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6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幸于吉靠着自己在官府信徒的帮助下,偷梁换柱逃过了一劫,从此逃离江东,不敢再在孙策的地盘发展太平道。

    走投无路的于吉,在无奈之下,只好翻越五岭,把太平道带到了交州,企图在这个华夏最偏远一州,继续发展太平道。

    但好日子没过多久,魏国的大军就杀入了交州,很快就灭了当地的割据政权,把交州也纳入了魏国版图。

    魏国皇帝陶商对黄巾余孽,对于太平道自然是深为厌恶,其统治下的交州各级官府,自然也是严禁太平道传道,这对于吉来说,又是一次打击,他花了多年时间,耗费了无数心血,才勉强在交州发展了几千教众而已。

    直到一年多前,他遇上了眼前这个叫洪秀全的教徒。

    这名饱读诗书,本为交州世族豪强出身的年轻人,自称是因为魏国在交州强行推行商鞅变法,而使其家族破灭的落魄文士,在一次太平道的集会上,彻底的改变了太平道的命运。

    在那一次的集会上,洪秀全突然间躺倒在地上,又是抽搐,又是口吐白沫,醒来之后就自称是黄天附身,借他洪秀全的身体,向凡间教众发号天诏。

    黄天乃是太平道的至高神,自太平道创立以来,一直是被教众们供奉在台上的神位而已,即使是当年张角起义,也只是自称为天公将军,声称自己是黄天派下来的大将,替天行道而已。

    而洪秀全的这次所谓附身,直接就变成了黄天附身下凡,直接向天下教众发号施令。

    当时,在场的太平道教众们,就彻底的被惊到,统统都信以为真,纷纷都跪伏于前,拜见他们的黄天至高神。

    于吉当时就看出了有问题,但眼见教众们都已跪拜,无奈之下,他也只好跟着跪下。

    在众人朝拜中,“黄天”就借着洪秀全之口,封洪秀全为“天王”,统领天下太平道教徒,铲除陶商这个妖魔,推翻魏国这个邪恶之国,建立没有官府压迫,没有饥寒病灾,没有诈骗偷盗,人人纯净的太平世界。

    于吉很是不爽,感觉自己太平道领袖的地位,就此被篡夺,而洪秀全马上又借“黄天”之口,封于吉为天师,命他辅佐自己这个天王,实现太平世界的伟业。

    于吉这才稍稍满意,又忽然发现,洪秀全这一出戏,似乎更加羸得了太平教徒们的凝聚力,权衡之下,于吉决定暂时接受这既成事实。

    于是,在当天的表演后,洪秀全就此确立了他太平道新领袖的地位,而所谓黄天附身的显灵神迹,也很快被教徒们广泛传播了出去,洪秀全的黄天凡身的地位,就此在太平道中确立。

    其后,洪秀全便凭着自己独特的煽动人心能力,再加上偶尔表演一出“黄天附身”的神迹,以闪电般的速度吸收了数以千计的交州百姓,太平道在交州飞一般的发展,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教徒就扩张了何止十倍。

    眼见洪秀全神一般的能力,见他将太平道短时间内发展壮大到如此地步,于吉对洪秀全也渐渐的趋于由衷的臣服,便以天师的身份,尽心尽力的辅佐洪秀全。

    而如今,于吉见交州的太平道已成气候,时机已然成熟,便劝说洪秀全暗中召集教众于金田村齐结,准备仿效当年的张角,发动第二次太平道起义。

    “我不担心夺不夺的下交州,我所考虑的是,我们是否是那陶商的对手,毕竟,他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天下,连秦国也已被他灭亡。”洪秀全语气沉静如冰,并没有于吉那般亢奋自信。

    于吉便又道:“那陶贼虽然已灭了秦国,但他还要面对汉国和鲜卑人的强大攻势,撑不撑得过这一关还是个未知数,更别提抽兵南下来对付我们,这正是我们的大好机会啊。”

