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专门的食堂也开始建立起来。大量的热食集中供应。秦军士兵对此赞不绝口。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使得秦军士兵以为这是在家里。在家里都没有这么整洁。同时为了士兵们吃的好。尚文还专门设置了自行付费的菜品。这样一来士兵的伙食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很多秦军士兵愿意出这笔费用。因为他们要作战,是拿命来拼搏。谁知道下个时辰会在哪?

    除了这些。一个重要的制度也开始实行起来。邮政体系。战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越激烈,士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就越深。尚文非常的知道一份家书对士兵的意义。

    对此,尚文建立起了专门的邮政体系。首次将秦国所有的郡县进行编号处理。然后设置专门的信务处,集中办理信件。士兵们大多是不会写字的。尚文让那些会写字的进行代写。然后装进信封。根据不同的地域付费。然后这些专门的人员打上不同的数字,集中运往咸阳,在咸阳进行集中派发。这项业务只针对秦国境内,对于一些来自六国的士兵无法展开。这样一来那些士兵越来越希望秦国早一点统一。

    就在尚文在北方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设施建设的时候。秦国派往关东各国的使节也开始纷纷在当地建立起大使馆。一开始,此举遭到了来自齐国,楚国,赵国的抗议。但是摄于秦国的国力。这三个国家还只是提出抗议罢了,实质性的措施没有多少。他们都害怕秦国对他们动武。

    韩国和魏国已经让秦国打的怕了。秦国让干什么,他们只有遵从的份。燕国的大使因为战乱的关系。建立的最晚。但是却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因为燕王终于得知自己的军队在巨鹿城投降的消息。而赵军组织了十万大军要前来声讨。所以,对秦国建立的大使馆。特别的优厚,还特许建立在王宫的一旁。以便随时召见。

    燕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希望秦国出兵进行援助,或者其他援助也可以。比如,武器,特别是火枪火炮。担任秦国大使的是王绾。王绾直接将秦国和月氏之间的战争直接说了。其实不用他说。六国已经知道了。四通八达的商业信息,早已经传到了六国的耳朵里。这也是他们无可奈何同意秦国设置大使馆的原因,他们认为,秦国此举分明是害怕六国大举进攻秦国。秦国对此只能派出这样的小官小吏来进行监视。

    燕王有些失望。秦国不可能出兵,而且,火枪火器,要大规模的使用,是不可能提供给燕国的。即便是高价,他们也不愿意。

第一卷 268进入战争轨道

    对于燕国目前极为不利的情况。王绾只能将这里发生的情况详细的上表给秦王。在给秦王的上表的奏疏中,王绾详细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燕国是六国中实力比较弱小的一个。而且也是唯一一个能够将六国局面搅乱的一个。特别是燕赵之间的纠缠,能够死死的将赵国拽住,使其不能及时脱身。对于燕国,必须采取一些及时的手段以示拉拢。

    同时,秦国也要为其寻找一个能够将整个六国卷进来的国家使其两家联手共同制衡其他几国。对于其他几国。王绾进行了特别的分析。

    赵,韩,魏。三家是天然的联盟。特别是韩和魏国。两家连续遭到秦国几乎毁灭的打击。虽然现在对秦国表示非常的恭顺。但是其背后对秦国非常的不满。对韩国使间修郑国渠的事情就能看出,韩国对秦国的仇恨。这些仇恨和赵国在长平大战受到的仇恨是一致的。这魏国也是如此,秦国自东出以来。第一个对手就是魏国。河西之战,成为魏国的国耻之战。大将白起更是斩杀魏军二十四万。魏国虽然表面对秦国恭顺,其背后和韩国一样。赵,韩,魏有共同的仇家,秦国。这三国联盟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显然。联盟的对象不可能是这两国。而燕国接壤的地方,有一国家,这个国家直接排除掉了。燕齐之战,差一点灭掉齐国。就差两城。如今齐国实力稍稍恢复,而且从秦国这里开始进口大量的武器装备。如果这些装备一旦妥当,那么很有可能对燕国动手。这是燕国的仇家,是不可能于燕国结盟的。而且,齐赵两国本身就有同盟关系。这样一来结盟的可能性更不可能。

    唯有一国。南边的楚国是最大的结盟国对象。对魏国,楚国和魏国领土纠纷。魏国也一直认为这个楚国比秦国还具有威胁。所以,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在楚国。两国之间虽无大战,小的争斗却一直有。

    在令一边。齐国和楚国同样因为泗水的问题。曾经大打出手。齐国曾经一度占领过泗水。但是随后燕国联合其他几国一同进攻齐国,而不得不撤出该地。对此,齐国一直耿耿于怀。

    况且,楚国有一百万军队的战争潜力。其领土是六国中最大的一个。灭楚之前必须要极大的消耗楚国的实力。赵,韩,魏,齐能结成一盟。而燕,楚。结成一盟。一南一北。正好可以大规模的牵制四国。两盟相争。可以极大的消耗六国最后一点实力,为秦国将来的统一战争做好准备。同时,秦国可以完成大规模的武器换装。提升大秦的战力。

    王绾花费了一夜的时间,才写完。对于新任的大秦右相某些举动。王绾是非常赞同的。虽然这个曾经的大秦相国退下来了。但是其心还是和大秦一样的。拥有一颗天下的心。

    对于武器出口。王绾有另外一层理解。他认为,只要在六国中选好了对手,这个对手既不能威胁秦国,却对六国能够产生重大牵制作用。这个国家,秦国选中了燕国,这一点是非常英明的。如果尚文听到了。觉得自己内心会非常惭愧的。因为,燕国是主动来找的。不是尚文主动找人家的,而且第一次找的是李斯。还是主动要购买武器的。

