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科技狂人-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你的观察力非常惊人。”一个四十出头的男人主动伸出了手,“自我介绍一下,RobertBartley,《华尔街日报》社评版的主编。”

原来,和唐焕约好采访事宜的是《华尔街日报》的新闻版,其和社评版是两个单独的部门。

但由于短短一天之内,很多人迫不及待地向《华尔街日报》社评版表达对苹果公司上市所造就的财富神话的看法,而四个亿万富翁当中最惹人注目的又是唐焕,于是社评版便强插了一杠子。为此,新闻版的人还有些不痛快。

“罗伯特。巴特利先生,你好,能劳动你的大驾光临,实在让人意外。”唐焕一边和对方握手客套着,一边开始不易察觉地小心谨慎起来。

要知道,罗伯特。巴特利这个人非常不简单,他是经济学供给学派诞生的推动者,早在1970年代,便结识了供给学派的开创者RobertAlexanderMundell——罗伯特。亚历山大。蒙代尔,后者在原本时空里的1999年,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更被誉为“欧元之父”。

1970年代的罗伯特。蒙代尔还是无名小辈,但他有着非同一般的洞察力。在其看来,“惟一的经济就是世界经济”,当美国对其他国家实施经济制裁或是设置贸易障碍后,最终都会惩罚到自己。

由于凯恩斯主义盛行多年、强调竞争决定一切,罗伯特。蒙代尔的思想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异端,但罗伯特。巴特利却积极地接受了它。

现阶段,美国经济的一大问题便是通货膨胀。

主流观点认为,通货膨胀仅仅只是价格上涨,当价格得到调整,通货膨胀就会像噩梦一样消失了。

但罗伯特。巴特利和供给学派的那帮经济学家则提出,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给引起的,这就意味着得通过降低税率、鼓励生产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

在《华尔街日报》的社评版,罗伯特。巴特利频繁地推出了这些理论。

一些评论家和学者接受了该观点,更多的人则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罗伯特。巴特利掉进了旧时自由市场理论的陷阱,《华尔街日报》社论版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仅危险,而且具有破坏性。

结果罗纳德。里根在1981年上台后,制定了以供给学派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复兴计划,并从1983年开始,美国的经济温和复苏,《华尔街日报》社评版由此被认为是共_和党复兴的功臣。

在唐焕看来,供给学派的那一套,归纳起来大致就是减税、拉动需求、刺激消费。

而里根执政时期,美国的贫富差距在明显拉大,只不过无论是上层,还是底层,都得到了足够闭嘴的利益增长,于是就成了经典案例。

但不要忘了,美国可是超级强国,它可以随便玩,比如通过让日本在广场协议上签字进行日元升值之类的抽血,要真是以为美国靠着单纯的灵丹妙药缓过劲来,那就未免有失偏颇了。

不管怎么样,罗伯特。巴特利在《华尔街日报》的社论版上,宣传供给学派的那些观点,确实被里根采用了,堪称改变了一个时代,让媒体光环更加高大上了。

但另一方面,罗伯特。巴特利的笔杆子也极具杀伤力。

1979年,罗伯特。巴特利写了标题为《查帕奎迪克岛与可信度》的社论,对准备参加总统竞选的爱德华。肯尼迪的道德观提出了质疑,从而影响了这个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参议员成为入主白宫的第二个肯尼迪的机会。

1984年,罗伯特。巴特利编发社论,指出民_主党副党魁杰拉尔丁。费拉罗的公司可能与一宗犯罪有联系,传闻《华尔街日报》新闻版编辑曾拒绝刊登这条新闻。

1988年,罗伯特。巴特利的社论又指责马萨诸塞州州长迈克尔。杜卡基斯不肯公开他的医疗纪录,是因为其整个家族都可能有精神分裂病史。

当克林顿上台之后,罗伯特。巴特利又把他暴露在聚光灯下,尖锐地批评了白水开发公司案、莱温斯基性_丑闻,以及克林顿将阿肯色州的多名旧部带入白宫。

罗伯特。巴特利的口诛笔伐,最为公众知晓的一次,是他对白宫的副律师、希拉里当年所设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VincentFoster——文森特。福斯特的抨击。

