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科技狂人-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回过味来的太古,不想再莫名其妙地被汇丰拿着当枪使了——尼玛,你们两个干架,扯上我干什么?

本来已经赚得盆满钵溢的国泰航空,为什么要选择在香江上市?还不是因为它必须扎根香江,代表香江,才能继续保持既得利益!

在这个前提下,太古无法像某些公司那样说走就走,它必须另外寻找一套生存的方案,比如和中信正处于谈判阶段的合作。

所以,被勤和抓着头发、啪啪抽了两巴掌的太古,顾不得擦拭嘴角的血迹,赶紧寻找和事佬,首当其冲的人选,自然就是港督尤德了。

……

因为意见上的分歧,太古、汇丰这帮人来得早一些。汇丰银行董事会主席沈弼把太古集团董事会主席施约翰、前香江财政司彭励治请到贵宾室里,试图最后游说太古集团不要如此卑躬屈膝、委曲求全——我们两家只要联起手来,有什么好怕的,干死勤和这个居心叵测的家伙!

“你一直说唐焕不但贪婪,而且有着沙文主义的倾向,勤和吞并怡和与置地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汇丰,甚至连太古也难以幸免。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得到确认。实际的情况是,勤和在香江本地的动作一向稳健,对外扩张则非常积极,大家堪称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可经过国泰航空上市的无谓波折,一下子就兵戎相见了。”施约翰抱怨道:“受到羞辱的勤和,现在算是出师有名了,这种斗法,和几年前勤和与怡和之战何其相似。”

“那又如何。”沈弼很是不以为然,“怡和经营太过冒进,导致债台高筑,尤其凯瑟克家族所持股份仅为一成,这才让自己成了唐焕嘴里的肉渣;但太古就不同了,万事求稳,业绩优秀,而且你们施怀雅家族持股超过半数,绝对不会出现大权旁落的情况。”

“可在这场斗争里,太古能够得到什么?你也说了,我们施怀雅家族持股超过半数,即便唐焕起了吞并之心,短时间内也难以得手。而太古目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快拿出应对九七到来的解决方案。现在已经是1986年了,剩下的十一年时间,对于企业调整来讲,只能说刚刚够用。我们总不能到了1990年代再去临时抱佛脚吧。”

说到这里,施约翰略带嘲弄地一笑,“你别忘了,我也是汇丰银行的董事,那个正在秘密讨论的‘新会计安排’,到底意味着什么,多少能够推测出来一些。汇丰银行愿意拱手让出如此重大的既得利益,走国际化道路的决心可见有多么强。汇丰走了,剩下吸引到仇恨的太古怎么办?或许,你所说的,唐焕对汇丰银行有觊觎之心,确有其事。可我怀疑,你反复游说太古与勤和开战,是为了分散对手的注意力,好让汇丰有条不紊地布局。”

听施约翰就差指着鼻子明说“汇丰把太古推到前面当炮灰”,沈弼的脸当时就黑了,但一时之间又无从辩解,盖因对方提到的“新会计安排”确有其事,而这又涉及到汇丰目前难以割舍的一个利益来源。

长期以来,汇丰银行一直属于香江的特殊存在,其具体含义指的是,它以私人商业银行的身份,担任中_央银行的多重职能,扮演着香江“准中_央银行”的重要角色,并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第一,汇丰银行是香江的主要发钞银行。

香江没有中_央银行,传统上,作为中_央银行职能之一的钞票,被港府授权给商业银行负责。

1865年,创办不久的汇丰开始发行钞票,时间上稍迟于东藩汇理、有利和渣打等3家银行。

后来,东藩汇理银行破产,有利银行于1959年被汇丰收购、并于1978年被港府取消发钞权。

就此,香江的发钞便一直由汇丰和渣打两家银行负责。其中,汇丰的发钞量一直占8成以上,成为主要的发钞银行。

至于原本时空里,中银也成为发钞银行,那是1990年代的事情。

发钞银行可不仅仅是听起来高大上的噱头,这里面有着实实在在的好处。

因为发钞的费用是由外汇基金承担的,所以发钞银行等于享受“免费广告”,对其商誉价值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

发钞银行的地位,也使得汇丰在业务竞争上,尤其是在吸收存款方面,占尽了优势。

更有甚者,汇丰的形象成为港元信用的象征。

由此可见,这个发钞银行的名头有多值钱了。

第二,汇丰银行是港府的主要往来银行。

在创办之初,汇丰银行便与港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长期以来,港府的外汇、财政储备和政_府的现金收支,主要由外汇基金和库务署分别承担管理,然后再由这两个机构与有关银行往来。

大致估计,港府存于各银行的款项中,汇丰银行占一半以上。

这相当于汇丰凭空多了一个超级土豪的客户,享有一个稳固的存款基础。

第三,汇丰银行受港府委托,担任“最后贷款者”的角色。

这个所谓的“最后贷款者”,便是中_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

其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最后贷款者”有责任向受不利谣言困扰的银行,提供流动资金援助,或者有需要的时候,以注资方式拯救有问题的银行;其次,“最后贷款者”向资金紧张的银行体系注入资金,以及对当日同业市场收市后缺乏头寸的银行提供隔夜信贷。

在香江金融体系中,“最后贷款者”的职能,由港府的外汇基金与汇丰、渣打两家发钞银行,共同承担。

在1960年代和1980年代的金融危机中,港府都是与汇丰、渣打商议,委托这两家发钞银行出面挽救或代为管理陷入财务危机的金融机构。

当初,被谣言中伤而陷入挤兑危机的恒生银行,就是这样被汇丰银行捡了便宜,拿走了控股权。

第四,长期以来,汇丰始终扮演港府首席银行家和金融顾问的角色,并作为港府的代理人执行货币政策。

在这个背景下,汇丰银行董事会主席一直是香江行政局的当然成员,同时,汇丰银行还是港府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另外,汇丰银行又是香江银行公会3名永久会员之一。

