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氏医女-第10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大人很耐心的帮他把册子翻开:“不识字没关系,有图。”
  乞丐一看,都是他认识或者不认识的生活工具,认识看起来改进了很多,不认识的干脆就看个新奇。
  他拿着册子嘿嘿笑:“有图是会看,可是我是乞丐,用不着。”
  那大人还是十分有耐心:“除非你当一辈子乞丐,不然总有一天能用到,再说,你用不到,有人能用到。”
  是的,一日为乞丐,就闲着终身不劳作,乞丐懒惰。
  可是还有很多勤快的人呢。
  他们是需要这个工具的。
  这册子上分门别类,生活中能用到的小工具都有图形,不光如此,有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工具也给改进了,比如雕玉石用水凳,做几何算术用的“规”“矩”……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册子上没有的。
  而且册子上还标注了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竟比那些老木匠说的还详细。
  这是一个能改变人生活习惯的册子。
  中国人在感情生活中很保守,但是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却很快。
  所以这个册子很快就风靡街头,因为人们有需要的,要去赶着做工具啊。
  钦天监施粥三天,就了三天的册子。
  有喜欢专研的人会拿着册子来问:“都是谁画的?”
  还是那位斯文白净的中年大人来回答:“永安公主。”
  啊!
  这就难怪了。
  出了永安公主,没人这么热心给大家普及这些知识。
  还有人问:“那工具都是谁明改造的?总不能还是永安公主吧?”
  “这到不是,有三分之一是永安公主,还有三分之一是逸风。”那大人指指低着头给人打粥的青年男子。
  青年男子表情清冷,打粥的时候也不跟人说话。
  人有外冷内热这一说,虽然他打粥不说话,但是他能替百姓做工具,就一定是个好官。
  周围听见的人笑了,朝逸风竖起拇指。
  有人又问了:“永安公主三分之一,逸风三分之一,那还有三分之一是谁造的?”
  那大人有些不好意的拍拍自己的胸口,憨笑道:“正是在下,让大家见笑了。”
  这怎么能是见笑?
  这要感激啊。
  众人纷纷问着大人的名讳:“大人,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您不能做无名英雄啊?请说出您的名字。”
  “是啊,大人您叫什么?我们回去好记在心里。”
  呼声太高,那大人再推脱就是拿乔了,他还是那样带着羞涩有些憨厚的笑:“在下名若山,是姓周的。”
  永安公主也是姓周的。
  是永安公主的亲戚。
  所以这事还是永安公主组织的。
  因为永安公主心中有百姓,所以总是把自己会的东西拿出来跟百姓一起分享。
  一时间腊八人们议论的不是谁家的粥好,都是永安公主的博学多识。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
  也不知是谁第一个先问的:“我们用这样见多识广博学多闻的永安公主,如果嫁到蒙古去,那这些知识是不是都被带走了?”
  有人就说:“带走的何止是这点东西,永安公主还收了很多徒弟呢。”
  “对,永安公主还请大儒给学子们讲课,可是听道理的可不光是学子们,人家墙都拆了,明白事理的人,总会知道听人讲道理的重要性,那是受益匪浅。”
  原来不知不觉中,永安公主已经为大家做了这么多事。
  都是好事,都是实事。
  不说别的,人们又想起瘟疫之时永安公主的出人出力。
  如果真的远嫁了,再有瘟疫谁来治?
  再有瘟疫谁来挡?
  对,人们又想起来了,抛开别的光环不提,永安公主是个大夫啊,是个脚踏实地,不惧恶名,有真才实学的大夫。
  就看这一点,也不能同意永安公主远嫁。
  人们一开始是私下里舍不得。
  后来逐渐摆在茶楼酒坊中说。
  如果听见有人说要将公主远嫁,甚至会有几个热心人指着那人的鼻子骂:“要嫁你嫁,你不嫁你媳妇嫁,你媳妇不嫁你妹妹嫁,你妹妹不嫁你闺女嫁,你们家都知道蒙古不好,不远嫁,那为什么要逼公主远嫁?”
  “说什么?怕打仗?”
  “如果蒙古人要抢公主,那打就打了。”
  所以舆论渐渐从“不愿意为了一个公主引起战争”,变成了为“保卫公主而战。”
  这可真是不得了,因为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状况,明明是一个红颜祸水,怎么老百姓都不恨他了?
  方家人听到了舆论真是又惊又恼。
  方太守不可思议的摇头:“想不到这位公主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咱们之前做的事都白做了。“
  方景隆攥紧了拳头恨恨的说:“错失了杀她的最佳机会,让她成了气候。”
  如果只是为了蒙古人,方君候可能就放弃了,可是不甘心,不甘心啊,她是从什么时候起,这么得民心的?
  民心,那些微不足道的斗升小民。
  不过是几个小小工具。
  怎么就能有这么大的作用?
  方君候所有斗志都被激起来了,他将下人拿来的小册子撕得米分碎:“贱民,贱民,我就不信他们能比得过舌灿莲花的读书人?他们不过是玩偶,朝中大元动动嘴皮子就可以让他们家破人亡,玩偶终究是抵抗不了操纵玩偶的人的。”
  国子监有一半的学子顶着风雪静坐请愿:“永安公主收买人心操纵舆论不肯为国和亲,红颜祸水祸国殃民,要么和亲要么褫夺封号驱逐出京。”
  如果事情还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都是小事。
  闹到读书人这里,就是大事了,读书人是干什么?时代的先锋,思想潮流的引领者,国家未来的栋梁。
  他们情愿,如果不准的话,可能会引起上层动乱。
  皇上听了大雷霆:“一个小小的和亲,为什么会闹的这么大?是不是有什么人在推波助澜?”
