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了苏洵,徐镛毫不畏惧,扯着脖子嚷嚷道:“我是冤枉的,你们没资格审问我,赶快把本光放了,不然有你们的好看!”

  王宁安满脸怒气,“徐镛,少在这里撒泼,别以为不敢动你,光凭一个丢城失地,就能砍了你八回!还有,你谎报军情,诬陷忠良,我已经拿到了百姓的口供,证明你向朝廷报告的全都是假的,都是你的推诿卸责之词,你睁开眼睛,好好看看吧!”

  苏洵把城中百姓的供词扔给了徐镛,这家伙吓了一跳,打开之后,越看脸色越不好,嘴角的肉不自觉颤抖。

  他把丢城的罪责都推给了陈珙、孔宗旦等人,结果老百姓异口同声,人家都是抗击叛军的英雄,反倒是他这个知府大人,没有了踪影!

  “徐大人,我很好奇,侬智高攻击邕州的时候,你到底在哪里?”

  “我当然在打仗!”徐镛迅镇定,立刻嚷嚷道:“兵荒马乱的,那么多人,好些百姓又被侬智高杀了,你拿着片面之词,凭什么说我没有杀敌?”

  到底是几十年的官场油子,徐镛深谙混淆视听之术。

  王宁安冷笑了一声,“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本官一定会把你的真面目查清楚。”

  “请便,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从院子里出来,苏洵沉着脸,凑到了王宁安的身后,低声道:“大人,这个姓徐的十分不好对付,没有十足的证据,怕是难以开口啊?”

  王宁安也叹口气,其实他想把徐镛镇住,然后去拷问是谁杀了那个小妾,根据韩平的供词,应该是徐镛下的手。

  可是和他短暂交锋之后,王宁安放弃了,徐镛的嘴绝对没有那么容易撬开。

  假如当初就把小妾的尸体控制住,仔细检查,绝对能洗刷韩平的冤屈,奈何当时的狄青没有果断下手。

  在战场上,狄青是个不折不扣的常胜将军,到了这种事情,他还是欠了太多的功课。

  王宁安也没法埋怨狄青,徐镛小妾已经被烧成了灰,唯一的证据就是仵作的验尸单,那玩意半点可信度都没有。

  “对了,徐镛的小妾在邕州待了好几个月,她的住处在哪里?”

  苏洵让人询问之后,立刻找到了。

  这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构架严谨,院子里树木茂盛,花草繁多。十分幽静,在战乱摧残的邕州,堪称世外桃源。

  王宁安立刻就皱起了眉头。

  “老泉公,你说叛军会放过这里吗?”

  苏洵道:“的确可疑,这个院子不算隐蔽,又这么规整,一看就是有钱的人家,侬智高的部下没有可能放过。”

  “嗯,除非叛军眼睛都瞎了,不然他们之间就有勾结!”

  王宁安迈开大步,走进了房舍,进来之后,他有些失望了,屋子里被翻得乱七八糟,许多值钱的东西都被拿走了。

  看样子应该是这几天的事情,柜子空了,床也离了位置,甚至天棚都被捅破了。

  苏洵看了半天,“我怎么觉得不是来了贼,而是有人跑到这里找东西啊!会找什么——啊,莫非是那个女人说的证据!”

  王宁安微微一笑,“非常有可能。”

  他迈步走到了窗台,这里有一串泥脚印,看了又看,王宁安突然一喜。

  “老泉公,是昨天下过雨吧?”

  “没错,那这个泥脚印……说明昨天有人还来过,也就是说……罪证还在这个院子!”

  苏洵和王宁安都激动了,他们连忙下令,所有人立刻把院子封锁起来,连一只耗子也别放走。

  苏洵和王宁安亲自带着人,一间一间寻找,不放过任何线索,只是他们找了整整一个下午,找到了日头西坠,忙得满头大汗,愣是一无所获。

  “实在不成啊,回头就把这个院子给扒了,每一块砖都敲碎了,就不信找不出来!”

