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样的,而且朱灵这样一个冀州将领率领一个冀州兵团,在曹操攻打其旧主袁绍之冀州的时候,这些兵有可能集体变节,所以曹操才想夺了他的兵,使得朱灵成为于禁手下的将领,他的那些冀州兵也被分散到其他各个军队里。


第362章 【让胡人自相残杀】

  除此之外,曹操恨朱灵,还有一个原因。

  朱灵在袁绍手下时,他家乡清河的季雍以鄃地背叛了袁绍而投靠了公孙瓒,公孙瓒也派出军队协助季雍守城。袁绍命令朱灵前往攻打,但朱灵的家人都在城中,公孙瓒便将朱灵的母亲、弟弟都绑在城上,以此来诱降、要挟朱灵。朱灵望着城哭泣说:“大丈夫一出身为人效力,岂会再顾全家室呢!”于是力战攻陷鄃城,生擒季雍,然而朱灵一家都被杀害。

  这件事情有可能影响了朱灵一生,不知道当初袁绍让朱灵攻打自己的家乡是什么用意,但朱灵不顾家人的安危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与忠贞;另一方面,他也留下了“不爱自己的亲人也就不会爱他人”的嫌疑。三国时代,毕竟不是一统天下,在孝与忠的问题上,孝的概念没有改变,而忠的指向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十分的明确,这恐怕就是影响朱灵的原因,就像那个马超,他放到任何一个诸侯那里都是一个非常需要的能战大将,但张鲁不用他,刘备在得到汉中后也将他闲置,原因很明确,就是他关中叛乱时,不顾全家都在曹操手上而执意造反,结果导致全家被杀。曹操是个多疑之人,有了马超的例子,他能不对朱灵多想吗?

  朱灵是在袁绍极为强盛、曹操尚且龙潜之时,看穿袁绍的弱点、相中曹操的优点,在仅仅见了一面之后就果断背弃袁绍,投奔曹操,这种决断,不是大忠,就是大奸。而且,朱灵曾为旧主袁绍毁家纾难在所不辞—公孙瓒以朱灵母弟置城上而诱降,朱灵直接一句“丈夫一出身与人,岂复顾家耶!”,发兵攻城,城破而母弟俱亡,这样的狠人,是刘邦之流啊。而且,朱灵为袁绍毁家纾难,但是转眼就可以背叛袁绍,这岂止是狠辣无情,这是标准的“曹操、刘邦”的翻版,曹操作为自古奸雄样板,这一个同类环伺左右,他能放心吗?况且,朱灵不是无能之辈,陈寿对其评价是“灵后遂为好将,名亚晃等,至后将军,封高唐亭侯。”,是仅次于五子良将的存在,智勇皆有,又具奸雄气质,曹操怎能不忌惮。

  曹丕当皇帝后,封了朱灵一个鄃侯,还说是让他“衣锦还乡”,但朱灵却说:“高唐,是我多年的宿愿。”曹丕于是又改封他为高唐侯。鄃地除了是朱灵的伤心地,同时也是他的遭人忌讳之地,也许朱灵自己也明白了是个打酱油的角色,被剥夺兵权后,也就认命了,这样反而让他得以善终。

  这一世,魏延有了种子神器,能够看透将领的忠诚度,所以对朱灵倒没有那么多避忌,可以大胆地委任。

  魏延之所以委任徐晃为护匈奴中郎将,是因为徐晃此前身在河东郡,跟匈奴人有过交集,是魏延麾下所有将领里面唯一通晓游牧民族作战方法的。

  徐晃并不辜负魏延的厚望,他跟朱灵一道,领着一万战兵和一万辅兵,悄悄渡过文水,朱灵先领二千骑兵扮作献俘的匈奴骑兵,拿着从刘豹这里缴获的令牌,诈开离石城,徐晃都督其他人马紧随其后,轻取离石城,随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取离石城附近三个县城。