1993年6月,从《谁是文森特。福斯特?》的评论开始,罗伯特。巴特利质疑文森特。福斯特在白宫所扮演的角色。

一个月后,不堪舆论重压的文森特。福斯特自杀,其公文包中的一个便条写到:“《华尔街日报》的编辑昧良心撒谎。”

毫不夸张地说,民_主党的苦主罗伯特。巴特利,其在政_治上的影响,要大过他在新闻上的影响。

对于这样一位咬人一口便要疼上一辈子的狠角色,唐焕不得不加上十二分的小心。

至于面前《华尔街日报》新闻版和社评版的泾渭分明,源于罗伯特。巴特利经常搞得社评版的观点和新闻版对立,两班人马自然不免有些貌合神离。

不过,搭了顺风车的巴特利,也知道进退,他让新闻版的同事先来采访,自己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因为唐焕在美国的两家公司——哲儒美国和EA,潜力并不逊色于苹果公司,所以成了《华尔街日报》新闻版追逐的热点。

对于上市的问题,唐焕并没有避讳,直言他正在为EA寻求机会,但显然目前根基还浅,需要耐心等待。

相比于新闻版同事对唐焕拥有财富的披露目的,巴特利的课题略显偏门,他就唐焕前段时间发表的关于个人电脑可以做什么的文章,讨论起了围绕着个人电脑这个新兴行业,会催生出多少市场需求,提供多少种类的新生职业,以及就业机会等等。

不愧是供给学派的吹鼓手啊,涉及到的话题,好有层次,估计他就是冲着这个方兴未艾的领域来的,好准确的职业嗅觉。

只要不牵扯到个人隐私,唐焕并不介意侃一通大山,他二郎腿一翘,从电子表格软件CGrid对于华尔街数以万计的财务计算事务,文字处理软件WordEasy对于众多像巴特利这样的作家,说到数据库EBase对于传统各行各业的影响,甚至还预测了一下等目前的网络进一步完善后,可能出现的网络电子银行对传统经济秩序的挑战。

巴特利静静地听着,至于其他人,都成仰望状,眼里流露出些许崇拜的神色。

“看的出来,唐,你是一个斗志昂扬的企业家、口才出众的推销大师,思维缜密的工程师,实在太了不起了。”巴特利收起了纸笔,由衷地赞叹了一句。

又补拍了几张照片后,唐焕笑着和巴特利等人握手告别,“如果方便的话,欢迎各位来哲儒参观,近距离感受一下一个新兴产业崛起的热度。”

……

“既然已经采访完了,那我们可以回旧金山了吧?”慵懒的林清瑕,倚门而问。

“不着急,我还要视察一下这边的分公司。”唐焕笑着摇头。

“真的?”林清瑕有些不信地追问。

“当然是假的了。”唐焕哈哈大笑,“我要陪你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玩上一天。”

“嘴里没一句实话。”被逗得有些羞恼的林清瑕,挥起拳头捶了唐焕几下。

唐焕拉着林清瑕的手一起坐下,拿起一本旅游手册晃了晃,“咱们挑几个旅游景点转一下。”

林清瑕乖乖地点了点头,直接指着帝国大厦说道:“先去这里吧。”

帝国大厦的顶层一直是诸多影视作品取景的地方,其中不乏诸如《金刚》、《西雅图夜未眠》等著名的经典电影。

不过,《西雅图夜未眠》现在还没有拍摄出来,至于最近的那部《金刚》是1976年版本的,而且大猩猩爬上的是世贸中心,所以只有1933年版的《金刚》,以及《金玉盟》等电影可以拿来当做谈资了。

