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科技狂人-第4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514章唐先生的钱也存进来了

“什么黄金券啊,都是这些无良商人玩的花样。”德叔气哼哼地嘀咕着,“恒隆银行自找的。”

“你能不能别说话啊。”心情不好的德婶终于爆发了,“听你唠叨,还是看寰亚电视介绍?”

“你一个家庭妇女,能看得懂么?”德叔不服气地讽刺了一句。

“一遍看不懂,那就多看几遍。”德婶怒气冲冲地瞪着德叔,“你倒是懂,怎么还把钱存进那种可能随时倒闭的银行?”

“亲家时发那张嘴如何能说善道,你又不是不清楚,我当时头脑一热,就和他搭伙了。”德叔当时就气短了,指着电视催促,“还是看寰亚电视怎么说吧,新鸿基银行应该不至于那么倒霉。”

老两口拌完了嘴,目光重新回到了电视上。

……

“谢利源金铺倒闭的第二天,也就是1982年9月7日,那些来不及从谢利源金铺兑换黄金的投资者,退而求其次,挥舞着黄金券,如潮水一般涌向了恒隆银行,结果一天之内便提走7000万港币。”

“当时,恒隆银行设在新界元朗、大埔、粉岭和上水各区的分行,都出现了挤提人龙,总行不得不运送三、四千万现金,到这些分行以应付需求。”

“经各方澄清后,1982年的这次挤提事件,于次日平息,恒隆银行度过了危机。”

……

“我记得六十年代的时候,也闹过这种挤提浪潮,当时是什么结果了?”德婶努力地回忆着。

德叔随口答道:“有什么好想的,价值不大的银号便任其停业甚至破产,像恒丰这样的大银行,则让汇丰或者渣打吃掉。”

说到这里,德叔叹了一口气,“当时股票市场只有香江证券交易所,那些倒买倒卖的参与者都是洋人和富裕的名门望族,咱们这些老板姓只能云山雾罩地干看着,加上没有寰亚电视这样的媒体从中立的角度报道,还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估计恒隆银行要是真的不行了,也会被接管吧。”

“现在港元贬值的这么厉害,好多人都在商场抢购东西,要不,我们也取出来一些……”

德婶刚说到这里,就被德叔打断了话头,“我们年纪一大把了,还是别跟风瞎折腾了。可宜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待遇优厚,定天也被哲儒香江公司录用,派到了对面的特区当主管,我们这个小家已经很稳定了。天塌了,高个先顶着,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那我再相信你一次。”德婶点了点头,“不过,你要赶紧把新鸿基银行的钱取出来。”

“放心吧,明天肯定取出来。”被唠叨得无比头大的德叔,连忙摆手说道:“赶紧看你的无线电视剧吧。”

“不看了,就把台放在寰亚电视这里,免得错过了什么重要新闻。”德婶摇了摇头。

……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信誓旦旦出门的德叔,最后还是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见此情景的德婶,已经懒得唠叨了,只骂了一句,“老废物,你就不会去新鸿基银行的总行么。”

“老胳膊老腿真的不顶用了。”德叔捶着腿叫苦了一句后,指着寰亚电视节目画面位于屏幕底部的滚动新闻惊呼道:“现在港元兑美元的汇率,竟然已经跌到了9。6啊!”

“少见多怪,你在外面没听说啊。”德婶切了一声,“寰亚电视预报,一会可能有重大官方新闻发布。”

“听说了一些,可数字哪有如此夸张。”德叔摇了摇头,拿出揉得皱皱巴巴的报纸,“港府能有什么重大新闻。”

还别说,确实有重磅新闻。港府终于坐不住了,开始对近期的银行危机采取了行动,于傍晚6时18分,三读通过“一九八三恒隆银行(接收)条例草案”,政_府正式接管恒隆银行。

