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左慈、于吉意图借助某一个世俗力量统一道教压倒佛教的想法由来已久,现在魏延主动提出来扶持他们,当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能错过。

  但在确定新教的名称、神灵、教义上,魏延跟左慈、于吉发生了争执。

  左慈、于吉还是想沿用之前的称呼,名为道教,魏延非常果断地摇头道:“太平道,五斗米道,这些道,因为张角的暴乱,因为汉中张修举旗响应张角,这两个道在大部分人眼里,已经变成了邪魔外道,我们不要再用道来做教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虽然不必拘泥于他的名称,但也要考虑到大部分大汉民众能不能接受!”

  左慈、于吉都记得张角还没有举旗暴乱之前,大汉民众对道教的接受度很高,所以张角才能一下子发动数百万教众起事,但随着黄巾军的溃败、劫掠地方沦为山贼流寇,太平道的名声也一落千丈,现在确实不宜再用道教之名。

  左慈、于吉便稽首问道:“请问将军您有何主张?”

  魏延笑道:“两位天师,给新教起名,要跟教义联系起来,我以为新教最核心的教义便是导人向善,只要人们加入我们的新教,然后积善积德,就能在死后升入天界,而信仰我们的新教,便是一个通往天界的坦途,所以新教的名字,不妨叫做通天教?”

  魏延说出通天教这个名字以后,心里怪异莫名,因为他不由得想起了里面的通天教主。

  在里,盘古开天死后,鸿钧道人执掌天道,收弟子三人,号为三友,分别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及通天教主,三友皆是万劫不灭混元大罗金仙圣人,简称圣人。三友各掌一教,分别是人、阐、截三教。

  通天教主执掌截教,住在金鳌岛碧游宫,在分宝崖上取得诛仙四剑及诛仙阵图,又是炼器大家,曾凭借成圣功德炼制后天功德至宝青萍剑。

  的作者跟写的作者吴承恩一样是借古讽今,的描写重心是阐教与截教之争,是贯穿商周战争全过程的主线,而所谓的阐教与截教这两大教派恰恰是作者的杜撰。

  明嘉靖时,明世宗曾赐给他所宠信的道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阐教辅国”的玉印,可能是因为这一事件在当时影响太大了,所以的作者沿用了“阐教”这一名称,“阐”有阐发、阐明之意,“截教”的截,是指洞悉天道的意思,再以此为基础,截灭与天道相背离的事物。

  阐教与截教的斗争,在本质意义上代表的是不同教派之间的斗争,维护教派尊严和地位,是截教门人与阐教作对的共同理由,截教门徒通常自称“炼气士”,所以一般认为是明代道士得势的丹鼎派与被排斥的吐纳派之争,此外还包括南宗、北宗,天师道与全真教之争。

  很显然,魏延提议的通天教,跟里面的通天教主,没有任何鸟关系,纯粹取得是“信仰我教,便入通往天界之坦途”的意思。

  至于神灵,道教的神仙太多太泛,什么三清、六御、五方五老、四大天王、四大天师、四值功曹、五岳大帝等等,有数千个神灵,其实严格追究起来,大多是子虚乌有瞎编出来的,比如那个三清,说是三个人,其实都是老子李耳的化身而已。

  魏延分析过自古以来的宗教,凡是发展到后世生命力强大的宗教,都是一神教,如基督教、伊教、犹太教,即便不是一神教,但神灵只有几个而已,像道教这么多神灵,太过儿戏。

  其实道教这种多神教,是很原始的教派,在人类普遍处于蒙昧阶段的原始社会,部落林立、人类意识形态尚未统一、尚处于分散混乱的局面,各个氏族教都有自己的神,甚至一个氏族中还存在着多种神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自觉的渴望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思想信仰能够出现,起到团结、号召、统一氏族部落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一神教逐渐取代了多神教,尤其是耶路撒冷三大天启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教的产生,使全世界迅速的转向了一神教,而目前的大多数民主国家都是有一神教信仰的,尤其是基督教信仰,是西方民主国家自由与人权思想的支柱。

  一神教的产生对民族的形成、团结和统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传递起到了号召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第412章 【信仰体系】

  魏延勾勒出来的通天教,只有四个天神,盘古、华胥、伏羲、女娲,虽说是四个天神,却代表了一家人,算是四位一体。

  很显然,魏延的通天教依托的便是中华民族最为根本的祖先崇拜,盘古是创世父神,华胥是补世母神,伏羲是造物男神,女娲是造人女神。

  盘古开天辟地、华胥生伏羲女娲、伏羲造物、女娲造人这些神话传说在东汉时期虽然还没有那么系统,但在后世已经非常具体,魏延张口就来,说得栩栩如生。

  左慈、于吉自然不敢像后世那些脑残认为三清六御是天地主宰,魏延说出的神话传说他们也听闻过,自然不敢否定盘古、华胥、伏羲、女娲这四个天地元神的存在,他们嗫嚅着:“将军,那我们的太上老君该置于何地?”

  自从汉顺帝时,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自此在道教里,“太上老君”便是最早最高尊神,至于“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在那里面太上老君的地位才落在元始天尊之后,而元始天尊实际上是盘古的化身。

  魏延轻轻摇摇头道:“太上老君本是老子李聃的化身,是道家鼻祖,可在孔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诸家之上而为仙,却不可为天神,所谓天神者,乃是天生天养、有万般神通者,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创造这个世界,华胥大神创造出伏羲和女娲,伏羲创造世界万物,女娲创造人类,跟这四位天神相比,敢问老子李聃除了谱写道德经创立道家之外还有什么大的神通?”

