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的学问不差,一手漂亮的飞白,气势磅礴,赏心悦目。

  御笔在上,原本略显寒酸的祠堂啥时间变得迥然不同。

  王良璟又是好一阵哭泣,才率领着大家伙退了出来,为了庆祝皇帝赐下御笔,王家摆了流水席,宴请乡亲父老,吴大叔两口子,梁大刚,还要张铁锤,一众部曲,还有向好几个,都赶了过来,负责做菜。

  一碗碗分量十足的炖菜,透着诱人的香气,引得大家口水长流。

  就连身体不怎么好的王老太太都亲自出来,喝了三杯酒。老太太真是想不到,闷葫芦一般的老四,还有皮猴子王宁安,几个月的功夫,就能惊动陛下,赐下御笔。

  世代忠良!

  这是对王家先人最好的褒奖,死去的人可以瞑目了。

  “老四,奶奶再也没有什么奢望,只盼着你能重振家门,奶奶就算是死了,也心甘情愿。”

  王良璟激动无比,说道:“奶奶,你老身子骨强健,长命百岁,才是咱们王家之福。”

  “好,好孩子,会说话了。”

  老太太笑着,在王宁宏和王宁宣的搀扶下,往后面走。

  王良珪一直默默观察着,等待合适机会,见老太太要走,他立刻站起来。

  “奶奶,四弟和侄子有出息,都惊动了陛下,咱们王家重兴有望,孙儿好歹也是王家一员,前些日子因为老二……唉,不说了,孙儿请求搬回家中,孝敬奶奶,也帮着老四分担家务,恳请奶奶看在孙儿一片孝心的份上,答应了吧!”

  没等老太太说话,王良珪又冲着王良璟深深一躬。

  “四弟,咱们兄弟情义,你不会怪罪哥哥,不让哥哥搬回家中吧?”王良珪大喇喇说道。

  他搬出去之后,生活没什么起色,光靠着100亩田,勉强混一个温饱,他又大手大脚,花钱的本事比挣钱的本事大,兜里一个子没剩下,反而欠了不少钱,想要娶个媳妇,更是遥遥无期。

  眼见得老四日子越来越好,他就想着重新贴上来,反正脸皮值不了几个钱,在大庭广众之下,老四总不会拒绝自己吧!

  只要搬回王家,有御笔挂在祠堂,他想找个媳妇,媒婆都会排出二十里地!

  王良珪信心十足,这个老四啊,从小到大,就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尤其是兄弟之间,哪来那么深的隔阂!

  怎么样,还不答应吗?

  王良璟深深锁着眉头,突然呵呵一笑,“大哥,所谓筚路蓝缕,创业维艰,中兴家道,比起创业更难。眼下小弟要练兵,要养马,要种田,要到处经商,积累财富。作为武人,刀头舔血,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宁宏,宁宣,还有宁泽,他们三个都要跟着大家伙一起练功,总而言之,咱们王家上下,不能养闲人。大哥愿意出力,小弟求之不得,要不,你也把功夫捡起来,明天四更天先随着大家伙绕着村子跑二十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身为王家子弟,应该给其他人做个示范。”

  王良璟说了一大堆,然后看了眼梁大刚,他立刻会意。

  “王大哥,四哥说得对,我们大家伙都想领教一下将门虎子的本事,大哥跟我们走吧!”几个部曲一起动手,拖着王良珪就往后面的演武场走。

  王良珪脸都绿了,他想要挣扎,却被抓得死死的。

  “老四,老四,我不会功夫啊,我可真不会!”

  王良珪扯脖子大喊,梁大刚等人却根本不听。

  “大哥客气了,大哥不要谦虚,大哥多指点我们……”

  很快演武场上就传来了一阵杀猪般的声音。

  “老四,这……”王老太太想要求情,王良璟陪笑道:“奶奶,孙儿自有主张,我大哥总不能一直浑浑噩噩吧!”

