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古征服传-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事情还是要亲自去见识一下才知道,现在想太多也没用,倒不如好好管理一下自己的部落,看看部落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思索过后,华夏便开始在花部落的各处跑了一圈,之前规划的工厂、屠宰场、冰窖、水力磨坊等等都在加紧建设当中,现在‘芦城’和‘盐湖城’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现在也是农闲时候,华夏便在南方四城直接抽调几千户人直接参与到新城建设的工作当中,城池建好了,就直接让他们入住就行了。有了大量的粮食做后盾,这些事情也很好解决的。

  不过,倒是苦了有禾部落。当然,有禾部落的死活,华夏是完全不关心的,管他们是饿死还是冻死呢,自己部落过得好就行了,反正他们现在也打不过自己。

  至于,村子的建设问题。华夏在白圭长老的口中得知,句木部落,也就是有巢氏他们,他们有很多种屋子,其中有一种就是将屋子建成一个圈,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里面的村民。

  思前想后,华夏便敲定好了新建村子的建设模式。就是把村子建设成围屋,这样整个村子就能像城壁一样坚固了。围屋,又叫客家围龙屋。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D”、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用围屋建成的村子,就像是一个城堡一样。

  华夏相信,在这个时代,其它部落想要攻破围屋村子,是非常艰难的。这样,就算是被敌人围住了,这也能大大地拖延时间,等待部落的军队前来救援。

  据说,客家围屋建好了能用几百年,还能抗地震。

  当然,以现在部落的建筑技术是不可能达到这般高水平的。但是,部落的好围屋村子建成后,防止一下敌人和野兽入侵也是可以的。这非常符合现在部落的基本国情。

  但是,围屋的形状也分方的和圆的两种。

  华夏想了想,现在建圆形的围屋,这对建筑技术的要求会比较高,所以华夏便把围屋定为方的。一座长方形的围屋。围屋有三层高,采用土木架构,外墙砌得厚一点,一共一百五十户人。这样,围屋的正中间是水井,围屋的底层是让居民存放农具或者存放牲畜之类的地方。第二层和第三层就是住人的地方。

  第三层的外墙还设计有S击窗口。这样,还能在里面进行S箭,攻击来犯的敌人。

  遇到敌人来犯的时候,就把大门关上,再在村子里组织人员在窗口里进行S击防守,保卫村子的安全。

  在这个围屋村子里面还会选一名村长和一名村保长。村长负责管理村子,村保长负责村子的安全和训练村子里的城人进行战斗。村子里还有一个公告栏和电台。电台的工作人员也直接从村子里选出来。

  至于教育的问题,那就让他们到附近的城池就读就行了。或者有的村子实在是太远的,就在几个村子里的中间建立小学和幼儿园,中学就直接到城池去就读。

  一个城池管理附近的多条村子。每个城池的领地里还有军队驻守呢。哪条村子遇袭了,就直接派兵过去支援。虽然,部落是有边防官兵在边境巡查的,但是,这也要预防一下一些突发事件的。

  在冷兵器时代,不建城墙、不做好防御措施是非常不现实的。要是被别人的骑兵突袭过来掠夺村子杀害百姓,这个就太tmC蛋了。

  现在部落就有一条牛家村,这条村子原来是有牛部落的旧址,牛家村是一条有150户,共800人的村子。这条村子也是部落的制硝地方。村子的下游远处有一个靠近河边的火药制作厂。不过,那是一个小作坊。

  村子的北面远处的一个山头是部落的火器试S靶场。现在牛家村的牛棚里的硝芒也采集得差不多了,所以现在部落的火药也被封存起来,不再用于火器的试S。没了硝石矿,部落就只能继续沿用在粪坑边刮硝的土方法了。这个得找到硝石矿才能彻底解决火器的问题。

  牛家村的西北面不远处还有一个山头,这座山上面有一个大冰窖,这就是华夏之前找到的大山D。山上还有竹子。这座山是部落的冰窖和养殖竹鼠的地方。

  所以,华夏便把部落的第一条围屋村子建在这座山的下面。这样养殖竹鼠和打理冰窖的人员也都可以住进围屋里面,确保了他们的安全。

  华夏带着华建和田震在山脚下逛了大半天,他们终于规划好了村子和农田的建设。这里的水源不是很充分,这里的主要作物就是种植小麦、大豆、小米这些。

  围屋村子是长方形的,占地面积还是挺大的。

  华夏和华建一起用量具厂最新生产的滑轮测距仪划定好了围屋村子的大小。

  然后再撒上白石灰,把围屋村子的大概形状刻画了出来。

  接着,华夏便让工人们开始挖地基。

  挖好地基后,就是砌砖墙了。现在部落的砖厂直接搬出了工业园、直接在粘土矿的旁边就地建厂。建好了就直接运送到各处。现在部落的边境都有人巡查,主要的通道都设置了关卡,这也不用太担心有部落过来偷砖偷瓦。砖头瓦块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放在城外也是可以的。至于,粮食磨坊和牲畜养殖场这些就直接有军队驻守了,也不怕有人敢过来。

