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冲喜千金重生路-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峡洲最大行政长官许大人只得传令各地县令,动员大户,捐赠财务自救。
童如山跟属官商议出两条决意,一是动员大户无偿捐赠,二是跟大户挪借粮食。童如山承诺,一旦朝廷发放了救济粮款,会按照市价兑付。
怀瑜赶到了归县力挺父亲组织捐赠活动。怀瑜在归县平抑粮价之时总共收买五千多一石,怀瑜除了一次性捐赠米粮二千石,再有三千石,怀瑜承诺按照市价一半,一两一石,贱卖给官府。
捐赠仪式起先犹如一潭死水,大家互相观望都不行动。怀瑜的行动恰似抽去了死潭闸门,洪水便汹涌起来。捐赠仪式空前成功,除了怀瑜手里五千石,石童如山另外无偿募集了米粮三千石。另外各商铺慷慨捐赠实物金银,折合现金三千多两。
归县下辖一万五千多人,除开沿河地带五百大户人家三千多人,还有一万二千多长嘴看着童如山嗷嗷待哺。
若要顺利度过灾荒,至少需要一万二千石米粮。
童如山手里现有了八千石粮食,缺口五千石。
怀瑜建议父亲将三千银子购买药材储备,因为灾荒往往伴随着疾病。粮食缺口可以等待朝廷解决。但是,童如山跟属官们商议决定,派人进川购买三千但米粮。
乡绅们理由也很充足,吃饱了肚子自然没病,身子再好,没有吃食也是饿死。
童如山虽是主官,也难以抗衡所有官吏。再者,灾荒之年吃饱肚子实在很重要。
怀瑜只有闭嘴。
却不料派进川收购官员铩羽而归,之前因为边疆战事,朝廷已经向川陕征粮,如今湖广地区大面积受灾,进川船队多如牛毛,四川境内米粮一夜之间从一两两石暴涨成两两一石。县丞怕担责任,空船而回。
一贯儒雅童如山气得破口大骂:“糊涂东西,二两不买,等到三两四两么?”
县丞折回再买,这回已经长成了五两两石了,三千银子除开缴费,只购得粮食千石。一来一往,折了粮食五百石,县丞杨万德家贫,拆骨卖肉也赔不起。救灾账款都是归县乡绅知名之士,群起攻讦杨万里尸位素餐。要将他法办入狱,毁家抵债。
杨万德只得承诺赔偿,引咎辞职。
目前正是用人之际,童如山既往不咎留下了他,并替他承担责任,只说自己没有交代清楚,提出让杨万德补足损失五百石。得到乡绅许可。
杨万德家中只有几亩薄田,哪里能够承担如此巨债。
童如山私下替他补足了余额。
杨万德感激之余并无多话,此后,杨万德终其一生,鞍前马后跟随童如山。这是后话了。
到了八月,旱情影响已经到了宜城,周边饥民蜂拥而至。
怀瑜跟祖父外祖父商议,不等官府上门,率先行动起来。童家药行搭起了粥棚,并承诺,施粥三月,粥饭插筷子不倒,毛巾敷子裹着不渗。
白家门前也搭起了凉棚,白老爷子亲自坐诊,义诊赠药。
许知府亲笔书写了两块牌匾,白家得了一块悬壶济世,童家药行则是乐善好施。
童家牌匾到了许大人预期效果,在牌匾刺激下,许多商家群起效仿童家,开始施粥赠药。只是府台大人甚至物以稀为贵道理,此后,只是承诺太平年景减免这些商铺赋税。此后再没题匾褒奖。
这年九月,宜城因为没有新米入市,米价暴涨到了三两一石。许多商家开始将囤积米粮大批抛售。怀瑜不仅没有抛售囤积粮食,还大量收购米粮用于施粥。
怀瑜接到了父亲书函,归县辖区少数地区出现时疫,童如山一边迅速进行隔断病源,一边派遣童如松进城组织药材。
只是县衙已经没有余钱,童如山吩咐怀瑜不遗余力帮助叔父童如松,大约是怕怀瑜心疼钱财,最后言道:行善有福报,救命如救火!
