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六符被逼无奈,也插嘴了,“你们是想和大辽开战吗?须知道大辽雄兵百万,一旦陛下发了雷霆之怒,你们这些人,还有你们的家人,亲朋,乡里,都要化为齑粉,荡然无存!”

  “狗仗人势的东西,哪有你说话的份?”王宁安一指他的鼻子,怒斥道:“骂石敬瑭,你受不了,为什么?因为你心里还是认同自己是汉人,和他们二位不一样。”

  王宁安突然呲着牙笑道:“两位使者,大宋的文采风华有多大吸引力,你们心里清楚,不少辽国贵胄都读汉家经典,穿汉服,说汉话,更何况燕云之地的汉人!说句不客气的,养不熟的就是养不熟,虽然他们心念着中华文化,我们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对你们大辽来说,这就是国贼,就是不忠!我们大好男儿谈判,让这么一个东西掺和,实在是扫兴,让他赶快滚蛋!”

  刚刚恢复一口气的刘六符又被弄得气血翻滚,脸上的涌起一阵不正常的潮红,王宁安的可不是空口说白话。

  他会担心被骂汉奸,说到底,还残存着一丝汉人的念头,有了这个念头,辽国就没法相信他……这就是个无解的死结,如果辽主真的猜忌起来,他这个官也就当到头了,大宋不杀士人,可辽国没这个祖训啊,搞不好就人头搬家,刘六符又恨又怕,灰头土脸,别提多狼狈了。

  ……

  大半天的谈判下来,辽国的三位都耷拉着脑袋,他们本想来占点便宜,谁知竟然遇到这么几个货儿!还有脸说他们是土匪,这几位比土匪还土匪!一点脸皮也不要,一点斯文也不讲,再这么下去,还怎么谈啊?

  “启禀三位大人,王大人,余大人,小王大人,给三位准备了酒宴,请你们过去。”

  一听到酒宴,刘六符直接黑了脸,死也不去。

  萧大祐和耶律仁先倒是不在乎,去就去,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带着赴鸿门宴的心,两位使者气势汹汹,可是到来之后,就是一惊,客厅花团锦簇,两边乐曲悠扬。

  在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张条案,上面有瓜果点心,各式美食,随着他们进来,又有人抬来烤|乳猪,烤全羊,送上珍藏的瑶池琼浆,王宁安一改谈判桌上的疾言厉色,变得和蔼起来,脸上都是笑。

  他热情招呼,体贴安排,还搓着手道:“二位贵使,谈判桌上,咱们针锋相对,那是各为其主,公事拿开,你们就是远路而来的客人,我们都是好客之人,绝不敢慢待。”

  王宁安说着,看了眼,笑道:“那个姓刘的没来最好,我就看不上这样的狗汉奸!”

  说着,还啐了一口,然后拿起酒杯,高高举起。

  “我先干为敬,你们随意!”

  说着,王宁安连着干了三杯,白嫩的小脸泛着一层红光。古人喝酒和现代人可不一样,讲究长者先喝,晚辈要等着长者喝完,才能干杯。

  而且大型宴会,只敬三杯,过了三杯之后,酒量浅的就容易出丑态,反为不美。

  当然在民间就放肆多了,没有那么多的讲究,王宁安粗野的做派让两位辽使也是一惊,这小子和宋朝的那些大头巾不一样啊!

