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元璋-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善长又叮嘱大家不可大意,元军几十万就在这一带,要打,就痛痛快快,不可久拖。
  这一天,郭子兴病势稍轻,坐于榻上,郭天叙陪侍。张氏和小女儿郭惠进来,张氏用方盘托了一个碧玉盏,是刚熬的燕窝汤,让他用一点。
  郭惠此时已有十岁左右,长相秀丽,她用调羹喂郭子兴喝了几口。郭子兴问:“和阳方面有消息吗?”
  郭天叙皱了皱眉头说,好像并不顺手,有探子报,倒把大股元军引到滁阳来了。
  “是吗?”郭子兴心里立刻像压了块巨石,这正是他担忧的,这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他吩咐马上去叫朱元璋来,燕窝汤也喝不下一口了,不住地唉声叹气,郭惠怎么撒娇哄他,也没见笑脸。
  朱元璋此时也在生气,是因为缪大亨误了战机。
  朱元璋、李善长、徐达几个人正在议事,郭宁莲引着个探马进来,探子道:“启禀总兵大人,汤将军有信报来。”
  朱元璋看了信,气得把信摔了:“这个缪大亨!如此之笨。”李善长拾起信看着。
  郭宁莲问:“怎么了?”
  原来缪大亨、陆仲亨本是带青衣兵先行的,他们过陡阳关时,和阳哨兵得知消息,报告说庐州路义兵来支援和阳了,和阳父老备酒肉出城迎接。由于他们在路上吃了一顿饭,把时间耽搁了。
  这真叫人啼笑皆非。
  幸好汤和、花云领的红衣兵倒是老老实实按规定路线抵达和阳城下,元朝守军出城迎战,但单兵深入,又只有三千人抵什么,吃了败仗,后退二十里,才碰上青衣兵酒足饭饱地上来。后来合兵一路,好歹打败了元将,到底占了和阳。
  徐达说,这就好。这叫有惊无险。
  这时又有探马来报,元军在平章帖木儿率领下来协助攻打滁阳了,围得水泄不通。
  朱元璋说:“来得好快呀!走,我们上城看看去。”
  他们刚出屋,郭天叙来了,说:“父帅请姐夫过去呢。”
  朱元璋只得让徐达他们先去看敌阵,自己与李善长一起来见主帅。
  郭子兴挣扎着从床上起来,带病坐在帅座上,问刚刚进来的朱元璋:“你说怎么办吧?都是打和阳惹下的祸,现在元军几十万兵临城下,已经派使者来劝降了。”他手里抖着帖木儿的劝降信一筹莫展。
  朱元璋尽量用自己的镇定和胸有成竹来影响他,指出我们已如期占了和阳,这就不怕了。我们可关闭三座城门,把兵力集中到南门把守,坚守待援,等和阳兵返回来,里外夹击,敌人必退。
  张天佑主张把元军使者杀掉,把人头挂在城门旗竿上以示拒降。想叫我们投降,帖木儿想得太美了。
  朱元璋坚决反对杀掉使者,杀了他,帖木儿会以为我们胆怯了,才杀使者,只能加速敌人增兵。
  李善长也说:“朱总兵的话很对,可用城中固守的阵势吓唬他,使他们不敢攻城。”既然他们这样有把握,郭子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他也没精力过问更多了。
  大战就在滁阳城下展开,郭子兴整天提心吊胆。
  战鼓声、喊杀声阵阵传来,郭子兴已在弥留之际,不时惊厥。当又一阵厮杀声透入重帷时,郭子兴神经质地坐起来,两手向空中抓着:“元璋,元璋救我……”
  张氏扶他躺下,安慰他说:“你放心吧,朱元璋已经打退了元军,保住了滁阳不说,又占了和阳。”
  郭子兴安静下来。他慢慢睁开眼,看看周围,除了妻子儿女,没有别人。郭子兴喃喃地说:“去叫朱元璋,我有话说。”
  马秀英说:“他在城外作战,我叫人去找他。”
  滁阳城外,双方在厮杀,天昏地暗,尸体堆得过多,常常把战马绊倒。
  朱元璋骑马立于帅旗下,郭宁莲执双刀立于侧,另一侧是郭英。
  只见徐达挥舞长枪在元军中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朱元璋说:“徐达是一员猛将啊。”
  忽然乱箭飞蝗一样向朱元璋射来,头上的罗伞、旗帜纷纷中箭,被射得七零八落。郭宁莲举双刀快速挥舞,挡着箭矢射向朱元璋,箭矢纷纷坠地,不一会儿,她脚下的箭矢堆成了小山。郭英则率部下放箭回击。
  又一股元军骑兵冲过来,有人高喊:“抓穿绿袍的,那是朱大耳朵!”
