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第9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包子和面条,此外还备了一坛子烧酒。
  
  饭吃了大半,夏浔和他们才渐渐恢复了常态,彼此对答说话,气氛缓和下来,几人这才暗暗放下心事。
  
  他们赶到驿馆的时候就已傍晚时候了,冬季天短,那时天就大黑了,待安顿下来,用过晚餐,外面已是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旷野里呼啸的风好似野狼的嗥叫,凄厉、悠长,无休无止。
  
  四大侍卫统领虽知夜袭驿馆的可能近乎为零,但国公在此不敢大意,警哨布署依旧严密,四人又分作两班,上半夜和下半夜亲自值戍,巡守在夏浔所住的房间前后。夏浔晚膳用罢,叫几个侍卫担了大桶的热水进去,洗了个热水澡,然后更衣宽坐,灯一直亮到近三更时分才熄灭。
  
  巡守于前后的侍卫只能从窗棂透出的身影,看到国公执笔端坐,想是又在思索赴辽东后的诸般事宜,也不敢打扰,只放轻了脚步,静静地守候。
  
  到了天亮,值守后半夜的唐枫和张文涛见国公房门紧闭还在酣睡,便打个呵欠,径去找驿丞史秋生商量今日行程。
  
  冬季与辽东的联系是很困难的,大雪弥漫,彼此间切断联系的时间长达三四个月,占了一年的四分之一,政令不达,无法实施有效统治,对辽东的控制不如其他地区得力,这也是个主要原因。夏浔经略辽东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他当时曾大力发展驿路建设,把女真人冬季出行、狩猎最常使用的爬犁纳入大明军方的交通工具,重点进行建设,现在北方驿路四通八达,冬季交通主要就使用爬犁。像以前几次辽东传出消息,都是一路通过爬犁运输,将近山海关时,才在驿馆换乘马匹,所以这驿路上一座座驿站都备有大批的爬犁。
  
  爬犁本是女真人常用的交通工具,可以人拉、牛拉、马拉、狗拉,一些地区甚至还有鹿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马爬犁和狗爬犁。马爬犁适用于平原地区,而且雪不甚深的情况下,即便负重很多,要它日行二三百里甚至都不是难事,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做为冬季军粮运输的工具。
  
  当然,考虑到气候的复杂多变,和各个路段的不同,有些路段不适合马爬犁,所以辽东一方面自己扩大农耕生产,在生产规模还不足以自给自足之前,则在冬季来临之前,通过海路,从关内运来足够的粮食储备着,很少动用这种手段。
  
  狗爬犁则适应各种路况了,山地、林地、深雪、浅雪……,它们的负重不及马匹,但是比马匹更适应环境,不但可以在各种路况下行走自如,而且照应起来也方便。狗能吃粮,也能吃肉,甚至可以自己猎取食物,野外雪地中过夜休息相当容易,同时还能起到警戒、看守、搜索、追踪等作用,而马则不然,要带足够草料,要注意御寒措施……,麻烦的很。
  
  所以经过比较,各个驿站最终大量利用的就是狗爬犁,每个驿站都养了大匹的狗,夏浔下榻的这个驿站因为是承上启下,联系辽东和关内的第一站,所以饲养的狗尤其多,在驿站扩建出的宽敞的院子一角专门建有犬舍,养有百十条狗。
  
  昨儿夏浔的人已经跟史驿丞交待过,要在此更换爬犁继续北上,反正那爬犁和狗都是现成的,史驿丞并未太往心里去,如今一见两位军爷来找自己,心中不禁暗暗嘀咕:“这也太急了些吧?”
  
  其实唐枫和张文涛原也不想这么早上路,但是昨天虽然力阻了国公,他们也清楚国公心急如焚,既然国公答应不再亲身涉险了,还是早点赶到辽东才好,也省得大家提心吊胆,是以一早就来催促。
  
  史驿丞忙道:“两位将爷稍等,我这就去安排,厨下正备着饭食,等国公爷和各位军爷用过早餐就能上路,绝对耽搁不了。”
  
  一面说着,史驿丞一面招呼了几个驿卒,跟他到后院去准备。牵出狗来,套上笼头,系好爬犁,正忙碌着,突然有人奇道:“驿丞老爷,咱们养的那三头鹿呢?”
  
