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基本异界法-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想想就知道,这些股东代表抗议不能够进传送门这种“小事”都没人理,在网络上激不起波浪的声音还会有人去听吗?无非就是自娱自乐罢了。

    说到抗议,邪马台的几位无疑是喊得最起劲的。从抗议没有石油到抗议大陆不愿意出口稀土,能喊的全部喊了个遍,从会议上喊到新闻发布会。其实邪马台的几位代表很清楚的。不仅是他们,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场会议无非就是五个字:

    拿了钱快滚。

    标点符号不算在“字”内。

    当然,邪马台和北方联盟不会相信埃尔塔没有一滴油的。虽然邪马台这边希望埃尔塔有石油可供分润,而北方联盟则希望埃尔塔没有石油,从而不会影响北方联盟赖以生存的资源出口——动机不同,想法倒是高度一致。

    查证倒也不难,虽然他们连传送门都过不去,但是只要看看这边有没有油管伸出来就可以了。

    不过做着报告的那边,也不得不愁眉苦脸地向首长反映没有任何石油踪迹的事实——起码现在还没有。在这一点上,他们倒真是没有欺骗友邦贵客。

    不过报告者打了一个小小的埋伏,埃尔塔耕地之广袤,广袤到可以搞出千万桶生物燃料。单单一个千里沃野的埃尔塔西部平原,就不知道能掀起多大的风暴。

    而勘探石油,则是一个费钱费力的活计。如果只是去把井架打得密密麻麻,而不是拿着行之有效的经验去按图索骥,关O军和大庆油田的殷鉴不远。而搞有目标的地质勘测和石油勘探,亦不是一件简单的活儿。

    至于煤……埃尔塔的煤品相也不错,从现在来看储量也不低。但是这煤……运输成本实在太高。就算是各类矿产要向国内输出,今后也要立足于在埃尔塔兴办工业消耗掉粗制品和原产品,把落后的产能逐渐转移到传送门的另一边。

    一张白纸好画画,例如国内的产业布局已经很难弄起炼钢…连铸这样一整套复合利用废气废水废热的体系,建国时的工业布局不可能考虑到三十年之后的技术需求和技术水平,等到木已成舟,要么全部撕掉重来,要么凑合着过。体系的两个节点不仅不能够互相利用上一个工序的废物,还增加了去污处理成本和物流成本。

    把国内相当一部分的低端产能直接拷贝到传送门对面,实际上也是有相当大风险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样的交接都要“进一步,留三步”。万一传送门戛然而止,前脚刚拆的工业基础设施要想恢复也要很大一番力气,几乎是等于从头再来。无论如何,就算是再高污染高处理费用的产业,只要在工业链条内,国内必须留有至少一整块完整的产业模板。总不能门一关,又要摸着石头往回走吧。

    这些意见当然不会在埃投行的会议上公布,还是在北海南边那块小会议室里,休息过一个中午的会议成员继续聚在一起听取新区的发展情况。如果说早上和埃投行的股东会议是商讨和展示得到了什么,而这里下午就要好好讨论讨论,未来要怎么走了。

    把原住民全部用劳役或血腥的手段清空,然后把国内的人口压力转移到埃尔塔的土地上?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被否决了。这里能够影响对面的只有一个传送门,而不是大地上通向其他城市四通八达的道路。传送门的对面是会成为末法之地还是蓬莱仙山,上面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管控。谁也不能担保有人愿意冒着天人永隔的风险到那里去定居,也不能担保日后他们不会自举大旗,反戈一击。

    第二个方案也早早就没有下文,把异世界人的文化体系全部砸烂,然后来一个顺理成章的自古以来?这其中将会起码有三十年的麻痹时间,这三十年埃尔塔人就算不反抗,也会迷失在文化丢失和获得新生的迷宫里。但是这边的世界是等不起三十年的长期读条,更不要说“新生”之后,埃尔塔人依旧干着和现在一样的活儿,领着一样的工资——那实行这一计划的价值何在?浪费三十年,换来的只不过是一点点占有天下的强汉虚荣心?不要说经济动物,稍微会算账的三岁孩童都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而这个计划最可怕的是——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和黄皮肤的援助者没有任何表面上和实质上的区别,那么……他们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标准”而对“比原来好得多的生活标准”感到愤怒而不满,继而争取和追求和传送门另一边平起平坐。这样要搞砸的不仅是他们自己往上攀登的阶梯,说不定还要把这里也弄得奄奄一息才善罢甘休哇!这样的潘多拉之盒,谁敢打开?打开之后要为千年之内的子孙和整个地球负责,谁做得到?

    帮助埃尔塔人发现自己,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准和姿势水平,终究是短期投资不大,派遣人数最少,回报时间最快的方案。农业解放之后,数千万的埃尔塔劳动力起码能够分担走国内纺织业的压力,东南亚近十年以来的纺织业优势即将在战乱和埃尔塔纺织品的双重打击下灰飞烟灭——而国内只要保有机器的制造技术和制造基础,就不用怕纺织业断层出现,门一关把自己坑死。

    其他暂且不提,今后十年甚至二十年内传送门只要不关,源源不断运来的原材料和相向而行的精密建材,家装电器就能让国内实业走出战乱的阴影。欧陆的战事迟早是要结束的,欧洲人或者届时也一定会重建家园,那么不管是谁结束战争站在欧陆的土地上,到时候能够提供重建一揽子方案的就只有谁?谁能够赚得半个世纪的制造业主动权和话语权?想想就知道了嘛。

