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科技狂人-第6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董浩云岳父一系的势力,如果说他的事业没有得到来自这个方面的资助,可能么?

东方海外是董浩云在1969年创立的,更早时期的1940年,他在上_海创立了中国航运,其后来成为了国民_党的公营企业。

董浩云夫人顾丽真的二妹顾荣珍之夫,也就是他的连襟朱世庆,历任了中国航运公司的经理、副总经理、董事、监察人。

国民_党政_府跑到宝岛后,朱世庆在1950年成为中国航运公司的总经理,又担任了台湾第一人寿保险公司的董事、监察人。

到了1963年,朱世庆创办了益寿航业公司,自己亲自担任常务董事兼总经理。

转过年来,益寿航业在宝岛公开发行股票,开创宝岛交通事业股票先河,成为宝岛第一家进入证券交易市场的航运企业;而他个人也成为宝岛公营企业巨头和宝岛船王。

此外,董浩云自己也找了一个实力强大的亲家——宝岛的大佬级人物彭孟缉,其在宝岛历史事件当中的争议不去讨论,只说那份被老蒋先生和小蒋先生的信任和重用,就少有人及。

他的儿子彭荫刚,就娶了董浩云的女儿,也就是董健华的妹妹董小平,其也属于宝岛的航运大王,掌控着中国航运公司。

虽然董健华已经无法独立挽救目前频临破产的东方海外,但父亲董浩云留下来的人脉资源,还是相当蔚为可观的。

这也是老牌家族的底蕴所在了,唐焕就算想要仿效也无法立即成行,盖因自己的小家伙们还没长大成人呢。

相信霍老板注资东方海外,除了考虑企业自身的价值,也看中了董氏家族的特殊地位,这里面的玄妙就无须赘述了,唐焕只需要萧规曹随就可以了,毕竟女船王克里斯蒂娜的船队运营重心不在亚洲,而他也得给扶南找一个国际运输大队长。

国家再落后,也是属于水缸级别的存在,只要中国和扶南把缸底的水,往东方海外这个杯子里倒一点,就足以让其装得满满了,由此可见霍老板运筹帷幄、合纵连横的周密程度了。

见到今年还不到五十岁的董健华后,唐焕仔细打量了对方几眼,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岁月可真是一把杀猪刀。

霍老板直奔主题地率先开口道:“董先生正在筹备东方海外的重组,即便有我不会少于1亿美元的资金注入,缺口仍然很大。因此,他正在接触包括东京银行在内的几家日本银行,筹措2。5亿美元左右的资金。日本人进来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唐先生有意参与的话,肯定可以达成一个更为平衡的局面。相信董先生也不愿意看到有一方太过一家独大。”

董健华点了点头,“如果唐先生可以成为东方海外的股东,自然再好不过了,公司的业务量肯定会因此受益。”

时间已经来到了1985年12月中旬,日元对美元的国际汇率果然升值了百分之二十,唐焕的短期投机获利颇丰,正是需要把这些盈余出来的现金转换成实业资产的时候。

于是他很干脆地点了点头,“我可以注入不少于一亿美元的资金,就看大家的意见了。但有一个大前提,东方海外的财务部门必须重新组建。”

董健华微微苦笑地点了点头,心说:我连控股权都没有了,那还能霸着财政大权不妨。

霍老板沉吟着建议道:“那我们两个都在一亿美元的基础上往上浮动一些,把日本银行的持股量挤到后面去。相信有了这个基础后,董先生在和对方谈判的时候,也能进退自如很多。”

东方海外虽然目前债台高筑,但这个纯粹的金钱麻烦,在唐焕眼里看来,仍然要远远比控制英资企业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省心许多,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

大人物们一旦有了决定,行动起来自然丝毫不拖泥带水,三言两语之间,便把注入资金数量、彼此的相对股份比例等等大原则定了下来。

董健华和霍老板来往次数较多,已经很了解了,但对唐焕还有些不摸底,于是试探着询问,“不知道唐先生对东方海外走出目前的困境,有什么要求没有?”

……

在刘文迪身上的布局,只是一个偶然得之下的兴之所至,只要设计好了路线,自然会有别人去负责执行和监督,唐焕无需太过放在心上。

毕竟,这是一个着眼于长期的投资——刘文迪在美国读完大学,以及进入职场镀金成功,再快也要六到七年的时间。

还不知道这个版本的刘文迪是否可堪造就呢,如果真的不行,那就只能当成一次乐善好施的帮助了。

因此,唐焕没有把这个计划摆到至关重要的地位,心态也随之很是轻松,交代了翁菁晶一番后,又把目光转到正事上。

……

霍老板对东方海外的事情很上心,知道唐焕在香江后,便张罗着东方海外目前的管理者董健华和他见面谈一下。

唐焕已经从自己的渠道把东方海外的现状了解得差不多了,再结合原本时空的资料,发觉其确实属于一个值得抄底的项目,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不管是创建者董浩云,还是继任者董健华,对东方海外的尽心尽力程度,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说得白一点,董氏家族即使失去了东方海外的控股权,当不成老板了,但还会是一个非常称职的高级管理者,这自然可以让唐焕省心许多。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正是董氏家族对东方海外的尽心尽力,从而形成的特殊影响力,让这个海上航运巨无霸没有意识到行业严冬的残酷性,最终一步步地陷入了泥潭。

