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氏医女-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是一无所知,知道她是医女,林家来的,自称周氏,是从祖父,算是家传的医术,还是个结巴,显然精神也不怎么正常。
  但是她此刻笃定说可以医治她,不过要条件。
  “医不走空?”四娘原本平静下来的面目又变得难看起来。
  “为黄白之物行医的大夫,你能是什么好东西?别说我没钱,就是有钱也不会受你勒索,不治你就走,我不信祖父还不如你给黄毛丫头。”她气愤的说道。
  “没有目的,别说行医,任何事都,做不好。黄白之物,没有罪过,你肤浅了。”林孝珏轻视的一挑眼眉说道。
  “不过……”四娘刚要发火,她话锋一转又道:“我此次,不,收你银子,我要别的。”
  “别的?”四娘一愣,想了想左唇一掀,表情不屑:“你查我那么多,原来就是为了这个,告诉你方子不在我手中,我是不会告诉你的。”
  “呵呵。”林孝珏冷笑:“你怎么活,这么,大的呢?真傻。一边说,你祖父的,医术了得,这不就是,告诉世人,你的了,真传吗?
  如今你,又是,外感病。说你,手中没那,两个方子,谁信啊?”
  “祖父的方子治的是温病。”四娘中年气盛,因为她说错了,坚持和她理论。
  “温病啊!”这一世到底还是有人提出了这个观点,看来有些事是躲不过的。
  “那我暂时,承认它,是温病吧。”林孝珏提到医学概念,表情变得严肃。
  “但是……”她话音又一转,然后慢慢走向四娘床前。(未完待续)


第010章 冰伏。玉女煎
  四娘被她突然的转变震惊道,身子慢慢靠回到床上。
  “你要说什么?”她蹙眉问道。
  周一悄悄上前一步挡住床,她真怕小姐一不小心吃了人家啊。
  “你以为,一碗,鱼腥草,我会,稀罕吗?”林孝珏深吐一口气,走到四娘床前提起她一只胳膊。
  啪嗒,四娘的另一只胳膊颓然的落在被子上,发出闷闷的声音。
  原来她的转折是要告诉她,她知道祖父的方子。
  “你怎么知道的方子?”四娘目瞪口呆的问道,嘴里至少能放下一个鸭蛋。
  “你服用,苦寒凉药,少说也有,四天了。”林孝珏摸了她的脉相,洪大而数,全是热证的表现。她伸出四根手指笔画道。
  “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方子。”全部被说中,四娘有些歇斯底里的喊道,母亲为了保全方子被父亲逼死,她为了保护方子远离宅院,清守黑楼,可就这么一会的功夫,方子就被小结巴盗走了。
  搁谁谁受得了。
  她就要站起来去抓林孝珏的脖领,但四肢无力,一只手还被小结巴我在手中。
  周一和仆人都没想到她会如此激动,惊讶的呆在那里,阻止已经来不及。
  “你是不是,傻?”林孝珏突然不耐烦的喊了一声。
  周一一看,小姐不仅是嘴上骂人,那小手,那不太长的手指头,点着人家脑门把人家推倒在床上了。
  欺负病人呢。
  “小姐”周一无语的叫了一声。
  “娘子。”仆人担心的去查看自家主人有没有受伤。
  林孝珏站直了厌烦的挠挠微痒的太阳穴:“这么重的,药味,我是鼻子,也哑了。才闻不到。”
  最后看四娘无力的瘫软在床上,传来嘤嘤的啼哭声,她好心的告诉她答案。
  “闻出来的?”四娘惊讶的抬起头问道。
  不是偷盗,世上会有这么厉害的医者吗?
