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阳情事-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琴音,她连忙叫停马车,凝神静听,原来是安宁最喜欢的古琴曲《水仙操》。以前也常听姐姐弹奏,今日在这旷野中、祠庙前听闻,天风萧瑟、山林寂静、万物缈冥,唯有残阳如血、秋虫哀鸣,令人情移意远。
卫青复又策马驾车前行,在琴曲的余音里轻声唱道:“繄洞渭兮流澌濩,舟楫逝兮仙不还,移情愫兮蓬莱山,呜钦伤宫兮仙不还。”他的声音低沉浑厚,听来令人心安。阿茉倚着车壁,注视着车帘上映出的卫青年轻而硬朗的侧影,半晌说道:“卫青,君侯常说你做我的马僮是可惜了,今日我才知道,是真的可惜了呢。”
卫青半晌没有言语,过了好一会儿才静静答道:“卫青知道自己的身份,卫青情愿一生服侍公主。”阿茉没有再说什么,她觉得卫青还只是个少年,不知自求前程,所以才会以做个马夫自足,等年龄渐长,自然有不甘为奴的抱负。 
回到府中,阿茉闷闷不乐,在阿茉的生命中,这是第一次真正地面对离愁别恨。好在有曹时懂她、理解她、安慰她。她想:曹时真是上天对于自己的厚赐,安宁姐姐不正是因为所托非人,而看破红尘的吗?若是没有曹时,自己将会如何呢?
她渐渐好了起来,重新展露笑颜,曹时才放下心来。但是不久又发生一件事,令他的心沉入谷底。
这日夜间,阿茉与曹时都已就寝,却突然有人在府门外拼命叫人。等侍卫把人抓起来看时,竟然是远在郊外田庄里的卫少儿。府中长史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便将卫少儿带入内殿,将主人唤醒禀告。
曹时“腾”的起身,睡意全无,阿茉还在朦胧之中,半天没有明白卫少儿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曹时几句话就弄清楚了事情的始末:入夜后,田庄外突然来了一群凶神恶煞般的武士,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守卫田庄的几个侍卫给制服捆绑了起来。田庄里的人都被关押,这群人只带走了绿衣。卫少儿恰好在后门处与附近村庄的一个教书先生幽会,侥幸没有被发现,见到这情景,便吓得躲藏起来,之后从教书先生家借了一头毛驴,骑着连夜进城来报信。
听完卫少儿的话,曹时和阿茉都半天没有做声,两人都在各自思量其中的缘故。阿茉想起什么来似的问卫少儿:“田庄的侍卫虽少,可是围墙防护严密,怎么会被轻易攻破呢?”卫少儿急急摇头答道:“那群人并没有强攻,他们拿着平阳侯府的令牌,说是奉太夫人的命令行事,侍卫们才开门的。”
阿茉心中咯噔一下,回看曹时,已是面色惨白。阿茉心中飞快地忖度:绿衣是梁王所赠,并且梁王声称是受人所托,此时太夫人设计赚走了绿衣,可见当初正是太夫人将绿衣送了梁王。只不过梁王改了主意,将绿衣送了阿茉,才使得太夫人的目的落了空。如今太夫人还在平阳,那么手持太夫人令牌带走绿衣的人,八成是梁王的手下。
关键是:他们带走绿衣是为了什么呢?一念及此,阿茉冷汗透背,她慌忙地披上外袍,带着哭腔吩咐:“赶紧备车,我要进宫见母后。”众人见她这样,全都惊慌失措起来。曹时搂住她,劝慰道:“阿茉,阿茉,如今宫门紧闭,你如何叫开宫门?何况如此兴师动众,不等见到皇后,就已经闹得人人皆知了。”
阿茉已经乱了方寸,她跺脚哭道:“难道就任由王叔将绿衣带到父皇面前吗?”她话音还未落,只听得窗外有杯盏摔碎的声音。曹时挑帘出去看时,萱萱正蹲在地上收拾碎片。曹时熟视她良久,才轻声说道:“这里没有你什么事,下去吧。”萱萱忙不迭地起身行礼,匆匆退下了。
曹时回屋内安慰阿茉:“即使你此时见到皇后,皇后也无计可施,人已经到了梁王的手中,所以绿衣必然会被送到皇帝面前,一切都取决于陛下的态度,我们如今能做的,只是勇敢面对了。”
