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宋军杀死的人不足十分之一,剩下的人,几乎都葬身在火海之中。

  ……

  李佛玛看到象兵惨败,心脏紧缩,当时就眼前发黑,大口喘息,身体软软倒下去。等到城门被炸开,他已经吓得咽了气,至死,这位皇帝都瞪圆了眼睛,还能从他的目光中看出强烈的惊恐。

  这就是天朝之威吗?

  失去了皇帝,其余的大臣纷纷逃窜,还有人跪地请降。

  王宁安带着人马,直接冲进了皇宫。

  区区蛮夷小国,所谓皇宫,只怕没有赵家的王府气派,但是俗话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交趾皇宫还真有一些好东西。

  “大人,快看!”

  李无羁率先找到了一处金库,打开之后,顿时满眼都是黄澄澄的,有金砖,金条,元宝,一箱挨着一箱。

  王宁安亲自走进来,他粗略估算一下,至少有三万两以上。

  交趾皇宫有这么多金子,他一点都不惊讶,在交趾国内,就有露天金矿,而且这些年,他们光是从侬智高那里,就勒索了上千两不止。

  双手抓着金子,王宁安突然觉得自己置身天堂,明明不能吃,不能喝,却让人这么兴奋!

  他用力咬了咬嘴唇,冷静下来。

  “把所有黄金立刻封存,谁也不准动一两,全都要上缴内帑!”

  王宁安把赵宗景叫过来,“看到没有,这些都是给你大爷的,看仔细了,别让人贪了。”

  说完之后,王宁安用最快的速度离开了金库,只要多待一会儿,他就有种犯罪的冲动。幸好理智告诉他,交趾的利益,绝不是一点黄金能比拟的,不能因小失大,绝对不能!

  王宁安是跑了,可他把纠结留给了赵宗景,这位小王爷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撑住的,他是真想留下几箱子,哪怕几块也好。不过转念一想,身为赵家的子孙,都挖祖宗的墙角,还有什么脸面要求别人尽忠职守?

  好不容易,收拾完了,赵宗景浑身都湿透了,比打了一仗还凄惨。

  “二郎,咱们下一步该干什么?”

  王宁安呵呵一笑,“还能干什么,你没听说吗?装完了就跑,那才叫爽呢!”

  赵宗景不知道装什么,还当是黄金呢!

  “二郎,就这么跑了,不干点别的?”

  认真想了想,切齿道:“天下只有一条真龙,就在我大宋!一个蛮夷之地也配叫升龙府?给我烧了,烧得一点不剩!”

  王宁安亲自把火油泼到了皇宫金碧辉煌的建筑上,火把轻轻一丢,别提多潇洒了,很快火焰吞噬了一切……

第253章 过年发红包

  升龙府作为交趾的都城,也有六七万人,不是个小数目,为了彻底摧毁,王宁安足足让人烧了一天多,最后的时候,他还用了五万斤火药,分别埋在四城,把城墙全都炸塌了,留下一片焦土和废墟。

  等到都处理完了,王宁安带着手下大摇大摆向着红河口而去。

  他只带走了三万两黄金,还有从一些大臣家中搜刮的金银,另外还有四五千匹马。这些马多数都是滇马,十分矮小,多半是从大理那边弄来的,但是身躯结实,四肢粗壮,不但能托运货物,那一千断后的士兵也捞到了骑马,大家伙又说又笑,根本不像是打仗,反而有点跑来武装巡游的味道。

  离开了升龙府好久,赵宗景狠狠掐了一把大腿,很疼!

  “我的天,这是真的吗?”

  他都现在都不敢相信,一共出动三千人,参战的只有两千,主攻的只有一千骑兵……人马少得可怜,战果呢,却出奇的大!

  实在他们手里的交趾士兵和百姓超过五万人,深入敌境二百里,攻陷都城一座,吓死皇帝一枚,缴获财物无算……哪怕完成了,他都像是做梦一样。

  “我说二郎,交趾人这么菜,我们干嘛还逃走,为什么不直接占领了整个交趾,开疆拓土啊?”