财政司彭励治在二读草案时尤其提到,如果政_府不出来承担,恒隆银行将会无法兑现其1亿4800万元的票据。

“还别说,你这个老古董也有料事如神的时候。”德婶盯着电视嘀咕了一句。

“港府这帮人啰啰嗦嗦,一多半都是废话。”德叔哼了一声后,重新看起了报纸,自言自语道:“林清瑕主演的第二部《师姐英姿》,在梦工厂院线上映后,又是火得一塌糊涂。”

“好你个为老不尊的家伙,竟然也学起年轻人来追星了。”德婶伸出手去,狠狠地掐了一下德叔,疼的老头龇牙咧嘴,连声辩解,“我追什么星啊,只是好奇这家报纸上提到的一知半解的剧情,电影里的大反派叫嚣着,只要他愿意,就可以把港元对美元的汇率打压到10,这不正好和目前的现实情况吻合了嘛。”

“真的假的?”德婶拿过报纸来,狐疑地看了几眼,然后对德叔说道:“你给我念一下。”

“不念。”德叔揉着被掐痛的地方,赌气地拒绝,“你不能耐么,有本事自己瞧啊。”

“你等着。”德婶气哼哼地目光转向电视,随即惊讶地张大了嘴,“快看,你上电视了。”

德叔得意洋洋地一拍大腿,“今天排队的时候,正好寰亚电视的记者去现场采访,没想到真的把有我的这一段播出了。”

这时候,寰亚电视的主持人介绍道:“继恒隆银行遭遇挤提风波后,新鸿基银行也出现了这类现象。不过,该行高管表示,自己一方有足够的准备,不会像恒隆银行那样重蹈覆辙,目前客户取款活动尚处于合理范围内。”

德叔滕地一下站起身来,恼火地说道:“完了,越是这套说辞,就越表示外强中干。”

“那明天我陪你一起去新鸿基银行的总行去取钱吧。”见德叔没有了之前的淡定,德婶也慌了。

于是乎,老两口第二天一大早集体出动,可到了现场才发现,并非只有他们抱着这个想法,人龙早就排了好长。

德叔德婶没有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后面等候,银行方面则磨磨蹭蹭地到了9点半,才让队伍前面有了松动迹象。

临近中午的时候,不少人顶着日头坐到了地上,不耐烦地对维持秩序的人员骂骂咧咧起来。

场面正混乱着,侧门一开,一名银行职员拿着喇叭走了出来,“我要向大家宣布两个重要消息。”

见此情景,德叔唉声叹气道:“新鸿基银行不是要宣布停业吧。”

“第一个消息是,美国《福布斯》杂志最新的财富榜出来了,唐焕先生蝉联首富宝座。第二个消息是,唐先生购入新鸿基银行百分之二十股份,成为第三个策略性股东,同时将5000万美元现金存入新鸿基银行。”

“怎么,唐先生的钱也存进来了?”包括德叔德婶在内,在场的很多人惊喜地议论纷纷起来。

第0515章我儿交到了一个好朋友

随着新鸿基银行职员的安抚,人群的骚动总算被制止住了,甚至有些人听从劝解,放弃苦等,直接离开了。

“世界首富都挺新鸿基银行,把钱存了过来,那我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德叔伸了一个懒腰,也打算撤退。

“我们能和世界首富比么,5000万美元对人家来讲可能就是几个月的收入,但50000万块对我们来讲就是大半辈子的积蓄了。”德婶依然坚持取钱。

“照你这个看法,就没有银行值得信任了。”德叔一脸的郁闷。

“最起码汇丰比这个新鸿基银行靠谱。”德婶怒其不争地瞪了一眼德叔。

“要是英国人被赶跑了,到时候看你上哪去要钱。”德叔不服气地哼了一声后,继续老老实实地排队。

不过,等德叔德婶好不容易熬到距离服务窗口几步远的时候,新鸿基银行的营业时间也到了,让他们窝了一肚子火,但却发作不出来。

盖因对方的工作态度好的挑不出理来,主动为老两口做了登记,并承诺稍后两天增加专门的取款通道。

“好了,将心比心,这帮孩子比定天、可宜大不了几岁,都是听命行事,我们就别计较了,晚几天取钱也算不了什么。”德叔一边安慰着,一边扶着德婶,离开了喧嚣的新鸿基银行总行,坐车回家。

