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熊是个什么人?

  曾经的小商人,后来随着平县榷场开,大宗货物涌入,大熊就破产了,沦为可怜的苦工,再后来,不堪压榨,他就和许多人一起,逃到了大宋。完全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所有的变化,就从他的第一个谎言开始。

  他告诉沧州的官吏,他是渤海的王族,还拿出了曾经买到的玉玺,妄图通过冒贡,换来荣华富贵。

  这时候他就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第一次美化。

  他是渤海的移民,被契丹人压榨,一路受尽了苦难,带着数百族人,在大冬天的时候,逃过了黄河,把脚趾头都冻掉了,凄惨无比,希望大宋能够怜悯他,给一个安身立命之处。

  只是大熊没有料到,王宁安知道他的存在之后,立刻想了一个更狠的主意,把他打扮成了遵从太宗圣旨,奋战七十年的大氏后裔!

  这一下子,愣是逼迫大宋上下,不得不正视燕云,正视渤海国,弄得国策为之一变!

  可是在金殿爆之后,大熊脑袋又凉快了,他抛开自己编织的谎言,又抛开了王宁安强加给他的谎言,说了实话,他只是想小富即安,能有安生富足的日子就好。

  但大熊哪里知道,上了贼船,就别想下去!

  一天为大氏,一生为大氏,世世代代为大氏!

  王宁安用一个烙印,彻底断绝了他的后路。

  大熊只有硬着头皮,充当他的渤海国王。

  很快大熊就现了,其实新角色没有什么不好,他想要的荣华富贵有了,妻妾成群也很快就有了,还有大宋的尊重和恩遇,就连王宁安表面上都客客气气,让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他曾经想要的东西,全都来了,这不是很好吗!而且,还出了他的预估,围绕着他,还有8oo族人,可供驱使,做梦也想不到的美事啊!

  当然,这8oo族人既是他的部下,也是他头上的一把刀,还是随时会落下来的那种!

  “从辽国逃出来,他们处在了死亡线上,就好像溺水的人,给一根稻草,都会牢牢抓住。渤海遗民,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越是假的,就越是心虚,他们为了能吃上肉,穿上衣服,一定要拼命扮演忠诚,把忠烈的大氏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那头熊敢退缩,他身边的那些人都会把他给撕碎了,宣布他是大氏的叛徒,然后取而代之,继续做忠勇的渤海郡王!”

  王宁安把其中的奥妙告诉了苏轼,大苏张着嘴巴,简直无话可说了。

  明明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骗局,竟然弄成了今天的局面,他突然觉得王宁安就是天下最大的骗子!这家伙把人心都洞察透了,这手段比起妖术邪法,还要厉害一万倍!

  苏轼真想由衷竖起大拇指,他是服气了!

  “姐夫,既然他们是演戏,万一演着演着,演漏了怎么办?”

  “很聪明吗!”

  王宁安笑道:“所以不能让戏法出问题。我爹已经派梁大刚去训练这8oo人,小有成绩之后,就立刻送到长生岛,等到他们和辽国打了几仗,结下了真正的血仇,想回头也不成了!”

  “要说我这个戏法,也不算高明,你熟读史册,谎话可不少啊!”

  苏轼拧着眉头,想了半天,突然大叫道:“姐夫,你说的是不是书中的种种异象?”

  “聪明!”

  王宁安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大凡帝王降生,必定红光漫天,云霞朵朵,什么七彩祥云,朵朵莲花,又或者香气扑鼻,经久不散……如果提到了圣贤降生,必定是神仙送子,蟒蛇转世,白龟献瑞,总之花样繁多,你比我清楚啊!”

  苏轼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姐夫,我出生的时候,可什么异象都没有,看起来注定一生平凡。”

  “错,大错特错了!”

  王宁安纠正道:“苏轼同学,以你的才华,以后一定会有的!”

  “可明明就没有!”

  “人家可以编啊!”

  一句话,被苏轼给问住了,大苏终于恍然大悟,抚掌道:“姐夫,你可真是厉害!这些异象啊,献瑞啊,人云亦云,不辨真假,又能讨皇帝喜欢,故此经久不息。至于一些鸿儒才子,弄得神神秘秘,更能增加神秘感,给后世门徒脸上贴金增光……这么说,这些全都是假的!”

  王宁安坦然一笑,“九成九吧,当然也不排除有人生下来赶上火烧云,或者碰到了花开,红光,香气也就来了。”

  王宁安负着手,显得睿智无比。

  “所谓谎言,如果符合各方需要,就不会被戳破,即便有戳破的危险,也会有人拼命维护。就像眼下这样,渤海复国,对大宋有利,大宋这边脑袋清醒的人,都不会揭穿;至于大熊,他的荣华富贵,脸面尊严,都系在渤海大氏,等他适应了国王的位置,他会自掘坟墓吗?没准到了生死关头,他宁愿舍弃性命,也不愿意身败名裂!还有那些渤海的族人,他们更是如此!剩下的就是让这个梦变得真实起来,那个时候,就没人在意谎言与否了!”

  这番谈话,彻底颠覆了往日的观念,什么皇帝,什么圣贤,都是扯淡的。

  也就是大苏心脏够强,能够承受猛烈的冲击。

  他不但不觉得意外,还感觉十分带劲儿!

  先生就是厉害!

  没有两把刷子,凭什么让苏家的女儿做,也只有王先生一般的人物,才配得上姐姐的才情相貌!

  苏轼的思绪飞扬,终于跟上了王宁安的思路。

  “姐夫,接下来就是要送这些人去和辽寇打仗了?”

