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软件测试的艺术(中文清晰版)(PDF格式)-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age 1……………………………………………………………


…………………………………………………………Page 2……………………………………………………………

         软件工程技术丛书 



    软件测试的艺术 



            (原书第3版) 



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 Third Edition 



           Glenford J。 Myers 

     (美)  Tom Badgett     著 



            Corey Sandler 



          张晓明 黄 琳 译 


…………………………………………………………Page 3……………………………………………………………

    本书从第1版付梓到现在已经30余年,是软件测试领域的经典著作。本书结构清晰、讲 

解生动活泼,简明扼要地展示了久经考验的软件测试方法和智慧。 

    本书以一次自评价测试开篇,从软件测试的心理学和经济学入手,探讨了代码检查、 

走查与评审、测试用例的设计、模块(单元)测试、系统测试、调试等主题,以及极限测试、 

互联网应用测试等高级主题,全面展现了作者的软件测试思想。第3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 

结合软件测试的最新发展进行了更新,覆盖了可用性测试、移动应用测试以及敏捷开发测试 

等内容。 

    本书适合软件开发人员、IT项目经理等相关读者阅读,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相 

关专业软件测试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 



    Glenford  J。  Myers;  Tom  Badgett;  Corey  Sandler:  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  Third 

Edition (ISBN: 978…1…118…03196…4)。 

    Authorized translation from the English language editio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Sons; Inc。 

    Copyright (c) 2012 by Word Association; Inc。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Son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书中文简体字版由约翰…威利父子公司授权机械工业出版社独家出版。未经出版者 

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内容。 



    封底无防伪标签均为盗版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书法律顾问 北京市展达律师事务所 



    本书版权登记号:图字:01…2011…7872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软件测试的艺术(原书第3版)/        (美)梅耶(Myers; G。 J。 )等著;张晓明,黄琳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 

    (软件工程技术丛书) 

    书名原文: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 Third Edition 



    ISBN 978…7…111…37660…6 



    Ⅰ。 软… Ⅱ。 ①梅… ②张… ③黄… Ⅲ。 软件测试 Ⅳ。 TP311。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 )第040000号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 100037) 

    责任编辑:吴 怡 

                             印刷 

    2012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70mm ×242mm ·12。75印张 

    标准书号:ISBN 978…7…111…37660…6 

    定价:39。00元 



    凡购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客服热线:(010 )88378991 ;88361066 

    购书热线:(010 )68326294 ;88379649 ;68995259 

    投稿热线:(010 )88379604 

    读者信箱:hzjsj@hzbook。 


…………………………………………………………Page 4……………………………………………………………

            译 者 序 



  《软件测试的艺术》(下简称《艺术》)作为元老级的测试书在国内可能没那么 



出名,但它的确非常经典且很有口碑,书中所提出的“软件测试为求错而非求证” 



