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枚又一枚的礼花弹上天。一些六国人则一边看一边连连称奇。嬴玉是和秦王的嫔妃们在后面观看的。她知道。这个呆子有什么东西总是藏着。计划找个机会把尚文藏着的东西全部搜索个遍。

    韩淑则是一身男装打扮以韩国使节的身份参加的。她越来越觉得秦国新奇的东西多了。来了这么长时间了。她竟然不知道秦国还有这样的东西。同韩淑一样。月氏国女王被特别邀请参加战胜国的胜利庆典。她看到了满天的礼花。觉得自己的国家,特别是自己的父亲和这样一个国家交手是多么的不幸。

    礼花弹完了就是大量的焰火表演。焰火形成巨大的焰火墙。让民众非常的稀奇。看着盛大的焰火表演。民众的心情是非常的舒展的。秦国的日子就像这焰火一样,变化无穷。炫耀美丽。

    夜晚在秦国的欢呼下,显得不平静。

    与秦国的欢呼不同。赵国则是一片忙乱。赵王不知道为什么。全国的女性都在抗议示威。她们不为自己的男人做饭,洗衣,也不织布做衣。而是大规模的聚集起来抗议。抗议谁都行,偏偏抗议自己的军队。就连那些王妃们也开始参与其中。赵王真是气得恨不得把邯郸都一把火烧了。

    军队也对于这帮子妇女游行也无可奈何。他们不能打,也不能驱散。只能看着。你要是拦。很快就会被那帮妇女推倒。不是被咬上一口。就是狠狠的踩上一脚。士兵们从来也没有这么遇到过这件事情。

    不单单是如此。赵国的男人们这几天非常的老实。他们都不敢开口谈女性这个话题。就连赵国的妓院都关门了。那些妓女都去参加示威游行去了。男人们则只能呆呆的看着。饭也不做。男人们终于知道离开女人活不了了。

    国内局势如此。赵军也不好过。李牧不得不停止对燕国的进攻。开始转入防御状态。大量的军队被慢慢的抽调走回到原来的驻地进行防务。秦军的动态非常的频繁。这是他们探马得到了消息。而且,从报纸得到秦国要举行大规模演习的消息的时候。李牧就开始逐渐的撤军了。

    而秦军的演习还在策划阶段。频繁的调动,仅仅是军区内的整编活动开始。他们要把原来的军队整编成师。军衔制度虽然普及到他们这里。但是一些战术要领什么的都没有到位。秦国就是借这次演习来进行整顿的。可谓是两不误。

    赵军那知道秦军有这么多花招。他们十分提防这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频繁的调动,加上士兵们疲惫不堪。特别是他们的粮食不多。被一再压缩。导致抢劫事件屡屡发生。甚至是一些军官都默认了这种行为。

    赵王的命令以及带着大量的报纸摆到了李牧的眼前。李牧震惊了。秦国的报纸竟然报道了自己军队违法乱纪的事情。李牧对此事竟然一无所知。于是亲自暗访。果然有此事,而且还不少。军中竟然还有掠夺地方女子待奸淫之后将其杀了食其肉。

    这些事情是李牧亲眼所见。李牧倒抽一口凉气。这还是军队吗?简直就是禽兽。

    “去,叫司马尚来。”李牧气急啊。自己军队缺粮。竟然干出如等惨不人道的事情来。他没想到。他手都有些发抖。

    “将军。”司马尚拱手说道。

    “坐下。”李牧压制自己内心的恼火。悲愤,将自己所见所闻全部说给了司马尚。司马尚听后。竟然不敢相信。在李牧点头之后。司马尚气急的拔出剑要杀了那些兵士。李牧摇头示意其冷静。这件事情恐怕全军都有了。李牧要求,司马尚暗查此事。一定要彻底的把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司马尚拱手离开。李牧则流下了眼泪。

    如果不是秦国的报纸。李牧恐怕到现在还隐瞒在鼓里。他敬佩秦国的那位新丞相。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能够亲自道歉。李牧也想道歉。也想换取民众的支持。可是?这是什么。这是禽兽所为。能吗?李牧一夜无眠。

    查访进行了三天三夜。司马尚才把本大营的一些败类查完。这些人多的惊人。大营内才五万人马。参与其中的竟然多达一万多人。而且,随着一些军队的调离。这样的事情还在发生。

    李牧听后只是摆摆手。示意其出去。李牧没想到。实际发生的,要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怎么办?李牧拷问着自己的良心。

    李牧的眼睛布满了血丝。他已经有一多天没有合眼了。想了许久。李牧写了几道命令传给了司马尚。随后,李牧便安心睡觉去了。他决定去赎罪。就像报纸上说的那样。这是暴行。如果麻木的看着其发展的话。那就是与禽兽为伍。他决定挽救自己的这支军队。

正文 393混乱的齐国

    赵国处于被动之中,齐国也不妙。齐国有稷下学宫。学宫内的老学究们早就开始讨论报纸上的东西了。只是报纸这种东西,不能拿到明面上来,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报纸这东西粗俗的很。

    报纸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白话文,没有文言文。基本上都是大众的东西。特别是在报纸刊登的一些故事,为了体现真实性。报纸自然而然的要使用第一人称语言来描写。而且采访的对象是军人,特别是拿着转轮枪的牛仔们。他们说话不可能那样文绉绉的。于是,粗口,脏话一连串的冒出来。这还是记者有意删减了许多了。但一些地方是不可能删减的。就这样。这种文化被报纸刊登了。