  赵宗景坐在马背上,不停向两边望去。

  红河平原,一马平川,土地肥沃,雨水充足,一年三熟,这么大的一块宝地,如果开发出来,顶得上半个江南!

  赵宗景尝到了甜头,他的野心膨胀得比王宁安还快,甚至憧憬着把交趾纳入版图……

  其实王宁安何尝没有这个念头,可是他很清楚,打一个胜仗,灭一个国家,和彻底掌控一个区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的小王爷,根据最新情报,交趾国内最大的豪强黎氏家族已经调集了两万人马,另外深入大宋境内的三万多人也被调了回来,加上陈氏家族,以及各路勤王之师,总计不下十万人,正在快速包围过来,你说我们还要不要留在升龙府?”

  赵宗景听到这话,吓得一缩脖子,干脆什么都不提了。

  王家军的骑兵虽然厉害,但是好虎架不住一群狼,更何况交趾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一旦陷入了鏖战,吃亏的肯定是大宋。

  其实王宁安这一次进宫,效仿的就是后世的战法,果断出击,一下子来个狠的,把交趾的骨头打断,让他们痛彻肺腑,损失惨重,十年八年恢复不过来。

  而后呢,绝不恋战,快速撤出,把一个烂摊子甩给交趾人自己处理。

  王宁安当然不会放弃交趾这块宝地,他把人马撤出来,然后再从水陆两面,向交趾施压,大军引而不发,逼着交趾和大宋抗衡,耗损他们的国力。

  屈指算来,交趾拜托中原王朝不过百年时间,其中前一半又是军阀混战,地方割据,整个国家的基础非常薄弱,融合度也很差。

  烧毁升龙府,绝对是王宁安处心积虑的作为,他才不会因为名字讨厌,就对一个城市下手,那样也太浅薄了。

  摧毁了升龙府,就摧毁了交趾的皇权,摧毁了国家的心脏和大脑,然后再施加高压,交趾很有可能就重新裂解成无数个小块,变成地方割据,互相杀戮。

  到了这时候,大宋的势力就能轻而易举,深入交趾,用最小的成本,把这一块风水宝地拿到手里。

  王宁安这一套并不新鲜,其实后世很多殖民帝国不都这么干的,为了征服老大帝国,先是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接着八国联军又打了过来,烧杀抢掠,摧毁帝国的尊严,然后饱掠而去。

  如果兵马再强大一点,王宁安真想逼着交趾人签一个不平等条约,满足一下当列强的感觉,可惜的是他只有三千人马,不敢过多停留,只能速战速决。

  为了发泄心中的遗憾,王宁安下令,沿途烧毁所有村庄,看到人就杀,整个一群强盗土匪,所过之处,什么都不剩。

  从登陆到离开,他们只用了五天的功夫。

  船队满载着收获,扬帆起航,等到他们离开了三天多,交趾的军队才敢接管港口。面对着一片废墟,交趾上下,简直欲哭无泪。

  有人嚷嚷着要找大宋报仇雪恨,要杀光宋人。

  只是这种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李佛玛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究竟该让谁继承皇位?有人支持李佛玛的儿子,可另外更多的人则批评李氏,说他们连国都都守不住,失德于民,根本不配继续做皇帝。

  假如王宁安选择留下来,交趾人或许会同仇敌忾,可狡诈的王宁安跑了,剩下的交趾人很快陷入了内斗之中,不可自拔。

  ……

  王宁安和赵宗景像是两个傻瓜,坐在船头,嘿嘿大笑,赵宗景絮絮叨叨告诉王宁安,他梦到了,澜儿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他当爹了,还催促王宁安赶快和杨曦成婚,如果生了个女孩,就订下娃娃亲,如果是男孩,就给他当干儿子。王宁安哪能答应啊,给你当干儿子,还不被你传染成了弱智!