位列世界船王行列,被称为东方“奥纳西斯”的董浩云,在风格上有一个特色,那就是习惯打造一个“大”。

举一个例子来讲,对教育非常重视的董浩云,试图建设一所海上移动的大学。于是,他在1971年斥资320万美元购入伊利莎白皇后号邮轮,并计划耗资1200万港元将其改装成一所教育用途的流动大学,命名为“海上学府”。

要知道,伊利莎白皇后号是193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世界上最大和最豪华的邮轮,全长1031英尺,排水量达到了83600吨,有“大西洋第一夫人”之称。

可惜的是,伊利莎白皇后号在1972年改装临近完成的时候,发生了大火,最终完全焚毁,“海上学府”计划随即告吹。

1974年上映的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的第9部《TheManwiththeGoldenGun》——《金枪客》,甚至还把伊利莎白皇后号残骸虚构成英国秘密情报局的水底总部。

第0683章火的不只三国还有八卦

……

别说董大公子预感到不安了,就连唐焕也听出了霍老板语气里那种“富贵险中求”的铿锵之意。其提议的内容几乎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运油船现在想要拉大活儿还能去哪?明摆着就是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嘛。

他不由得暗自佩服,盖因像霍老板、包船王、邵大亨这些老牌香江富豪们,此时都已经身患绝症、拿钱续命呢,可他们仍然没有失去老骥伏枥的进取之心,远非那种只是为了追求奢侈享受的醉生梦死者能比的。

果不其然,只听霍老板回答道:“受两伊战争的影响,中东地区的石油运输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我这里有一些长期的订单,正好适合东方海外承接。”

董健华有些踌躇不决,他的家族和霍老板很早就有来往。

比如1960年代末期,港府在香江新界葵青区蓝巴勒海峡两岸推出葵青货柜码头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的四个货柜********,结果霍老板个人独力投得最大的一号码头。

港府见此情景,自然不干了,直接不讲任何道理地下了绊子,要求霍老板做出担保,即每年至少要有20万个货柜在码头停泊。

要知道,当时全港的货柜箱总数,都没有20万个。

为此,霍老板专门去找“船王”董浩云商量。

虽然他们认为没有把握,最后合作告吹——不得不放弃一号码头,把这个金饭碗让给了四大英资洋行之一的太古集团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但也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了。

正是基于这个渊源,董健华一下子便猜到了霍老板所说的长期订单来自何方。

事实上,霍老板的生意涉猎范围很广。

忙完朝鲜战争时期的紧张航运后,他于1953年创办了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再开设立信置业有限公司,以及有荣有限公司,进入房地产领域,在湾仔及铜锣湾一带发展住宅楼宇,其中就包括蟾宫大厦、香港大厦、海诚大厦等。

更为著名的是,霍老板首创了“楼花”制度,即容许买家在大厦未落成前预先订购。

虽然当时这个招数引起了市民的猜疑,但却使得楼市明显活跃起来,其他地产商随之纷纷效法,持续至今,可谓影响

到了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霍老板又开始淡出地产界,转战石油产品市场,并在世界能源危机后,在香江经营东方石油公司,销售中国出产的石油产品。

所以说,霍老板就东方海外的未来走向屡发意见,一点都不突兀,毕竟石油生意本来就是他的业务之一,只是背景有点敏感而已。

东方海外的破产危机,已经让董健华顾不上霍老板这里的政_治敏感因素了,他担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可我听说,两伊战争打到现在,双方都已经红了眼睛,手段无所不用,甚至开始袭击进出波斯湾的商船了。”

说到这里,董健华目光转向唐焕,“不知道唐先生听说过这个状况么?”

“有所了解。”唐焕微微颔首,“伊朗和伊拉克确实有这个动向。”

两伊战争打到第五个年头,也就是去年,陷入僵局,转为了长期消耗战。交战双方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地面战线基本维持不动。

为了削弱伊朗的经济实力,以突破眼前的这个僵局,伊拉克开始利用其逐渐强大起来的空军力量发动袭船战。即主动攻击伊朗的油轮和货轮;伊朗一方自然也是迅速还以颜色。

最早的一次,是1984年3月27日,伊拉克空军使用飞鱼导弹攻击了哈尔克岛附近的一艘巴拿马油轮;伊朗空军随即在第二天进行报复,袭击了一艘科威特油轮。

从那以后,伊拉克和伊朗便你来我往地展开了以袭击对方,及进出对方港口的中立国的油轮为目标,从而削弱对方经济实力的袭船战,主要攻击手段为飞机发射导弹。

其中,伊拉克空军主要使用幻影、超黄蜂直升机搭载飞鱼导弹;伊朗则主要使用F4战机搭载小牛导弹。当然了,双方还都使用过相对廉价的火箭弹及炸弹攻击。

别看导弹这类武器挺唬人,但实际当中,于茫茫大海之上这些攻击一开始所能取得的效果都没达到致命的程度,大多数船只仅仅是被击伤或搁浅。

不过,到了1985年也就是今年的2月14日,终于出现了在袭船战中被击沉的第一艘船只,其为一艘被伊拉克空军击沉的利比里亚油轮。

因为伊拉克的石油输出大多依靠管道,加之伊拉克空军在现阶段的战斗力量强于伊朗空军,所以在这场袭船战中,它的损失小于对手。

伊朗当然不会吃这种亏,于是自然而然地便将袭击目标升级为支持伊拉克的其它海湾国家。

总体上说,由于担心伊朗的伊斯_兰革命扩张,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在政_治和经济上支持伊拉克,如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尤其后两国在战争期间向伊拉克贷款数百亿美元,以供其购买武器装备。

虽然这些阿拉伯国家未向伊拉克提供军队、武器,但是伊拉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