原来,童如山虽然反应迅速,怀瑜也一早替父亲打下基础,归县下辖百姓每月都会准时接到关押发放救济粮食。保证了下下百姓没有出外逃亡。
却不料临近县知道了归县有粮,涌进了大批灾民。归县一般乡绅建议驱逐,童如山本着仁道,留下这批灾民,在城门口搭起粥棚,支起大锅,施粥赈济。
谁知这一来就惹下大祸,临近灾民蜂拥而至,归县城外遍地乞丐。
灾民聚集,粪便遍野,臭气熏天,随之便是疾病蔓延。原本富饶沿河地区成了疫区。
童如山此时方才警醒,好事成了坏事!
虽然今年药价是往年两倍,怀瑜眼皮不眨一下,便悉数将今年的所进药材,亲自押往父亲辖区。
白氏以及童老爷子则是日日在菩萨跟前祷告,希望她们父女平安无事。
九月,怀瑜及笄这日,她正在再去帮助父亲抗病救人。马家母女却在此刻归来了。
原来,今年边疆敌寇骚扰,粮仓湖广有遭受百年不遇旱灾,圣上内外交困,下令宫廷费用减半,以便支援战事与灾区。如此大环境下,张家跟马家都觉得不是大办喜事时候,两家商议决定,婚事推迟一年,反正孩子们也不大,再过一年,马珺也才十八岁,许夫人心里女子二十出嫁刚刚好。
母女两个赶回家来为了参加怀瑜及笄,却不料怀瑜人在灾区,只得作罢。
马家同样储存了大批粮食,马夫人回乡第一件事情就是用于递与市价三两一石价格,公开挂牌,五两两石开始销售。立时赚得盆满钵满。
十月初,朝廷救急粮款终于下达。却是杯水车薪。鉴于大批咱民涌进府城,许大人在严令各县自救同时,在府城举行募捐,原地消化灾民。
怀瑜比照宜城大户,捐赠千石,并在官府要求之下开仓售粮,价格比照马家,比同行便宜二成。
怀瑜跟马家不同,马家是老粮行,要讲究信誉,敞开了卖。
怀瑜知道明年还有一年饥荒,等到后年生产自救,中间足足长达二十个月。怀瑜手里粮食仅有来自四川五万石,只是这五首先要给父亲下辖留出明年一年米粮一万五千石。其余三万四千石怀瑜没没准备赚钱,她准备拿来钓王八。
且说到了冬月,许多粮铺已经关门闭户,城中唯有粮食大户彭家,大粮商马家,再有就是怀瑜这个新出炉粮食贩子。
从十月开始,怀瑜每天限购二十石,决不多卖一粒。每天入账五百两,一下子打疼了许多人眼睛。
其中眼睛通红者便是童家大房童老虎。
王玉兰不住口鼓动童老虎说,怀瑜手里粮食听说是老爷子本钱,当初在四川一两银子卖两石米。如今两石米五两卖出,反手就是赚四两。大家都是姓童的,老爷子好处凭什么都叫怀瑜占了?
且老爷子当初收缴大老爷银子,说不得老爷子给怀瑜银子就是当初收缴大老爷银子。
童老虎为难一摊手,道:“老爷子如今不待见我,见面就骂,如何肯挪借米粮叫我赚银子?”
王玉兰咯咯一笑:“大老爷不受待见,大爷手待见啊!”
童老虎在王玉兰鼓动下跃跃欲试,让人招了怀琛商议,怀琛稍有为难,童老虎便破口大骂。王玉兰也在一边帮腔,逼迫怀琛跟怀瑜商借粮食,并说一年后加倍偿还。
王玉兰一边鼓动童老虎,一边跟怀瑜泄露消息,怀瑜在怀琛试探老爷子途中将之拦截:“大哥有话跟我讲就是,祖父年迈,经受不起任何打击了。”
怀琛面色狼狈,支支吾吾把童老虎话告诉了怀瑜,要挪借粮食,明年秋下归还。
怀瑜慷慨答应了,不过要求怀怀琛写下契约,并请了宜城最大的牙侩作中人。怀瑜一次性挪借了二千石给怀琛。而后怀瑜令人以五两二石价格再行陆续买回一千五百石。
怀琛一月尽赚五千银子。
童老虎捧着银子眉开眼笑。他的算盘打得响亮,明年大房也进川收购粮食,四千石粮食不过二千两,这可是翻倍赚银子啊。
随后,童老虎人心不足,蛇吞象,再次跟怀瑜挪借五千石。
怀瑜这次没有答应:“堂兄名下有多少良田?一千亩土地,两千两米已经是极限了。我劝堂兄呢不要贪多嚼不烂。”
怀琛回报童老虎,被童老虎一顿臭骂,随即怀琛手擎盖了牙侩作保契约抵押,邻县两千亩土地田契,言明,明年不能归还粮食,以土地抵押。
怀瑜亲自拿了契约跟童老虎求证之后,再一次挪借了五千石粮食给大房。
怀瑜故技重施,再一次暗中购买,成功收回四千石。
童老虎捧着一万六千银子笑得差点魔怔:“哈哈哈,明年继续干旱吧,等老子明年大干一场,看已成谁敢与我争锋!”