  史驿丞扭头一看,另一侧的牲口圈里果然空空如野,难道三头鹿都趴下睡了?史驿丞赶紧跑过去探头往牲口圈里一瞧,依旧是空无一物。
  
  在这一侧,有马廊、牛圈,还有几头鹿。牛是用来拉牛爬犁进山打柴草时用的,那鹿却是从野人女真那儿买来的,鹿爬犁和狗爬犁一样,都比马爬犁有优势,但是用鹿爬犁的极少,那太奢侈了些,史驿丞买这几头鹿来,原也只是想饲养着弄点鹿茸赚点钱,却没想到鹿竟不见了。
  
  门还关的好好的,这鹿竟然就没了?史驿丞进了牲口圈仔细看了几圈,立即想到,怕是国公爷那些侍卫捣鬼了,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否则好端端的几匹鹿怎么就没了?史驿丞心中愤怒,急急就回来找两位侍卫统领申诉委屈。
  
  唐枫二人听了只觉荒唐,如果说是侍卫们搞鬼,他们能把鹿弄到哪儿去?难道他们昨夜还把鹿烤了来吃不成?史驿丞吃他们呛了几句,无可奈何,只得忍气吞声离开,到了厨下越想想是不忿,揭开锅盖,往粥里狠狠啐了几口唾沫,这才气平了一些。
  
  不一会儿饭菜做好,众侍卫也都起床洗漱完毕准备用餐了,这时夏浔依旧紧闭房门不曾起来,唐枫眉头一皱,暗觉蹊跷。他一直担任国公侍卫,自然清楚国公的作息,国公每天起床甚早,比侍卫们还早的多,总要打几趟拳,练几趟刀剑这才洗漱净面的,今儿怎么睡了这么久?
  
  唐枫与其他三个头领商量了一下,便去叩门,一连唤了几声,房中全无动静,唐枫几人顿时警觉起来,又是叩门又是敲窗地招呼一阵,依旧不见房中有人应答,几人大急,便破门而入。房门踹开,冲进去匆匆一瞧,内外房中哪里有人,榻上空空如野,桌上却摆着一封信,信封上写着几个大字:“臣杨旭敬启,皇帝陛下御览!”
  
  “……臣有一言,发自肺腑,辽东变故,乃纪纲邀功媚上,急于求成之举。臣无证据,亦无风闻奏事之权,但臣此去,生死未卜,故不得不言,望皇上明察!臣自知不该去!但臣不去,良心一世不安,臣非英雄、亦非壮士,更不是一个合格的臣子,一介匹夫,一个男儿,唯此而已!”
  
  ……
  
  鹿鸣呦呦,雪花飞溅,一辆爬犁正疾驰在黎明的雪原上。
  
  山川、平原,银装素裹。林中寒鸦雀猝然啼叫几声,尚未展翅逃开,爬犁已自树下飞驰而过,大地依旧凄清寒寂一片。阴郁凄凄的山色,崎岖的山岭之间,积雪皑皑,一片茫茫,道路都已消失,沟壑也难已分辩,唯有呼啸的寒风,挥洒着入骨的寒意。
  
  爬犁在雪上滑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夏浔坐在爬犁上,裹得厚厚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一头一身都是霜雪,就像一位圣诞老人。
  
  前面还坐着两个侍卫,正在全神贯注地控制着爬犁的走向,这两人正是昨夜被他唤去担水沐浴的两个人,谈博、彭浩,这是他安插在侍卫中的两个潜龙秘谍,关键时刻,还是完全由他一人掌握的力量,才会毫不质疑他的决定,唯其命是从。
  
  已到图穷匕现时刻,明军奇袭瓦剌后方的消息一旦传到正在前方征战的瓦剌人耳中,大明的目的便昭然若揭,不管瓦剌人是否清楚小樱本是站在明军一方,穷途末路的他们杀人泄愤都是非常正常的举动,如果他先去辽东再赴鞑靼,那就是昧着良心自欺欺人,只是去给小樱收尸而已。
  
  卿本无辜,是为了他跳进火坑的,他要么去把她拖出火坑,要么去陪她跳火坑,这是情意,也是道义!


