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吸一口气,诸葛瑾才勉强缓过神来,“魏王,下官不过一使者,古语有云,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大王要是杀了下官,就不怕被人笑大王心胸狭窄吗?”

    诸葛瑾摆出了什么天下人的议论,以为可以令动陶商顾及名声,可惜,他太不了解陶商,这招对别人也许有用,但用在陶商身上却大错特错。

    这时的诸葛亮,好像听到笑话似的,一声狂笑,不屑道:“天下人的议论,在本王的眼中,不过是放屁而已,你以为本王跟刘备那种人一样,是假仁假义的虚伪之徒,会在意天下人怎么想吗!”

    嘲笑声中,陶商满口不屑,根本不将世人的眼光放在心上。

    诸葛瑾浑身一颤,目光中迸射出深深的震撼,顿时被呛到哑口无言,心中已完全被陶商的狂妄所慑,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时间,诸葛瑾尴尬的僵在了原地,手足无措,不知所以。

    “不过,看在你给本王送了那么多钱财的份上,本王倒可以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只是不知道你是想生,还是想死。”陶商笑声陡然而言,话锋忽变。

    诸葛瑾,猛然间看到了一丝希望。

    只是,心头,却又一阵的痛苦。

    很显然,陶商的意思,乃是令他归降于大魏,才有生的希望。

    可是,他被孙策任命为使者,委以重任前来跟陶商谈判,非但没有谈成,反而导致孙策被耍,失了皖口。

    诸葛瑾自觉他已是很对不住孙策,倘若如今再投降陶商,传扬出去,他实在是觉的有损自己的名声。

    诸葛瑾犹豫不决,久久不语。

    眼下诸葛瑾久久不答,陶商鹰目一沉,拂手道:“很好,看来你是打算为孙策陪葬了,那本王就成全你。“

    说着,陶商便向着左右刀斧手一瞪,作势就要让他们上来,将诸葛瑾砍成肉沫。

    瞬间,诸葛瑾吓破了胆。

    “大王乃天命之主,瑾岂敢不识时务,愿归?于大王,为大王鞍前马后效全力。”诸葛瑾吓的忙是起身拜下,向陶商求降。

    这个诸葛瑾,倒是比他那弟弟诸葛亮,要识时务很多呢。

    眼见逼着诸葛瑾求降,陶商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拂手道:“难得子瑜如此识时务,别跪着了,起来吧,来人啊,看座。”

    转眼间,陶商又对诸葛瑾客气起来,俨然已把他当作自己人,这态度转变之剧烈,让诸葛瑾一时片刻还有点接受不了,依旧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

    陶商便叫下边将酒肉拿来,温言宽慰诸葛瑾,几杯酒下肚之后,诸葛瑾方才情绪稳定下来。

    受宠若惊之下,诸葛瑾便一脸感恩,拱手道:“诚蒙大王收纳,瑾苦无寸功,实在是愧对大王的厚待,大王但有什么吩咐,尽管交待瑾,瑾必全力以赴,为大王效命。”

    陶商看了张良一眼,二人会心一笑,显然,他等的就是诸葛瑾这番话。

    一杯酒饮下,陶商便笑道:“难得子瑜有这份心,本王甚慰啊,既然如此,那本王就交给你一个任务,让你去皖县劝降一个人。”

    去皖县劝降?

    诸葛瑾愣怔一下,蓦然间猜到了什么,顿时面露难色,苦着脸道:“大王是想去让我说降韩当吧,不是瑾不愿意去,只是那韩当乃孙家死忠,瑾只怕此去无功,让大王失望。”

    “谁说本王让你去说降韩当。”陶商一笑。

    “那……那大王让我去说降谁?”诸葛瑾一脸茫然。

    再饮下一杯酒,陶商才不紧不慢的道出一个名字:

    鲁肃。

    诸葛瑾这才恍然大悟,想了一想,便又顾虑道:“瑾与那鲁子敬,倒是颇为交好,只是此人虽然不是孙家死忠,但也是被孙策一手提拔,况且他跟周瑜也是好友,只怕他未必会降。”

    “那可未必,本王问你,鲁肃在出仕之前,他是干什么的?”陶商笑眯眯的反问道。

    诸葛瑾想了一想,方道:“鲁家本为淮南富商,家族以行商为生,当年周瑜带兵往他家中借粮时,鲁肃很大方的给了周瑜一千斛粮草,两人方结为了好友,再到后来,周瑜向孙策提荐鲁肃,鲁肃才得以被孙策所青睐提拔。”

    “所以说,鲁子敬出身为商人,商人心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利字!”