  “嗯,不但要打,还必须打赢!只有不断胜利,才能让渤海国拥有无穷无尽的魅力,看到复国有望,能成为从龙功臣,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生存几率,那些人也会拼命的……而这段由谎言堆积起来的悲壮历史,就会成为渤海国的官修正史,再也不容怀疑!”

  ……

  王宁安很得意,喜悦就要分享,所以他告诉了大苏。不过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以后谁也别想知道渤海国的秘密。

  呈现在世人的眼中,只有一群奋勇厮杀,矢志不渝,一心复国,不畏生死的好汉子!真猛士!

  晨光照耀之下,唐介站在军营外面,举目眺望。渤海国的勇士赤着背,扛着沉重的木头,奋力奔跑,汗水流淌,小麦色的皮肤镀了一层油亮,充满了野性和力量。

  梁大刚抓着一条牛皮鞭子,谁要是跑得慢了,上去就是一下,绝不客气。

  这帮人居然不喊疼,默默忍受着。

  包括大熊在内,他也拖着一条残腿,加入训练当中,奔跑,射箭,样样不含糊。

  早起训练一个时辰,然后是半个时辰吃饭的时间,接着又是训练,这一次练的是马术,很多人还是第一次骑马,一次次摔下来,还有人被马蹄踢伤了,忍着痛继续苦练。

  唐介看在眼里,竟有种要落泪的冲动。

  “倘若我大宋军卒都能如此刻苦,何愁辽寇不灭!”

  说完,唐介狠狠怒视着二程,“程颢,程颐,老夫记得陛下加封你们为渤海国左右丞,没错吧?”

  二程苦着脸,“是有此事。”

  突然唐介一瞪眼睛,“你们看到这些渤海的遗民,心中没有愧疚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王大人说得好啊,要知行合一,没了这四个字,一切都是空谈!老夫希望你们能真正担负起左右丞的职责,身先士卒,和渤海的将士一起训练,早日光复故国!而不是站在岸上看船翻,甚至摇唇鼓舌,暗中毁谤,如果再让老夫知道,绝不会客气!”

  一番话,把二程弄得眼珠子都掉下来了,让他们跟着训练,还不如杀了他们痛快呢!

  正想说两句,梁大刚提着鞭子过来了,呲着板牙,露出邪恶的笑容,冲着二程道:“两位先生,渤海国养不起废物,请吧!”8



第350章 无耻的王宁安

  渤海国不养废物,不是一句空话,人只要清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只有忙碌,榨干浑身的力气,才会把麻烦降到最低。

  800人,每天都要训练,而且训练之前,要到太庙向大祚荣的灵位磕头,再对天发誓,扫灭辽寇。

  当疲惫到极点的时候,脑子就空了,这时候有什么念头儿,更容易灌输进去。

  所以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这800人已经真心认同渤海国了,虽然没有共同的文字,语言,习俗……但是他们至少有同样的烙印,闲暇的时候,胳膊上的光复渤海的字样,会让他们感到格外的亲切。

  就这样,一个人造的民族就出现了。

  当然了,他们还很松散,很脆弱,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至少有了模样!

  唐介奉命来探查大氏的情况,就是为了看看这些渤海的遗民是真是假!不管是谁,都必须承认,唐介是不会撒谎的人,他的话是最可靠的。

  “老夫处罚了二程,王大人,你就不要赶尽杀绝了。”唐介淡淡说道。

  王宁安连忙笑道:“唐相公的安排非常妥当,二程毕竟文弱,我会安排大夫照顾他们,绝对不会出事的。”

  唐介眼中露出一丝惊讶,他把茶杯放下,试探着问道:“王大人,你不知道二程做了什么?”

  “晚生怎么会不知道,要不然您老人家也不会大老远跑到沧州来了。”

  果然是个人精儿!

  唐介深吸口气,“那你还派人去照顾二程?”

  “我哪是照顾他们,我是照顾自己呢!”王宁安十分真诚道:“唐相公,光复渤海国,那可不是一个小事情,要是身边没两个随时往朝廷送信的人,怎么能放心啊!”

  这个“放心”当然不是指王宁安,而是朝廷!

  唐介愣了一下,开怀大笑,点着王宁安道:“你可真是个鬼机灵,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

  名义上把二程赶到沧州,是惩罚他们,暗中却是担负任务的,这点王宁安当然心知肚明,却也没有拒绝,毕竟他做的事情太大了,完全瞒着上边,自己一个人干,哪怕赵祯都不会放心的。

  “王大人,你能清楚分寸,那是最好,老夫也想提醒你一句。”

  “唐相公请讲。”

  “这朝堂之上,大部分的人,还是希望收复燕云的!”唐介目光炯炯,盯着王宁安,从他的眼神当中,竟然有一丝的欣赏之意。

  “老夫一生,信奉正道直行这四个字!老夫认为,唯有堂堂正正,才能匡扶社稷,中兴大宋!”

  王宁安笑道:“晚生相信大宋至上,天下至上,一样想匡扶社稷,中兴大宋。”

  “哈哈哈!”唐介大笑道:“有两句话,其一,道不同不相为谋,其二,叫殊途同归。王大人,你觉得是哪一句?”

  “当然是后一句!”王宁安立刻道:“如果天下都是唐相公一般的道德君子,自然天下大治,谁也不用费心思了。奈何如唐相公一般,万中无一,蝇营狗苟之徒,何其之多?虎豹狼虫,横行天下,如果不会挖坑下网,是没法收获猎物的。”

  唐介低着头,做沉思状,半晌缓缓道:“老夫一把年纪,不敢说你的想法对,也不敢说我的对,总而言之……”

  “一切为了大宋!”王宁安笑着举起茶杯,“以茶代酒,干一杯!”

  唐介笑道:“好,一切为了大宋!”

  渤海遗族,这是个弥天大谎,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