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庞大,已经到了无法抑制的地步,段氏皇族几乎被架空了,处境居然比交趾的李氏还要惨。

  除了段姓和高姓之外,当初保护段思平的军事董伽罗,他背后是骤然而起的董家势力,另外段思平虽然抢了杨家的王位,但是杨家底蕴犹在。

  就这样,大理形成段、高、杨、董四大势力,比起交趾还多了一个!

  听到这些,曹佾的脑袋就大了三圈,简直要炸开了。

  反倒是王宁安,他神情激动,听得格外仔细。

  危机,危机,别人的危,自己的机!

  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

  上辈子王宁安听说过多少金融大鳄的故事,他们就像是鲨鱼一般残暴,有了混乱要上,没有混乱制造混乱也要上。总而言之,别人乱了,他们才能在金融市场上横冲直撞,拿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至于别的国家死活,那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了。

  王宁安的道德水平下降之后,也迫切想要发国难财——当然是别的国家!

  “慕容轻尘,你怎么看这四大势力,究竟谁能脱颖而出?”

  “回大人,这四家之中,董家根基最浅,自从董伽罗死后,也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才,实力衰败厉害。原本段氏和杨氏联手,还有胜过高氏的可能。只是段家夺了杨家的江山,他们是生死仇敌,没有和解的可能。结果高家就能轻松回旋,游刃有余,假以时日,大理一定会落到高家的手里。”

  慕容轻尘虽然只是个下人,却条分缕析,把大理的情况说得明明白白,王宁安心里一下子就打开了一扇门。

  “按照你所说,段氏送来了这些铜锭,是希望大宋能帮他们忙了?”

  “应该就是这样!”慕容轻尘用力点头。

  曹佾终于插话了,“我说嘛,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二郎拿了人家的钱,就要给人家办事吧?是不是该出兵大理,帮助段氏,灭了高氏啊?”

  “我有病才帮忙呢!”王宁安在地上来回踱步,不断盘算着,他在交趾,选择了两头下注,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至于大理,也应该这么做,让各方斗起来,都争着讨好他,那就成功了!

  看起来要尽快南下才行,王宁安之前就有任务护送李日尊回国,因为滇铜入京的事情被耽搁了,现在他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身边没有熟悉大理情况的,貌似只有这个慕容轻尘,他是不错的人选。

  ……

  王宁安示意慕容轻尘退出去。

  “国舅爷,怎么样,这个人能让给我吗?”

  “给你?”曹佾大吃一惊,“我说二郎,你不会是要那个吧?这小子看起来倒是眉清目秀,文文弱弱的。”

  下一秒,王宁安的老拳就打在了曹佾的眼眶上。

  “你还能再恶心一点不?”

  王宁安赏了曹佾一顿胖揍,拳拳到肉,这位国舅爷顶着熊猫眼,终于老实了。

  “二郎,实不相瞒,这小子我早就看不惯了,一个下人,一点样子没有,起个名字,还那么怪,每天净看些杂七杂八的书,也不知道干活,不然我怎么会把他派到大理?”

  此话一出,王宁安差点吐血了,敢情曹佾也知道去大理有风险啊!

  这丫的摆明是要害人家,王宁安对曹佾是半点愧疚也没有了。

  一番威逼利诱,终于弄清楚了,原来慕容轻尘不是汉人,他祖上是胡人,身上也有些汉人的血统,和李无羁差不多。

  不同的是慕容轻尘的先祖被曹彬俘虏了,此后一直留在曹家,世代为奴。相比起唐代,宋代的仆人地位提高了很多,包括小妾,都是采用合同制,一般是五年时间,时间到了,人家就可以正常回家。

  如果主人阻拦,殴打,甚至伤害了仆人的性命,是要偿命的,这和之前历代把奴隶视作财产,完全不同,绝对是一大进步。

  不过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奴隶仆人都有法律保护,这里面所说的奴婢是良口出身,换句话说,就是家庭清白,雇佣过来做劳力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贱口奴婢,就像是慕容轻尘这样,出身俘虏,名字一听就不是汉人,他们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哪怕被打死了,也是白打。

  曹大国舅倒是不至于这么无聊,他当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去大理,慕容轻尘主动提出来,要南下,作为交换条件,就是给他自由之身。

  曹佾心知肚明,慕容轻尘这家伙心高气傲,又认识字,读了很多书,就想要走科举的路子,成为人上人。

  你也不想想,光是出身战俘这一条,就过不了!

  士人集团更不会接受他!

  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可是曹佾不想打消他的积极性,也没有合适的人,就点头了。

  没想到慕容轻尘回来了,还出色完成了任务,曹佾没有什么说的,只能还人家自由身。

  “二郎,你看上这小子了,算是他的福气,回头我好好交代,让他老实听话,绝对服从二郎的命令,不过多难的事情,都毫不犹豫,殒身不恤,百死不悔……”

  曹佾这话是没毛病,可怎么听怎么不对劲儿……王宁安给了曹佾一脚,“现在慕容轻尘就是我的手下了,用不着你胡说八道!”

  “嘚,算我没说。”

  曹佾一溜烟儿跑了。

  王宁安思量了一阵子,决定进宫去见赵祯,他把大理的情况详细汇报了一遍。

  受到了王宁安的传染,赵祯也学坏了,听说大理的问题一大堆,他立刻兴奋起来。

  “真是天佑大宋,看起来钱荒可解了!”

  “陛下圣明,微臣愿意请旨南下,只是微臣恳请下一道旨意,准许微臣征召护送副使若干名,一同保护李日尊南下。”

  赵祯一愣,“王卿,你要副手,朕给你派就行了。你是要有才华的,还是稳重的,是地位高的?还是低的?”