  王老太太愕然,张了半天嘴,只能摇头叹息。

  “是啊,往后家里的事情,老四你就做主吧!”

  ……

  “不错嘛!”趁着酒席散去,王宁安伸出了大拇指,赞道:“越发有手段了,值得表扬!”

  王良璟哂笑了下,“爹又不是傻瓜,眼下家业大了,手下人多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大伯好逸恶劳,嫌贫爱富,要是放他回来,打着我的旗号,不一定把咱们家弄成什么样子,还是先晾晾吧!”

  果然,位置不同,想法就不同了,王宁安越发欣慰老爹的进步,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爹,你觉得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还能怎么做?好好练兵,好好挣钱,对了,你不是弄了六匹北地马,想办法多繁衍一点战马,把咱们家的部曲武装起来。”

  “唉,提起北地马,我想起来了,向好前几天把马汉请过去,灌了他一顿酒,马汉说漏了嘴,包黑子已经知道了。”

  “什么!”

  王良璟惊得站了起来,“宁安,战马至关重要,可不能让包黑子拿走啊!”

  “是啊,所有孩儿想了一个主意,保住咱们的战马。”

  “什么主意?”

  “抱大腿!”

  王宁安轻轻吐出了三个字。

  要说大宋朝,最壮的一条大腿,自然是皇帝陛下赵祯。

  王宁安已经献上了一部《三国演义》,再给皇帝陛下送书,效果肯定锐减。而且无心插柳,效果才是最好,一旦刻意巴结,真就成了弄臣。

  王宁安以老爹的名义,又写了一封扎子,这次是主要感谢陛下赐下御笔,在扎子中提到,王家有祖传的养马之术,能够选育培养出最好的战马。

  在不久之前,通过一伙山贼,缴获了几匹北地马,其中有四匹种公马,如果同本地母马结合,繁育培养后代,数年之后,就能产生第一批合格的战马。

  陛下不以王家卑微,钦赐御笔,王家上下,感怀于心,恨不能以一腔热血,报答皇恩。臣虽微贱小吏,却深知朝廷缺乏战马,诸军莫不如是。

  军中无马,虽胜犹败,军中有马,虽败不惧。臣之先父,战死西夏,亦是缺少良驹之故。臣肩负皇恩家仇,对天盟誓,愿尽家中之财,毕生心血,为陛下养马,早日助我大宋,铁骑无双,横扫天下……


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权力


  “真乃良臣义士!”

  “此子狡诈多端!”

  这是赵祯和包黑子对这封扎子的评价,两个人截然不同。

  赵祯看到了忠心耿耿,报效朝廷的好臣子。

  奏疏里面提到马和人一样,有良马遗传,也有劣马遗传。汉代曾引进汗血宝马,同本地马匹结合,繁育出庞大的汉家骑兵。

  百十年后,纯种的汗血马或是老去,或许被阉割,存留世上的宝马虽然雄壮,但是因为血统不纯,继续繁衍后代,就会积累越来越多的劣马遗传,而失去汗血宝马的遗传,渐渐湮没无闻。

  王宁安尽量用赵祯能看懂的语言解释了汗血宝马消失的原因。

  要想拥有几十万匹战马,就不得不同本地马杂交,聪明的办法就是保留一小部分纯种的北地马,作为种马,同时在繁育的后代之中,挑选最适合充作战马的,不断培养,不断改进,才能既保持战马种群稳定,又能得到足够优秀的战马……

  王宁安指出要给每一匹种马做档案,每一次繁衍生息都要记录下来,吃什么样的草料,接受什么样的训练,都要仔细研究,反复验证,最后才能摸索出一套培育优良战马的经验。

  由于工程浩大,需要牵扯太多的精力,倘若朝廷全力推行,各处牧监未必能完成任务,反而会虚耗财力。

  不如就以王家的六匹北地马作为种子,王家定当倾尽所有,一旦成功之后,就可以推广天下,若是不成功,也不会损失朝廷什么……

  缺少战马的痛,绝对是刻骨铭心,赵祯比王宁安清楚多了。

  李元昊算什么东西,不就是仗着有充足的战马,才敢和大宋叫板,还逼着大宋拿出岁币求和,简直奇耻大辱!

