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煮酒话古人-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董卓到长安控制皇帝和中央百官,大权独揽,引得司徒王允劝说吕布刺杀董卓,(这有没有貂禅是不知道,但是吕布和董卓小妾私通,两人关系不好是有的。)吕布此人,擅长弓马,膂力过人,而且有谋略,不是一般的蛮将。(这里再说一下古代大将的情况,古代大将一般都是掌兵,象韩信那样指挥军队作战,但是也有很多大将是身先士卒,在阵前厮杀的,这是为了鼓舞军队士气,象就算近代打仗,士兵冲锋也少不了士气,你看冲锋在前的不都是共产党员和基层长官嘛。军队士气是很重要的,一旦突破一点,造成对方士兵溃败,那往往可以以少胜多,而且在几千人的战役中一个勇猛的将领一个带队冲锋就能把对方阵型冲垮,所以古代中的大将很多骁勇善战,这位吕布就是武艺高强的大将。)
  再说吕布政变成功,被王允封赏,“允以布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这的意思就是等于王允是文臣之首,吕布是武将之首,一下子威风凛凛啊,假如王允吕布一文一武,汉室说不定还有复兴可能,偏偏董卓的西凉余部卷土重来,(这时出现了一个单挑场面,英雄记说:“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这确实是实打实的单挑了,不过不象演义那样单挑之后,胜方大捷,而是吕布被逼逃出长安。)吕布逃之前没找皇帝,而是找王允想邀他一起逃跑,也算有情义了,没想到王允自杀,这对吕布之后的路很不利,毕竟有一个王允在身边,投奔别人也好打着迎帝的旗号。
  之后吕布就率领着自己的残部投奔各处诸侯了,先去袁术那,不接纳,去袁绍那,初起还好,和袁绍一起还打败张燕,随便还搞了一匹赤兔马。不过吕布的性格实在有点问题,他因为杀了董卓,一度和王允执掌天下,受封温侯。袁绍身出名门就罢了,那些将领又怎么在他眼里呢,他却没想到他朝秦暮楚,引得很多人讨厌了,何况他本身武力又强,又有一股强大的势力,这样受到袁绍怀疑,险遭暗杀。(暗杀这段很是传奇,吕布英武非凡,用计骗过杀手,显得他并非单纯有勇无谋之人。)后来吕布逃走,与张邈联盟,合攻曹操,一度凭借自己的英勇大胜曹军,但是最终还是败逃,他逃的目的地就是刘备的徐州。
  为什么说吕布是大人物呢?因为吕布杀了天下共讨的董卓,一度成为执掌天下的人之一,而且他的温侯可是实打实皇帝册封的,比刘备的宜城亭侯可要大的多,在中原征战的战绩也是一流,他来投奔刘备,刘备也算很有面子了。(演义说刘备要让徐州给吕布,其实按吕布的头衔也确实可行。)而且,和三国演义上不同,刘备之前和吕布没有过节,刘备一直以汉室宗亲自居,吕布杀了董卓,也算是对汉室有功,不能不收留。
  不过刘备对吕布的第一印象不好。英雄记上说:“布见备,甚敬之,谓备曰:”我与卿同边地人。布见关东起兵,欲诛董卓。布杀卓东出,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耳。‘请备于帐中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名备为弟。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悦。“
