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元璋-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再度陷入险境。
  在飞蝗一样的箭雨中,郭宁莲和云奇一人持一块盾牌,立于朱元璋前面,另一只手用刀剑拨矢。
  一支箭射中了郭宁莲左臂,盾牌当的一声落地,朱元璋一惊,说:“你快下去。”
  郭宁莲一声不吭,一弯腰拾起盾牌,重又举起,遮挡着朱元璋。朱元璋看到,血顺着她的胳膊流下来,染红了盾牌,船甲板上积了一摊血。朱元璋一双眼里蓄满了感动的泪水。
  由于廖永忠、常遇春、俞通海将张定边的船团团围住,张定边开始指挥退却,他连续中箭,浑身被扎得像刺猬一样,仍在战斗,直到冲出包围,也没有倒下。
  朱元璋感叹道:“真是骁将啊。”随后下令吹号角,集合船队。
  号角在苍茫的水面上响起。
  大小船只向朱元璋靠拢来,敌船已无影无踪了,湖中漂着无数死尸。
  朱元璋见郭宁莲兀自举着盾牌,脸色白如纸,他一把抱住她,心疼地叫了声:“宁莲!”
  郭宁莲站立不住,倒在了他怀中。
  众将齐刷刷站满了朱元璋的坐船甲板。
  有十多个千户、百户和队长被绑在船头,他们都是临阵退却的首领。
  朱元璋挥挥手,刀斧手一声喊,十几个人头滚下湖,脚一蹬,尸首也随之下水。
  朱元璋对众将说:“今后有临阵退却者一律斩不赦。不是我朱元璋心狠,你只顾自己活命,你一退,乱了别人阵脚,危害全局。我朱元璋被几十条舰船围着,我也没有跑啊!”
  众将都用钦佩的目光看着他。朱元璋临危不惧,确实做出了榜样。
  郭兴认为,临阵退却者,是该问斩。不过,我们失利不是将士不肯用命,而是战船大小过于悬殊,仰攻无法奏效,攀上大船也不容易。
  刘基看看天空,试试风向,对朱元璋说:“郭兴说的对,不能这样拼,拼不过,我看可用火攻。”
  朱元璋也伸手试试风:“先生欲学诸葛亮借东风吗?”
  刘基却说有风没风无所谓,他要朱元璋征几条渔船,上面装满芦荻、火药,再泼上油,开到大船底下再点火。
  朱元璋说:“那不是连我们的士兵一起烧死了吗?”他不想留下残忍的骂名。
  刘基另有主意,每船后可拖一条小船,点火后士兵即跳到空船上逃脱。
  朱元璋说:“好,就用火攻!常遇春,你去准备。”
  常遇春答应下来,众将陆续下船。
  当众将分头去执行任务时,朱元璋叫住了徐达,让他等等。
  徐达回身等他吩咐。
  朱元璋意外地令他马上点本部军马回金陵。
  徐达说:“这个时候让我撤出去?”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刘基称赞朱元璋远见于未萌,是要防备张士诚这时候趁火打劫。
  朱元璋说:“若是张士诚杀奔金陵,李善长和费聚、陆仲亨带的那点兵肯定守不住,如金陵有失,我们可就无家可归了。”
  徐达说:“好,我马上回应天。”
  底舱里,船更显得晃晃悠悠,浪滔声不绝于耳。
  受了伤的郭宁莲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血把缠裹左臂的白布都洇透了。朱元璋端着一碗汤在喂她。她喝了一小口,便摇摇头不喝了。
  她问是什么时辰了?
  朱元璋告诉她快天亮了。
  郭宁莲说:“你一夜没睡?”朱元璋笑笑。郭宁莲对门口的七巧说:“你怎么能让他熬一夜?这么险恶的大仗,没有他怎么得了!”