  朱元璋一回头,为首的头上戴貂绒的蒙古将领已挺枪刺来,朱元璋舞剑去挡,还是中了一枪,几乎栽下马去,郭宁莲死命冲过来救护,拼死与元将交锋,她虽越战越勇,但敌骑太众,一时难以制胜。郭英环顾四周大叫:“快来救主!”
  徐达正力战敌将,听见郭英呼救,抛下敌手,回马而来,挺长枪大叫,“我来了!”连挑几人落马,他挡住围上来的骑兵,掩护郭宁莲、郭英簇拥着朱元璋撤回城中。
  朱元璋却不走,他说:“我一进城,等于宣告败北。”他下了马,亲自擂鼓。
  士兵一见主帅不顾安危,竟下马亲自擂鼓为他们助战,顿时个个振奋,呐喊着复又冲向敌阵。
  朱元璋忽见敌兵溃退,原来从和阳方面来的汤和、花云兜了元军后路。
  朱元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郭宁莲见朱元璋右臂有血迹,说:“你伤了?”
  朱元璋看看,说:“我这副铠甲不行,被挑开了,剐伤了皮肉。”
  郭宁莲很不满地说:“有银盾玉甲你拿去溜须拍马了呀,活该。”
  朱元璋一笑,也不跟她计较。
  这时,朱文正骑一匹快马奔出城来,直驰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叫道:“文正?你不好好在城里读书,跑出来干什么?”
  朱文正说:“娘说,郭元帅不行了,叫父亲马上回去。”
  朱元璋只得把战事交代给郭英,现在元军已溃,可告诉徐达追击十里左右即归,小心中埋伏。
  郭英答应一声是,飞马去找徐达。
  朱元璋带郭宁莲、朱文正向城中驰去。
  朱元璋连铠甲都没来得及卸下,就带着伤赶到卧房来了。此时郭子兴已处于昏迷状态,医生早已束手,催促他们赶快预备后事。
  张氏立即哭了起来,郭惠陪着她掉泪。
  朱元璋坐到床头小凳上,拉住郭子兴的手,轻声叫着:“岳父,岳父,元璋回来了……”
  很灵验,郭子兴竟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似有挣扎着坐起来的意思。朱元璋按住他,说:“不要动,别着急,会好起来的。”
  郭子兴眼角滴出几颗清泪,在枕头上点了点头,说:“你回来了,我就放心了……元军退了吗?”
  朱元璋说:“岳父放心,已大获全胜了。”
  郭子兴的目光巡视着,落在他的右臂上,发现了血迹,他说:“你伤着了?这副甲太薄、太脆。”他回头叫张氏,手乱指乱摇。张氏不明白他到底要什么。
  “甲,甲……”他含混不清地咕噜着。
  还是朱元璋最先明白了,他说岳父可能要自己送他的那副铠甲。
  张氏抱来那副银盾玉甲,堆在床边,果然对了,郭子兴用手抚摸着那铠甲说:“物归原主吧,你在战场上厮杀用得着。我……再也用不着了。”语气极度悲凉。
  朱元璋说:“岳父不要往窄处想……”
  郭子兴伸出苍白颤抖的手,拉住朱元璋的手,轻声问:“你恨我吗?怪我吗?”