  吕布这点挺怪,一开始就对刘备诉苦,说自己功劳大,有功关东诸将,但是关东人都想杀他,絮絮叨叨,不象武将倒是象一个祥林嫂,还叫刘备老弟,吕布的年纪大概是比刘备大,但是也不至于如此大大咧咧,刘备又不紧缺老哥,之后刘备投奔袁绍曹操,落魄之即他们也没指手画脚叫刘备小弟啊,你吕布前来投奔我却叫我小弟,虽然知道是拉关系,但是也不舒服。而叫什么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那就更怪了,难道吕布认为刘备和自己一样是边地人就习惯如此?或者是这样的举动另有深意?不管如何吕布对刘备确实不太了解,也证明吕布太少心计,缺乏刘备那种识人的观察力。
  刘备不高兴是不高兴,收留还是收留下了,只是对他还是小心提防,连袁术派兵进攻也要自己去,不敢请吕布,这时吕布就行动了。
  本文写的是刘关张,但是一直都出现的是刘备,还说到吕布但是就没说到关张两人。不过,现在他们两人终于要登场了,先出场的是张飞。
  张飞,我们的印象中他是黑脸将军,但是据说张飞是一白脸将军,擅长书法,还会画美人画,但是三国演义是小说,为了迎合读者的需要,还有戏班子演戏方便,罗贯中大笔一挥,张飞就成了黑脸将军了,大概是这样才能体现张飞的莽撞,随便把刘备打督邮这个黑锅送给张飞了,不过这次徐州被袭确实还和张飞有关系。
  刘备和关羽出去打仗,把张飞留在徐州留守,应该说刘备还是很看重张飞的,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张飞了,或许还有要他提防吕布的关系,还有防止徐州出乱,偏偏就是张飞惹事了,原因是和下邳的徐州陶谦旧将曹豹搞了矛盾,《英雄记》上说两人相争,张飞斩了曹豹,《三国志。先主传》说曹豹造反,迎接吕布。(当然什么醉酒打曹豹是没有此事的,)从曹豹这件事看刘备得徐州不是每个人都服气,刘备在时还镇压的下去,刘备外出,又有吕布在近,徐州旧将心怀不满者就要行动了。这样的情况应该是比较难办的,刘备出去必定带了许多兵,曹豹一乱,兵力更加分散,吕布又是强将,就算不乱徐州也攻的下来,何况徐州大乱。反正张飞这次留守倒霉透顶,自己逃是逃出来了,但是却把刘备的妻子还有徐州的军资都送给吕布了。
  刘备后路被断,前面又是袁术大军,这下可是把吕布狠透了,虽然这种事在三国乱世习以为常,但是这个吕布前面和自己称兄道弟,自己收留他,他却恩将仇报。刘备这下可是体会到为什么袁绍要杀吕布了。但是体会要体会,刘备还是回到徐州,企求吕布收留,这下形势逆转,宾主相换,不知道吕布如何,但是刘备一定很难堪,吕布大概也是觉得以前那样对自己的刘备小弟不太好,就“宽宏大量”的把刘备妻子送还,还收留刘备在徐州小沛,只是原来是吕布为刘备守门,现在是刘备为吕布守门了。
  刘备在小沛也不得安生,袁术不知道为何很讨厌刘备,又派纪灵来攻打刘备,此时刘备兵又少,粮又少,怎么可能打赢呢?这时吕布又出来了,本来吕布的部将是劝说吕布借刀杀人的,不过吕布认为袁术打败刘备对自己不利,或者他良心发现,觉得上次袭取徐州的债还没还给刘备,就演出了射戟的好戏,使两方罢兵。(其实射戟也是借口,吕布的实力才是谈和的保证,只是吕布如此做,得罪袁术,又不讨好刘备,实在没什么益处,只是显示了自己的武艺。)
  刘备解危之后,并不是修身养性堪为吕布守门了,他在麋竺的巨资支持下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队伍,目的嘛,自然还是他的大业哦,金鳞岂是池中物。但是这又惹了喜怒无常的吕布不高兴,大概这次他觉得自己欠的债还清了,亲自攻打刘备,刘备如何敌的过,战败而走。
  这次可投奔不了公孙大哥了,袁绍和自己也没什么好关系,袁术更是和自己有仇,刘备左思右想,还是曹操对自己不错,还上表为自己请了豫州刺史,于是立马就投奔曹操去了。
  曹操此事正迎回天子,推行屯田制度,兵精粮足,开始有王霸天下的气象,一看到刘备来投,而且要对付的正是自己最担心的善兵的吕布,立刻很高兴,上表刘备为豫州牧,还增兵给刘备,要他去打吕布,自己好对付张绣。