    说到兴奋处,于吉来到地图前,抬手向着北面一指,“如今魏国主力尽在北方,江南可以说是一片空虚,我们夺下交州之后,便即刻挥师北上,一鼓作气拿下荆州,然后再顺江东下夺取扬州,逆江西进攻取益州,到时南面半壁江山为我所得,我们进可与陶贼争中原,退可据割半壁,与北面的汉国遥相互应,到时那陶贼虽强,又有何惧。”

    洪秀全沉吟不语,目光在地图上游走,眸中终于燃起了一丝兴奋。

    这时,那于吉又道:“这一次天赐良机,倘若我们错过了,介时陶贼解除了北面的威胁之后,一旦腾出手来,我们再想起事,就要难于登天了,此乃黄天赐给我们的绝佳机会,绝不可错过啊。”

    洪秀全身形微微一震,眉宇间的疑虑陡然散尽,只余下了铁一般的决毅。

    随后,他眼中闪过一丝别有意味的笑意,问道:“天师你这先据交州,再取荆州,西夺益州,东下扬州,据有南方半壁的战略,实在是深谋远虑,我猜想,天师背后,必有高人为你献计吧。”

    于吉先是一怔,旋即摇着笑道:“什么都瞒不过天王这双天眼啊,实不相瞒,这个战略确实是另有他人,不知天王可听说过司马徽吗?”

    “就是那位荆州大隐士,卧龙和凤雏之师,人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先生吗?”洪秀全奇道。

    “正是此人。”于吉点头道:“这水镜先生原本为荆襄豪族,当年陶商推行商鞅变法,要断了世族根基,那水镜先生被迫举家南迁到了交州。不久前我拜会了这位水镜先生,他已表示对天王极为仰慕,一旦时机成熟,他愿意为天王出山,这条计策,正是他为天王所献。”

    “此话当真?”洪秀全眼中精光狂燃而起。

    “当真。”于吉又笑道:“除了司马先生之外,还有如庞德公等从荆襄避难而来的许多世族隐士高人,他们皆不满陶贼铲除世族的暴行,皆已表示天王若然起事,他们愿鼎力相助。”

    听得于吉这番话,洪秀全兴奋如狂,不由哈哈大笑,傲然道:“看来本天王是众望所归,有水镜先生庞德公这等智谋之士相助,本天王何愁大业不成,就依事先定好的日期,起兵举事,推翻暴魏,建立一个太平世界!”

    眼见洪秀全决心已下,于吉这才松了口气,忙拱手道:“第一次太平道起义,我那师兄张角没有及时建立国家,完全是一副流寇作风,所以才会为汉朝击败,这一次天王起事,定要吸取张角的教训,先要建国称制才是。”

    洪秀全深以为然,沉吟半晌后,方郑重道:“既然我们奉的是太平道教义,起义之师又皆为太平道教众,那就定国号为太平天国吧。”

  

第八百三十九章 脱缰的野狗,也会咬人

    槐里城驻军大营,校场。

    看到苏秦那凝重的样子,再听到“交州”二字,陶商的脑海中,立时迸出了一个名字:

    洪秀全。

    交州早年已被平定,有名有姓的实力敌人,皆是被消灭殆尽,陶商想不出除了洪秀全之外,谁还能折腾出事端来。

    “先不急,回大帐再说吧。”陶商步下高台,翻身上马离营而去,直奔城南大营。

    在那里,大军安营已毕,陶商入营之后,直奔皇帐。

    苏秦等几位重臣们,紧跟跟而入,陶商坐定后,方才不紧不慢的问道:“说吧,交州出什么事了。”

    苏秦便将一道加急快报奉上,沉声道:“回禀陛下,交州方面送来的十万火急奏报,那太平道余孽洪秀全在桂林郡治所布山城附近,一个叫作金田的村子自称天王,建太平天国,起兵造反了。”