  他们也只好陪了三杯,烈酒入肚,乐曲响起,谈性也就来了,王宁安端着酒杯,笑道:“两位使者,我觉得咱们谈判,要求同存异,枯燥的谈完了,该谈点高兴的了。”

第176章 不要和王宁安谈生意


  辽国一般派遣两位使者,汉臣负责礼仪交涉,言谈机变,辽臣则监视汉臣,并且做最后决断,打个比方,汉臣相当于总经理,而辽臣相当于董事长。

  弄清楚这个,也就明白了,王宁安为什么把火力都放在刘六符身上,把这位干翻了,以辽人的脑袋瓜子,根本不是大宋的对手。

  这不,萧大祐和耶律仁先赴宴之前,不停告诫自己,一定不要上当,不要被宋人给坑了……可真正碰到了美酒美食,他们都管不住自己了,耶律仁先还好一些,萧大祐是北边的蛮子,天寒地冻,生平最喜欢美酒,王宁安拿的又是最清冽甘醇的瑶池琼浆,萧大祐喝了三杯之后,就管不住自己了。

  拉着王宁安的手,又是喝酒,又是大笑,渐渐的也就没把门的,耶律仁先勉强控制着,可是脸色也红了,带着明显的醉意。

  王宁安同样涨红了脸,“两位,我方才说要谈点高兴的,你们说,什么事情最高兴?”

  耶律仁先笑道:“你们汉人不是有四句话吗?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想来这四样最让人高兴了。”

  萧大祐咬了一块羊腿,不屑道:“那么文绉绉的干嘛?要老子说,一是钱,二是娘们!”他斜了一眼王宁安,色眯眯道:“怎么样,给我们安排几个姑娘没?我可早就听说,江南的娇娃,不同凡响啊!”

  王宁安轻笑了一声,“姓萧的,别的都好商量,唯独人没得商量,大宋的子民,每一个都是无价的!”

  萧大祐轻蔑一笑,说的好听,老子又不是没见过!只要钱给够了,什么弄不来!他把气都撒在了羊腿上面,大口猛啃。

  耶律仁先倒是听出些味道:“王大人,除了人之外,还能商量什么?”

  “哈哈哈,能商量的多了,比如眼下就有一笔生意!”

  “什么生意?”耶律仁先好奇道。

  “当然是木材生意。”王宁安指了指满屋子的家具,无奈笑道:“你们看到没有,整个贫民窟,能配置好桌椅板凳的屋子都不多。”

  还贫民窟呢!

  耶律仁先都无语了,懒得和王宁安争辩。

  “你们大宋不是号称富庶吗,怎么连家具都配不齐?”

  “这有什么奇怪的,几十万的百姓,要用多少木材啊?”王宁安伸出手指,还真给他们算起账来。

  二十万人,按五口人一家计算,就是四万户,一户需要三张大床,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就按五十贯算,就要200万贯!还有各种店铺,客栈,还要外销……实际数额,远不止如此。

  “百姓之家,就图一个物美价廉,南洋的好木材他们用不起,杨木又太软,最好做家具的就是松木,尤其是红松,更是精品!”

  王宁安笑道:“辽国治下,山岭雄奇,人烟罕至。据我所知,在鸭绿江,大辽河,周围都有生产松木的深山老林。只要把木头伐下来,结成木排,顺水而下,到了出海口,再用船只运到大宋,一根木头,就一根木头,少说十贯钱!”

  十贯贯?

  顶得上20只羊了!

  辽国的羊自然比大宋便宜,萧大祐脑子不太灵活,可也算得过来,五根松木,就顶得上100只羊,辽国的普通牧民,拥有100只羊的都不多……他娘的,伐木还真赚钱啊!

  见他萧大祐陷入沉思,王宁安故作遗憾。

  “这么好的生意,可惜做不成了!”

  “为什么?”萧大祐下意识问道。

  “那还不简单!”余靖冷冷道:“你们不是要捣毁城——贫民窟吗?”

  这话噎得萧大祐没了下文,他的呼吸明显粗重了,脸色难看至极!

  王宁安灌了一口酒,继续感叹道:“何止是木材,牛羊肉、皮草、药材、珠宝、盐巴、粮食,哪一样不是动辄上百万贯的大生意,我就是想不明白,贵国为什么放着唾手可得的财富不要,非要抢夺杀戮?试问,你们频频打草谷,杀戮无算,罪孽深重,却又笃信佛法,广建佛寺,这不是矛盾吗?”