  魏延一锤定音,左慈、于吉无话可说,只要老子李聃的地位在其他诸子百家之上,他们就觉得自己对得起祖师爷了,没有必要再在这个问题多做纠缠。

  魏延摆明态度,要尊重历史,要尊重神话传说,却也要正本清源,所有与历史不和与逻辑不和的神仙全都驱除下神坛,比如赤松子,比如张良,比如张道陵,全部被忽视。

  左慈和于吉互相对看了一眼,提出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将军,您说若信仰我们通天教,便是踏上了通往天界的坦途,天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两人其实都没有见识过,但我们听人说,将军您曾经受过天帝的启示,您能给我们说说那天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吗?”

  魏延把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做了一番描绘,所有现代化的东西,飞机、火车、火箭、手机、电脑、电灯、电视等等,在于吉、左慈听来,无法可想,都只能是天界的神器。

  于吉、左慈一边听魏延描述天界上的景象,一边认真地凝视着魏延的表情。

  他们惊奇地发现魏延的表情很认真,真的是曾在里面体验过生活过的表情。

  魏延确实没有说谎,二十一世纪的所有先进的东西他都描述给这两个神棍听,可二十一世纪那些败坏的环境、道德、伦理他却隐匿不说。

  于吉、左慈非常吃惊,嘴巴张得很大,过了半天才合拢起来。

  特别是九十多岁的于吉,他感叹道:“老道我活了九十多岁,一直修道,却从未有此境遇,将军还不到二十岁,竟有此境遇。”

  魏延微微一笑道:“于天师,你知道你们为什么一直没有这样的境遇吗?”

  于吉、左慈稽首问道:“请将军示下。”

  魏延拱手向天,表情从未有过的郑重:“那是因为你们一直以来修的道,讲的道,大部分都是自己瞎编的,都不是天道,你们未得天道,却跟他人乱讲,如此行径安能让天神看重,给于你们天启?!”

  于吉、左慈一脸惭愧,魏延斥责的没错,从张道陵到他们,所有的道教方士们都在瞎编乱造装神弄鬼欺瞒世人,真正懂得天道的恐怕只有写下道德经的老子李聃一人而已吧。

  左慈拱手问道:“将军,既然您受了天启,为何您不来传达天道,反而假手与我们二人?”

  魏延表情非常严肃地看着左慈:“左天师,术业有专攻,我虽然受了天启,但天神并未教授我什么道术,我无法把我头脑里的天启展示给大汉民众,让他们相信我进而信仰通天教,我能做的就是按照天神的吩咐,在最短时间里一统大汉,中兴大汉,而你们虽然没有受过天启,但你们有高超的方术,能够把天神的旨意表现出来,进而传达给世人,让世人相信你们。”

  说到这里,魏延又是拱手向天郑重说道:“让你们二人来创建通天教正是伏羲大神的意思,伏羲大神通告与我,你们二人没受天启,却能修炼出一身超人的道术,如此悟性,若是再有传道的功德,便是升入天界为圣贤的两个上选。”

  左慈、于吉闻听魏延此言,有些动容,连忙问道:“请问天界有多少圣贤?”

  魏延在跟这两个神棍会面前,早已经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编造一个世界总要设定好里面的人物嘛,他不假思索地说道:“天界共有五类神灵,分别是神、仙、圣、贤、良。

  神者,又名天神,有四位,分别是创世父神盘古、补世母神华胥、造物男神伏羲、造人女神女娲,盘古大神与华胥大神乃是夫妻,生下伏羲和女娲。

  仙者,又名天仙,五位,分别是炎帝神农、黄帝轩辕、道仙李聃、文仙孔丘、武仙吕尚。

  圣者,又名地仙,十四位,儒圣孟轲、道圣庄周、兵圣孙武、墨圣墨子、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厨圣伊尹、木圣鲁班、医圣扁鹊、谋圣张良、史圣司马迁、商圣范蠡、术圣张衡。

  贤者,又名人仙,多达上千人,里面有许多都是仙圣的弟子,如文仙孔丘的七十二门徒皆入贤者之列,人世间凡是有些成就又有贤德者,在死后都升入天界为贤。

  良者,又名散仙,多达数万人,这些人都是有德行,在人间行善积德,积得功德分到达一万分即可入得天界,享受天界的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魏延这样设定天界的神灵,就是要堵住那些占据舆论的儒家士子之口,你们总是“子不语鬼怪乱力神”,但你们敢否定你们的孔丘是文仙人吗?你们敢否定我们的祖先盘古、华胥、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吗?你们不敢否定,那你们只有接受的份了。

  而且魏延祭出的神仙如盘古、华胥、伏羲、女娲、炎帝、黄帝、老子、孔子、吕尚以及其他诸家圣人,除了盘古、华胥有些虚无缥缈之外,其他都是真实存在过,人间大部分人都崇拜信仰的,道教、佛教及其其他教派胡乱编造出来的杂神拿出来根本无法与之比拼信仰力。

  魏延否定了刘向编造的,里面的六十多个仙人,魏延只留下黄帝、老子、吕尚、范蠡等寥寥几人为仙为圣,其他的全部放在贤人行列,魏延想要从中表达的理念是,只有积极入世,积极行善积德,才能在死后升入天界成贤良甚至能成为仙圣,指望不理俗务一心修道顶多只能成为贤者。

  左慈、于吉将信将疑地问道:“将军,听你说先帝也入得天界,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