  正在这时候,苏八娘捧着食盒赶来了,她知道老爹陪着王宁安很辛苦,特意做了几道菜送过来。

  又能尝到女儿的手艺,苏洵是既高兴,又心疼。

  “你啊,姑娘家家的,大老远跑来干什么!”苏洵一边说着,一边要吃东西。

  苏八娘脸色微红,拿起了另一副筷子,“王大人,菜的份量够,你也吃点吧。”

  跟着去了辽国,杨曦的黑暗料理让人无法吐槽了,王宁安可没少吃苏八娘做的东西,只是当着老爹的面,苏八娘还有些抹不开。

  王宁安接过碗筷,突然抬起头,大声道:“我真是糊涂啊!”

  “王大人,你不愿吃小女做的饭菜就算了,何必恶言相向?”苏洵不满道。

  “不不不!”王宁安连忙摆手,“老泉公,你弄错了,这院子原本是女人住的,所谓女人心,海底针。咱们上哪去找啊?”

  苏洵也把碗放下了,“你是说让八娘去找?”

  “没错,只有劳烦苏姑娘,拜托了!”王宁安抱拳讨好。

  苏八娘红着脸点头,“奴家试一试。”

  苏八娘先是在院中走了一圈,她不住点头,这个院子的主人绝对不一般,心中很有丘壑,品味不凡,多半是个才女。

  看了好一阵,她才走进女子的书房,这里是被翻得最凌乱的,好几处墙都被砸坏了,苏八娘猛地抬头,现墙上有半张条幅,抄的是白居易的。

  “枫叶荻花,孤身一人,这是个凄苦的女子啊!”

  苏八娘刚要转头去看别的地方,突然她现了一点不寻常,赶快叫王宁安和苏洵进了,多加了几根蜡烛。

  苏八娘指了指其中的两句诗,“爹,王大人,你们看,全诗都用的是行书,唯独黄芦苦竹四个字,用的是隶书,莫非是……”

  王宁安眼前一亮,忙吩咐道:“快去看看,院子里哪有竹子?”

  “好嘞!”

  士兵往外跑,不一会儿,有人来回禀,说是在后院的一处角落,有几簇竹子。

  王宁安连忙赶到,他看了半天,让人把竹子都给刨了,忙活了一刻钟,竹子没了,浮土也被扒开了,有个一尺见方的暗格出现。

  士兵从里面取出一个木盒子,展开之后,有许多信件。

  “大人请看!”

  王宁安随手拿了几封,才看了个开头,就大喜过望,只见上面写着:老父母徐公台鉴:学生侬智高去岁上表,请求内附,迟迟不见回音,特备黄金5oo两,以示诚心……8



第245章 惊天大案


  王宁安,苏洵,苏八娘,三个人花了整整一夜,把木盒里面的书信从头到尾,全部看了一遍,等到东方天明,三个人揉了揉酸胀的眼睛,除了吃惊就是吃惊,哪怕心大如王宁安,也是不敢置信。? ?

  他们手里握着岭南叛乱的真相,几乎所有人,都把叛乱归结到侬智高的身上,说他狼子野心,不服管束,久怀谋逆之心,反叛大宋,是理所当然,岭南官员,疏忽怠惰,没有防范,严重失职。

  王宁安也一度接受了这种说话,可是看过这些信件之后,他才觉,这事情根本就不单纯,与其说是叛乱,不如说是官逼民反!至少说是**!

  事情要从广源所在的位置说起,这里是广西的西南,十万大山之中,多个部族聚居,大宋立国之后,名义上是属于大宋的羁縻州,实际上却被刚刚脱离中原王朝的交趾控制,交趾也就是后来的安南,建国之后,雄心勃勃,南征北战不断,几次征伐广源,勒索无度。

  广源富有金矿,曾经向交趾献过一块112两的狗头金!