    陶商嘴角扬起一抹冷笑,“何况,当年周瑜带兵去借粮,鲁肃也未必就那么情愿,说不定只是畏于周瑜的兵威,才不得不借,非是他大方,可见二人成为好友的契机,不过也是出于一个‘利’字而已,既然来来去去都是利,本王倒不觉得,鲁肃会对孙策有多忠心。”

    这一番话,说的诸葛瑾是恍然大悟,琢磨了半晌后,方才悟透,不禁面露惊叹之色,拱手赞叹道:“大王慧眼识人,洞察力超乎常人,瑾认识了鲁子敬那么久,竟没有大王了解他。”

    陶商知道诸葛瑾的赞叹,有拍马屁的成份在内,却也不以为然,只是拂手一笑,“马屁就先不急着拍了,先去给本王说降那鲁肃吧。”

    “瑾这就去。”诸葛瑾再无犹豫,当即起身告退。

    陶商看着诸葛瑾的背影,却用意念下令道:“系统精灵,给我扫描诸葛瑾的忠诚度。”

    “嘀……系统扫描完毕,对象诸葛瑾,现有忠诚度为0。”

    陶商笑了,果然不出所料啊。

    忠诚度为0,代表着此时的诸葛瑾,内心深处,并不忠于他陶商,也没有忠于孙策,只是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下,为了保命,此刻才不得不表面上表示忠于自己。

    这也就是说,一旦有机会,诸葛瑾的忠诚度,可能会立刻掉到了0以下,反叛自己。

    当然,也不排除诸葛瑾的忠诚度,会渐渐上升,变成了真心的忠于自己。

    对于这种忠诚度状态下的诸葛瑾,陶商自然不能放心容他前去,便向荆轲使了个眼色。

    荆轲会意,当即跟出了王帐,前去“保护”诸葛瑾。

    “子房,果然如你所料,诸葛瑾照着你的计划去了。”陶商的目光,笑看向了张良。

    张良微微一笑,眼角掠起一丝诡色,“第一步已完成,等着诸葛瑾回来,咱们就可以让另外一人发挥一下作用了。”

    主臣二人,相视大笑起来。

    而这个时候,诸葛瑾已在荆轲等七八骑的“护送”下,离开了魏军大营,直奔皖县而去。

    黄昏之前,他策马进抵了皖县南门之外,高声对着城上守军大喝,报上了自己的姓名,叫鲁肃前来城头一会。

    城中的守军一听是诸葛瑾,无不是吃了一惊,不知他此来何意,自不敢擅作主张,赶紧派人去请鲁肃。

    此时的鲁肃,正在西门一线巡城,听闻诸葛瑾在城外约见,自然是又惊又疑,即刻赶赴南门。

    登上城门,鲁肃举目一扫,果然在那数骑之中,认出了诸葛瑾。

    “诸葛子瑜出使魏国,中了陶商的诡计,依那陶商的残暴性情,早该将他杀害祭旗才对,他怎么可能还活着出现在这里?”

    看着城外那张熟悉的面孔,鲁肃眉头微微暗皱,眼中掠起了深深的狐疑。

第五百六十一章 猜 忌

    “鲁子敬,别来无恙啊,怎么,难道不认识我这个故友了吗?”城下的诸葛瑾,笑着高声打召呼。

    城头上,鲁肃身形微微一震,方才从神思猜测之中,回过了神来。

    当下他深吸一口气,平伏下心境,便也挤出几分笑脸,拱手道:“原来是子瑜啊,听闻子瑜身陷于魏国之中,肃还以为你已被陶贼所害,没想到你竟然还活着,这真是让肃又喜又惊啊。”