来来回回的车马劳顿,还是非常辛苦的,德叔累得连刚买的一份晚报都没有看上几眼,便在座位上打起了鼾声,要不是德婶叫醒,估计就要睡过站了。

“钱没取出来不说,来来回回地还搭进去不少路费。”一向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德婶心痛地抱怨了几句,接着打开了电视,“看看寰亚电视有没有关于新鸿基银行的报道。”

“应该会有,报纸上都是头条了,世界首富入股新鸿基银行。”德叔打着哈欠,抖了抖手里的报纸。

正像德叔所预料的那样,寰亚电视今天的财经节目果然围绕着新鸿基银行展开,主持人在做概要介绍的时候提到,“在接下来的节目当中,我们会现场采访新鸿基银行的董事长,同时也是创始人的冯景喜先生,另外也会尝试远洋连线唐焕先生。”

“今天的节目,要有大人物登场了。”德叔顿时精神一振,两眼放光。

“现在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本次新闻的中心——新鸿基银行。”介绍完点评嘉宾后,主持人将节目引导入正题。

……

当年的新鸿基地产‘三剑侠’决定施展所长,各自发展后,从香江远东证券交易所即远东会成立中嗅到商机的冯景喜,便在1969年创办了新鸿基证券公司和新鸿基财务公司。

做为香港第一家华资证券经纪公司,新鸿基证券打破了洋人在证券业的垄断格局,吸纳华人经纪参与到资本市场的游戏中来。

在宽松的环境中,新鸿基证券迅速成长为最具实力的华人经纪公司,曾一度占据香江股票市场总成交量的两成。

为了增加香江证券市场的活力,远东会的创始人李福兆引入竞争机制,撤销限制条件,促使国际证券公司涌入香江市场,新鸿基证券的市场地位由此削弱。

这时候,一直承担着新鸿基证券的财务管理功能,充当辅助角色的新鸿基财务公司,发展壮大起来了。1979年时,它的总资产达到了18亿港元,转型为商业银行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于是就在当年,新鸿基财务挂牌上市,到了1982年3月,又取得了银行牌照,正式更名为新鸿基银行,即今日大家所看到的新鸿基银行。

虽然新鸿基银行持牌时间到现在还没满两年,但它的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该公司先后于1978年和1980年引入法国百利达集团及美国美林证券集团做为策略性股东,以共同发展“跨国金融超级市场”。

冯景喜本人通过互换股权,成为美林证券的最大个人股东,身家估计达到了24亿元,被誉为“股坛教父”。

但在地产最高峰时期,新鸿基银行斥资3亿元,相当于其权益的70%,购买了现在的总行大厦。

而随着去年爆发的地产业萧条和银行业危机,新鸿基银行开始面临资金不足和存款大量流失的双重困难。

……

“地产投资真是一把双刃剑啊,一旦失手,就被拖下水了。”德叔唏嘘地摇了摇头。

“你就知道咸吃萝卜淡操心。”德婶狠狠地瞪了一眼德叔,“明天你自己去新鸿基银行把钱取出来,我就不跟着去了,路费开销节省一点是一点。”

“还去啊……”德叔一阵头大。

……

此时,冯景喜也在对长子冯永发大发感慨,“或许,当初我就不应该买入这座新鸿基银行总部大楼,要不然现在也不会被经济萧条拖累得手忙脚乱。”

“您就不要多想了。”冯永发劝道:“唐先生愿意帮忙,而且他也无意进军银行业,新鸿基银行还是掌握在我们冯家手里。”

“多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