徐晃擒拿,大惊失色,对他而言,夏侯渊被抓,如同失去一臂。

  曹氏、夏侯氏都是沛国谯县的大族,但是曹氏自曹腾以来,门第兴盛,多在朝廷和郡县做大官,由于曹腾深受大将军梁冀汉桓帝信任,养子曹嵩做过太尉,弟弟曹褒官至颍川太守,曹褒儿子曹炽官至侍中、长水校尉,另一个堂侄曹鼎官至尚书令,反观夏侯氏,虽然家大业大,但毕竟祖上没人做过官,只算得一方土著地主,不列宦籍,为了求得势力的发展,夏侯氏逐渐向曹氏靠拢。

  曹氏虽然是依靠曹腾当宦官发迹,但是在士大夫中口碑不错,在家乡也不骄横,因此夏侯氏开始向曹氏靠拢,夏侯惇和夏侯渊这两个同族兄弟都看中了在士大夫口中颇有声誉的曹操。

  当时曹操辞职在家,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相交,曹操曾违法,夏侯渊代替曹操入狱,曹操积极营救,救出了夏侯渊,从此,两家的关系越发亲密了,夏侯渊还娶了曹操的小姨子为妻,二人成了连襟。

  曹操在陈留起兵,夏侯惇、夏侯渊率先来投,曹操当时代理奋武将军,以夏侯惇为司马,夏侯渊为别部司马,而两个堂弟曹仁和曹洪也只是别部司马而已。

  夏侯渊擅长打运动战,当时军中流传着一句话,“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夏侯渊参加过曹操指挥的历次战役,并且经常受委派到各地平定叛乱,堪称曹操的左膀右臂。

  夏侯渊被擒,曹操深恨徐晃,遂统领大军,来嵩山扫平徐晃。

  两日后,曹操主力部队到达嵩山脚下,士卒满山遍野,旌旗遮天蔽地,鼓声如雷,杀声震天!

  徐晃、徐庶在嵩山大营上举目西望,那延绵不绝的军队竟然望不到边际!

  徐庶望着这么多人马横在面前,没有丝毫畏惧,反而笑对徐晃说道:“曹操兵力恐怕在四万以上,看来他已经将主力人马都带来了,这次能将曹操全军覆灭!”

  徐晃朗声笑道:“主公生平忌惮者,曹操,观此人行事,有雄霸之气,若不是主公横空出世,恐怕他现在不止于此。嘿嘿,为了主公的千秋大业,必要将曹操彻底击败,踩在脚下!”

  曹操虽然很痛恨徐晃,但曹操临阵指挥时是完全抛开了感情用事,他先派了一万步兵顶着盾牌进攻徐晃的大营,做尝试性的进攻。

  徐晃则不计损失地坚决打退了曹军两次试探性的进攻。

  徐晃也善射,除了善于断敌人粮道,善于统率,也善于指挥训练弓弩兵,所以徐晃这五千人马里面除了两千骑兵外还有两千弓弩兵、一千刀盾兵,两千支强弩对准外面的曹军劲射,都是有的放矢地放箭,透过那些曹兵无法用盾牌挡住的缝隙射进去,曹军如同割倒的麦子一样倒在徐晃大营前面,鲜血染红了嵩山脚下。

  曹操骑在爪黄飞电上面,凝神观察前方的战情。

  等两拨进攻都被徐晃击退,曹操神情没有变得严肃,反倒舒缓下来:“徐晃如此顽强抵抗,足见魏延大军果然在许都,所以命令徐晃务必要把我军挡在嵩山。”

  荀攸在旁笑道:“主公所料极是,既然嵩山大营里只有徐晃这一支孤军,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神贯注,不遗余力地将徐晃消灭!”

  曹操便颁下命令,号令全军上下,施展所有战力,往徐晃的营寨冲锋。

  徐晃又坚持了一天,将曹军射杀了五千多人,他的五千人马也折损近半,营寨被攻破了,无数曹兵像浪潮一样涌入大营。

  若换做寻常将领,早已吓破了胆,只懂得掉头鼠窜,徐晃、徐庶却十分镇定,命令全军将营帐点燃,又将随身携带的粮草丢在地上,点火焚烧。

  谷口燃起大火,烈焰张天,肆虐着,将曹操大军和徐晃残兵隔开。

  曹操前军大将乐进亲自下马,带领士卒扑火,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横在路口的大火扑灭,曹军乘胜前进。

  曹军踏着灰烬冲上来时,发现前面堵塞起来了。

  原来徐晃命令麾下两千多残兵从山谷两边滚下石头、木头,将狭窄的山路紧紧堵住,徐晃领两千残兵张弓搭箭,在这简陋的防御工事后面扼守。

  曹操见徐晃如此行事,更加认为嵩山险路上没有埋伏,不然徐晃用不着这样大费周章,便命乐进继续领兵攻打徐晃仓促搭建的工事:“文谦,进攻吧!我倒要看看徐晃这两千残兵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第291章 【曹操已死?】

  嵩山险路位于山谷之间,山谷底部非常平顺,便于行军,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太狭窄了,特别是徐晃挑选的地方,并排只能冲上来三四十个士卒,投入太多的兵马根本用不上。