  五百多个工人同时开工,围屋村子的建设进度还是非常快的。

  这里的路也在修冰窖的时候修好了,路是砂石铺设的路,这个比泥坑路强很多。

  牛货车一车车地把砖瓦和木材运送到这里来,让工人们假设。

  他们建设效率还是挺高的。

  大半个月后,围屋村子的主要墙体和框架就建造好了。

  从外面看,围屋村子非常雄伟,村子外围的墙壁高达8米,这足足有三层楼那么高。

  村子内是由一百多间三层构造的房子构成,基本上一户人都有一个底层存放牲畜农具,上两层就是住人。

  这些屋子的造价还是挺贵的,所以部落会从新入住的居民按照他们的收入比,增收一定的房产税收,直到部落收回成本为止。

  围屋村子的主要结构造好了,剩下来的就是装潢问题了。这个就不用华夏去C心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算盘与铅笔

  亲身参与到围屋的建设,这让华夏又再感到了计算的烦恼,围屋的房间数量、大小等的计算,用笔算真的是太繁琐了,更别说是其它关于统计的事情了。

  现在,这个时代是没有计算机的,一切的计算都是靠笔算去算的。

  有什么工具可以快计算呢?

  华夏躺在自己的床上想了很久,他终于想通到用什么工具帮助计算了。

  对了!就是算盘!

  算盘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明,想传中国制作原子弹也是用算盘算出来的。

  算盘可以是古代的计算机啊,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想到这里,华夏立刻穿好衣服出。

  去哪?

  工业园不是新建了一间量具厂吗?这个量具厂用来制作算盘是完全适合的。

  接着,他来到量具厂,这里的工人基本学会了所有量具的制作方法。

  叶生一开始是做木工和家具的,后来他被华夏派去做车、做机械、做武器。反正现在在部落里,他可以说是什么都会的,他是部落名副其实的工业与军备大臣。

  现在,叶生就在量具厂这里指导工人制作量具。在部落里,关于机械和物品制作的熟悉程度,叶生是仅次于华夏的人。

  这下正好,华夏又可以找他一起研制算盘了。

  算盘是一种计算数目的工具。其形长方,周为木框,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从九档至十算盘五档,档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

  算盘的制作并不难,用竹子和木头制作,算盘的边框还要用青铜片固定好才结实。

  算盘最主要的部分还是中间的中空木珠子,中空木珠子一定要滑动得足够顺畅,不然,用起来也就不方便了。

  现在部落里并没有机床,要做出一些符合规格的中空木珠子是非常费时费力的。

  有什么方法可以替代呢?

  苦思了一阵子后,华夏便想到了用竹子替代。

  于是,他便带着工人到部落领地里寻找适合制作算盘珠子的竹子。

  一帮人逛了一整天,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制作算盘珠子的竹子。

  这些竹子的中间有一个天然的圆洞,只要拿回去加工一下就能制作成一种合适的算盘竹珠子。

  他们把这些竹子砍成一段段,然后就运回到量具厂里面,去制作算盘。

  本来这些新鲜砍下来的竹子是要经过烘干,制作出来的竹工具才会耐用的,但是华夏为了先制作一个算盘的样品出来,所以他就省略了这个程序了。

  他们先用游标卡尺把一些粗细适合的竹子分好类。

  然后再把这些合适的竹子锯成合适的长度,制成竹粒。

  接着,就用铁锥子转孔,本来这些竹段的中间就有一个小洞的,这样用锥子直接沿着小洞转动就行了,这样就能准确地转到合适的孔。

  只要把这些转好孔的竹粒,用刀子修平整,这样就能制出一粒完美的算盘木珠子。

  至于穿到木珠子中间的那条木柱,那就直接用竹子制作就行了。当然,如果用青铜做柱子的话那就更加结实了,但是这样的话成本就有点高了。不过,这可以制成竹子和青铜两种。

  把木珠子串好,再把算盘的零部件并装好,再钉上固定用的青铜片。

  这个算盘有11串珠子,小数点后两位,加上个位到亿位。在算盘中间的横梁上刻上数位值。

  算盘就被顺利研出来了!

  华夏亲打了一下,他现这算盘的手感还算不错。

  既然有算盘,那么珠算是肯定少不了的。

  珠算的乘除法华夏就想不起了,但是珠算的加减法他还是记得的。珠算乘除法,他还需要时间去记起来。

  华夏让人拿来纸笔,他想把制作算盘的方法和珠算的方法写了下来。

  叶生却拿来了一枚煤碳和一张纸,接着他说道:“族长!昨天,我们的勘探队现了这种不能烧的煤炭,经过我们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现,这种煤炭可以直接用来写字。所以,我们就把这种煤炭分给各个工厂用于写字了。”

  “不能烧的煤炭?”华夏好奇道:“快拿来给我看看!”

  接着,华夏便接过了叶生递过来的鳞片状煤炭。

  他接过来一看,他现这块鳞片状煤碳的质地有点软,呈灰黑色,有点油腻。

  这很明显是碳类物质,但是这个煤炭却不能烧啊。

  华夏盯着这块东西苦思起来。

  一个小时后,他终于想起来了。

  不能烧的碳,还有油腻感,这就肯定是石墨了!

  “快!找华矿过来!问问他的这些煤炭是在哪里找到的?”华夏兴奋地说道。

  十五分钟后,华矿就过来了。

  “族长!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