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觉得进入了冬季,前方也没什么事情,就同意了文彦博的要求,派人去煕州传旨。

  ……

  西北的暴雪,一场接着一场,定羌城的道路都被封死了。厚达两尺的积雪,彻骨的寒风,足以摧毁所有生物,只要在野外几个时辰,就会变成不会动弹的雕像。

  从十月份到十一月份,前后有三万多人被带走,就在五天之前,最后一波牧民也离开了这里,前往京兆府,那里还有繁多的工作等着他们。

  这一天,空旷的野外,突然多了一群人。

  他们穿着厚实的皮甲,里面裹着两层棉衣,活脱像一个个的棉花包。从头到脚,都被紧紧包裹,露出来巴掌大的脸,还涂满了一层猪油,简直武装到了牙齿。

  可即便如此,依旧抵挡不住严寒的侵袭,他们不得不四处走动,激发身体的能量,对抗可怕的严寒。

  有人扒开了积雪,收集了许多枯枝败叶,到了傍晚时分,点燃一团篝火。

  每个人都拿下了自己的头盔,在里面装上一团白雪,在火上化开之后,又从皮囊找出了一块黑乎乎的东西,扔进锅里,很快,就冒出了肉香。

  大家不约而同长大了嘴巴,捏着鼻子,将头盔里饱含脂肪的糊糊吞到肚子里。

  吃下去之后,每个人好半天都不敢张嘴,生怕吐出来。

  他们喝下去的简直就是混杂了奇怪味道的浓稠的荤油,那种滋味,实在难以形容。

  终于,黑夜降临,他们才动了起来,把篝火扒开,围着火堆,铺好了皮制睡袋,齐刷刷钻了进去,然后将把脑袋蒙起来,再把绳索系好,防止被吹开。否则狂风会带走身体的热量,会因为失温而冻死。

  这注定是一个难熬的夜晚,宋军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实验——前后三天时间,王韶拿着最后的结果,找到了王宁安,他十分凝重,鼻子发酸。

  一共30名士兵,100匹战马,第一天被冻死的就有5人,12匹战马,第二天冻死了2人,到了第三天,只有3匹战马冻死,其余完好无损!

  如果是战斗,死在沙场,无话可说。

  可紧紧因为实验,就死了七个人,活蹦乱跳的小伙子,被生生冻死在原野!

  哪怕铁石心肠,也要动摇。

  王韶觉得自己很无耻了,他明知道俞龙珂的死因,却还要假惺惺去哭,去演戏,只为了收拢人心。

  王韶一度觉得自己再也不会感到伤心,难过,就是一个冰冷的机器……可这一次他错了,面对着冰冷的尸体,他真的哭了。

  死去的士兵还很年轻,甚至脸上看不到痛苦,他们蜷缩着身体,静静的,好像真的睡熟了一般安详……

  “王相公,都是末将异想天开,害死了这么多弟兄,末将情愿受罚!”王韶说话的时候,眼睛里的泪不停转动。

  王宁安摇摇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些弟兄,我会上奏陛下,表彰嘉奖,他们的家人,也会优厚抚恤。他们用命换来的经验,弥足珍贵。子纯,你有什么想法?”

  王韶的泪还是流了下来,“王相公,末将原想选派一支人马,趁着大雪封山,去袭击河州,打青唐一个措手不及……只是实验的结果,末将错了。要想保护弟兄们不死,每个人至少要准备三层睡袋,马匹也要妥善保护,再加上长途行军,需要食物物资……以目前我们的能力,最多只能满足100人,规模实在是太小了,根本不足以发起一场战争!”

  王韶深深吸口气,低垂下头颅,羞愧道:“末将错了,请相公降罪!”

  王宁安没有急着说话,而是在地上转了几圈……100个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如果能利用好了,没准就是一步妙棋!

  “子纯,你立刻选拔出最精壮的200名勇士,进行野外训练。要把他们打造成一把犀利的匕首,必要时候,这些人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王韶也是眼前一亮,“王相公,你的意思是让他们当死士?去刺杀对方将领?”

  “这还是其中一个方面。”王宁安道:“青唐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很难支撑大军作战,超过十万人,就会遇到困难。可假如有一支神出鬼没,不惧寒冷,不怕险阻的天降奇兵,必要时候,可以炸毁道路,可以袭击对方营地,可以扰乱军心,还可以执行暗杀人物……你还记得不,大食武士就曾经袭击过陛下,大食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没理由做不到!而且,咱们要做得更好!”

  ……

  王宁安和王韶足足商量了三天,才终于敲定了计划。

  可是选择什么人,却遇到了麻烦。

  因为执行这种计划,不但要有强大的身体,还要有聪明的头脑,更要精通各种语言,拥有顽强的斗志……简言之,就是需要各种怪胎!

  “叔,你看我行不?”

  站在王宁安面前的是个黑小子,过了年才20,他叫曹评,是曹佾的儿子。

  和他那个不着调儿的爹不一样,曹评从小喜欢武艺,身手绝佳,而且性格沉稳,颇有祖上曹彬的遗风,曹佾是很喜欢这个儿子的。

  “不成。”王宁安断然拒绝,“你爹会杀了我的。”

  曹评却不甘心,虎着脸道:“叔,你定的标准放在那里,寻常人家的子弟根本做不到,必须对朝廷忠诚,宁死不屈,还要身手好,脑筋好,学东西快,反应机敏……唯有将门子弟,我们都有一大家子,谁也不会冒着祸及全族的危险,投降敌寇。而且我们从小学武,也粗通文墨,还见多识广,什么东西都懂一点……总而言之,除了从将门选人,还有更合适的吗?”曹评沉吟道:“叔,你不是常说将门要自强吗?遇到危险就躲了,凭什么几代人享受荣华富贵?朝廷又凭什么养我们?”