这年年底,整个湖广地面受灾县衙,唯有归县下辖没有百姓逃亡,更没有因为冻饿死人,相对其他郡县十室九空,遍地倒卧,归县民众能在灾荒之年吃饱穿暖,欺辱一座丰碑突兀而起。
许知府奏折一上,龙心大悦,当庭传旨嘉奖,童如山官升一级,成了从六品县令。
童如山除了望北谢诏,更是位于绸缪,一人坚守归县。
因为整个冬日不见一片雪花,按照惯例,明年春季将会疾病爆发,童如山设了群英宴,召集归县所有乡绅长老以及游医大夫,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最后指定三条策略,第一决定组织百姓煅烧石灰,对猪栏围厕水塘进行消毒预防。第二,阻止民工大批量收集艾草,进行室熏烤,杀灭病毒。
第三,派人打理宣传,无论人畜,一律煮水饮用,不饮生水
童如山制定出方略,便雷厉风行行动起来,将县衙属官衙役全部分派下去执行,并制定层层负责制度,官员负责盯着里正,里正负责盯地保,地保负责自己收下十户百姓。
童如山就坐镇在县衙,顺带负责沿河五个村落三千多人。
童如山这个法子得到了许知府大力赞同,并在整个夷陵府进行推广。
怀瑜出了正月便启动预备草药,运送整整一船草药进入归县。
童如山主持送药下乡,怀瑜跟随叔父童如松坐镇县衙,代替父亲张罗施粥赠药。
十日间,日日有成群百姓到县衙门口磕头。
怀瑜愕然。
童如松用崇敬语气告之怀瑜,临近县衙都是组织衙役驱赶流民,唯独归县例外,童如山真正父母心肠,不仅没有派人驱赶,还在城外林例子搭起一遛茅草棚子供灾民居住。除了每日施粥赠药,还将请壮劳力编入烧窑修堤队伍,每人三餐之外二个铜板。以便这些灾民有钱购衣蔽体。
怀瑜为听这话,只觉得四肢百骸通泰舒爽,怀瑜可以预知,父亲临危不惧,与民同患难,加上自己提前预备粮食药材,三年任满,父亲只怕会官升三级,打回宜城老家了。
怀瑜将仓房中粮食提出五千石交给父亲,以度饥荒。把其中二万石装船,运回宜城郊外藏匿在蔡家仓房中。
这一次,怀瑜秘密带了外公徒儿猫仔前来归县,明说让他跟着县衙四川师傅学厨艺,实则秘密吩咐猫仔主意学习模仿大师傅四川方言口语。
猫仔虽是农村出身,因为跟着白外公学艺并未风吹雨撒,一张面皮白嫩光滑,一身绸缎打扮起来,很是有模有样。
却说开年一来,老天一反常态,开始淅淅沥沥撒起雨来,正所春雨贵如油,湖广地面一片欢腾。
归县百姓更是喜形于色,田间地头一片欢腾,人们用辛勤劳作抒发心中喜悦,感谢老天,感谢父母官,她们成功度过在慌年了。
朝廷发放了黍米麦种,童如山全身心投入组织春耕播种。
虽然春季看着风调雨顺,青苗长势喜人,无奈时值青黄不接之时,丰收年尚且艰难度日,遑论如今灾荒之年?青苗长势虽好,却不能立时当饭吃。
大多数粮商仓库米粮买了个罄尽,为有少数大粮商还有少数米粮,僧多粥少,宜城粮价再次暴涨,市面米价已经卖到了四两一石。像是马家这种有良心商家也买到了七两两石价格。
这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