  朱元璋说:“一宿不睡觉算什么?只要我能陪着你就行了,别人在这儿我不放心。”
  郭宁莲挣扎着坐起来,说:“你不走,我也不养伤了,我上甲板上去。”
  朱元璋这才说:“那你睡一会儿。”
  郭宁莲点头,马上闭上眼,见他悄悄脱下鞋,手提着鞋光着脚上了顶舱。
  郭宁莲有感于他的体贴,泪水夺眶而出。
  鄱阳湖上,新的大战帷幕又拉开了。
  陈友谅亲自出阵,他的巨型楼船更高更大,劈波鼓浪,汹汹而来。陈友谅坐在楼船顶层杏黄罗伞下,达兰坐在一边,还悠闲地弹着琵琶。这是陈友谅用以安军心之举。
  朱元璋远远地看见了,对刘基说:“上阵带美女,弹着琵琶助战,古往今来闻所未闻啊,陈友谅这个打鱼郎是为一绝呀。”
  胡惟庸附他耳畔说:“瞧见那弹琵琶的美人了吧?那就是倾国倾城的达兰。”
  朱元璋一时心动,手搭凉篷仔细看着。脸上五官看不大清,但那是一个美丽的影子,叫人销魂的影子,看得朱元璋心猿意马。刘基说:“这一仗,弄不好陈友谅真的要倾城倾国了。那他一定怪这美人。”
  朱元璋说:“关这美人什么事?”
  刘基说,周幽王失国不是怪褒姒吗?殷纣王灭亡不是归罪于妲己吗?安史之乱不是非要勒死杨贵妃这个祸首吗?以成败论英雄的同时,也是成败归罪女人。
  朱元璋说他此论切中要害,透辟,很少有人这么想过,看来得为女人鸣一回不平。是不是也关照陈友谅一声,万一他这个大汉皇帝短命,最好别委过于达兰。
  刘基哈哈大笑起来。
  鄱阳湖面上,战鼓和着浪涛声轰响着,双方千船齐发,呐喊声排山倒海。这同时是一场胆魄之战、气势之战。朱元璋的甲壳虫一样的小舟,虽多却总有点寒酸之感。
  突然,掩护在船阵中的七条快船脱颖而出。
  装满了火药和浸油芦荻的船伪装得很巧妙,每船船头都有人喊着号子鼓噪,后面十几个摇橹手拼力划船,船速如飞。而众多穿了盔甲的不过是稻草人而已。
  陈友谅注意到了飞速前进的七条船,他站了起来,问:“这是怎么回事?这几条小船为什么单兵突进?可疑,快拦住。”
  但为时已晚,七条船分别划到了连接着的敌人巨舰下,士兵们轰的一声点燃芦荻,然后飞快跳上拖着的救生舟,砍断缆绳,飞一样逃回本阵。
  风卷火舌,火势越来越大,敌船一片慌乱,都想尽快躲开,但船尾大不掉,已陆续被火船引燃,湖上顿时烈焰腾天。
  在敌舰上一片鬼哭狼号时,朱元璋阵中战鼓齐鸣,万箭齐发,烧死的、中箭的、落水的敌兵不计其数,湖水都被血水染红了。
  陈友谅的船好歹向后逃脱了,有人从小船上攀援而上,原来是一个小校,他带着伤,满身焦糊,向陈友谅报告说:“陛下……陛下的弟弟陈友仁、陈友贵,还有平章陈普略……都被大火烧死了。”
  陈友谅惊魂稍定,仍在喊:“杀,杀!我不信大舰船杀不过他的小船。”
  朱元璋的损失也不小,院判张志雄在作战时桅樯折断,敌船上铁钩丛刺搭上来,眼看要当俘虏,他横剑自刎了。除他以外,丁普郎、余昶、陈弼、徐公辅也都战死,最令朱元璋感动的是丁普郎,眼睁睁看着他身受十多处重创,已经被敌兵砍去了头,身首分离了,双手却仍然死死抓住一杆长枪不倒,目睹邻船这惨烈场面,朱元璋几乎要号啕大哭。
  撤回到驻地后,朱元璋马上召集将领研究应对之策。
  不管怎么说,形势对朱元璋有利。
  由于陈友谅的左右金吾将军投降了朱元璋,对陈友谅的打击更大。朱元璋鼓励将领必须不计伤亡,一鼓作气。
  陈友谅没处出气,把捉去的战俘全都绑上石头沉到湖里去了。
  朱元璋问:“我们抓了他多少降卒?”