  周一见怪不怪,小姐鼻子比狗都灵,她怜悯的看着四娘,心想下次你喝药别留味在房里。
  “不闻。我也知道。”林孝珏瞟他一眼。然后走到桌案前提起笔。
  “你知道,为何你,大热之病。用了,这么多,鱼腥草,和苦寒……汤药。却不见,好吗?”她边书写着什么。边问四娘。
  这个问题屋里的人都很好奇,四娘对着她的背摇摇头。
  “因为冰伏。”林孝珏低着头一声叹息,然后刷刷刷笔耕不辍。
  “冰伏?”四娘和其余二人都没听过这样的名词,她们面面相觑。六只眼睛对在一起,写的都是疑问。
  这时候林孝珏扔给周一一个纸团。
  周一打开来看,明白了。小姐也知道自己结巴说话费力,写了缘由让她代劳解释。
  “所谓冰伏就是热证之人。用了大量冷药,使本应当透发出表的郁热由表邪而变成为里热。
  好比在炙热的夏季里,突然来了霜冻,外面的冰雪覆盖在整个屋子上,越来越厚,屋里的热量不仅不会散发出去,还会被冰雪包裹住。这就是冰伏。”她低头念着纸上的字迹。
  话音刚落。
  “接着。”小姐的又一张纸条飞来了,周一跑了几步才接住。
  她停下步子喘口气,一抬头看四娘和仆人正认真的看着她呢,显然是听进去了。
  于是她急忙展开纸条。
  这一张是单独写给四娘的。
  “四娘子,小姐有话跟您说。”周一一笑而过开口,露出虎牙。四娘蹙眉点点头。
  “那我就开始读了。”领会到四娘让她继续,周一又低下头。
  “你用了大量苦寒的冷药,它们在你体内形成冰伏,将邪热都关在身体里,邪热出不来,你体内的津液就会慢慢流失,于是越来越热,肤色都变得阴沉。其实邪热也有地方走,走的是上焦和下焦,也就是你便血和流鼻血的原因。”
  周一好似旁若无人念叨着,因为不理解医学名词,说要读的没什么感情,但她还是听懂了。
  四娘眉心的川字越来越重,她听得很认真,认真到想到了祖父的死。
  “那这样的情况下要如何?”她蹭的坐直了,双手支撑在床上很是着急的望着小结巴的背影。
  “透热,将邪热。从身体里。透出来,我说话。费力,还是写,给你,你自己,看吧。”
  林孝珏看都没看她一眼答道,然后就开始书写。
  屋子一下子静了下来,只能听见唰唰执笔的声音。
  冷四娘等的有些焦急,不过还好,一会的功夫小结巴就停下笔,吹了吹未干的墨迹,然后转过身对她勾勾嘴角。
  这次她无需丫鬟代劳,她径自走到她床前,将方子直接交给她。
  四娘疑惑的端起草纸,对在阳光下面看,她看到了一眼的惊艳。
  “你倒是写的一手好字。”她有些不甘心的斜了林孝玨一眼。
  林孝珏无所谓的挑挑眉:“行医开方,和医,有关的,我都会。”
  不是会那么简单吧?起码这字迹是精通此道。
  四娘懒得理她的自鸣得意,她很认真的去读草纸上的字迹。
  只见上写道:“温热病中,邪热入于血分,而气分证候未解,气分、血分病变同在而邪热炽盛的病症叫气血两燔。
  针对这种病症,此时医病的思路不应该是用寒凉药将邪热杀死,而应该用透热的法子将邪热从身体里逼出来。
  我开的方子叫玉女煎。生石膏四两,知母一两,炙甘草四钱,犀角六钱,粳米一撮,细生地六钱,麦冬五钱。
  生石膏的是透热的,方子中的之母可以清肺热,辅助生石膏,你知道肺是外部邪气与人体相联的气管,外感病,也就是你祖父说的温病,都是五邪引起的,所以清肺热是为了透气分之热。
  犀角则思透营气之热。
  细生地介于鲜生地和大生地之间,鲜生地具有明显的凉血作用,同时还可以透热、清热,但不宜保鲜。
  大生地就有明显的滋阴作用,也可以凉血,但不透热。
  细地生则可以凉血滋阴,又能清热透热。它有“发血中之表也。”在外感病同时阴虚的情况下使用。
  麦冬是清肺胃之热,保护津液用的,也叫麦门冬。走心,肺、胃经的,性味甘、微苦、寒。对于常咽干口燥津液匮乏的人,泡泡水就可以喝,味道有点甜。”
  写的是病历,药方和药理,好似怕人看不懂一样,写的非常详细。
  四娘看了一会才看完,她摇着头抬起来:“你总是这么给病人看病吗?”将医理药理写的这么清楚,相当于传授医术了。各家有各家的秘密,保住秘密才有饭碗,哪有这么干的,这不是绝子孙的饭碗吗?她想不通这个缺心眼是怎么行医的,心中有些感动的震惊但嘴上还是没好气的硬撑着:“开个方子还要啰嗦一堆,我也是读过医书的,要你罗里吧嗦卖弄那么多?”