  乐进个头矮小却极为粗壮,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为其帐下吏,后来乐进回本郡募兵,共得千余人,还军后为军假司马、陷阵都尉,他跟随曹操多年,都是先登陷阵而有功。

  乐进知道这次战役对曹操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披盔戴甲,身先士卒,策马冲了上去。

  他之所以策马是因为徐晃选择的这个工事靠近曹操这边两侧山谷皆是峭壁而唯有靠近徐晃那里可以攀爬,乐进见工事不是很高,便想纵马跳上工事。

  乐进手持寒光闪闪的凤嘴大刀,须发箕张,目光如电,吼声如雷,如一尊陷入暴怒的凶神,身先士卒,冲在第一个,他闪过无数射向自己的弩箭,纵马跃上矮矮的防御工事,大刀如闪电一般喀嚓把举矛刺来的一名士卒劈为两半,提马再跃,闪过一人刺向战马的长矛,落入中央军阵中。

  五六根长矛向他攒刺而来,乐进大吼一声,大刀斜劈而下,将长矛荡开,但座下战马悲鸣一声,双膝跪地。乐进纵身跃下,挥刀将斩断马腿的那名士卒砍死

  劲风呼啸,又是好几根长矛、好几把大刀向他招呼过来。

  乐进虽然勇猛,但也难以应付对方拼死的纠缠,虽然暂时能够自保,但被几个悍卒包围起来,难以有什么大的作为。

  他带领的其他士卒则没有他这么好运,由于防御工事的阻挡以及弓弩兵的强力狙击,乐进部下损失惨重。

  乐进最后迫不得已,又从工事缺口撤了回去。

  徐晃见乐进这么容易就攻破工事,知道自己搭建的粗陋工事根本起不到多大防御作用,便又让麾下士卒捡拾枯枝败叶堆在工事上放火焚烧,然后他们趁着大火阻断曹军的间隙,再度撤往下一个狭窄之处,重新布置工事。

  如此这般,徐晃领两千残兵,边战边退,不住地构建简陋的防御工事,慢慢地将曹军的三万多人马引入到嵩山山谷里面。

  郭嘉的病越发严重了,最后连站立行走都不能自己,只得躺在床榻上,由几个士卒抬着。

  郭嘉仰头望着山谷两侧遮天蔽日的林木,心里越发不安。

  忽然他灵机一动,似有所悟。

  他急忙让这些士卒抬着他去见曹操:“主公,魏延必定在此设下埋伏,还请主公速速撤兵!”

  曹操诧异道:“奉孝为何如此断定?”

  郭嘉苦笑道:“主公,属下曾听闻,魏延亲自教授麾下将领学习兵法,当时他强调过一个用兵法则,那便是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而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且此前魏延识破过荆州军围点打援之计,他岂不会将围点打援之计活用,主公,便以此观之,魏延大军的主力人马不在许都,而在这嵩山险路!”

  曹操听郭嘉这样说,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他脸色铁青,简直要吐血了,因为他那四万人马已经有一半都入了山谷。

  当此时,曹操也没有别的办法,赶紧下令要让部队速速撤出山谷。

  郭嘉连忙劝道:“主公,嵩山谷底窄狭,若从谷底撤退,行进缓慢,魏延反应过来,我军必定还是折损无数,为今之计便迎难而上,魏延在两侧山上埋伏,我们便命步兵攀越上山,与敌军交战,掩护下面骑兵火速撤出,如此便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曹操来不及多想,赶紧吩咐下去,按照郭嘉所讲行事。

  郭嘉又猛咳几声:“主公,您已经深陷险境,正在敌军弓弩之下,须要更换行装,避开敌军的远程攻击,只要主公保全,我军便有重整旗鼓的可能!”

  跟随曹操身边的曹洪身量矮小粗壮,因是曹操的堂弟,跟曹操有几分相似,便自告奋勇地扮作曹操的替身,引开魏延军的注意。

  曹操作不忍状:“子廉,吾怎忍心让你涉险!”

  曹洪大声道:“兄长,还记得洪在汜水边跟你说过的吗?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曹操含泪脱去身上的盔甲战袍,给曹洪穿上,又将爪黄飞电交给曹洪乘坐。

  一侧山坡高处,魏延身着迷彩战袍,头戴草环,趴伏在林木里,端着千里镜望着山谷下面的曹军,见曹军没有继续往前,反而分为步骑两支,步兵往两侧山上攀爬,而骑兵则加速往后撤退。

  魏延已经来不及分辨到底曹操是怎么识破自己的计策,赶紧传令下去,开始进攻。

  魏延从背后扯出弓,搭上鸣镝箭,往山下那个曹操旗帜之处瞄去,见那里有一人,着装身材跟曹操一般无二,因为隔得远看不清相貌,但看那个病夫郭嘉的床榻在他身边,便以为那便是曹操。

  鸣为响声,镝为箭头,鸣镝就是响箭,射出时箭头能发出响声。秦末汉初的匈奴大单于冒顿始创鸣镝,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于是又射其马,射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