  耶律仁先哼了一声,“别说的你们多清高?抢掠杀戮,你们下手更狠!再说了,你们宋人几时诚心和我们做生意?哪一次不是你们吃干抹净,占尽便宜?”

  “这我就不明白了,做生意都是公平合理,你情我愿,大宋的商人欺负过你们?”王宁安满脸不敢置信。

  耶律仁先恼怒道:“你们宋人之可恶,一言难尽,就说我们这边商人,赶着肥羊过来,要和你们交换茶叶,结果你们这边推三阻四,故意拖延时间,几天下来,羊缺少草料,都要死了,你们就趁机低价收购,我们大辽的商人连本钱都赚不到!你说说,你们宋人坏不坏?”

  王宁安心里暗笑,看起来蠢萌蠢萌的大宋商人,还真够腹黑的!

  “这还不好办,只要建一个交割的市场,买卖双方都缴纳一笔押金,谈成生意之后,不能按时付钱,就要没收押金,补偿给受损的一方,并且规定违约者永远不许参与交易,这不就解决了。”

  “说得轻巧,这市场建在哪,又让谁来管?”

  “当然是两边一起管了,至于建在哪,其实沧州就不错。”

  随着澶渊之盟确立,宋辽之间总体上还算太平,大宋这边开了四处榷场,分别在霸州、雄州、安肃军、广信军,辽国也有一处榷场,设在新城。

  其实从一个榷字,就能看出双方贸易的特点,榷有专营专卖之意,双方商人携带货物来到榷场,并不能直接接触,防止互相沟通消息,出卖情报,必须将商品交给官方牙人,评定质量,确定价格,完成交易,还要收取牙税,这也就是榷场税收的主要来源。

  光是这个过程,就充满了漏洞,完全是官府主导,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两边的商人都吃亏!

  耶律仁先讲的例子,未必是大宋的商人使坏,没准就是那些小吏心存不良,鼓捣出来的。

  除此之外,商人还要提供担保,交易的范围,总额也要受到严格限制,比如大宋就严禁铜、铁、米面,腊肉,硫磺等物,辽国也严控战马,牛角等物品……

  说来好笑,辽国仰慕大宋文化,需要海量的书籍,偏偏大宋的官吏们认为有些文章针砭时弊,落到辽国,会泄露大宋机密,因此除了九经之外,别的书籍不准带过去。

  重重限制,其实并没有阻挡双方的贸易,在榷场之外,走私之盛,参与者众多。就拿书籍来说,大宋这边新出版一本文集,一个月之内,辽国市面上必定会出现。

  王宁安甚至怀疑朝廷禁止书籍,就是为了抬高价格,然后靠着走私获取暴利,就和自己弄得烈酒一个道理,其实宋朝的大头巾还是很聪明的,欠缺的只是格局而已……

  “说实话,朝廷对榷场限制太多了,每年四大榷场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万贯的贸易额,相比咱们双方的需求,实在是九牛一毛!依我说,就该给贸易松绑,准许双方商人面对面交易,我们双方各自派遣官吏账房,负责统计成交额,然后征收税赋,再维持市场秩序,也就足够了。”王宁安笑道:“以大辽的物产丰饶,加上大宋百姓的勤劳聪慧,两三年之内,双方的贸易额就能突破两千万,按照十分之一征税,就是两百贯!双方对半分,也有一百万贯!真是不少钱啊,比起打草谷,容易多了吧?”

  辽国的岁入远不如大宋丰盈,一百万贯,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还仅仅是交易税而已,沿途贩运,还有过路费,实际能捞到的数额,远远超过。

  一直很冷静的耶律仁先也不由得动心了,他瞥了眼王宁安,“王大人,你上午的时候,在谈判桌上,还义正词严,要收复燕云,怎么转眼就要经商贸易,互通有无,这转变的也太快了吧!”

  王宁安一摆手,“我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什么事情分得清,上午说的话,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