  赵宗景锲而不舍,全然不知,他惹了天大的篓子,自从他们出兵交趾,从岭南传出去的六百里加急就没停过,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最先送到京城的一份加急是侍御史田宏的,宋代和明代不同,没有专责一方的巡按御史,但是御史台也会不定期派遣御史,督查地方刑狱等事务,田宏就负责广南西路。

  军务本不在这位的管辖范畴,但是他听说安抚使王宁安和小王爷赵宗景一起出兵交趾,顿时觉得兹事体大,不得不上奏。

  在表文当中,田宏言辞激烈。

  他指出交趾人马不下十万,又地形复杂,民风剽悍,不可轻易开战。

  王宁安年少无知,擅启边衅,岭南刚刚经历侬智高叛乱,已经凋敝不堪,一旦和交趾开战,耗费国帑民财,后果不堪设想,根本就是胡来。

  据此,田宏更是弹劾狄青贪功妄为,全然不懂大局,纵容包庇,昏聩无能,不能担任一方重任,必须立刻罢免。

  封疆大吏被弹劾,一点都不奇怪,只是之前肖固弹劾狄青等人,结果惹来了赵祯的滔天怒火,岭南官场来了一个大洗牌。

  韩绛还在岭南办案呢,到底有多少人头落地,谁也说不好。

  天子信任狄青,这是谁都看得出来的事情,冒然弹劾,只会把自己陷进去。

  哪怕那些素来喜欢咬人的御史,也没有轻易发作。可接下来各方的消息越来越多,包括狄青,都送上了报告。

  狄青说交趾无礼犯境,不得不予以严惩,他正在部署对交趾的作战。

  安抚使王宁安出奇兵,是围魏救赵,迫使交趾人退兵。稳重如狄青,没敢胡乱吹牛,他也不知道王宁安能打成什么样子。

  只是狄青想不到,他的慎重竟然惹来了一大群外行的指手画脚,他们纷纷指责狄青胡来。

  将国家大事交给两个年轻人,如何使得!

  而且同藩属交往,要先礼后兵,应当派遣使者,严词谴责,迫使交趾退兵就是了,怎么能劳师远征,虚耗民财。

  这些还只是正常的批评,渐渐的说什么话的都有了,有人讲狄青没有请旨,就随便攻击一国,是心怀不轨,想要打下交趾,自立为王。

  还有人说他们是想拥立赵宗景,在岭南割据。派遣王宁安和赵宗景去交趾,根本不是打仗,而是前去借兵,为了谋反做准备……

  ……

  不得不说,文官的脑洞实在是够大,各种论调甚嚣尘上。

  好在自从宋庠吃瘪,两府的相公没有跟着起哄,才没有让闹剧扩大。

  邻近过年,赵祯饿日子又难过了,无数后世的学者都说两宋的经济是何等繁荣、富庶,可偏偏咱们这位皇帝,却是过得最艰难的一个。

  人家百姓过年关,皇帝也一样要过年关。

  自从岭南的事情大反转,宋庠被罢相是迟早的事情,他留在台上,无非是等着岭南的事情有结果,而且让谁接替宋庠,赵祯还没有想好,如此拖延了下来。

  当然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宋庠还是要挑起首相的担子。

  年终的财政结算,又让他是欲哭无泪。

  各种军费开支,官员俸禄,水利大工,算来算去,竟然有400万贯的缺口,他和富弼捧着这份结算的单子,硬着头皮去面圣。

  “我说彦国兄,你可要多多替我遮挡啊!”

  富弼苦笑,“国势艰难,担子大家一起担着吧!”

  两位相公满脸愁云,见到了赵祯,宋庠主动请罪,“臣等无能,有误朝廷大事,恳请陛下降罪。”

  赵祯沉默了一下,笑道:“是不是拿不出钱,替朕整顿岭南的残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