的观点至今仍在学术界被广泛争议与讨论。随着软件测试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现 



代软件企业的重视,这本书就好像尘封已久的宝藏被人们挖掘出来并受到追捧。 



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测试市场的需求激增,书店里的测试书籍也似乎是“忽如 



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了。 



  我和《艺术》的第一次接触并不是在书店里发现了它,而是因为我阅读的一个 



习惯。我喜欢在阅读之前先看参考文献部分,也由此发现国内的很多软件测试书 



籍都把《艺术》作为首要的参考书目,这让我不得不对该书刮目相看,现在我终 



于明白了,原来《艺术》一书就是现在各种测试书籍参考的源头之一。以我个人 



的观点,今天书店里的软件测试理论书籍(注意我是指理论方面)已经饱和甚至 



是富营养化,如果你打算系统地学习软件测试理论知识,我不敢向你保证这本书 



是最全面最详细的,但是绝对是恰到好处的,它精悍凝练的篇幅可以让你在最短 



时间内获得关于软件测试的真知灼见。 



  对于那些已经成为测试工程师甚至是高级测试工程师的人来说,本书同样值 



得一读,书中的很多内容读起来仿佛醍醐灌顶,本书所涵盖的测试知识经过千锤 



百炼和时间的考验,而把这些理论知识结合你的测试经验,能系统化并巩固加深 



你对测试这门学科的理解,而这种对软件测试技术系统的、深刻的理解,将使你 



在今后的工作以及事业中受益匪浅。 



  因此,作为一名测试工程师,我对读者的建议是,初学者可将本书作为入门 



书;而有经验者更应该将本书作为理论指南,花点时间翻阅一下,梳理自己的经验 



和知识;本书对开发人员也相当有用,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对测试的框 



架认知,从而在编码的过程中能够在脑海里多一些测试的思想,十分有益,当然有 



些测试类型本身就需要开发者参与,比如本书所介绍的极限编程与测试,开发者需 


…………………………………………………………Page 5……………………………………………………………

IV 



要编写单元测试用例。对于测试管理者而言,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内容非 



常精炼,将有助于你根据项目情况制定更合理、更有效的测试计划。 



  作为本书第3版的译者,我十分有幸能够接到这样的经典书籍翻译任务,而且 



还是本人的处女译,心中的忐忑自不必多说,只希望我的翻译能够不辱原著的经 



典,更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 



  此次第3版相对于之前的第2版增加了全新的两章(第7 章和第11章),由此使 



得本书包含了当下最新的测试分类和技术。除了第9章的改动增补较大外,其他的 



章节基本是略有改动。 



  在翻译过程中,我尽量保证在准确翻译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通常以译者注的形式给出,我相信这些注释有助于国内的读者理解和消化书中内 



容;也有一些地方做了勘误。有时候直译的效果并不那么好,我也会尝试一些意 



译,比如在11。4节,作者强调了移动应用必然越来越火这一现象和趋势,我便借用 



著名诗歌《见与不见》来意译: 



                 你用,或者不用 



                 移动应用就在那里 



                 …… 



   因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两版译文)进行翻译,所以我必须感谢前两版 



的翻译人员,这使得我此次翻译的精力主要聚焦在新增的两章以及改动较大的章 



节上。同时要感谢黄琳为我的原始译稿所做的详尽审稿和勘误工作,这也是我们 



之间的二度合作。 



  最后请大家注意书名中的“艺术”二字,这暗示本书并不是那么晦涩难懂或写 



得很深奥,我觉得即使你没多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只要用过电脑软件,本书的很 



多章节读起来应该都不会太吃力。我希望有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人们加入测试的 



世界,从本书第7章的可用性测试我们看到,测试需要领域内经验,如果某公司针 



对音乐爱好者推出了一款混音软件,他们肯定会想,要是能够把周杰伦请来做首 



席用户体验师该有多好。总之,测试,这是个相比较开发来讲门槛不算太高的职 



业(当然要做到精深未必容易,甚至难度还要高),而且收入还算不错,在这里与 



各位读者共勉了。 



                                      张晓明 



                                  2012年2月6 日 


…………………………………………………………Page 6……………………………………………………………

                序  言 



   1979年,Glenford  J。  Myers 出版了一本现在仍被证明为经典的著作,这就是本 



书第1版。本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25年来一直列在出版商提供的书目清单中。 



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对本书可靠、精粹和珍贵品质的佐证。 



  在同一时期,本书第3版的几位合著者共出版了200余本著作,大多数都是关 



于计算机软件的。其中有一些很畅销,再版了多次(例如Corey  Sandler 的《Fix 



Your  Own  PC 》自付梓以来已出版到第8版,Tom  Badgett关于微软PowerPoint及其 



他Office组件的著作已经出版到第4版)。然而,那些作者的著作中没有哪一本书能 



够像本书一样持续数年之后仍畅销不衰。 



   区别究竟在哪里呢?那些新书只涵盖了短期性的主题: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安全性、通信技术及硬件配置。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使得这些主题频繁变动和更新。 



  在此期间出版的有关软件测试的书籍已数以百计,这些书也对软件测试的主 



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然而,本书为计算机界一个最为重要的主题提供了长期、 



基本的指南:如何确保所开发的所有软件做了其应该做的,并且同样重要的是, 



未做其不应该做的? 



  本书第3版中保留了同样的基本思想。我们更新了其中的例子以包含更为现代 



的编程语言。我们还研究了在Myers编著本书第1版时尚无人了解的主题:Web编 



程、电子商务、极限编程与测试及移动应用测试。 



  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新的版本必须遵从其原著,因此,新版本依然向 



读者展示Glenford  Myers全部的软件测试思想,这个思想体系以及过程将适用于当 



今乃至未来的软件和硬件平台。我们也希望本书能够顺应时代,适用于当今的软 



件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掌握最新的软件测试思想及技术。 


…………………………………………………………Page 7……………………………………………………………

              前  言 



  在本书1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