阿茉惶急之中,拉住曹时的衣袖,问道:“可是你的母亲为什么要害我的母亲呀?你可知道多少……”她被自己的话吓住了,猛地顿住,曹时已将她拥入怀中,喃喃低语:“信我,信我,阿茉。无论怎样,我都不会允许你受伤害。”
这一夜有多少人半夜惊醒,又有多少人不曾安眠。
黎明前的长安,万籁俱寂,远远的传来几声犬吠。萱萱头戴罩着青纱的斗笠,匆匆穿街走巷,她停在一扇小角门前面,轻轻叩门,随着约定的暗号响起,角门吱呀一声开了,汝阴侯的贴身小厮露出脸来,朝萱萱一笑,拉了她进去。
片刻的功夫,一骑快马从汝阴侯府中驰出,马上之人正是夏侯颇,他衣衫不整,在睡衣的外面胡乱披着一件大氅,没有戴冠,就这样直奔东宫而去。
天蒙蒙亮的时候,未央宫紧闭的四座宫门外的道路边上的民房里,都埋伏上了甲胄鲜明的武士。他们在等待梁王的车队过来,他们得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杀死一个名叫绿衣的女人。
可是直到四门大开,梁王的车队依然不见踪影,大臣们上朝的车驾倒是三三两两的过来又过去了。埋伏在朱雀门外的夏侯颇有些纳闷,突然,远远传来了喝道之声,是太后的仪仗过来了,夏侯颇如梦方醒、跌足痛惜:他算到了一切可能性,却唯独忘了,梁王可以请动太后,大摇大摆地进宫见驾!
再回去禀告太子已经来不及了,夏侯颇进退失据,恰在这个时候,他的身后悄无声息地闪出了太子,附耳说道:“孤已经来了,你带这些人回去,孤进宫去见机行事。”太子年轻的面孔上并无惊慌恐惧,相反带着莫名的兴奋和笃定。夏侯颇又一次感到了吸引自己效命于这个年轻太子的那种魔力,他恭顺地行礼,挥手带从人退下。
这里太子整理衣衫,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向宫门走去。他没有去明光殿,因为他知道梁王和太后随后就到,他得先去告诉母后,母后的表现会直接影响皇帝的态度,而皇帝的态度才是今日之事成败的关键。
明光殿上,太后高踞正座,景帝颓然跌坐在侧,双目无神地盯着匍匐在地、抖得如筛糠的绿衣,眼中有死灰般的空洞。侍立在太后身旁的梁王解恨地欣赏着景帝的表情,却听太后颤巍巍的声音说道:“皇帝一向称赞皇后贤良淑德,不承想竟然是这样的鲜廉寡耻,为着贪图富贵,竟然离弃前夫幼女,谎称处子,嫁入宫廷,引诱皇帝,篡取皇后尊位!亏得皇帝还对她万般宠爱,如今可有话说?”
景帝默然不应,太后当然不肯善罢甘休,她冷冷地吩咐道:“来人,去长春宫请皇后过来,就说有一位故人给她见见。”她的总管内监应声出去了,旋即有人进来禀告:“馆陶长公主和太子妃请见。”太后听说心爱的女儿和外孙女来了,忙道:“快叫进来罢。”
馆陶长公主是应阿娇的请求,特特进宫来为皇后解围的。对她来说,弟弟再亲,也亲不过自己的女儿,是让自己的女儿成为未来的皇后,还是辅助弟弟取得嗣君之位,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事情。长公主一向机敏,她进殿只扫视了一圈,便已明白事态的进展,只不动声色地向太后和皇帝施礼,然后与阿娇一起坐到了太后的身旁。
王皇后施施然而来,单看外表,谁也不知她藏在袖中的手指已经把自己给掐出了血来。王皇后首先向太后施礼,太后没有叫起,指了指跪在下面的绿衣,问道:“皇后可识得此人?”王皇后镇定地转向绿衣,温和地说道:“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
绿衣战栗着抬起头,脸上泪水纵横,但是她面容上与皇后的相似之处却是掩盖不了的,王皇后静静的打量了她半晌,转头对太后说道:“回禀太后,这个女子好像是平阳公主府上的一个歌女,旧年曾经进宫来献舞过。”
梁王冷笑着接口道:“皇后真是好记性,旧年见过一面的人,到如今还认得。只不知皇后还记得金王孙这个人吗?”