  “学医之人,重要的是,被信服,这样才会,有病患,前来找你。我不卖弄,你如何,知道我的,医术?又如何,信服我?”林孝玨并不为自己的卖弄而感到肤浅,她很是骄傲的说道。(未完待续)
  ps:大家知道中医有很多派别,很难懂,也很难学,其中温病一派是明清发起的,专门针对外感病,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感冒,它和伤寒派还有很多争执,所以分了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等,这里不提了,我书中后面会有两派争论的涉及。
  这里想说的是,我不是学医的,但是非常喜欢中医,老祖宗的东西,所以就想通过小说把我知道的东西都写出来。我不知道这样枯燥的理论放在情节对话中对大家对中医的理解有没有帮助,但是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所以请大家不要怪罪,如果觉得很啰嗦的可以给我留言,我后面再想个好点的办法表达出来,毕竟我写书的水平太稚嫩,笔力和经验都不够,表达不好。
  细纲现在已经脱离大纲十几万字了,估计还得好几章才能跑回来,很对不起大家,我会尽快让跑偏的家伙们回到正轨,所以请大家还是支持我吧。
  我知道大家一直都在,这也是我码字的动力,无论大家是看正版还是看盗版我都很高兴,我希望我能做到的就是吧中医的精神传递给大家,有人喜欢有人看就好。
  不啰嗦了,下一章还得接着啰嗦呢,留点吐沫星子。


第011章 卫气营血
  “我从不,羞于卖弄,因为我懂。”
  四娘质问林孝珏的药方写的过于详细,有卖弄学问之嫌疑,林孝珏很实在的告诉她,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她不说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也就不会有人相信她的医术,有时候卖弄也是一种宣传。
  她长得这么小,又是个女子,如果她自己不争取世人谁都不会相信她的医术,四娘听她厚颜无耻的陈情竟然无言以对。
  她说的有道理啊。
  “可你卖弄也得有个章法,就说这生石膏,明明是大寒之物,你方才不是说我不适合用大寒之药吗?现在又开了生石膏,上来就是四两,这么大的量,不是前后矛盾吗?”
  其实四娘看过方子和她讲述病理,已然信她十有八九,但这生石膏透热之所确实是第一次听见,看见自己熟悉的东西,她又忍不住问道。
  “我还是,写给你吧。”林孝珏也非常喜欢和别人讨论医学上的问题,碰到和自己身世差不多的人,她乐意分享。
  应用生石膏那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开了个法门,但是后世的医家不知道谁说的,都认为石膏太凉,不敢大用,直到后世人繆希雍开始大力宣传生石膏具有透热外出的功能,后世的温病学家学会以后深受其益,石膏太凉的冤屈这才得以沉冤昭雪。
  而繆希雍距今还要等上一二百多年呢。
  林孝珏想着自己此处所学来源于母亲,那个眼睛很柔和的女子,可母亲是怎么知道的呢?
  她摇摇头走到桌边,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