    大方向没有经过多少讨论就彻底确定——毕竟这是半年前就已经一锤定音的方案。下半年内,埃尔塔最好能够获得全境统一,而且国内迫切需要那个“不死神”的研究实体。在对象捕获方面,这边会调动所有能够调动的资源,来达成这一目标。这是颠覆现有力量对比和伦理道德体系的杀手锏,一旦成真,苏台德的攻防,爱琴海的拉锯,地中海的血腥鏖战都将彻底失去意义。

    当然,这神是不是“神棍”还有待观察,毕竟到现在新军都还没有和“现世神”有过正面交锋。

    另一件大事,则是埃尔塔统一之后,多尼瓦皇帝的君主立宪问题。从多尼瓦的发言上可以看出,他要的是“议会民主制”里头的“虚君共和”,即一开始他便是以放弃王权作为停止世代争端(同时又阻止权力继续进入某个血缘继承体系)的手段。多尼瓦皇帝直接选择跳过“二元君主制”,一劳永逸地放弃皇帝的所有政治权利,这倒是让人大吃一惊。

    吃惊之余,留给新区去完善埃尔塔皇帝多尼瓦之梦想的时间就不太多了。绝对君主制之下,埃尔塔皇帝尽管要听从权臣的建议,但是埃尔塔皇帝所正式下达的一切命令即为法律,不可更改——除非他自己收回成命。而一切依照法律行走的新埃尔塔,这个铁轨都还没铺好车就已经即将上道,暂且不要管那些细枝末节,地基和铁轨不铺好那么多尼瓦就很难在统一时刻的庆功宴上完成西拉威亚家族的夙愿。而统一埃尔塔现在也成为了急迫的任务,为埃尔塔立法这件事已经不能再拖。

    那么,埃尔塔版的《权利法案》已经写完了一半,律法大树的根基已经打好,也就是这个不知道会叫什么的“议会”其权力已经确定高于王权。而大树主干的细枝末节,例如埃尔塔皇帝是否有权提名首相人选?埃尔塔法院是否要实行陪审团制度?或皇帝是否能在议会主席和首相皆同意的基础上解散“议会”?许许多多的问题才刚被提出,这个大坑可不是一个会议能够填满的。

 第七章 后手

    法条的诞生,总是需要贴近实际的——否则一定会闹笑话。除了这棵大树里头的基干是可以从现在各国的成功经验里头直接拿来用的,其他部分只能去贴近埃尔塔自身的需求。

    例如有人在无肉不欢的中原大地上高高竖起一条不准食用猪肉和猪肉制品的典型星月法,要么大家继续大嚼特嚼红烧肉干菜扣肉回锅肉鱼香肉丝干炸里脊,使得该法条完全没有被执行且亵渎了法律本身的严肃性——要么天崩地裂,拟定这法条的家伙被丢进猪油桶里封死,然后大家继续大嚼特嚼糖醋排骨炒肝酱猪蹄红肠火腿,谈笑风生。一项条款要是傻到没有任何人——包括执法者去执行,那么撰写这条款的人可以撞豆腐自杀了。

    所以仅凭一场会议根本解决不了王权消失之后埃尔塔的全国问题。十场也不可能,一百场调查之后加上研讨也只能摸到个大概。在集权尚未达到顶峰的埃尔塔,多尼瓦本该继续用暴力和强力把全国统一,革掉所有封地领主的命——这句话有点血腥,改成和平解放吧。从最大的层面,也就是封地的层面上来看,北方领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夏尔斯只要求北地上缴税收,其他一律不管不问。就连针对北地内的行政命令,夏尔斯也要他的皇亲协助才能把手伸进这块领地里,更不要说什么人事任免权了。

    既然多尼瓦自身都放弃了皇权,同时也代表着放弃了自上而下的人事任免权,北地就不能免俗。事实上就算北地接受了“埃尔塔联邦”的国名,也未必会乖乖下野。

    往小了的层次看呢?埃尔塔的“公务员”们适合采用哪种职称待遇?现阶段要不要把尚未谋面的精灵看做少数的民族,还是对他们额外立法?在埃尔塔各地普遍出现的堂兄妹结婚表兄妹结婚的情况该如何对待?逐步禁止还是立刻一刀切?随便一个小问题都需要有人下到基层来统计,调研。

    太简单的问题——过,太难的问题——也过。这些人代表着一个国家最富政治智慧的群体,他们是不会傻到妄想用一场会议就划定出埃尔塔未来大致走向的。他们能够给出的,只能是完成从调研到撰写的方法,事无巨细只会给下面的人徒增压力。

    有关于社会和风土人情的话题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用过了简单食材搭配精心制作的晚宴,这一整天的闭门会议终于到了最严肃的阶段。对的,埃尔塔的走向如何,与晚上的内容毫不相关。白天一直保持活跃的主讲者也已经在饭后由专车送往南苑机场,晚上披露出的内容,将是共和国的最高机密。

    “……在某人按动核按钮之后,我国所能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往传送门内疏散人口。我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无疑也是果断地按下核反击按钮,命令我们的部队迅速开始敌军导弹落地前的核反击。同志们应该认识到一个事实,在核危机形成而核导弹发射前,往传送门的另一端转移人口无疑会引发社会恐慌和不信任蔓延,进而加剧核危机,最后导致不可挽救的事件发生……”

    “而在核导弹发射,到核导弹落地之间留给全世界有核国家决策层的反应时间只有不到二十分钟。最快可能只有五分钟。这五分钟是让反击的核武器升空的宝贵时间,而不是让数亿人挤在传送门门口形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大规模踩踏事件的时间。”

    台下不少人在点头。

    “我们现在有这一个也许能够抗击核打击的传送门,传送门的基体建筑甚至能够经受住穿甲弹直接射击而毫无变形——事实上,我们现在有的手段根本无法破坏传送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