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8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蜀地、川北、湘南以及江川四大行省,刚纳入王朝治下不久,跟老牌行省有着很大差距,临时任用的官吏也是良莠不齐。

    蜀地、川北跟湘南归附之前,用的又不是跟大夏一样的架构体系,仅要纠正调整过来,就要费很大一番功夫。

    绝不是说,改一个机构名称,就能扭转官吏的思维。

    此间事情实在是错综复杂,欧阳朔专门叮嘱张廷玉,吏治署要借着这次考核的契机,对四大行省来一次全盘梳理。

    不合格的坚决辞退,绝不姑息。

    据说这一次张廷玉承受着很大压力,每天找他说情的不知凡几。

    盖因此番考核的情况着实不乐观,贪腐、渎职、滥权者数以千百计,实在是触目惊心,再不好好整治一番,就要出大事了。

    不独新进的四大行省,就是云南、川南、岭南以及闽南四个老牌行省,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甚至于说,随着大夏日渐富强,一些地方已经隐隐滋生出地方豪强势力。欧阳朔就是为王朝制定再好的制度体系,也防不住人心的贪婪。

    欧阳朔虽然相信,张廷玉这位老而弥坚的大臣能顶得住压力,但也不能袖手旁观,要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来,支持吏治署的工作。

    进京说情的可不止是那些考核不过关的官吏,还有他们的上级,已经牵扯到郡守一级了。毕竟哪个郡治下被刷掉的官吏太多,郡守面子上也挂不住。

    欧阳朔态度非常坚决,对张廷玉说:“哪个要为属下说情的,要他直接来找本王,本王倒是要听听,他们能说出个什么花样来。”

    纵观整个大夏,自然是没谁有这个胆子的。

    欧阳朔这话刚一传出,第二天就有大量官吏悄悄离京,返回治下。

    他们知道,王上这次是要动真格了。

    但凡是王朝老臣,对王上那是又敬又怕,没人敢忤逆王意,那是找死。

    随着此轮更新,盖亚赋予了NPC更高的智能,更强的私欲,势必对整个官场都将提出一场严苛的挑战。

    为此,欧阳朔特意召见御史大夫魏征以及监察署长,让这两大监督机构扩编人手,加大对地方衙门的监督力度。

    暗地里,欧阳朔对山海卫指挥使申不害也叮嘱了一番。

    时至今日,欧阳朔的一些思想已经发生了转变,他更希望能通过御史台跟监察署这等明面上的机构,来对官吏实施正面监督。

    而不是通过山海卫这样的谍报机构。

    既已登基为王,欧阳朔可不想在王朝内部掀起恐怖统治,那不是什么好事。对此,欧阳朔还特意敲打过申不害,让山海卫收敛一点。

    当然,该监察的还得监察。

    除了对官吏的监督,还有对地方事务的把控。诸行省都设立了总督衙门,相对减轻了朝廷的工作量,可也容易让总督滋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如何平衡地方与朝廷的厉害关系,就得看欧阳朔这位帝王的手腕了。

    诺大的王朝,幅员万里,子民近亿,自然不是欧阳朔一人照看的过来的,因此欧阳朔需要借助内阁这个中枢机构,来统领文官集团。

    加上新进的严嵩,内阁已有三位阁老,每一位都是经验丰富的不能再丰富的经年宰辅,是欧阳朔最坚强的左膀右臂。

    为此,欧阳朔还为三位阁老做了一个分工。


………………………………

第一千零一章 财政廷议

    三位阁老中,内阁首辅姜尚负责统揽全局,相当于总理政务大臣;次辅寇准主要督管朝堂,次辅严嵩则将主要精力放在地方。

    三人互相配合,才能让大夏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流畅。欧阳朔这位主君则高居内阁之上,遥控整个朝局。

    …………

    二十二日下午,勤政殿。

    姜尚、寇准以及严嵩三位阁老,萧何、卫鞅、范蠡以及杜如晦四位掌院大臣齐聚一堂,共同敲定大夏王朝盖亚五年的年度财政预算。

    列席廷议的还有工业署长陈炳光以及四海钱庄主官孟致达。

    自开朝立国起,大夏王朝的财政收支管理就变得越发正规起来。一年到头,朝廷财政节余多少资金,明年又有哪些大的开支,预计能有多少财政收入,必须在年前一一敲定,再不能像之前那般随意支配财政。

    到了年尾,还得对年初制定的财政预算进行核算,以理清职责。

    谁超支了,谁就得挨板子。

    “开始吧!”

    欧阳朔端坐王座,淡淡说道。

    自登基以来,欧阳朔已经很少像当领主时那般对领地规划大包大揽,细心地规划好一切,让大臣们执行就是。

    到了现在,欧阳朔只总览全局,说的话确是越来越少了。

    一则很多事情无需他说,自有臣子领会意图,照章办理。二则欧阳朔现在贵为帝王,金口玉言,随意一句话就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命运,自然慎重。

    姜尚见此,出列说道:“范大人,财政院先将去年的开支情况,给王上汇报一下,再议明年的开支。”

    “诺!”