    此言一出,大帐之中,众臣们无不身形一震,眉宇中迸射出了惊异之色。

    “洪秀全,你果然是耐不着寞了么,朕早料到你会折腾出点事来,却没想到,你竟然跟太平道勾结成了一起,还给朕弄出了个什么太平天国,真是讽刺呢……”

    陶商却只神色微微一动而已,对于洪秀全的作乱,并没有太多的意外,让他意外的是,洪秀国所建的伪政权,竟然也叫太平天国。

    要知道,曾经的历史中,清朝末年之时,洪秀全就是在金田村,宣布称王,建立了太平天国。

    没想到,这个被召唤出来的洪秀全,仍旧是在金田村,仍旧自称天王,仍旧国号为太平天国。

    历史,还真是他娘的惊人的巧合啊……

    不过陶商转念又想,太平道祟信黄天大神,拜上帝教信奉上帝,太平道的教义是建立没有压迫,人人平等无私的世界,而拜上帝教则是要建立“无处不平均”的太平世界,两者教义倒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既然如此,那么洪秀全以太平道造反,那么以“太平”二字为国号,建立所谓太平天国,似乎也就说?

    4000

    ??通了。

    “太平道余孽果然是阴魂不散,竟然又跑到了交州去作乱?”项羽皱眉道。

    罗成却不屑道:“这个洪秀全是什么来头,听都没听说过,就算他造返,料他也折腾不出什么名堂来。”

    陶商接过急报,展开看过几眼,剑眉微微一凝,冷笑道:“罗成,你可别小瞧这个洪秀全,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家伙。”

    说着,陶商将手中的情报,示于了众臣。

    当罗成等众臣,看过情报之后,无不神色为之一变,大感震惊。

    原来,情报中称,那洪秀全秘密聚集了七千太平道教徒,于金田发动叛乱,出其不意的攻陷了桂林郡治所布山城,震惊整个交州。

    于是,在洪秀全的号召之下,整个交州一夜之间,竟冒出了十余万的太平道教徒,自称为太平圣军,群起响应洪秀全,一时间交州是叛乱四起,把交州各郡地方驻军打了个措手不顾,一时四方难顾。

    如此声势之下,洪秀全迅速令他的太平军以布山城为中心,四面出击,向西夺取了桂林一郡,并派重兵布防于始安城(今桂林市)这座交通要冲之地,堵住了荆州零陵郡往交州派兵的路线。

    紧接着,洪秀全又亲率大军,以迅雷之势攻下了东面的的南海郡,派兵据住曲江(今韶关),堵住了从北面桂阳郡南下交州的通道

    至此,洪秀全便轻易夺取了交州北面诸郡,堵住了大魏由荆州向交州派兵的路线,致使近两万多的荆州军团,无法进入交州平叛。

    之后,洪秀全便率军一路南下,攻认浦郡,兵锋直然趾郡治所龙编城。

    如今交州方面的残存官军,已经全部退至了龙编城,被号称有十万之众的太平军已围了个水泄不通,危在旦昔。

    交趾、桂林和南海三郡,乃是交州的精华所在,几乎绝大多数人口和财富,都集中在了此三郡。

    而桂林和南海二郡已失,龙编城一旦被攻破,意味着交趾郡也将陷落于太平叛军之手,交州魏军也将被全部歼灭。

    那个时候,南面余下的九真郡,日南郡必将不战而下,整个交州便将被洪秀全所据。

    由于交州地处帝国的最南面,交通本就不便利,再加上叛军行动太快,交通线也被堵绝,所以,直到龙编城被围之后,这道紧急的告急情报,方才翻山越岭由小道送出交州,不远千里送至了关中,送到了陶商的手中。

    “这个洪秀全,竟然这么了得!?”罗成一声惊呼,脸上的不屑之意,此刻已是烟销云散。

    左右众文武们,也无不为之震惊,皆为洪秀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袭卷大半个交州而震动。

    这连拥有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