  如果真如王宁安所说,能培育出优秀的战马,那么朝廷为什么不试一试……

  “去把夏相公请来。”

  不多时,一个清瘦高挑的老者来到了宫中,此人正是英国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夏悚!

  夏相公前半生的名声极好,人皆敬仰,只是在几年之前,他做了一件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情。

  夏悚命人模仿极力支持庆历新政的名臣石介的笔迹,伪造书信,诬陷富弼意图谋反,赵祯惊疑之下,推翻庆历新政,将范仲淹、富弼等人赶出京城。夏悚赢得了胜利,可是他很快发现胜利的水酒竟然是苦瓜酿成的。

  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琦……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名望泼天,老百姓根本不信他们会造反,而且太多的士人对庆历新政寄予厚望,骤然停止,大家不敢责怪赵祯,把所有矛头都对准了夏悚。

  视他为奸佞小人,祸乱朝纲的贼子。

  夏悚不论做什么,不管对错,动辄得咎。

  弄得夏相公战战兢兢,心灰意冷,全然没有了朝气,只想着混日子而已。

  “陛下,老臣看过了,这上面所言或许是对的,也或许是错的。”

  赵祯面色一沉,“夏卿,朕想请教,按照上面所说,能不能在几年之内,增加数万匹战马?”

  刚刚赵祯盘算了,与其让王家搞试点,不如全面推开,各个牧监一起动手,区区几匹种马,大宋还是能弄到的。方法对了,岂不是比王家独自做要快得多!大宋实在是太缺马了!

  赵祯心热得像是火炭,可夏悚却忧心忡忡。

  他斟酌了半天,才缓缓道:“陛下,这上面所说的养马之法,并没有得到验证,难辨真假。倘若骤然推行,各地征用马匹,消耗草料,圈占草场……全都是扰民之举,倘若不能成功,岂不是有损陛下的仁德?再说了,上面还说要给马匹登记造册,仔细钻研记录。如此作为,要花费多少功夫,浪费多少人力?老臣以为万万不可推行!”

  赵祯满脑子弄出战马,好一雪前耻,哪知道被夏悚泼了一盆冷水。枢密使,军方的第一人,他不同意,赵祯还真没法推行马政。

  而且夏悚的担忧未必没有道理,只是赵祯也看得出来,夏悚实在是老迈胆怯,因循守旧,什么事情也不敢做……

  “夏卿,莫非要让朝廷一直被战马所累吗?”

  夏悚听得出来赵祯的愤怒,可是他真的不能再逢迎皇帝了。

  “老臣以为王家既然愿意承担养马之责任,不如就让他们放手去做,左右不过三五年的时间,倘若真的有效,再推行天下不迟。”

  夏悚说完,低垂着脑袋,默不作声,赵祯沉吟许久,看了看扎子,又望了望天棚,最后才无奈说道:“朕身为天子,总不能白白用王家吧!赐给王家荒山一百顷,钱三千贯,母马五十匹,每隔两个月,向朕上奏一次养马的情况,朕倒要看看,我大宋究竟能不能养出好马!”

  没有立刻推行天下,夏悚就已经达到目的了,至于一些赏赐,堂堂大宋宰相,还真没放在眼里。

  “老臣遵旨,这就去办。”

  ……

  “哈哈哈,陛下啊陛下,我都忍不住要赞美你了!”

  王宁安得到了消息之后,高兴得又蹦又跳。王洛湘瞪圆了眼睛,记忆中除了第一次卖给韩蛤蟆故事,换了一贯钱之外,哥哥就没有这么失态过,这是多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