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蛊之王-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降石的出现,对于玄界就是发现了巨大的天价宝藏。一颗普通天降石,都至少相当于凡界的千锭金万锭银。

  如今玄、修两界都迅速行动起来,将目光投到漠北天降石的第一出现地——“护摩古山”一带,派出得力干将,赶往此地;而古荒名门底蕴深厚,直接凝天势布阵纹,打开一条古道,在第一时间建立起天石基地,各自为阵。

  人为财死,鸟为死亡,为此各界冲突不断,流寇横行,世间不再太平,诸界浩荡,战事已起……


第112章 一石激千浪


  天降石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瞬间就改变了诸界格局,倏忽风云变幻。

  古荒圣世名门底蕴深厚,各大势力雄踞一方;但像天降石这样的巨宝神藏,每个修士无不想据为己有,要想从中分得一杯羹,许多弱小势力就不得走向暂时联合。

  青凌镇不下百余门派,很快八、九个小帮就成立了青凌联盟等等,其他各地莫不如此。

  甚至有不少散修都走到一起,暂时舍弃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成立一派,其中,东荒“竹林七贤”是散修集结成立的较大一支,甚至有超过太玄宗、青凌殿之势。

  一时名声鹤起,但没有人知道“竹林七贤”背后的宗主是谁,同时也神秘莫测。

  当成浚听到这个名字时,吓了一跳,此名原为古中国魏晋时期嵇康等七位名士的合称,没想到这群散修居然用了这个名词。

  诸如此类,各地大大小小的联盟,五花八门,如雨后春笋,纷纷而立;不仅这样,天降石也改变了自古以来玄、修两界,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两界日已千丝万缕,关系错综复杂。

  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各取所需。人为财死,鸟为死亡,如今为掠取天降石,世间变得动荡不安,流寇横行,冲突不断,凡间也不再不太平,需要一种势力或靠山保护自己,有些事情当政无法解决,而修界就是最好的合作者。

  “先知,先得天降石”,天降石又远在北域,对于诸派来说,光是人、物输送就是一道巨大的难题……太多的凡尘琐事,需要凡界相助,慢一步就被他人捷足先登。

  修、凡两界很自然地达成一种合作,并有相互渗透之势。有凡间富商主动将年青子弟,送到修界修炼,也有修界各门派出能手熟悉诸多关键事宜。

  但尽管如此,凡界弟子要进入修界,各门还是设置了一定门槛;为此,一些一无是处的三教九流之辈,以“大师”自称,设置了各种玄修入门速成班,以高价,大势诓骗土豪,敛聚了大量钱财,屡禁不绝。

  凡间子弟,由于对修界常识一无所知,等同弱智;进入速成班后,这些所谓的“大师”,豪无实战之技,以三寸不乱之舌,舌绽莲花,进行打鸡血式的“洗脑”;并著书立说五花八门的玄修“成功学”,不知误导了多少子弟。

  对此,也有玄界志士数次提醒劝解,但反被人误解。没办法,凡间原本如此。

  由于凡界的介入,在巨大财富的摧动下,之前只存于圣世名门等大势力的古老阵纹,也被一些高人为利所趋,得以破解或仿制。

  加之“天降石”本身就是一种能量超载体,如今凝天势,开古通,倏忽横渡千里的“天渡神舟”,已成为两界高端的通行工具,令之前“从东荒到漠北,普通修士终其一生都无法横渡”的遗憾,在此终结,当然所付的报酬也是巨大。

  虽然其并不能与古荒名门媲美,但足以惊世骇俗,他让远距离横渡及天降石运输之能,不在是圣世名门的专利。

  天降石的出现,令凡间一批新的富商迅速崛起,而“天降神舟”以富商聂家的“天字一号”最为闻名,遍及东玄大陆的各大区域。

  但凡是宝物,自然需要交易,在凡间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天降石也不例外。第一个有此眼光的便是蜀南商人马雲长,他将天降石这种只可能存在于修界局部人的专利,得以普及到东玄大陆的每个人。

  马雲长首创了阿玛“鬼市”,通常在夜间进行,以区别于凡间传统集市(行话:白市),只是“鬼市”除了天降石,还有仙修所需五花八门的东西,鱼龙混杂,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淘,才能淘到好货。

  对于专于修仙的人,通常不可能将时间花在这个上面,修界许多人宁愿去“赌石坊”赌石,因为这里可能切出天价奇石。

  于是,又带动已经灭绝千年的“赌石”业的死灰复燃,但是开“赌古坊”本身就是风险巨大的生意,也只有巨商大佬有这个实力,其中最有名者就是漠北地界巨商大佬王富林,与马雲长被世俗称“南马北王”。

  但即便是王家的富林赌坊,也不可能与古荒圣世名门的天石殿相提并论,这些古老的圣世名门,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渊源有多么久远,至少在“虞舜大帝”前就存在,无与伦比的深厚底蕴,对于“天降石”没有人比他们更有清楚。

  明白人一想便知,“天降玄古,帝子降兮北渚”,既然他们经历了这个时代,肯定还深藏着“虞舜纪”残留的天降石。

  如果说这个世界,对天降石,谁还能比古荒名门更权威,只有“天降师”,但可惜的天降师早已失传千年,几乎都已被世人遗忘。

  天降石一现,“天降师”这个词,几乎同时浮现于名门至尊和商界巨估们的脑海,但就是他们的势力,也无法找到“天降师”的后人。

  天降石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瞬间就改变了诸界格局,后面还不知多少大事将要发生;一时间,天地动,战事纷起,群雄并出。既然昔有“天降玄石,帝子降兮北渚”,那么,又一个空前的大时代,很可能正在临近。

  斗战风云起,看龙争虎斗,跃马秦川,诸界苍黄,谁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战,天地动,莫等白了少年头;大地苍茫,谁主沉浮?江山锦秀,看谁人世称英雄,皓宇踏长空……

  气吐山河,踏万古巅峰,成就一代帝皇霸业,不多少人已蠢蠢欲动,提前布局所有,还不知有多少背后蛰伏的势力,也在暗流涌动;各门年青才俊,感觉一个大时代的到来,无不热血沸腾;惊才艳艳,乱世枭雄,一片斗战狂潮,跃跃欲试,血色映长空!