  朱元璋说:“你这样说,小婿真是无地自容了。三年前,我孑然一身,来投效岳父,没有你,我也许冻死饿死路旁了,哪会有今天。”
  “有你这句话,我也能闭上眼睛了。”他喘息了一阵,又看着他的两个儿子和小女儿郭惠,对朱元璋说:“我死后,你就袭了我的元帅吧,天叙、天爵不懂事,也不成器,还有惠丫头,你好歹看在我的面上,给他们一碗饭吃,我在九泉下也安心了。”朱元璋知道他的心事,他最希望的是朱元璋能像辅佐他一样辅佐他的儿子,只是说不出口而已,如果朱元璋无此心,他说了也是白说,两眼一闭,管得了身后事?他也知道两个儿子不成器,倒不如先做个人情,朱元璋日后尚能善待他们。
  他没想到,朱元璋竟然把郭天叙当成了幼主看待,这令一个垂死的人感动莫名。
  朱元璋泪流满面地说:“岳父放心,我一定好好辅佐天叙的,我不会背主……”
  郭子兴似乎得到这句承诺放心了,攥着朱元璋的手渐渐松开了。
  屋子里立时掀起一片哭声。
  朱元璋在部下们一片埋怨和责难声中埋葬了岳父郭子兴。最高兴的是郭天叙,他连让都没让一下,便坐上了发号施令的帅椅,但他也看出来,他说的话等于放屁,没几个人理他,朱元璋还是实际上的主子。这令张天佑、郭天叙十分忌恨,他们决定去请尚方宝剑。朱元璋也好,已故的郭子兴也好,表面上不都保持着与龙凤皇帝小明王韩林儿的友好关系吗?如果在那里讨来封号,不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吗?
  郭天叙没等烧完“头七”,就去投小明王讨封去了,朱元璋后来才知道。
  这天朱元璋来到滁山脚下郭子兴墓前为他烧七。
  郭子兴的墓碑上刻上了“已故滁阳王”字样,这是朱元璋的主意。刚刚摆上祭物,李善长迈着方步走来。
  朱元璋迎过去,难得李先生也来祭奠他。李善长向来对郭子兴没半点好印象的。
  “我两手空空,是神祭而已。”李善长说,“我就知道你会在这里,你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真的连纸帛、冥钱都没有备。
  马秀英知道他们要谈事情,就先回去了,她说文正、文忠他们还等她讲《论语》呢。
  她走后,李善长说:“朱将军是为这位滁阳王而悲呢,还是为自己悲?”
  朱元璋说:“人死了就不要苛求了。这都是他儿子的主意,当然对我怨怒,如不是我力阻,他也就加冕为王了。”
  李善长问:“张天佑和郭天叙到亳州去了,你知道吗?”
  朱元璋点点头,表示他知道。
  李善长说,刘福通和杜遵道等人已正式拥戴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登极为帝了,国号宋,建元龙凤。张天佑就不该去,去干什么?讨封而已,无非是想借钟馗打鬼。
  朱元璋长叹了一声。
  李善长承认朱将军善于守拙,别人很难做得像他那么好。不过,他认为朱元璋不该在郭子兴临死时答应辅佐他的儿子。
  朱元璋很无奈地说:“我怎么办?我知道他那口气迟迟不肯咽,不就是等我这句承诺吗?”他确实感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不想让他死不瞑目。
  李善长说:“人情你倒是做了,可你想过别人吗?现在滁阳、和阳舆论汹汹。”
  朱元璋问:“都议论什么?我做错了什么吗?”
  李善长告诉他,连徐达这样忠心不贰的人都觉得心灰意冷,好多人要另寻出路呢。这倒令朱元璋大吃一惊。
  “当然。”李善长说,连他都寒心。大家投奔你朱元璋来,为什么?因为看你能成就大业,能带着大家荣华富贵,能叫他们封妻荫子!你把他们转卖给一个废物,他们会怎么想?这一说,朱元璋立刻后悔了,很感羞愧。
  朱元璋说:“是我不好,我只是想自己了。”
  李善长道:“想你自己也不对!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加害于你,郭子兴不在了,连这样一个摇摆的中间人也没有了,如果你不改弦易辙,一败涂地的日子不远了。”
  朱元璋问:“那,现在怎么办?话我已经说出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