第984章 决裂

  朱棣的圣旨先夏浔一步送到了辽东,丁宇立即带兵进了鞑靼的领
  
  阿鲁台对明军的果断介入感到目瞪口呆,立即提出了强烈抗议,但是形势比人强,他如今实力损失严重,为了躲避瓦剌人的追杀,各个部落纷纷后迁,许多部落现在就在辽东都司的辐射范围之下,暂时反而与他失去了联系,而明廷又是他承认的宗主国,明军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也无可奈何,总不成跟兵精良足的明军再干一场?
  
  由于纪纲暗动手脚,草原上固然打得激烈了,但是瓦剌与鞑靼的实力都未耗损一空,明军又被迫提前介入,出师名义虽然堂皇,总是不如由阿鲁台主动请求来得光明正大,所以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有些部族首领或是因为一直顽固地仇视大明,或是因为阿鲁台的暗中授意,公开反抗明军的接管,甚至诉诸武力。
  
  丁宇已经接到详细的指示,毫不手软,即以血腥手段进行镇压,用屠刀和鲜血给鞑靼人上了一课:我们不再是满口仁义道德,被你们这些流氓用仁义道德束缚住手脚的冬烘先生了,老子现在就是要用拳头和刀子跟你理论,你奈我何?
  
  这一来,一些本该借由瓦剌之手来消耗掉的顽固势力只能由大明自己来剪除,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伤亡自然也不小,这都是纪纲造孽,眼下却也无可奈何。于此同时,怀柔手段同时上演,大棒和胡萝卜都到了。
  
  辽都布政使万世域亲自押解着大批粮食、草料进入鞑靼,这些粮食用于向鞑靼人实施救济,但是要接受救济,就得接受处置。你要吃、要住、要衣穿,我们怎么知道有没有人冒领啊?有没有分配不均啊?有没有不甘臣服大明的部落来占便宜啊?
  
  所以万世域带来了大批书院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有蒙古、女真血统,是辽东那些部落里头领和富有长老家的子弟叫他们向鞑靼各部广泛宣传皇帝陛下的仁慈和苦心,在牧民中树立大明的良好形象。同时对愿意接受赈济的部落登记造册、进行安置。
  
  各个部族的牧民被完全打乱了原来的部族范围,重新进行编户,并由辽东布政使司按十帐、百帐、千帐分别指定一些有威望和能力的部落首领统领他们或者是原本没有这么大的权力,要么是打乱了原来的组织秩序,上司和下属皆非原有部落的人员。
  
  接受安排,可以享有权力,同时得到赈济,不接受,就会活活饿死所谓的权力也要烟消云散,旁边又有丁宇那个杀人魔头磨刀霍霍,大多数人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百帐以上的部落首领之任免,统一由辽东布政使司来控制。
  
  眼下或由于旧日威望,原来的部落最高头人还能影响到这些中层的首领,可是假以时日,他们的影响力势必日渐薄弱,不错大明之势他们连自己的地位都无法保证,这就确保了整个部族无法统一行动,与大明离心离德。
  
  一些部落的损失还不是那么严重的眼下对于粮食和各种救灾物资的需求尚不是十分迫切,其首领不甘交出至高权力,还存在着观望之意,万世域也不强迫,对这些迁移较早,部族组织建制和部落财富尚未受到瓦剌人严重破坏的部落,他也友好的伸出了橄榄枝。
  
  万世域就跟笑面虎儿似的,非常慷慨地允许这些部落保持自己的建制和领地,不必接受大明的编户和分配,缺衣少粮?没关系开榷场!哥跟你换!马匹、牛羊、铁器、弓箭、皮毛、金银器、羊毛、草药、毡毯??????,你拿任何东西来,我都跟你换,哪怕只值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