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宰诰坝鹨斫シ幔质强ね踔穑臼裁床荒懿斡攵岬眨俊

  这话把王宁安问住了,有些时候,别人怎么看你,和你自己怎么看你,还真是不一样!

  就拿赵宗景来说,出使辽国,那是无奈之举,谁让赵允让不舍得自己儿子去。从辽国会来,王宁安和赵宗景算是结下了友谊,而且他又看出赵祯很喜欢这个侄子,就卖了一个好给赵祯,把赵宗景弄到了岭南走一趟。

  和赵宗景待久了,王宁安早就不抱希望,这丫的能夺嫡,哪怕猪都能当皇帝了。他把希望更多寄托在帮赵祯弄个儿子上面。

  只是王宁安的盘算,外人不知道。

  他们只看到王宁安处处帮助赵宗景,处处拉拔,不惜把自己的功劳分给赵宗景,这还不是要辅佐赵宗景夺嫡吗?

  再有,外人看赵宗景,也和王宁安不一样,他们觉得这个小王爷固然任性、痴情,可是人家真有本事,去了一趟辽国,谈成了生意,废除了岁币,比起富弼都威风多了。去了岭南,就领兵灭国,杀进交趾都城。

  所作所为,是有勇有谋,绝对堪称赵家的优秀子孙,他完全有资格和赵宗实掰手腕!

  ……

  好嘛,一连串的误会弄到了一起,哪怕王宁安想解释,都解释不清了。就连曹佾都这么看,别人更可想而知了。

  王宁安突然一愣,急忙揪住了曹佾的衣服,“我说国舅爷,他们都跑过来,不光是看我的面子吧?也包括……那货儿?”

  曹佾气得一跺脚,凶巴巴道:“你瞎说什么,是郡王殿下!我可劝你一句啊,别仗着自己功劳大,就肆无忌惮,忘了君臣之别,早晚你会吃亏的!”

  我吃个毛线!

  让我对赵宗景毕恭毕敬,还不如杀了我呢!

  王宁安冷静下来,更加无语了,原来这帮人凑过来,是想看看能不能扒上赵宗景的大腿,反正赵宗实身边人才济济,已经不缺帮手了,烧烧冷灶,没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敢情成了一场站队大会了。

  和王宁安当初的设想大相径庭,可以说是欲哭无泪。

  罢了,你们一肚子算计,那我也不客气了。

  王宁安来回踱步,想好了对策之后,迈步从里面走了出来,曹佾紧紧跟随,向王宁安介绍了这些人,可王宁安满肚子心事,哪有和他们扯皮。

  简单认识之后,王宁安就回到了主位上,当仁不让坐了下来。

  “本官奉陛下圣旨,要操持岭南事务,最近要增加炼铜作坊,还有造船厂。岭南的商机虽然巨大,但是风险也不小。如今又和交趾发生了冲突,狄帅大军每天消耗巨万,将士要忍受瘴气之苦,苦不堪言。为了保证岭南开发的大局,凡是有心参与项目的,必须先交纳保证金。”

  曹佾听到王宁安的话,就是一愣,以往这家伙都是尽量挖坑,让别人往里跳。可这一次他怎么反其道而行之,好像生怕别人掺和一样?

  果然,当有人问要交多少钱,王宁安毫不客气道:“船厂最少30万贯保证金,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至于炼铜作坊,要100万贯,而且还要接受检查监督,除了正常利润之外,不许私藏一两铜,否则以国法论处!”

  听完王宁安的话,稍微有点脑子的全都转身走了,还没怎么样呢,就拿出几十万贯,上百万贯,那不是有病吗?

  见众人纷纷告辞,王宁安松了口气,可算把他们给吓跑了。要是真的接纳了他们,非让人误会不可,他是要结合将门势力,同赵宗实掰腕子。

  天可怜见,王宁安立志追赶的是种家和折家,管你谁是皇帝,老子岿然不动!当然了,为了大宋的未来,最好的还是赵祯能生出儿子来。

  王宁安满心疲惫,想要转身离开,却发现还有三个家伙,岿然不动。

  其中一个更是站起来,躬身道:“王大人,我等都愿意追随殿下,还请大人收留我们。”

第259章 你们想多了


  “都看见了吧?”