  天降石一出,就是成浚都已按耐不住内心的热血,眼中一股狂傲战气,也是透射而出,“战,天地动!我要让你们看到,这是一个荒古战体,为战而狂的时代!气吞山河征天下!”


第113章 道纹与器法


  血色映长空,残阳绚烂如火,成浚于青凌一峰遥望,西边日落荒古流沙,红尘滚滚。

  而东边依然云雾缭绕,看上去云动、飘渺,于乱世都似一片世外净土,连山叠翠,流泉悬瀑,飞鸟相与,落英缤纷,有如画中一尘一世界;战已天地动,这或许是斗战风云,最后一抹祥和的流云。

  一尘叠翠,一尘流沙,有如天地之阴阳两仪,演绎尘世如画,柳暗花明。一少年立于青凌叠翠一峰,衣带飘卷,久久凝望,感应着天地之玄秘,他的身体都随之透出一缕若隐若现的绿光。

  突然,他体内龙泉印冲出命元苦海,剧烈震动,浮出一片蝌蚪般光符,掠向虚空,顿时,天地风云流走,如一片光影薄沙,凝聚一道龙形般的道纹,打入龙泉印。

  他仿佛被一个巨人天神拍了一掌,被震得倒飞而出,大口喀血,“这?难道是大地龙脉之气?”

  龙泉印一直蛰伏命元苦海,就是他都不能控制,今天竟主动浮出,还发生这种异象,似乎引动了天地之势,这是之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他大吃一惊,“难怪说,凝天势,聚地气,就能以逆天之能镌刻道纹?借此破开龙泉之封印?甚至以此重炼属于自己的一器?”

  太不可思议,简直似痴人说梦,成浚眉头深锁,想到有人曾提到,“在那个时代,荒古战体体似天地熔炉,炼至极致,本身就是一神器,一滴血都杀气浩荡,秒杀圣尊。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却没有人斩道成帝!”

  他虽百思不得其解,但相信,或许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打开龙泉之秘,甚至炼成自己的神兵之“器”。

  斗战风云起,不容许太多的等待!这道关他必须攻克,天降石也势在必夺,若等白了少年头,只会成全他人脚下的磨刀石,堆成累累白骨。

  天降石一旦现世,便是一个帝皇纪年不绝,这个时候冲出去,无疑是充当炮灰,以卵击石,他必须有所准备,虽然心中一股热血上冲,也得暂且隐忍。

  争夺天降石,外面都已沸腾,所有人目光都聚集在那里,没有人会注意他这个小小的草根修士,但这恰恰给了他喘息的机会。

  连续数月,他都盘坐于缈无人烟的叠翠峰,凝望天地万千气象,看山色日出月隐,望太湖潮起潮落,如一道磐石一动不动,与天地都融为一体。

  穆长风可称为他一生的导师,或许不忍一世荒古战体就此没落,除了教他玄修基本道法;后来,也将道纹和器法、心法和阵纹等高等玄修,全部相授与他,可以说涵盖其毕生所能。

  随着玄修的进一步深入,他越来越感觉到老人修为的博大精深,甚至打破了道、佛两界;他甚至想象着,这位他一生尊敬的长者,或许至始至终,都没有完全释放自己的实力,而太泉宗也绝非表面看上去的一个普通门派,其底蕴或许并没有现于世人。

  老人曾说,一尘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道纹”是古贤大能感悟天地万象,一笔一划“摹刻”而来,一部分流传于世,传承了下来,有一定规则者,便形成符文;而更多的失落于世,回归于天地间。

  越是强大者“摹刻”的道纹越是玄奥难懂,有些,就是后世对此有精深研究的老古董,也不得其解,若想通透道纹,只有回归天地自然,才是本源之法,到达极致,推演道纹之无极。

  修界之“器”的强大就在于,内刻有“道纹”,否则与凡间兵刃没什么区别,一般入门弟子手上的兵刃,都不能称不上“器”,因为这类弟子无法理解和掌控道纹,只有到达元绅境才能初步理解常理,到达御化境才能真正掌控一些。

  而“道纹”运用于“器”只是其一,实际上他有无穷妙用,如刻在符纸上的符文,刻在画卷上的画符等等,都属于道纹。

  道纹甚至可以镌刻在大地山川、悬崖峭壁,凝天地之势,与世长存;更有甚者,勾画出一方小世界,形成神秘的领域空间。

  器法,又分为外器法和内器法。外器法即通常所说的“炼兵”,在器皿中打造兵刃,然后由炼器师刻印“道纹”,如今整个东玄大陆,以唐门最为厉害,集天下外“器”之大成,是整个东玄大陆炼器师的高端权威之所在。

  而对于内器法,与外器法迥然不同,他是以自身命元苦海作为“器”之熔炉,以精神力符火熔炼打造,以己之道纹镌刻“器”之法则和灵魂。

  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就决定了“内器”天生具有自然选择的特点,因人而异,有的人终其一身,命元苦法也无法凝“器”;而有的人,突然到御化境就“器”已成。

  “内器”的道纹,是十分关键的一环,这与“外器”不同。他人的道纹都只能作参照,要想炼成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