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唱着《无衣》,王陵残部杀向故关大军,视死如归,坦坦荡荡。

    对面的战狼,也不禁为秦军的勇猛悲壮所感染,一时无言。

    但,这就是战争。战狼抛去个人情感,寒声说道:“杀!”

    如果说王陵残部是一块礁石,代表老秦人的不屈和倔强,那么故关红色和黑色混杂的大军,犹如一股惊涛骇浪,以天地之伟力,拍打在礁石上。

    本就残破的礁石,立即四分五裂,炸裂开来,溅起无数血花。

    就在这一刻,武安君白起账下六员大将之一的王陵将军,战死沙场。

    “王陵!”桓龁大声悲呼。

    在桓龁听到秦风《无衣》的时候,就感到大事不妙,最终,他也无法挽回王陵的命运,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兄弟战死沙场。

    一时之间,秦军身上,散出一股无畏的悲凉之音,令人望而生畏。

    就在此时,猛将王龁率领的三四万铁骑6续赶到。听到桓龁的悲呼,王龁不禁心中一颤,一种不好的预感窜上心头。

    王龁率部跟桓龁大军汇合,见桓龁部身上散的悲凉之气,心中更是不安,颤声问道:“桓龁,王陵部怎么样了?”

    王龁的问话,将桓龁拉回现实,他的声音,冷的犹如九尺寒冰,令人闻而生畏,咬牙切齿地说道:“王陵死了,我们要为他报仇!”

    “什么?!”王龁大惊失色,自己终究是来晚了一步,不禁深感自责。

    相比桓龁的失态,赵括就从容许多,他一边下令千骑将军代替他指挥千人骑,自己率领白人骑重新回到山丘指挥部。

    赵括深知,桓龁的猛攻已经让赵军吃尽苦头,如今再来了王龁部,赵军一时之间就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好在关键时刻,故关大军争气,率先一步剿灭王陵残部。赵括当即下令,命令故关大军越过营垒,跟大军主力会师,共同抵御桓龁和王龁两部。

    “大将军,为今之计,是不是先退回故关。”军中司马向赵括建议。

    按照军中司马的意思,如今主力大军跟故关的通道已经被重新打通,自当先行退守故关,再做打算。

    “不行!”赵括断然拒绝,倒不是他自负,而是作为全军统帅,赵括想的更远。现如今虽然剿灭王陵大军,但是秦军主力犹在。

    如果这个时候退守故关,那么南线负责阻拦秦军的赵庄大军,就将陷入前后夹击当中,可以想象,他们必将落得个跟王陵大军一样的下场。

    而赵庄大军一旦被打残,赵国也就无力回天。要知道,赵国国内,已是再也抽调不出一兵一卒。

    如此一来,这一场旷世大战,赵国还是要输,这是赵括所不想看到的。

    “下令全军,再坚持一下,全军南下,务必接应到赵庄大军。”赵括断然下令,“另外,传令赵庄,让他收缩防线,静待援军。”

    “诺!”军中司马立即挥动旗帜,传达赵括的军令。

    在赵括的调动下,整个长平谷地,秦赵两国大军,由北及南,互相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蔚为壮观。

    最北面,是汇合了故关大军的赵括大军,连番激战过后,尚有十二万步卒以及三万五千余铁骑。

    赵括大军对面,是王龁和桓龁两部联军,清一色的骑兵部队,再加上异人军团,一共是十余万铁骑。

    联军后方,就是还在跟秦军纠缠的赵庄大军。经历一番厮杀,赵庄大军还剩二十余万,步骑皆有,为赵军另外一部主力。

    跟赵庄大军对峙的,就是蒙骜大军以及王龁余部。蒙骜大军,算上异人步军,尚有十二万左右。王龁大军被抽调走一部分,再加上突围时的损耗,也还剩下十二万左右。两部加载一起,预计在二十五万。

    百里石长城以北,还驻扎着嬴豹的三万五千大军。同样的,赵军在故关还留守着七万大军,专门用来监视嬴豹大军。

    因此,在兵力对比上,双方仍然是势均力敌。

    六路大军,互相交织,实在是千古未见之奇观。

    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主帅的能力。而在这一方面,白起显然更胜一筹。

    武安君白起一直在狼山望楼观战,战局的任何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唯一的变数,就是他没有想到,故关竟然突然多出四万精锐异人军团,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王陵大军惨遭覆灭。

    如今的战局,看上去双方势均力敌,谁都有机会围歼对方的一路大军。

    赵括可以跟赵庄大军配合,南北夹击王龁和桓龁两部,吃掉这两路骑兵。同样的,白起也可以反过来南北夹击赵庄大军,就要看谁技高一筹。

    实际上,秦军还是占据优势。

    其一,王龁和桓龁两部,都还没有经历过连番大战,士卒体能充沛。他们也是战场上,唯一一支没有经历大战的部队。

    其二,王龁和桓龁两部,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骑兵,在机动性和灵活性上,要远强于赵军。反观赵括大军,除了三万余铁骑,剩下的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步军,如何能够撵上王龁和桓龁两路铁骑。

    其三,赵军心怯。经历过被围困的绝望,赵军是断不敢再轻兵冒进,全力南下,跟秦军决一死战的。万一后路再被断,那真的是欲哭无泪。

    赵括也非庸人,他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求歼敌,只求将赵庄大军接应出来,共同退守故关,再从长计议。

    两军统帅,皆非常人。赵括所欠缺的,主要还是实战经验。最近生的一系列大战,足以让他吸取教训,进步神。

    白起何等人物,看清形势,果断下令,命令王龁和桓龁两路大军,立即汇合到一起,调转马头,挥师南下,冲击赵庄大军。

    桓龁接到命令,不甘心地看了对面一眼,狠声说道:“撤!”