  高士林的嚣张的声音,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他是高滔滔的弟弟,赵宗实的小舅子,这家伙毫不客气说道:“你们巴巴的跑过来,怎么样?热脸贴了冷屁股吧?这不成器的就是不成器!还没如何呢,就开始敲诈勒索,一张口几十万贯,真是好大的威风!”

  高士林不理会脸都绿了的众多将门子弟,只是抱拳拱手,轻笑道:“谁愿意拿钱打水漂,请自便,恕小弟告辞了。”

  高士林哼着小曲,得意非常地离开。

  最近京中盛传赵宗景要和他姐夫掰手腕,夺位置。高士林怎能不担心,他这一次过来,也是想见识一下王宁安的程度,毕竟外面盛传王大人是赵宗景的第一谋士,心腹之人。

  可是一见之下,高士林非常失望。

  这家伙算什么谋士,整个得志猖狂的小人!

  想要夺嫡,就要争取各方支持,谦恭和蔼,礼贤下士,这么多人去拜会,不管怎么样,也不能一副眼高于顶的德行吧!

  张口就要钱,还什么保证金?骗鬼去吧,根本是帮着赵宗景敛财,如此明目张胆,一点城府都没有,谁要是投靠了他们,简直瞎了狗眼!

  高士林彻底放松下来,他要去告诉家里,也顺便告诉姐姐一声,什么风险都没有,相比起姐夫啊,赵宗景和王宁安就是两堆烂泥,根本扶不上墙!

  只是高士林忽略了,竟然还真有三个瞎了狗眼的人,留了下去,准备跟烂泥搅合在一起。

  ……

  “我可以告诉你们,岭南的开发那是朝廷的事情,是陛下亲自交办的。和什么狗屁殿下没有关系,我王宁安也不是占山为王的好汉,要收小弟,需要什么人效忠!统统没有!要想谈岭南的事情,在商言商,一切按照规矩办事,天下间的事情,都是坏在了想得太多,做得太少!都坏在心思用歪了。”

  王宁安胸膛起伏,显得心绪很不平静,他实在是不想卷入什么夺嫡之争,眼下值得他抱的大腿,只有赵祯一个,他迫切需要把岭南的事情处理了,把铜运到京城,其他的免谈。

  “要去岭南,就要规规矩矩做生意,首先是炼铜,我可以向陛下讨要一些熟练工匠。只是去岭南办作坊,万里迢迢,工匠的工钱要是京城的三倍,而且工匠十分宝贵,你们必须妥善照顾,不能出任何意外。至于造船,岭南得天独厚,可以从交趾等地弄到几十米高的楠木,充当船只龙骨。我已经让人安排了。造船需要工匠很多,耗时非常长,你们必须有足够的决心,不能半途而废,留下一个烂摊子没法收拾。我要求你们缴纳保证金,也是这个原因。只要你们的船厂和作坊能运转起来,我会把保证金如数归还。”

  王宁安说完之后,就对着曹佾道:“国舅爷,我也乏了,其他的事情你和几位谈吧。”

  说完,王宁安转身进去,一头扎在床上,居然呼呼大睡了。

  只留下三个人和曹佾大眼瞪小眼。

  这算什么事啊?

  他也太冷漠了,把我们当成了什么?

  其中一个年轻的站起来,就要争辩几句,另一个三十来岁的拉住了他,而后冲着曹佾微微一笑,“国舅爷,既然大人吩咐了,就去你家谈一谈吧。”

  曹佾点头,“好,潘兄,就去我家吧。”

  这个三十来岁的人,名叫潘肃,他的祖上就是杨家将中,害死老令公杨业的罪魁祸首,从这算起来,他和王宁安还是世仇,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想的,竟然选择留下了,莫非也是脑子抽了?