  王宁安迟疑了一下,低声道:“微臣需要有钱的。”

  瞬间,赵祯的脸就垮了。

  沉默了好半天,赵祯暴跳如雷,“你个不争气的东西,国家大事,岂是胡来的,你这是卖官鬻爵,你知道不?”

  “不算官爵,就是个差遣而已。”王宁安争辩道。

  赵祯哼了一声,“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打的什么算盘!朕把话告诉你,卖不到100万贯,朕扒了你的皮!滚蛋吧!”

  从皇宫灰溜溜儿出来,王宁安一下子就抖了起来,拿到了圣旨,他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

  ……

  想了解岭南的商机吗?想一夜暴富吗?想感受异域风情吗?

  赶快报名吧!

  副使100万贯起,随员30万贯起,交的越多,授权越多,错过这一次,后悔一辈子!

  王宁安就像是一个疯癫的推销员,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曹佾看得无语,就连杨家人都感到脸红,弄这么个女婿,也不知道该骄傲啊,还是该羞愧?

  可不管怎么说,这一套就有用!

  曾经被王宁安吓跑的将门子弟,这回又重新聚到了他的身边……

第264章 可以和赵祯交差了


  王宁安成了护送李日尊南下的钦差正使,岭南的开,钱荒的解决,侬智高叛乱的残局,这么一大摊子错综复杂的事情,全都落到了王宁安头上。??

  换句话说,岭南的一大块蛋糕做好了,而负责分蛋糕的刀就攥在王宁安的手里。

  那么大一座金灿灿的铜山,时刻提醒着,那块蛋糕之大,绝对乎想象。每个人被刺激得神经紧张,血脉膨胀,恨不得立刻能参与进去。

  偏偏王宁安这丫的竟然说身体不舒服,跑到曹佾的庄园,修养身体,静待出。

  连曹佾都爆粗口了,是你要卖官好不,现在躲起来了,装什么大瓣蒜啊?

  骂归骂,曹佾也清楚,王宁安这是姜太公钓鱼,等着人自己上钩呢!岭南的利益那么大,不拿出三顾茅庐,伺候祖宗的心,休想拿到资格。

  无奈何,京城的各路神仙只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想尽一切办法,找到王宁安,打通关节。

  经过激烈的运作,第一个有幸见到王宁安的高俊杰,陪着他一起过来的是石涛。

  这个高俊杰和士林不是一家子,他的祖上是开国名将高怀德,而高怀德又是石涛祖上石守信的岳父,所以“石膏”兄弟从小光屁股长大,关系最是亲厚不过,有好事哪能忘了兄弟。

  石涛搓着手,低三下四道:“王大人,你看高兄也要去岭南做点生意,能不能大开方便之门?”

  “没问题。”

  王宁安回答得很干脆,“石兄,高兄,我收保证金,不是要为难大家伙,更不是想要中饱私囊。岭南有多乱,你们或许有所耳闻,狄大帅打败了侬智高,我也出手教训了交趾。大的困难没了,但是小的麻烦一堆。我拿这笔钱,要做几件事情,全都是对大家伙经商有帮助的。”

  高俊杰探着身体,好奇道:“请问都是什么事情?”

  “先就是剿匪,把残余的匪徒一扫而光,维持治安,还有要兴建码头,整修道路,还要建立农庄,招募官吏。”

  高俊杰不解,“王大人,这些事情貌似都应该朝廷出钱啊?”

  王宁安一笑,“是啊,可问题是朝廷没钱,陛下也没有钱,岭南的生意不能放着不做吧?我再给你们透露两个消息,交趾南边有个国家叫占婆,他们和交趾几次大战,都惨遭失败,损失无数。现在交趾被打了,占婆就想和大宋结盟,一起对付交趾。另外呢,大理那边,段氏的王位摇摇欲坠,权臣高家要夺权……简单说,这三国都乱了,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机,占婆的稻米,大理的铜矿,都是价值无量的宝藏。朝廷没有钱,只能干瞪眼,如果保证金足够,在这三国折腾一番,太多了我不敢说,赚个三千万五千万的,反掌之间。你们自己想想吧!”

  ……

  高俊杰和石涛互相看了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读出了惊骇之意,我的天啊,王宁安的局布得这么大啊?

  一下子就是三个国家,换成别人说,他们肯定嗤之以鼻。

  可人家王宁安带着几千人马,就把交趾都城给烧了,战绩摆在那里,他们是不得不信!

  石涛笑道:“高兄,还愣着什么,交钱吧!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哎,哎!”

  高俊杰忙着点头。

  王宁安笑着摆手,“别忙,你们二位都是将门虎子,我想请教一下,你们能不能拿出一点人马家丁出来?”

  石涛不解,“王大人,你的意思是?”

  “没别的意思,这三国,还有岭南,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好多都没有开出来。我已经下令,把平县的糖寮搬到广州。你们手下要是有能干的家丁部曲,撒过去,每个人至少能弄到1ooo亩农庄,都种上甘蔗。榨糖的技术我给你们,生产出来的白砂糖和红糖我收购,一亩田一年下来,净赚个三五贯没有问题。对了,狄帅已经安排了一帮老兵和伤兵退伍。如果你们动作快,四五月份,种一茬甘蔗,到了七八月份,就能收获了,年前京城就能吃到岭南的白糖,两位以为如何?”

  还能如何?

  这俩哥们激动得巴掌都拍不到一起了。

  “我说王大人,你可真够朋友!”石涛笑嘻嘻问道:“农庄不用我们交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