  “这个……”

  一贯能言善辩的王宁安,竟然无言以对。

  好半天,他才点头,“唉,这样,你先训练去,正好我要回京,见到了你爹,让他决定,我可告诉你,不许任性。你爹不答应,我绝不点头!”

  曹评眼睛乱转,闪烁着得意的光。

  “请叔父放心,小侄明白!”

  ……

  王宁安回京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了,刚到京城,就发现国舅曹佾在等着他。

  “哈哈,国舅爷,是想请我和腊八粥吗?”

  “我赏你一脸腊八粥!”曹佾五官都挪移了,冲到王宁安的面前,揪着他的衣服,脸对着脸,喷了王宁安一脸!

  “你给我说清楚,你给曹评那混小子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他跟我那么闹?”

  王宁安愣了,“我可没干什么……我还要征询你的意见,到底答不答应?”

  “我……我敢不答应吗!”

  曹佾气得噗噗放屁,怒气冲天。

  “你知道不,那小子给我送信了,说他已经进了山字营训练,身为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当逃兵,如果我不同意,他就死给我看!”

  曹佾急赤白脸,点指着王宁安,气急败坏道:“你,你还我一个儿子!”

  王宁安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不声不响的曹评竟然是个狠角色,把他爹吃得死死的。

  “国舅爷,回头我一定去说,他不是还没出战吗!有机会的,放心,放心……”王宁安压低了声音,“我说,京城怎么样了?那个老不要脸的把我弄回来,别是没安好心吧?”

  曹佾这才勉强点头,旋即又幸灾乐祸起来,王宁安可是一脚踏进了是非圈子!

  “二郎,你还不知道吧!文相公这些日子可凶哩!三司判官抓起来两个,吏员抓起来三人,枢密院的主事也被抓了一个……啧啧,人都说文相公是官场屠夫!”

  王宁安摸摸鼻子,貌似这个绰号以前是自己的,竟然让老文给抢了,真是岂有此理……。。。


第549章 抓一个宰执又如何

  王宁安刚回到西京,就被叫进了宫中。

  “王卿,朕知道你路途辛苦,奈何朕心如焚,青唐的事情进展如何,朕还等着你的捷报呢!”

  赵祯这把年纪,最讨厌的便是过年,可偏偏又一个年关到了,他能清楚感到,自己的确老了,赵祯越发迫切想要多完成一些事情,至少在驾崩之前,要灭了西夏!

  契丹立国还在大宋之前,没什么好说的,可是西夏却是在赵祯御极期间造反的,如果不能平定,他没脸见列祖列宗,也没法面对自己的孩子。

  从一个不热衷边事的皇帝,变成天天盼着开疆拓土的君王,赵大叔的变化还真是够大的!

  “启奏陛下,当川堡和定羌城之战,我大军已经拿下了进入青唐的门户。”王宁安道:“只等明年开春,大军会攻击河州和湟州,只是在此之前,还有两件事要做。”

  “讲!”

  “第一就是要压制住西夏,免得李谅祚出兵干涉,这就少不得野利遇乞。至于第二件,臣在等待。”

  “等?”

  “没错,臣在等山字营练好!”

  “就是曹评拼了命也要挤进去的山字营?”

  王宁安连忙点头,赵祯虽然信任他,重用他,但是有些事情却不能瞒着皇帝,比如山字营这种秘密武器,要是不让皇帝知道,你安的是什么心,莫非想要刺杀皇帝不成?

  因此,在组建的时候,王宁安就向赵祯如实汇报了。

  “王卿,朕还是不太明白,这个山字营和朕的皇城司有什么区别?按理说刺探情报,暗杀敌人,这种事情皇城司也很擅长。”

  “陛下,是这样的,山字营是选自全军的精锐,然后进行适应性的训练,他们装备手弩,毒箭,匕首,腰刀等兵器,能神不知鬼不觉偷袭敌营,深入后方,进行破坏,扰乱军心,袭击粮草,必要时候,还能组织强攻暗杀,夺取重要的节点,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任务和皇城司有些相近,只是他们的手段不同,皇城司偏文,而山字营偏武,干净利落,果决快速,相比皇城司,更适合配合大军使用。”

  简言之,皇城司就是情报局,他们也搞刺杀,也侦查军情,只是要放长线钓大鱼,通过接近对方高层,弄到有用的东西。

  而山字营则是特种兵,他们执行的任务更加战术性,对抗性更强,也更加危险……

  赵祯弄清楚差别之后,居然笑了。

  “朕也没有想到,曹评那小子竟然这么有骨气!不怕死,不怕苦,是个好样的!”

  王宁安脸都黑了,“圣人,国舅爷因为他儿子的事,都要杀了我。曹评还是别留在山字营,放在哪都行!”

  “不行!”

  赵祯断然道:“除了山字营,他哪都不许去!要是混不出一个人样儿,就别来见朕!”赵祯气哼哼道:“景休那里朕去说,他要是连个孩子的见识都比不上,朕就让他也去山字营历练,来个上阵父子兵!”

  王宁安连忙闭嘴,心里却在暗笑,国舅爷啊,不是我不帮你,是你姐夫的意思,没办法,天意啊!

  ……

  说了一些前线的事情,终于转到了京城的案子。

  “王卿,屈指算来,也差不多十个月了,青苗法推出之后,纷乱不止,交子的事情,青唐的事情,都弄在了一起,文相公正在查这个案子,你有什么看法?莫非我大宋朝堂,真有人看不惯朕开疆拓土,存心在背后掣肘?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面对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