  锦衣卫的探子回报:“就算有,人也太多,没法查。”
  皇上道:“没法查就平,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情愿给朕平息了。”
  这个难度有点大啊,怎么对付这些读书人?难道要动用武力?
  锦衣卫前一秒还在惆怅,后一秒就笑逐颜开的来找皇上:“圣上,平息了,那些乱七八糟的情愿平息了。”
  “谁?”
  “怎么会这么快?”
  不光皇上,大刘公公都好惊讶,这次的行动有点过于迅啊。


第759章 意想不到
  对付读书人,要么用武力,要么就用比他们学问更高的人。
  林孝珏本来都已经请好了人替自己声,毕竟她有举子徒弟,她还对前国子监的监丞有恩,礼部韩大人是她的忘年交,户部韩大人是他的铁杆好友,再加上秋云风郑洪新他们,贤王世子哥几个也能笼络不少人,老狐狸陈国公的势力都不用用,最次也能跟国子监那帮人打个平手。
  可是他们这些人还没等出,国子监街头就已传来消息,那些学子解散了。
  林孝珏这日在公主府歇着,钱勇特地跑来告诉她;“公主你都才不到是谁替您出的头。”他表情安慰又带着一丝伤感。
  林孝珏有些诧异:“难道很难猜?”
  钱勇点点头:“是薛十三公子和陈博彦陈公子和好友一起过去的,他们跟国子监的人论南宋,国子监那些人没辩过,就算了。”
  南宋跟此时没什么相似的地方,一个是划江而治,一个是国富民强。
  能论的点就是该打还是该和。
  对于该打还是该和这个问题,千古以来,一直都有两个极端的观念,愿意讲和那伙人总会说主战那伙人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好战那伙人总会骂议和的那伙人是汉奸,卖国贼,没骨气。
  这两种观点真的没有对与错。
  南宋岳飞是主战的,所以被称赞为英雄。
  皇帝是不想打仗的,一家人都被金人抓去当奴隶了,他已经被打怕了,更怕父亲哥哥回来皇位没得做。
  这两个观念表面看起来显然是皇帝昏庸无能。
  可是如果细细追究一下,去看一看当时金国统治的北方,人民真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
  文献大多数都是汉人写的,所以免不了有些对外族人的歧视。
  林孝珏看过那时候的医案,百姓生活好像没什么两样。
  北宋政府**,金人政府重用的官员还是那些汉臣,人情风俗都一样。
  而且南宋政府和金国政府的官员私下里往来很密切,也很友好,经常一起喝花酒。
  直到蒙古铁骑驰骋而来,屠城,划分四等人,汉人统治区和金人统治区全部沦陷了。
  也就有了统一的大元朝。
  所以有人主战,为了民族尊严,为了祖国统一,这没什么好批判的,人活着不就得为了点什么吗?没有错。
  可是战争就一定会流血牺牲,谁都不想死,有人希望和平这也没有错。
  可是错就错在,现在希望和平的那些人不是通过强硬的手腕获得的和平,而是希望出嫁一个女子,把这种民族责任都推卸在一个女人身上。
  这个女人就是她林孝珏。
  听说辩赢了,林孝珏能找到的论点就是这些。
  一问钱勇,钱勇点着头:“陈公主口才好,大义凛然的,就是这么指责对面那些人的,说他们是懦夫,薛公子虽然说话的时候会激动,不如陈公子流畅,但他爹和老师毕竟是名人,影响力大。”
  所以林孝珏这次要多谢他们两个。
  可是林孝珏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如果她说不想欠这两个人人情好像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可是说实在的,她就是不想跟这两个人有瓜葛。
  陈博彦那里朋友是没得做了,林孝瑜也死了,跟陈家本身没有矛盾,可以不做敌人,但也不用再往来。
  跟薛世攀也没有真正的深仇大恨,可是薛世攀的处事风格跟她完全不是一类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是现在怎么办?
  要送礼物致谢吗?
  林孝珏想了想还是作罢了。
  其实很早以前,她对这两个人的情义就过去了,现在顶多算他们两个对她的回报。
  林孝珏古道热肠,但是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又会变成铁石心肠,所以薛世攀和陈博彦为她做的事,她很快就抛到了脑后。
  让钱勇先走,林孝珏又去后院找兰君垣。
  把事情经过都跟兰君垣说了一遍,让他安心。
  兰君垣听了神色明显有些失落,他严肃的问林孝珏:“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很无能,在你需要帮忙的时候我总是力所不及,就说现在,明明你要和亲的话,最不能容忍的人应该是我,可是出力的是别人,我什么忙都帮不上,甚至我连脸都不敢露,你选择我,会不会觉得很委屈。”
  这样的挫败感林孝珏能够理解。
  身边被优秀的人包围着,为什么对方就会对自己死心塌地?没有自信,也没有安全感。
  曾经她比兰君垣强,因为她有些后知后觉,朱高燧又不是青春年华,所以她自信了一段时间。
  后来宫里不断的进新人,再漂亮的女人又怎么能敌得过后浪的青春无敌呢?
  如果你爱上的人只爱颜色,那么注定的,你会有被抛弃的那一天。
  在最后的日子里,林孝珏就这样患得患失的。
  看着这样的兰君垣,林孝珏微微动容,她投身在兰君垣怀里,依偎在他的胸口:“我喜欢你是因为你愿意了解我,愿意迁就我,而不是喜欢你自以为的,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