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就是贬官外调,不停折腾,没几年老命就没了半条吗!

  对付他们也是一样,随便找个借口,就给送到西域去。

  辗转几年,把他们的才智挖光,身体拖垮,直接死在异乡也就是了。至少还能给大宋做点贡献!

  王宁安盘算过,其实他不担心反噬,富弼这帮人在大宋能兴风作浪,那是因为官场上都是他们的门人弟子,整个朝廷的规矩他们熟稔无比,哪里有漏洞,该怎么下手,驾轻就熟。

  所以他们才能游刃有余,但是扔到了西域,两眼一抹黑,到处都是陌生的人,陌生的规则,他们还怎么耍花招?

  还不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尤其是这帮老货学问扎实,行政能力强,而且还都足够不要脸!一肚子算计,他们对自己人都敢下手,对异族更是不会客气。

  实际上,用这些人,远比从头培养新人来的容易。

  而且这帮老家伙离开了,虽然反对变法的势力依旧庞大,但是没有了领头人,没有了大脑,剩下的都是乌合之众,再多又能如何?

  光是一个王安石就能摆平他们了!

  实在不行,再有人反对,也送去西域算了!

  而且,不只是大头巾,还有那些犯人啊,山贼啊,海盗啊,土匪啊,泼皮,无赖……总而言之,凡是大宋不要的人渣,都往外面送,大宋不就干净了吗?

  对啊!

  王宁安突然一拍大腿!

  他终于恍然大悟,他看过一个资料,说海外的英国人是本土英国人的40倍,所以才有了日不落帝国,同样的,海外爱尔兰人,也有本土的十倍之多……在欧洲的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情况。

  他们的人口大量外移,就拿著名泰坦尼克号来说,不要光盯着浪漫的爱情,还要看看背后的故事,他们不就是从爱尔兰出发吗!而女猪脚不就是失去了一切财产,只有一个头衔的旧贵族吗?

  羡慕西欧的农场吧?羡慕人家的繁荣吧?

  为什么那些老牌国家能维持几百年的繁荣?

  是因为他们的文明吗?

  是因为他们高尚吗?

  呸!

  都不是!

  人家占据了几十倍的海外领土,国内的反对力量,各种罪犯,异类,不听话的旧势力……统统赶走了!

  本土自然清静无事,不用担心任何问题。

  而且以往的旧贵族被净身出国,他们留下来的财富,土地,又可以拿出来培养新兴集团,甚至孕育出工业化!

  反观中国呢?

  没有开展殖民化,人口没有外迁,领土不但没有扩大,反而被鲸吞蚕食,想要学西方国家,完全按照他们的那一套玩,根本行不通!

  这就好比一个穷小子和富二代竞争一个女神,对不起,你们的起点根本不一样,天生就不公平!

  学人家鲜花、钻戒、跑车、包包,没几天就要卖肾去。

  想通了这些,王宁安觉得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谁要是认为白皮文明高雅,有素质,先进,是道德的标杆,那就要先承认殖民拓展,残杀土著,抢夺矿产,掠夺土地财富,贩卖人口,还有数之不尽的罪恶,是对的!

  如果有人说,他们福利好,生活富裕,所以值得羡慕,那就要反问,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

  强盗们也吃肉喝酒,大秤分金,小秤分银,过得比普通百姓舒服多了,强盗后代,继承了祖先抢夺的财富,继续过舒服日子,能说他们比普通人文明高尚吗?

  简直就是个笑话!

  看穿了这一切,王宁安觉得自己一下子升华了。

  他不想去探究是非对错,因为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一样要这么干!

  反正外面有大好的世界,等待开发,有无穷的空间,可以转嫁矛盾,何必都局限在大宋这块土地上,弄得不可调和,斗得你死我活!

  实在是没有必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耆英社,甚至二程这些人,也算是民族的精华了,只不过大宋的舞台有限,容不下太多的神仙,为了有限的位置,不得不争权夺势,互相倾轧。

  如果能把他们放出去,说不定还会成为英雄呢!