王皇后直直地盯着梁王,缓缓答道:“从未听闻。”梁王嗤笑道:“那皇后怎么会在十八年前,给他写了这么一封缠绵悱恻的信函呢?读来令本王佩服,能把一封诀别信写得如同情书一般,也只有皇后才有这样的文采了!”
梁王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取出一卷书信,递给景帝,景帝木然地接过来,展开扫了一眼,便愤然掷到地上。
直到此时,长公主才故作惊讶地问道:“母后,梁王在说什么呀?女儿怎么听不懂啊?”太后哼道:“哀家也是今早才知道,你们整天交口称赞的这个皇后,竟是一个再谯之妇。她依着父母之命嫁给了吴郡的金王孙,生了一个女儿——就是跪在下面的这个女子,却听说皇家选宫女的消息,她心比天高,就趁着回娘家的机会,一封信了结了与前夫的情义,夫君女儿俱都舍弃了,冒充处子,选入了掖庭,瞒哄住了你这个棉花耳朵的皇兄!”
王皇后直直抬起头了,辩驳道:“臣妾冤枉,臣妾从未听闻如此荒谬绝伦的事情,遑论自己去做?”太后叱道:“哀家眼睛虽然看不见了,心里却不糊涂。哀家早看出你利欲熏心,处心积虑地谋夺皇后之位。如今人人都说这绿衣与你九成相像,还有这书信为证,贱妇,你还敢狡辩!”
王皇后转而膝行几步,向着景帝哀哀叫道:“陛下,为臣妾做主啊!”景帝似是不堪负担了一般地摆了摆衣袖:“朕为何要生在这皇家!为何要做这皇帝呀!”王皇后便伏地痛哭起来,长公主却站起身来,从容将地上的那卷书信拾起,看了一遍,说道:“母后,梁王兴许是被人蒙蔽了。这书信写于十几年前,这字迹似是皇后的笔迹,却又不是十分相像,兴许是旁人仿制的,如今世面上这种鬼蜮伎俩多着呢!还有这个绿衣,长得虽像皇后,可天下之大,长得像的人也不是绝无仅有,不一定就是母女,当年那孔子还被人误认做阳货呢。”
这样的话,若是别人说来,太后未必听得进去,但是她一直宠爱的女儿娓娓道来,太后便狐疑了起来:“那依你说该如何判断呢?”长公主笑道:“极容易的,若是皇后是被冤枉,这绿衣的背后必有主使,只将她拉下去,重重拷打,自然就招供了。若是打死她都问不出什么来,则见得此事有几分可信。”
太后颔首道:“有理。来人,将此人拉出去重打!”绿衣已经吓得失了声,只发出几声哀吟,两个武士进来,拖了绿衣就往外走。此时,阿娇悄悄拽了拽太后的衣袖,在她耳边轻语两句,太后会意,便淡淡说道:“皇后起来罢,事情很快就可见分晓。”
王皇后从容谢恩起身,绿衣被拖过她身旁时,身体甚至触到了她的裙边,她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云淡风清地坐到座席上,静待武士行刑。
顷刻之间,刑杖就落了下去,绿衣发出了似非人声的尖叫,哀嚎的声音直刺人的耳膜,令殿内的景帝猛得站起身来,喝道:“住手!”刑杖声停止了,景帝对太后说道:“母后,若此事属实,这绿衣当年年幼,是可怜之人;若不属实,她也未必知道内情,不过是被人利用的无辜之人。朕怎忍心在丹陛之下杖杀无辜!”
太后正待斥责皇帝的妇人之仁,长公主先拍手笑道:“皇兄果然仁慈!只是皇兄不肯乱杀无辜,难道我就是好杀之人?不过是借此试探一下皇后罢了。”见太后和景帝都诧异地看她,长公主得意地一指皇后:“母后当知为人父母之心,无一不是疼爱子女的。焉有眼见着亲生儿女在自己眼前被杖杀而无动于衷的?皇后一直神色未变,淡定从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