  被魏延扶持着登上大单于的宝座,刘豹表面上感恩戴德,但在心底深处并没有半点感激,他十分清楚魏延的心思,是想进一步削弱他们匈奴人的势力。

  匈奴现在分裂成十八个部落,部落跟部落之间各有纷争,有些大部落内部的各个姓氏之间也有纷争,这样的场面是东汉朝廷在这一百多年间的蓄意为之,因为这样四分五裂毫不团结的匈奴不会对大汉有如同冒顿时期的威胁,而且这匈奴各部在边郡驻扎,可以帮大汉抵挡那日渐崛起的鲜卑。

  魏延的心思,跟刘秀之后的东汉帝王们一般无二。

  动用汉人的军队来对匈奴人灭族貌似容易,但彪悍的匈奴人一旦被逼入绝境,亦能焕发出远胜往昔的战力,汉人军队对付他们,没准是灭敌一千自伤八百,等把匈奴人灭完了,门外还有更强大的鲜卑族。

  基于这样的考虑,魏延还是把匈奴人暂且留着,经过魏军的严格身心两处的训练,匈奴人会是魏延手里的好猎犬,好去对付鲜卑这头恶狼。

  鲜卑人在擅石槐时期把匈奴人欺负得够呛,如果魏延能把匈奴人的血性调动起来,去搞鲜卑人,让他们自相残杀,汉人便可得渔翁之利。

  魏延这样的心思,能够瞒得过一般匈奴人,怎能瞒得过刘豹这个狡猾无比汉化程度很高的鲜卑贵族。

  刘豹感到很是悲哀,虽然他明知道魏延有这样的心思,他却无可奈何非要钻进魏延这个圈套,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能力远胜过叔父呼厨泉,他不甘心做完呼厨泉的副手以后还要再做呼厨泉儿子的副手,现在有一个绝好的掌控匈奴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他不能白白把它错失掉。

  刘豹看得出,魏延觉得松散的匈奴没有战力,想把匈奴各个部落的力量聚合在一起,好去对付北边的鲜卑,刘豹是乐观其成,他心里暗想,你魏延把匈奴各个部落聚合在一起,让我们匈奴人给你卖命,算盘打得很响,可我刘豹也不是任你摆布的傀儡,等你把匈奴一统以后,你魏延就会发现,你是白白为我做了嫁衣。

  刘豹心里想到那里,便对魏延诸多针对呼厨泉和其他匈奴部落的军事行动,不但不阻拦,反而积极配合,他的样子不禁让魏延想起了当年的汪精卫。

  刚想起那个汉奸,魏延就哑然失笑起来,刘豹若是汪精卫,他魏延岂不成了那让千万国人痛恨的鬼子了,这个比方太不恰当了。

  刘豹看魏延表情怪异,好似苦笑,便做出谄媚的样子:“文长公,不知您可有什么烦恼,小王能否为文长公分忧?”

  魏延见刘豹的无耻举止,皱着眉头说道:“大单于,我希望我们汉人、匈奴人能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刘豹尽量遏制住自己心里的憎恨,强颜欢笑道:“请文长公放心,我匈奴永远是大汉忠实的仆人!”


第363章 【寻找蔡文姬】

  魏延看了一下地图,美稷城以北便是五原郡,五原郡曼柏城里有度辽将军,负责管理北方各个异族,权柄甚至在护匈奴中郎将之上。

  随军做后勤工作的韩浩是河内人,毗邻并州,对并州事务比较知晓。

  他见魏延目光盯着五原郡曼柏城,猜得出魏延的心思,悄然进言道:“主公,现在非但是匈奴各部互不相容,纷纷争斗,便是那鲜卑亦是四分五裂,毫不团结。自从擅石槐死后,他儿子于连平庸之极,不能镇抚鲜卑各部,鲜卑各部大人互为各部领地争斗,他们之间早有龌蹉,如同数根干柴放在一起,只待一把火,他们之间就能燃起战火。桓帝、灵帝一来,天下混乱,原度辽将军耿祉才能平庸,又无朝廷支持,所以无法安定北方多个异族,还请主公向朝廷上表,奏请扩大度辽将军之职,监督匈奴、鲜卑、乌桓、羌、丁零北方异族,并处理各部之间的纠纷。只要度辽将军处事公正,恩威并济,必定能够服胡人之心,久而久之,匈奴、鲜卑、乌桓各部必服主公,接替归顺,到时若有不服者,则奉各部以讨之,如此不必劳师远征,北方自定。”

  魏延点点头:“我有此心久矣,只是不知何人可以充任度辽将军?”