  那可是连大宋皇室都没有的宝贝,结果呢,交趾人不但没有放过广源,反而更加贪婪,甚至想拿下广源,进而染指大宋。

  侬智高也不是普通的农民,他是世居广源的大户豪强,手上财力丰厚,实力不俗,为了对抗交趾,他招募兵丁,严格训练,叛乱的核心兵力就是这五千人。

  侬智高知道凭着他的实力,没法对抗交趾,就拼命上书大宋,请求内附,借助大宋的实力,对付交趾。

  此时侬智高请求内附,还是真心的,他的父亲侬全福早年被交趾所杀,双方有杀父之仇,而侬智高呢,十分仰慕大宋,又曾经苦读史书,参加过科举考试,只可惜没有考中进士。其实想想也知道,岭南偏远,侬智高的文化水平也不会太高,上哪能考得中。

  不过若是大宋的科举能稍微灵活一些,给了他进士的功名,哪怕是特赐的,说不定大宋都能多一个忠臣,而非一个叛贼,只可惜,高高在上的士大夫,怎么会关心远在天边的事情,他们的麻木迟钝给大宋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侬智高落榜之后,回到了广源,聚集大军,对抗交趾。广南西路的官员现之后,曾经派人去探查,责任就落在了邕州知府徐镛身上。

  他派遣了邕州指挥使带兵出击,这个错误的决定,直接导致了后面的一连串事情。

  指挥使钱锐没把侬智高放在眼里,轻敌冒进,结果被侬智高俘虏。

  被俘之后,钱锐又贪生怕死,他居然满嘴鬼话,蛊惑侬智高,说是让他投降大宋,保证封妻荫子,不失王侯之位,还能帮助他反攻交趾,报父仇,血耻辱,侬智高非常兴奋,当即点头了。

  天可怜见,钱锐不过是一个区区邕州指挥使,芝麻绿豆大的官,还是个武夫,只是为了活命,满嘴跑火车,侬智高也够二百五的,竟然相信了。

  他备下了厚礼,交给钱锐,让他带回邕州。

  钱锐回到了邕州,见事情没法隐瞒,只好如实告诉了徐镛。

  徐镛气得暴跳如雷,钱锐战败生事,随便许诺归附,根本是胡来!徐镛断然拒绝了侬智高的内附请求,可是侬智高送来了大礼,光是黄金就多达五百两,徐镛当时就动心了,他想贪下这笔钱,又不想给侬智高办事。

  这家伙就做出了最混账的决定,他欺骗侬智高,说是自己尽力帮着周旋,让侬智高出钱,他去打点关系。

  结果呢,侬智高信了徐镛的鬼话,不断给他送礼,除了黄金之后,侬智高还送了一个女子给他,也就是徐镛的那位小妾。

  那个女人名叫朱秀儿,是江南的名妓,侬智高在三年前,花巨资把她买到了身边,视若珍宝,为了内附大宋,竟然割爱,送给了徐镛。

  徐镛一见之下,惊为天人,立刻纳为侧室,宴饮唱和,玩得不亦乐乎,全然忘了侬智高要求内附的事情。

  ……

  这下子好了,侬智高赔了夫人又折兵,几次催促,都不见动静,他知道被徐镛给耍了,终于恼羞成怒,对部下说道:“今吾既得罪于交趾,中国又不我纳,无所容,止有反耳!”

  随后,侬智高聚集亡命之徒,囤积人马,果然造反了。

  等到开打之后,侬智高惊讶地现大宋不过是徒有其表,官吏**,军队更加腐朽不堪,各地厢军缺额普遍在七成以上,哪里有什么战斗力,一触即溃。

  直到此刻,侬智高对大宋的敬畏荡然无存,相反,他野心勃勃,妄图占据整个岭南,自立为王,并且打出了大南国的旗号。

  纵观侬智高反叛的全过程,只能说完全是大宋的官僚麻木无知,狂妄自大酿出来的苦酒。

  试想,如果他们能仔细研究广源的情况,就会现,侬智高其实是个非常不错的棋子。他可以给大宋提供宝贵的黄金,而且他和交趾有仇,交趾又觊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