  至于那个年轻点的,叫石涛,他的祖上是大名鼎鼎的开国功臣石守信,石家和其他的将门迥然不同,他们在军中一直为官,实力不容小觑。

  只是前些年,同西夏作战,石涛的祖父石元孙被西夏人俘虏,议和之后,才把石元孙放回来。

  很多言官弹劾石元孙不能为国尽忠,苟延残喘,老爷子灰头土脸,从此之后,淡出了军中,最近传说身体很不好,石家上下,忧心忡忡。

  剩下的第三个,叫呼延达,他的祖上同样是名将呼延赞,这几十年,呼延家没有什么出色的子弟,只是专心做生意,几乎和商人无异。

  ……

  三个人来到了曹佾的家,大家伙互相看了看,最后只能让年纪最大,和曹佾关系最好的潘肃开口。

  潘肃也很为难,赵宗景从岭南立功归来,赵祯另眼相看,又给了王宁安大权,要办船厂作坊。

  大家伙琢磨着,这是赵祯要提携赵宗景,给他机会培植亲信势力,故此,一股脑都凑上来了。

  只是在众多的将门之中,曹家最特别,人家的女儿是皇后,他们总不能拉着曹佾去投奔赵宗景吧?

  但想不到的是曹佾和王宁安交情不错,莫非曹家也选好了后路?

  潘肃仗着胆子道:“国舅爷,我们都跟罩在了笼子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莫非是王大人考验我们,是不是真心效忠小王爷?”

  曹佾瞪了他一眼,冷冷道:“潘肃,咱们两个是发小,我问你可要说实话,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别人都走了,你们怎么就留了下来?莫非真的要巴结赵宗景?”

  这三个人张了张嘴,都觉得为难,没人愿意说话。

  “哼,你们不说,那我可告辞了。”曹佾转身要走。

  潘肃连忙拦住他,“罢了,国舅爷,我实说了!”

  自从潘美死后,潘家也是一落千丈,一代不如一代,眼下的精力都放在了商业上面。直到王家异军突起,潘家才感到了麻烦。

  说起来当年导致杨业和王贵战死的元凶并非潘美,直接凶手是监军王侁,他先是用言语逼迫杨业出战,接着在陈家谷提前撤兵,杨业孤立无援,兵败被俘。

  而仔细推究起来,赵光义指挥不当,干涉前线用兵,不能充分授权,使得军中令出多门,造成相互掣肘,严重混乱,实在是最大的祸首!

  至于潘美,他身为统帅,最大的问题就是没能抵制监军王侁的错误做法,坚持正确主张,做多算是帮凶。

  从事后的处置也看得出来,潘美仅仅是降了三级,至于王侁,则是被刺配金州。

  这么多年过去了,王侁的后人早就不知道去向了,潘家倒是好好的在京城,活得很滋润。

  原本多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潘家都忘了。而且杨家堕落的比他们家还快,还惨,有什么可怕的。

  问题是王家异军突起,他们不敢找赵家皇帝的麻烦,王侁的家人也找不到了,万一被怒火撒在潘家怎么办?

  衰败家族,有太多的无奈,下面的人看潘家,还高高在上,富贵不可言。可潘肃清楚啊,王宁安那是天子宠臣,又和赵宗景搅在一起,万一他们真的夺嫡成功,到时候,不用王宁安动手,下面的人就能把潘家踩死,好讨新主子的欢喜。

  虽然赵宗景上位可能性不高,潘家也不敢冒险,必须把危险解除了,所以潘肃过来了。

  那有人问了,潘家倒向了赵宗景,赵宗实呢?他们那边吗?

  这就是太不了解大家族的生存之道了,早就有另外一波人巴结上汝南王府了,两头下注,脚踩两只船,是所有大家族自保的本能,亲兄弟反目成仇也不少见。

  反正不管谁赢了谁输了,家族都能延续下去。

  谁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