  韩浩轻笑道:“以属下之见,此度辽将军,非主公莫属。”

  魏延皱起眉头:“元嗣,这个度辽将军之职并无这么大的权限,跟护鲜卑校尉、护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的权限差不太多,并不足以统辖所有胡人。”

  韩浩笑道:“边地杂居了鲜卑、匈奴、乌桓、丁零、羌等多个种族,每个族又有许多部落,只是设护鲜卑校尉、护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却不能互相统属,不能起到以胡制胡的战略目的,主公可上表要求提升度辽将军的权限!”

  魏延明白韩浩的意思,点点头:“元嗣所言极是,便是以我朝军职军衔的级别来论,将军下辖中郎将,中郎将下辖校尉,校尉下辖都尉,度辽将军的职权也要提升,才能配得上将军这个称号。提升职权后的度辽将军下辖所有护胡中郎将、护胡校尉,掌管边地所有胡事。

  另外,现在鲜卑势大,便提升护鲜卑校尉为护鲜卑中郎将。乌桓势大,便提升护乌桓校尉为护乌桓中郎将。羌人势大,便提升护羌校尉为护羌中郎将,护羌中郎将同时统辖护东羌校尉。对于丁零等其他异族,便设立护东胡中郎将。

  护匈奴中郎将、护鲜卑中郎将、护乌桓中郎将、护羌中郎将、护东胡中郎将皆隶属于度辽将军,每个护胡中郎将下面再分别有五个护胡校尉!”

  韩浩愣了一下:“每个护胡中郎将下面再分别有五个护胡校尉?这五个校尉的职权该如何分配呢?”

  魏延想起,若是历史没被改变,若干年后的曹操,便会把降服的南匈奴分左、右、南、北、中五部,分别散居于并西一带,每部置帅,以汉人监管,其中左部帅刘豹率一万余人聚居在太原郡离石,右部居住在祁县,南部居蒲子,北部居新兴,中部居大陵,从此之后,南匈奴再也不成气候,便是在五胡乱华时期粉墨登场,多半是以其他种族的面目出场,匈奴冒顿时期的荣光一去不复返。

  魏延设置在每个护胡中郎将下面设置五个校尉,便是有五部分胡的打算。

  魏延冷厉一笑道:“不管每个胡族下辖多少部落,在面对我大汉朝廷,他们都要分成五部,向我大汉朝廷驻扎在他们身边的五个校尉负责!”

  魏延的深意,韩浩大约能够猜测出来,便没有细问,转而问道:“主公,您身担大任,势必不能分身常来边地,主公须要设一个副职监管所有护胡中郎将,监管所有边地事务,处理所有度辽将军的日常事务,这样一个位置该如何设立,主公属意谁来担任?”

  魏延稍微想了一下,指着地图:“这个职位便设立为度辽中郎将,由徐晃担任,治所设在五原郡的曼柏。”

  “徐晃手里的二万人马和一万匈奴骑兵如何分配?”作为前军军师、行军长史,徐庶必须要从魏延这里得到详细清楚的命令,才能把军令下发出去。

  魏延想了一下,顿感自己之前思虑不全,以至于现在朝令夕改,还是不得不下令:“朱灵改任护匈奴中郎将,兼领西河郡尉,他麾下四千骑兵调来一千精锐补充进来我的近卫军,朱灵领二千人马到离石城上任,徐晃留四千人马和四千匈奴骑兵给朱灵,朱灵麾下总计一万人马,负责守住西河郡南部,防止呼厨泉南下,负责监视并训练刘豹的人马,同时配合曼柏城的徐晃所部,对呼厨泉不断地进行袭扰,至于白波降兵在平阳一带的屯田则由当地屯田都尉负责。

  对了,把刘豹下面这三万骑兵、三万老弱分出去一万骑兵、一万老弱交给徐晃,带去曼柏城。徐晃领本部一万人马、四千匈奴骑兵,再在当地招募五千人马,让徐晃凑齐两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