    接到撤退命令,第二旅不再跟赵军千人骑纠缠,迅调走马头南下。就在这时,禁卫旅等部适时出现,接应第二旅将士。再加上王龁大军的协助,异人军团顺利地从赵军铁骑中撤离。

    两路大军,互相交缠在一起,现在要突然分开,就非常考验将领的能力。尤其是桓龁大军和异人骑兵军团,现在是主动撤离,等于将后背交给敌人。

    因此,大军断不然一窝蜂地撤退,否则的话,很容易就变得敌人的靶子。

    好在无论是王龁、桓龁,还是史万岁、张辽,都是经验非常丰富的将领,如何安排殿后部队,如何安排侧翼掩护部队,如何安排前军,都心中有数。

    再加上赵括大军,先前猛攻王陵营垒,已经累的精疲力竭。再后来,还要咬牙拦截桓龁大军,体力更是透支。

    如今,在秦军将领的严密安排下,眼看找不到合适的突袭机会,自然也就顺水推舟,放桓龁大军顺利撤离。

    眼看着秦军十万铁骑杀气腾腾地朝赵庄大军杀去,赵括只能打起精神。他下令故关大军由后军改为前军,率部开始南下,前去接应赵庄大军。

    故关大军之前养精蓄锐,关键时刻才从关内冲出,面对的是已经摇摇欲坠的王陵大军,因此在体力上,尚有余力。8
………………………………

第二百七十章 烽烟再起

    武安君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他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

    命令王龁和桓龁两部放弃进攻赵括大军,转而南下,夹击赵庄大军,便是白起这种用兵思想最直接的体现。

    围困赵军计划的落空,并没有让白起沮丧。他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消灭赵军的有生力量,为后续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见识到异人骑兵军团的厉害之后,桓龁消去对异人军团的轻视之心。此次南下,桓龁没有再让异人军团殿后。负责殿后的,是王龁的三四万铁骑。

    十万铁骑,以雷霆万钧之势,朝赵庄大军扑去。赵括的十五万大军,只能迎着浩浩骑兵掀起的漫天尘土,一路急行军,紧追而来。

    此时赵庄率领的二十余万大军,正跟南面的蒙骜大军以及西面的王龁余部混战在一起。为了消灭赵庄大军,白起已是下了死命令,要求两路大军务必将赵庄大军死死咬住,不让其脱困。

    蒙骜得令,下令所部步军绕道赵庄大军身后,堵住赵庄大军北上之路。步军结成防御军阵,犹如一道铁链,死死地缠住赵庄大军。

    赵军副将赵庄也是身经百战,在接到上将军赵括的军令后,立即调整军阵部署。他将步军布置在南面,同样结成防御战阵,抵御蒙骜大军和王龁余部正面的突击。再将铁骑逐渐转移到北面,负责突破蒙骜大军布下的防御铁链。

    四五十万大军,在丹河河谷,转展腾挪,互相厮杀。

    白起坐镇狼山望楼,居高临下,以极佳的视野,精准地指挥两路大军,分进合击,进退自如,将赵庄大军牢牢拖住,动弹不得。

    赵庄身在局中,无法看清全局,只能被动应敌。

    经过几轮试探,赵庄已经彻底放弃仅凭借自己的力量脱困。他再次调动大军,做好抵御秦军南下铁骑冲锋的准备。

    赵庄很清楚,他的任务,就是拖到上将军赵括大军赶来增援。等到那时,才是反击之时,谁输谁赢,就未见得。

    赵庄重新布阵之后,中央步军十万,两翼骑兵各五万,总共二十万红色胡服大军,便如秋色中的枫林,火红火红。两翼骑兵尽皆阴山胡马,人各一口长刀一张弯弓,千骑一旗,部伍极是整肃。

    根据战场形势,中央方阵的布阵比较怪异,竟是按照南北对称布置。

    前后第一梯次二十列每列千人的牛皮盾牌弯刀兵,第二梯次十五列每列千人的长矛投枪手,第三梯次十五列每列千人的强弩弓箭手。方阵两侧各有一座三丈余高的望楼云车,猎猎飞动着巨大的“赵”字红色纛旗。

    可想而知,为了应对秦军的南北夹击,赵庄也是费尽心思。更高明之处在于,他能与混战当中,逐渐将军阵调整到位,确实了不起。

    看到赵庄应对自如,望楼上的白起也是颇多感慨。

    不愧是同时期,唯一可以同秦军匹敌的赵军。他们无论是士卒战力,还是将领的能力,跟秦军都不相伯仲。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国力不足。

    拖住赵庄大军的目的已经达到,白起当即下令,命令蒙骜步军撤下,重新跟主力部队汇合,让出空间,留给即将到来的十万铁骑。

    于此同时,白起下令王龁余部集结之后,布置在赵庄大军西面。蒙骜大军集结之后,布置在赵庄大军东面,对其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白起更深一层的目的,还是要用东西两路大军,牢牢地拖住赵庄大军两翼骑兵,使其无法插上,跟南下的铁骑混战在一起。

    白起的一番布置,让赵庄异常难受,他就像一头被困的猛兽,四面皆敌。唯一的缺口,就是南面营垒,看上去是生路,实际上是最大的死路。

    更让赵庄无奈的是,他都做好了被南北夹击的准备,偏偏白起在南面没有布置一兵一卒,让他的一番布置彻底落空,再想调整军阵,已经是来不及。

    赵庄跟白起的差距,在这一场你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