实际上,唐焕拉着林清瑕出来旅游的目的,主要在于购物。

毕竟这个世界是免不了世俗的,像林清瑕这样的明星人物,尤其要讲求一个面子,唐焕自然不会委屈了自己的女人。

何况凭借唐大老板的财力,也不至于掉人品地自欺欺人地说什么“爱你的人,不是肯为你花钱,而是肯花时间陪你”,拿出各种卡片,直接在第五大道上的各种奢侈店里喜刷刷就行了。

所以,当两人返回旧金山,唐焕将林清瑕送回家的时候,对方多了一个行李箱。

唐焕只是站在门口,和林母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就找了一个借口,直接溜掉了,毕竟把人家女儿吃掉了,心里有些发虚。

君子不欺暗室,哥没有做到,实在惭愧啊。

实际上,林清瑕也有些胆怯,林家的家教一向很严,要不然原本时空里也不会在这个时间段,她和交往的秦祥林订婚了。

“怎么去了这么长的时间?”林母关切地问了一句。

“唐焕有个采访要应付,又顺便转了一下当地的旅游景点,所以就耽误了一下。”林清瑕悄悄地观察着母亲的脸色,见没有引起怀疑,便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我去换衣服,也有点累了,歇一下。”林清瑕瞅了个空子,赶紧溜进了自己的房间。

在旁边偷偷观察了半天的林丽瑕,拿起一份报纸,笑嘻嘻地跟了过去。

“姐,报纸上说得很清楚,唐焕真地一次进账过亿美元呢。”林丽瑕晃着手里的报纸。

“那算什么,前面还有两个是两亿多美元的呢,低调一些吧,别到处显摆。”林清瑕一边淡淡地说着,一边打开行李箱,整理里面的物品。

“口气不对啊,这是想让唐焕财不露白么?”牙尖嘴利的林丽瑕嘀咕了一句后,目光无意中落到了行李箱那边,顿时禁不止目瞪口呆地喃喃自语,“这么多好东西,姐,你这是把自己卖了么?”

非演员科班出身的林清瑕,是少有的一举成名的大明星。

她从1974年到1979年的5年时间里,拍摄了50左右部的电影,尤其在1976年,一年就参演了不下于12部电影。

自然,这些影片当中以爱情文艺电影居多,其艺术性姑且不论,仅就票房而言,从制片商们趋之若鹜地发出邀请就能知道好坏了。

如此地努力,不但使得林清瑕的电影成就达到了自己两个事业高峰当中的第一个,即1970年代的经典屏幕玉女形象,还收入颇丰,如今全家人都能来到美国,就说明了这个经济上的变化。

所以,林家的日子过得不错,连带着她的妹妹林丽瑕也颇有见识,当其看到行李箱里琳琅满目的奢侈品后,大部分都能道出来历,剩下的就算不认识,也能在心里有个比较,这才如此吃惊。

“这个送给你,省的满嘴跑火车。”林清瑕打了一下口没遮拦的妹妹,拿起一个小礼盒,塞到了她的手里。

“算你有良心。”眉开眼笑的林丽瑕,也不急着看礼物,继续打探着姐姐的秘密。

第0236章亿万富豪的影响力

……

正所谓“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从车库走出来的苹果公司,从成立到上市,不过四到五年的时间,结果一举打造出来了300个百万富翁,4个亿万富翁,这对那些一心想靠自己打拼,成就财富梦想的人来讲,无疑是一个完美的偶像。

这是相较于个人而言,别忘了,苹果公司还曾经得到过风险资金的青睐,那些投资者也相应地赚得盆满钵溢。

施乐公司用参观PARC的条件,换来对苹果公司的10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回报,增值30倍。

著名的风险投资家阿瑟。洛克,当初投资了苹果公司5。67万美元,当苹果公司上市后,其持有的股票猛增到了1400万美元,增值将近250倍。

至于LF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