  刘基说:“总数在一万以上。”
  朱元璋宣布了与陈友谅截然相反的策略:一个不杀,要回家的,发给盘缠;要留下当兵的,发给安家费。
  常遇春说:“这么一比,太便宜他们了。”他有点愤愤不平。
  “士兵无罪。”朱元璋说,“事情怕比,一比,我们就得人心了。”
  大家都服气地点点头。
  朱元璋想给陈友谅写一封信。这举动很令将领们不解。
  常遇春说:“打沉他的大船,叫他喂鱼,写信干什么?”
  朱元璋慨叹地告诫部将,一纸公文,有时胜过十万刀兵。他要告诉陈友谅,是你先攻我,并非我犯你,你不去与元朝斗,却来消灭同是反元力量的兄弟,这是逆潮流而动。我要警告他,他不配当皇帝,趁早自己脱去龙袍。要决战就快点,别学女人腔。
  刘基拍手叫好,这封信,必然激怒他。现在怕的是他保存实力逃走,如能激他再战,把兵力全毁在鄱阳湖上,陈友谅就算完了。
  廖永忠说:“趁热打铁,怎么个打法吧。”
  朱元璋胸有成竹,先令常遇春、廖永忠即刻率舟师出湖口,横截湖面,让陈友谅无逃归之路。
  二人答:“遵命。”
  朱元璋再令蓝玉带两万人马,在湖口陆上立寨栅,控扼湖口至少十五天,把从陆路逃跑的口子也堵住。
  朱元璋随后又命俞通海率舟师去占兴国,令朱文正从后面攻击陈友谅。时间久了,陈友谅困在湖中,没有吃的必大乱,那时就是他全军覆没的时候了。
  刘基说:“陈友谅只有困死鄱阳湖了。”
  朱元璋带着随从登岸后视察蓝玉所部陆师新建寨栅,脸上露出满意笑容。
  蓝玉从对面跑来,神情很紧张:“主公来巡营,也没告诉在下一声。”
  “告诉你,你好准备吗?”朱元璋说,“我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
  蓝玉领他看了初具规模的营盘,他用的是网式立寨法,反正陈友谅是水师,不论从哪儿上岸,都不给他留空子。
  朱元璋点头称是。他忽然发现,蓝玉的士兵人人屁股后头有个口袋,问是干什么的?他还开玩笑地问,不是预备抢钱的吧?
  蓝玉说:“是装炒米的。”他解开自己屁股后的袋子,倒出一把焦糊的米,递到朱元璋手中。蓝玉说,在水中作战,有时一天吃不到一粒米,没法生火做饭,如果人人带五斤炒米,就挨不了饿了。
  朱元璋大受启发,回头关照胡惟庸,让他告诉各路水师,人人仿照蓝将军的办法,背一个炒米口袋。
  胡惟庸答应连夜督办此事,保证明天人人有米袋子。
  蓝玉说:“主公在这儿用餐吧,我叫底下人去抓点鲜鱼来。”
  朱元璋说:“不行,我得回去。平时在哪儿吃都一样,现在郭宁莲在养伤,我不回去陪她,她太寂寞。”
  蓝玉叹道:“她真了不起,那天她举着盾牌护着主公,临危不惧,好多男子都做不到。”
  朱元璋笑笑,说:“我单独与你说几句话。”这等于下令回避,胡惟庸和众卫士全站住了。
  他二人向长满蒲苇的塘边走来。
  茂盛的蒲苇在风中摇曳着白花花的穗头,白鹭在天空中鸣叫着飞翔。
  朱元璋和蓝玉慢步走来。蓝玉显得有点局促不安,不时地溜朱元璋一眼。
  朱元璋突如其来地问:“最近没派信使给郭惠送信吗?”
  蓝玉额角顿时沁出了汗水,心怦怦乱跳。他说:“我知道,主公对我的不争气很恼火。”
  朱元璋说:“可我给足了你面子。我亲自把你的信使请到家中,明知他是替你送信,我看都不看,让他当面把信交给郭惠。”
  蓝玉说:“这更叫我无地自容了。”
  “你真有这个脸面,就不至于这样了。”朱元璋声音不高却很严厉,“我早就告诉过你,为什么让你不能再打郭惠的主意,你却当耳旁风。”
  蓝玉说:“我想……若从郭惠口中说出她父亲临终前遗嘱的事,我也就死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