香江银行公会是香江银行界的法定团体,前身为香江外汇银行公会,根据香江法例第364章《香江银行公会条例》于1981年成立,代表香江银行界与港府交流意见。

一家银行要想在香江经营银行业务,除了要从香江金融管理局那里申请到银行牌照外,还必须成为香江银行公会会员。

在这些会员当中,汇丰、渣打、中银为香江银行公会永久会员,但只有汇丰和渣打,轮流担任公会的正、副主席。原本时空里,中银同样要等到1990年代才具备“轮流”的资格。

第五,汇丰银行是香江银行公会票据结算所的管理银行。

1981年,汇丰与香江银行公会达成协定,出任票据交换所的管理银行,向香江银行体系提供中_央结算服务。

根据《香江银行公会票据交换所条例》规定,香江银行公会全体会员银行的票据交换、结算和转账,均须在香江银行公会的中_央票据交换所进行。

在这一体制中,票据交换所的管理银行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它之下是结算银行,包括汇丰、渣打、中银、东亚、广_东、华比、万国宝通、华侨、上_海商业和永安等10家持牌银行;其余为次结算银行。

次结算银行须在结算银行开设账户,而结算银行则须在作为管理银行的汇丰开设账户。

票据结算过程中,如果其它结算银行在汇丰的账户出现结余,汇丰不须支付利息;若出现透支,结算银行则须向汇丰交付利息。

正是因为这个规定,其它结算银行必须在汇丰的账户中,经常保持充裕的结余资金,以应付结算之用,进而使得汇丰可以经常拥有一笔巨额的免息款项。

此外,做为中_央票据交换所的管理银行,汇丰可以了解整个银行体系的现金流动状况,掌握香江银行业的脉搏,在情报上达到眼里不掺沙子的地步。

这些就是汇丰在殖民地时代的香江,所享受到的主要特殊待遇,也是其强大的根源所在。而那个还在秘密讨论的“新会计安排”,就与第五点有关。

其大致内容为:汇丰在港府外汇基金开设一港元账户,并在此账户保持一余额,其数量不得少于银行体系所有其他银行结算户口总净额;户口内的贷款余额不计利息,若余额降至结算净额以下,汇丰须就此差额向外汇基金付利息;外汇基金可酌情使用该户口,结算其与汇丰及其他持牌银行所进行的港元交易。

如果这个计划付诸实施,那汇丰算得上挥刀自宫了,因为它就此放弃香江银行体系结算余额的控制和支配权,将过去凭借管理结算而获得的垄断利润,从汇丰银行转移到港府的外汇基金。

可以想象,汇丰银行肯定舍不得这块巨大的利益,可它要返乡回英国和进军国际,又不能被这条链子拴着。讨论结果拿不出来,便是因为这个两难选择。

不得不说,这就是商人无良的一个表现了。

每一位民众都在为国家打工,国家则要相应地履行义务。

汇丰凭借特殊地位,在香江吸血这么多年,理应生是香江的人,死是香江的鬼,

可现在它却琢磨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跑路,自然引来了打抱不平者。而隐隐感觉到唐焕要坏汇丰好事的沈弼,就想方设法地率先发难。

只不过,这位汇丰董事会主席拿不出真凭实据来,偶尔使唤一下傻小子还成,次数多了,就没人愿意自己当炮灰了——有本事你亲自上!施约翰就是抱着这个想法。

见沈弼呐呐无言,施约翰悠悠地说道:“为了尽快摆脱纠缠,我准备退休,让弟弟施雅迪接班,算是做个了结。”

见对方如此窝囊,沈弼气得直哆嗦,好半天才冷笑道:“梁子结下了就是结下了,你以为这么做,就能尽释前嫌了?”



第0710章有本事你留在香江

“你说得对,金钟的地皮和可口可乐专营权已经丢了,再也拿不回来了,可毕竟情况不会继续恶化下去了,甚至还可以在和中信谈判的时候,给对方增加太古还有选择的压力。”已经打定主意的施约翰,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眼见游说失败,沈弼无奈地看向彭励治,希望对方能表个态。

彭励治在担任香江财政司之前,长期就职于企业界,堪称太古的一只忠犬了。今年4月份香江证券联合交易所开业的第一笔交易,就是作为代表的他,操作了太古的股票;同时他也利用职务之便,连番打压国泰航空的潜在对手港龙航空。

于港府任职期间,彭励治正好赶上了198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那个7。8港元兑换1美元的香江联系汇率制度,就是他的政绩,称得上一个值得记入史册的遗产了。

不过,彭励治的执政也非顺风顺水。比如为了帮助港府增加财源,他试图推行消费税。

现阶段这套机制在日本都没能落实呢,香江可不会因为体量相对小一些便想当然地执行难度降低,结果彭励治铩羽而归,把这顿夹生饭留给了今年6月份,也就是这个月从候任财政司升格为财政司的继任者翟克诚。

卸任香江财政司,彭励治自然要重新返回企业界,继续老骥伏枥,发挥余光余热,但却因为健康状况不佳而显得病怏怏的。

没精打采地听过沈弼和施约翰的谈话后,彭励治叹了一口气,看着沈弼认真地询问,“你能确定明年退休后,汇丰还会延续你对唐焕与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