    这个燕国正好能够牵制其他几国。这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为特殊的一个。保守,固执。这两个词汇可以极大的来形容他。因为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国的时候,就有燕国。也就是说,进入战国时代之后。燕国是诸侯国中资历最老的一个。人老了就会固执,就会保守。燕国也是如此,燕国的外交是六国中最飘忽不定的一个。能跟自己的仇家结盟。也能和自己的盟友闹崩。所以。在六国中,最不稳定的因素恰恰是这个最先找上门来的燕国。

    而楚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觊觎他领土的国家很多。也就是说战略对象很多。很难以集中力量进行一次性的打击。因为外交上的关系,总是在牵制着楚国的发展。如今,一旦四国联盟成立。感到威胁的楚国,被迫卷入和燕国的结盟。或者是和秦国。但是秦国有意这么做。那么和燕国结盟成为最迫不得已的办法了。

    王绾的深思熟虑以及一番超前的规划,将整个六国推入了火坑之中。六国原本就有矛盾,加上政治上的昏暗,即便有李牧,项燕这样的举世名将又能如何?内政不修。无论军队如何强大。再多的名将也是徒劳。

    就在王绾上表的时候。齐国却在不停的催促着秦国赶快完成订单。交付所有的武器。秦国对此置之不理。全国生产的武器优先供应北方,接着是齐聚咸阳的大军。能够剩下点武器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提供给齐国。

    而在齐国的后胜也是不停的往秦国使馆跑。因为,他的侄子带来一个重大的隐患。后方和郭开私底下竟然达成了同盟。并且一同决定出兵占领瓜分燕国。这就是齐国为什么同意购买武器分给赵国的理由。

    领土上的好处,加上两人片面的认为。只要两家装备了先进的武器。用不了多长时间。燕国就从此不在了。消失。彻底的消失。

    当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齐国上下一片反对。但是后胜认为这是自己建立功业,能够镇住这些老不死的时候。老不死反对的,后胜一定支持。就这样。齐国几乎有些混乱的加入了同盟。并且开始积极的组织军队换装,训练。随时都有可能出兵。

    齐国调兵的动静,被派往各地的武官及时察觉。消息一同送往咸阳。

    一场两国共同对付一国的作战行动正在积极的准备中,赵齐两国就像两把大钳子。要将燕国狠狠的夹个粉碎。而燕国对此一无所知。反而是,燕国正在大范围的抽调齐国方向上的防御力量。辽西驻守边关的燕军也开始抽调。前往燕都。

第一卷 269秦军的改编

    北方在尚文的主持下,军事设施基础建设正在逐渐的完善当中。同时,大批量的物资也开始送达。

    秦国国内五家火枪,火炮生产厂。开始大批量的生产。在仅仅几天的功夫内,就生产出八千多支火枪。其中,嬴玉的文阳枪炮厂生产的数量是最多的,高达五千多支。这是一个生产奇迹。

    这些奇迹主要归功于嬴玉一次性开设了四条生产线,加上股市充足的资金来源。以及李式火枪特有的简单易加工,在冲压机床的大批量制作下。迅速的完成了火枪的生产。

    现在所有的工厂开始大规模的装备蒸汽机,锅炉,冲压机床等基础设备。这一些设备的大量装备带动了机械制造。特别是蒸汽机的大规模生产,在满足工厂需要的时候,也在逐步的向小型化发展。

    纺织工业也不在使用畜力,人力作为主要动力,转而使用蒸汽机作为主要动力。这个模范带头作用的,正是赵高的赵氏纺织厂。秦国目前最大的被服提供厂商。

    军事物资的充足,还来源于秦国车马行的快速发展。在国债发行之前,确切的说,秦国以前所有的后勤补给,全部都是政府统一征发进行后勤补给的。这种方式带有很大的强制性。民众的积极性一般不是很高。

    首先,这对他们是一种负担。接着,就是有极大的生命危险。加上道路极端难以行走。所以,秦国的后勤补给一直处于一种压抑的发展情况。

    改变就在尚文第一次使用商业模式运送粮草后勤物资。咸阳城内的民众可以自发的组织大量的车马到衙门报道。在那里进行初步的登记造册。他们大部分是牛车。很少有马车。

    接着就是衙门付给三分之一的定金。然后押送秦国采购回来的大量粮草补给物资。这三分之一的定金足以能够满足车夫们来回一趟路上的花销。如果极为顺利的话,还能有些剩余。然后到达目的之后,领取凭条或者是直接交付债券作为报酬。这样一来,秦国处在农闲时节的民众开始踊跃报名参加。大量的资金开始注入这个行业。

    以牛车为主的车队从咸阳出发,经过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达到北方军事重镇固阳。在那里,由于秦军有大批的马匹,以及大量的缴获物资处理。这些物资必须尽快处理。这是蒙恬认为,一旦重镇被攻陷,这些物资就会到月氏人手里,于是开始大量的卖出这些物资。

    北方还有大量的债券作为军饷而剩余,这些债卷就成为他们手头上报酬拨付给那些车夫。一些车夫很高兴的就驾车回去了。但是大部分人精于细算。认为空车返回实在是一种损失,于是他们开始大批量的购买秦军手中的缴获物资,从牛羊到马匹,以及大量的皮革毛毡等等。这样一来,回程的时候,这些车夫的牛车改成了马车。速度更快,载重量更大。同时后面还有自发购买回来的大批的物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