    范蠡跟着出列,汇报道:“赖王上洪福,朝廷去年全年财政收入达6500万金币,以税收跟集团收益为主,其中税收5100万金币,集团收益850万金币。”

    集团收益中,既包括四海钱庄的金融收益,也包括【蜀山钢铁集团】、【华夏航运集团】等企业的盈利。

    日前,在欧阳朔主导下,工业署继【蜀山钢铁集团】之后,整合火炮、战舰、兵器铠甲、拟态飞行器、火枪等军工厂,联合设立【苍龙军工集团】,一跃成为王朝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集团。

    大夏王朝的集团改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渐渐成为朝廷经济支柱。

    “全年财政支出6100万金币,其中公共事业支出2100万金币,军费支出1850万金币,行政支出1200万金币,补贴性支出500万金币,其他支出450万金币。”

    公共事业支出,包括基本福利、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水等在内的一应公共事业开支,故而占财政支出的大头。

    其他支出中有一项比较特殊,就是王室支出。

    夏宫的维护费用,女官、宫女的俸禄、用度,欧阳朔、宋佳以及冰儿等王室成员日常耗费等,都有一个完整的账册,有定额,而非随意挥霍。

    将王室支出列入其中,意味着欧阳朔并不准备在国库之外,设立私库。

    历朝历代的皇家私库和国库是分开的,国库收入一般是农业和商业税等,皇家私库一般是丝、茶、盐、铁等垄断性的产业税。

    相比之下,大夏早就放开了对丝绸、茶叶与食盐的专卖。随着跟澳大利亚签订铁矿石进口协定,对铁矿石的监管也在逐渐松绑。

    这些产业税也就无从谈起。

    皇家私库要养皇亲国戚,还要修宫殿等,一般都会有剩余,国库不足的时候还要拿出来充实国库。

    当然也有不够的时候。

    尤其是到了王朝中后期,皇亲国戚阵容庞大,数以万计,他们就像一群蛀虫在腐蚀着王朝根基。

    宫殿的每一次大修,也要耗费海量的银子。

    明嘉靖年间,宫里一场大火,仅是要将宫殿修缮完毕,就耗费七百万两白银,占了大明朝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小半。

    国库则一般用来发俸禄、修路、架桥、修水利等,遇到灾年还要赈灾。当然也有奢靡的皇帝,将国库钱财转到私库,供个人享乐之用。

    明朝中后期,此邪风盛行,皇帝骄奢淫逸,纵容宦官打着皇帝的旗号到处敛财,盘剥百姓,侵吞国库银。

    有些皇帝甚至跟贪官污吏沆瀣一气,分成赃款,或者通过抄家的方式直接把赃款据为己有,抄家灭门者不知凡几。

    如此肥了皇家,苦了百姓,断了王朝根基,

    因此,欧阳朔打一开始就要杜绝此弊端。

    王室用度除了财政院预算拨付的费用,实则还有其他经济来源。

    一是欧阳朔外出探险时,缴获的金银珠宝会分一些给内库。二则宋佳执掌的【山与海娱乐控股集团】,每年都能产生可观的利润。

    有此两项收入,王室成员又仅三个,欧阳朔自然无须挪用国库之财。更何况欧阳朔历来提倡王室节俭,除了必要的场合,绝不铺张浪费。

    正所谓:上行下效。

    以欧阳朔为首的王室提倡节俭,王公贵族们自然就不敢太过奢靡,整个王朝风气为之一正,方为兴盛之道。

    ……

    收支相抵,一年下来,朝廷也不过节余400万金币。

    当然在外界眼中,大夏拥兵数百万,一年之内发动三四场大战,还能实现财政节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全球范围内,一半以上的领地早已入不敷出,只能通过不断增加赋税、发行国债等方式,艰难维持领地运转。

    第五次系统更新之后,更慢的建设速度,更真实的灾难系统,更聪明的百姓,更激烈的全球竞争,会让这些领地在盖亚五年更加难熬。

    一个不好,甚至可能惹恼覆巢之祸。

    【炎黄盟】接连打了几次败仗,底子都快被打光,好在随着【炎黄盟】跟北美远洋航路的打通,凭借他们的经商天分,还是很快就能起死回生。

    前番帝尘在拍卖会上耗费的四百万金币,估计也是家族掏腰包,以邯郸城的财政状况,没可能拿得出这笔钱来。

    谈完去年的收支,范蠡接着说道:“据财政院分析,盖亚五年有四大利好。其一,新进的四个行省整合完毕,可极大地增加朝廷税收。其二,【苍龙军工集团】等集团经过内部整合,逐渐走向正轨,将贡献更加可观的利润。”

    “其三,工业化初露峥嵘,民间作坊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继而刺激商业税的增长。其四,《跨地中海贸易伙伴关系协定》与《泛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协定》的落地,将进一步刺激远洋贸易,增加关税。”

    “综合以上利好,财政院初步测算,明年的财政收入将再上一个新台阶,预计可达9500万金币,甚至突破一个亿,实现46%以上的增长。”

    欧阳朔听了,不置可否,46%的增长率看起来很惊人,可那是建立在王朝不断开疆拓土的基础上,而非内生增长动力,绝难持久。

    想到盖亚五年的几场大战,朝廷财政并不会如何轻松。

    姜尚见此,眼神微眯,道:“财政院的测算虽然很乐观,可明年的开支也将再上一个台阶,四大院都有哪些大的开支计划,都议一议吧!”

    王上的一举一动,自然都在这位内阁首辅的注意下。

    姜尚说完,行政大臣萧何第一个出列。

    公共事业支出中,除民政署管辖的基本福利支出,剩下的公共支出大都由行政院主导,再加上占大头的行政支出,行政院在四大院中的财政支出是占比最大的,甚至超过花钱如流水的枢密院。

    明面上,行政院又没什么直观的财政贡献。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萧何承受着怎样的压力了,但是该说的还得说,“明年,科教文卫署要在四大行省推进基础教育与基础医疗,农业署要疏通水利,建设署要拓展道路网络,公共开支预计要在今年的基础上再增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