    这种粗野的文化。特别受到六国民众的喜欢。每当读到爆粗话的时候。民众都哈哈大笑不以为然。而那些文人很少能够放下架子和民众打成一片。他们依然认为自己是清高的一等人。

    这种粗野的文化,自然不受文人。特别是稷下学宫内的欢迎。但是报纸这东西。他太稀奇。而且上面总是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东西。这些老学究也研究。但总是私下里研究。从来不拿到明面上。因为怕讥笑。

    报纸刊登的消息,特别是接连发生的事情。让这些喜欢泡在书本里的人感到非常的不适应。赵军的罪行。只能让他们撇撇嘴。说上几句听不懂的话。但女人们的示威游行。以及秦国长公主的行为。更加让他们认为。秦人的粗野。文明还是保留在自己这里。文明一直在他们这里。他们这么想。但事实上已经被秦国报纸文化感染了。

    民众通过报纸了解到赵军的暴行。平民一旦爆发战争,受到创伤最大的是平民。他们深深知道兵灾的惨痛。他们开始同情燕国人。或许是自己亲身的经历让他们产生共鸣。接着就是女人的示威游行。这让齐国人们有些猝不及防了。他们不知道女人为什么要示威游行。他们更难以理解。女人要什么权利。

    而齐国的女性和赵国一样。她们特别喜欢了解秦国女人们怎么生活。男人在读报纸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忽视一些东西。比如,女官,女警察,女秘书等等词汇。他们认为这很正常,但到了齐国女人耳朵里,就成了一个巨大的话题。她们农闲的时候。激烈的讨论。什么女人如何做官。这要是管了一班子男人。那么男人还不羞死什么的。她们的话题越来越离谱。这也是她们想象力丰富的重要佐证。

    但《华夏女报》出现的时候。她们越来越开眼了。《华夏女报》中嬴玉的形象顿时在这些妇女中高大起来。特别是给燕国女人发枪这件事。让她们看到。女人不再是弱者。《华夏女报》主要关注一些女性话题。特别是秦国女性的生活。比如,记者会定期的采访一些职业女性。第一位就是嬴玉。虽然没有照片。但从一问一答的问话中。齐国女人更在意她。齐国女人虽然没有爆发游行,但她们的行动让齐国男人受不了。她们要求和男人一样拥有同等的地位。于是家家户户开始夜里吵架。混乱开始于齐国人的家庭。

    齐国家庭的混乱不算什么。混乱最厉害的还是齐国的朝政。大臣们纷纷要求后胜下台。而后胜则是派兵阻挠不让其见齐王。不但如此,他还严厉斥责大臣们妖言惑众。而大臣们则立即反击。一时间双方混战一片。

    稷下学宫虽然也不闹。他们不能装作看不见啊。他们就开始讨论这件事。儒家中还是有部分人比较开明的。他们认为秦国在人道主义上,还是比较站住脚的。但大部分人认为。秦国依然是一个粗野的国家。从他们最近什么女权运动来看。女人怎么可以和男人一样。那么女人与小人一样。狡诈多变。说着就开始抛出大量祸国殃民的例子,从夏姬到妲己。无一不在攻击秦国的粗野。稷下学宫向来有激辩之风。而儒家内部之间的斗争就这样开始了。而其他大家都只是看着。他们并不参与。因为他们还有很多报纸没有看那。辩论在激烈。他们都是关起门看报纸。

    特别是一些农家,杂家之类的人,他们更在意秦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但上面却只是提及名称,详细的就不在提了。比如,秦国出现了一种叫水泥的东西。他们一直搞不懂,这东西是什么。还有就是,《金融快报》上说的恐龙故事。这东西真的有吗?而且还是6500万年前的庞大生物。这些都是嬴玉晒自己幸福的无意举动。但没想到。这些东西引起了稷下学宫最后一点务实文人的注意力。他们的疑问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大。他们有的人开始私下商量离开齐国。去秦国。他们要一探究竟。这是一次重大的知识分界。秦国以自己务实的态度吸纳了战国最后一点科学技术人才。

    齐国的局势有些混乱。前方的军队不知道该怎么办,赵军都进入防御状态了。而且,他们的人都走个差不多了。而自己这一方,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动。原因谁也不知道。而国内,吵着闹着要见齐王。后胜则是极力的阻挠。即便是见了。双方也是一顿骂战。齐王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齐国上下一片忙乱。于齐国相比。韩国的情况有些好转。而且趋于一致,那就是投靠秦国,全心全意的投靠秦国。这一切都在韩淑借张良之手上表的奏疏中说的。

    秦国目前正在全力消化一块巨大的土地。他们还无意东进。而且新上任的丞相也无东进之意。如果韩国主动示好。搭上秦国新任丞相改革的顺风车。韩国定能繁荣富强。对于接下来的举动。韩淑需要试探一下,国内大臣和韩王安的态度。只有知道他们的态度如何,才能采取下一步举动。贸易。

正文 394击败乌孙人

    和东部激烈的外交舆论斗争不同,西部的战争情况显得有些无趣。而且无趣到了极点。

    蒙武部快速的西进战略让他很快就打出了月氏人的实际控制区。而对敌情的不了解。让他们只能盲目前进。其实早在他们进军到敦煌的时候,就已经和乌孙人交过手了。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

    当时的情况是,秦军的一个骑兵团大规模的偷袭乌孙人的一个较大部落。战斗在隆隆的炮声和密集的枪声中结束。由于月氏人和乌孙人没有太大的区别。实际上,他们也看不出,他们认为这就是月氏人的一个部落。没有什么。根本就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很快,乌孙人也进入了庞大的战俘队伍中去了。而秦人对此一无所知。而当时的地点是差不多就是现在的敦煌一带。

    秦军一路打过去。采用的战术就是炮兵和骑兵的协同作战。骑兵偷袭,炮兵在后方提供火力掩护,这样的战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