  这里刘备险些遭遇一个大危险,还是因为自己的相貌气质的问题,大概刘备的气质太好了,第一次见面曹操就看中他为他加官进爵,帮他报仇,而同样第一次见面曹操下面的谋士程昱也看中了刘备了,只是要借刘备的人头,(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民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假如此时知道最后和自己争天下的是刘备,曹操是宁愿失天下人的心的,也看来刘备的气质不够内敛,怪不得要最后要种菜假装混日子。
  刘备有了支援,就去打吕布,但是明显不在状态。吕布派出高顺,把刘备打败,曹操又派手下大将夏侯惇支援,依旧战败,刘备的妻子第二次被吕布抓去了。
  刘备只好哭丧着脸回去了,这下曹操一看,最大的威胁还是吕布啊,不得不亲自出马,也是折腾好一番,才拿下吕布。
  拿下吕布后,曹操要杀吕布,吕布表示愿意投降曹操,还说两人联手,天下无敌之类的话来,说得曹操也有点心动,确实,以曹操的兵法谋略加上吕布的英勇,那天下是很容易平定的,这时刘备出来说话了,“曹公是否忘记董卓丁原了?”如此轻轻一句话,送了吕布的命。吕布大骂刘备,但是也是吕布太天真了。与私,吕布夺刘备徐州,使得刘备流失失所,那送还妻子射戟的小恩比起这又算什么呢,何况吕布屡次攻伐刘备。与公,刘备迟早要与曹操夺天下,那吕布这等英勇之人被曹操用了自然不是好事,杀了最好,而且,刘备目前毕竟还在曹操手下,吕布被用,以他俩的仇怨必然不会有好事,何况吕布反复无常,为了有可能成为自己老板的曹操生命安全着想,除去吕布也是应该。总之多一个吕布不如少一个吕布简单。
  杀了吕布,曹操和刘备回到许都,此时,他们两正处于蜜月期,但是一山不容两虎,迟早要发生的事总会发生。
  再说吕布死后,刘备和曹操一同回到许都,虽然刘备在打吕布时没派什么用场,但是曹操很是赏识刘备,上表皇帝封刘备为左将军,这是官方的赏赐,当然现在的官方就是曹操而已,而私下里,曹操更加是优待刘备,三国志里说曹操对刘备是“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出门办事坐一辆车,办公喝酒也要坐一起,要说亲密,这也太亲密了些,要是来一个睡则同床,我真是怀疑曹操和刘备两人是GAY了。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想必主要还是为了向天下英雄表示招揽之意,刘备从平民出身,但又是汉室宗亲,偏偏还是个得民心的人,之前又没什么过节,拿他做招牌向天下英雄做广告是再适合不过了,此外也可以随便看看刘备这人到底是不是个有野心的人。
  看上刘备的还不单是曹操,还有董承。汉献帝到许都曹操这里来,一开始还很高兴,不用饿肚子了,也可以上朝了,连拜祖宗都能进行了,但是还是很不爽啊,我堂堂皇帝,却要看你曹操眼色行事,本来我想封谁做大将军就谁是大将军,谁是太尉谁就是太尉,现在要全听你的了,本来你要我封袁绍为太尉,封你为大将军,那好啊,但是袁绍不高兴你脸一翻,全怪我身上了,结果不得不换袁绍为大将军,曹操你为车骑将军,还不许我管事,我这个叫闷啊。于是汉献帝就琢磨把曹操干了,那样自己就可以想封谁为大将军就谁是大将军了。因为袁绍当年杀宦官,自己身边宦官是没了,所以只好依赖国舅董承了。东汉外戚专权是常见的,被宦官杀的前任大将军何进就是一位,这位董国舅也想杀了曹操,好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