    鲁肃这番话,重点显然在于一个“惊”字,惊于诸葛瑾还活着,还惊于诸葛瑾会在魏军的“保护”下,出现在这里。

    诸葛瑾干咳了一声,方拱手道:“不瞒子敬,其实我已归?于大魏,今前来城前,正是奉了魏王之命,前来劝说子敬你也开城归降大魏。”

    “果然如此……”鲁肃眉头顿时暗暗一凝,显然正中了他的猜测。

    鲁肃也是智谋之士,看到诸葛瑾还活着,又以这种方式出现在城前,多半已是被迫降魏,还要来说降自己。

    诸葛瑾一开口,正是印证了鲁肃的猜测。

    当下鲁肃便将脸色一沉,冷冷质问道:“诸葛瑾,吴王待你不薄,你焉能背叛于他,你的忠义之心何在?”

    面对鲁肃的质问,诸葛瑾的那张马脸上,立时挤过一丝尴尬惭愧,不过,做为一个出色的说客,脸面这种事情是最不重要的了,他只轻吸一口气,便将那一闪而近的尴尬表情,强行给抹平。

    紧接着,诸葛瑾的马脸就变的庄重起来,正色反驳道:“子敬,你这话就不对了,魏王乃当今天子所策封,乃是名正言?的大魏之王,而孙伯符这个吴王却是自封,名不正言不?,更有谋逆之嫌,我今降魏,不光是归?于魏王,更是归?于天子,这才是真正的大忠大义所在啊。”

    诸葛瑾不愧是一名出色的说客,虽然他的这张巧舌,对于不按常理出牌的陶商来说,根本就没什么用,但说足以对付鲁肃这种“老实人”。

    没办法,谁让天子握于陶商手中,有这面大义旗帜所在,天下诸王中,除了陶商本人之外,其余诸王,统统都是谋逆的伪王。

    不过,这些伪王们,虽然干的都是大逆不道,乱臣贼子的坏事,但每一个嘴上都还把天子奉为共主,所谓称王称霸,都只是为了更方便于讨伐陶商这个真正的“逆贼”,匡扶汉室而已。

    孙策也不例外。

    所以,当诸葛瑾搬出天子这面大义旗帜之后,嘴比较拙的鲁肃,一时便被堵到哑口无言了。

    见得鲁肃无言以对,诸葛瑾便趁热打铁,又高声道:“子敬,我知你当年是被周瑜威胁,被迫送粮于他,才因此而结交于他,又被他引荐给了孙伯符,你对周瑜之谊,对孙氏之忠,也未必就那么深吧。”

    诸葛瑾“援引”了陶商对鲁肃的剖析,鲁肃听在耳中,刹那间便是身形一震,仿佛诸葛瑾这番话,正说中了他心中所藏的秘密。

    鲁肃的表情变化,诸葛瑾看的清楚,便趁势又道:“今魏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赤壁一役,南风忽转北风,让魏王反烧吴军,正证明了魏王乃天命所在,子敬你也是聪明人,也该看得出,谁才是真正值得效忠之人吧。”

    城头上,鲁肃沉默不语,表情变化不定,显然内心之中,已被诸葛瑾稍稍说的有些动心。

    “再说,如今魏王十万大军,把这皖城围了个壁墙铁壁一般,早晚必会破城,那个时候你再想归降就晚了,子敬你也该为自己的后路想想,你还年轻,还有一身的雄心抱负没有施展,难道,你真要为孙家陪葬不成?”

    前边那番话,诸葛瑾是在讲道理,后边这番话,他便开始对鲁肃进行起了威胁,这就叫软硬兼施,深得说客之妙。

    鲁肃身形又是一震,思绪翻滚如潮,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不易觉察的惧色。

    他显然也知道,自己眼下所处的困境,想当年邺城、黎阳、晋阳,这些天下名城是何等之坚,都被陶商给攻破,何况是他所在的这座区区的皖城。

    而那些?抗之敌,在城破之后,无不被陶商残暴杀戮,这等血腥的前车之鉴,鲁肃又怎么会不记得。

    一时间,鲁肃背上掠过了一丝寒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