  王宁安是越想越觉得往西域塞人,是最好不过的办法。

  他立刻着手,写了一篇万言书,送给了赵祯。

  建议皇帝陛下往西域充军。

  他的奏疏上去,很快得到了赵祯的召见。

  皇帝陛下相比前些日子,精神了一些,太子赵曙依旧陪在皇帝身边,自从赵祯有病之后,太子就伴随左右,每天给赵祯读奏折,有时候还要代为批阅。

  显然,赵曙已经开始学习治理帝国了。

  “景平,你给朕的这份万言书,真是让朕眼前一亮,很好,很好啊!”赵祯笑呵呵道:“这些年来,有多少人反对变法,他们在朝掣肘,贬官到地方,依旧上蹿下跳,遥相呼应,给变法添乱。甚至到了要辅佐太祖一系,谋夺皇位,简直可杀不可留!”

  赵祯杀气腾腾道:“把他们都赶到西域,这是个好办法,朕同意了,不过在赶走这些人之前,有一个人必须——死!”

  皇帝眼神冒火,怒不可遏。

  王宁安惊呆了,“陛下,是何人把您气成了这样?”

  赵曙在一旁替他爹开口了,“先生,是富弼,富彦国!”

  “哦?”王宁安惊问道:“殿下,可是找到了证据?”

  “嗯!”

  赵曙道:“先生或许不知道,就在文相公把耆英社的人给抓起来的时候,有人逃出京城了。”

  王宁安一皱眉,文彦博不是说一网打尽,全都抓了,怎么还有人跑出去?

  “是楚国公的长子,赵世迈!”

  赵曙当即把情况说了一遍儿。

  原来,文彦博罗织罪名,把耆英社的人都给抓了,富弼这些老江湖都是成了精的狐狸,根本不怕。

  他们没有把柄,问也问不出什么来,早晚要把他们放了。

  但是千算万算,漏算了一个人,那就是小公爷赵世迈!

  当初高家愿意跳出来,火中取栗,其实就是赵世迈帮忙联络的,当然了,他们的背后,都有耆英社在撮合。

  赵世迈是梦想着能恢复太祖一系皇位,可问题是随着西北战败,案子越查越深入,陈琳被干掉,就连耆英社都保不住,全被抓起来,赵世迈再也坐不住了。

  他可没有老狐狸的沉稳,加上刚刚父亲赵从古去世。

  年纪轻轻,亚历山大!

  赵世迈一夜一夜睡不着,愁得掉了头发。

  在听说耆英社折了之后,赵世迈完全崩溃了,他居然出了最糊涂的一招,化装成家丁,从南康郡王府跑了出去!

  赵世迈哪里知道,自从听说太祖一系有夺权的打算,赵祯就派了无数人在暗中监视。赵从古作为太祖一系,比较有权力的一个,他的家族自然被盯得很紧儿!

  赵世迈一跑,赵祯就得到了消息,他立刻下旨,把这位小公爷给抓了。

  说起来也可怜,赵世迈长这么大,只出过两次门,上次是迁都的时候,从开封搬到洛阳,这一次刚跑出去几十里,在客栈里面,行李就被偷了,当皇城司抓到他的时候,赵世迈都饿了一天了!

  养尊处优的了,富相公就这么栽了……

  


第712章 封王

  赵世迈的出现,正好给这个案子一个完美的句号。

  哪怕他什么都不说,富弼这些人也麻烦了。

  因为之前提到要恢复太祖一系的皇位,并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而赵大的子孙数量并不少,分成了好几支,许多都老老实实,籍籍无名,如果赵祯贸然出手,势必引起反弹。

  可是赵世迈这个傻孩子一跑,没罪也有罪了,不是他也是他!

  太祖后人,在野老臣,内宫总管,将门中人,还有藏在暗处写文章的士人……所有人员环环相扣,再没有漏洞。

  很快,一个足以让任何人都无话可说的结果出现了。

  富弼等人不满变法,试图辅佐太祖子孙,恢复旧制,陈琳心念太祖一系,故此内外勾结,沆瀣一气。

  至于赵世迈,他虽然年轻无知,但是他爹赵从古在同知宗正寺期间,网罗势力,暗中勾结高家,图谋不轨。

  这些人见横山大捷,西夏灭亡在即,便迫不及待,出手破坏,先是让陈琳和沈端迷惑皇上,接着又唆使两个钦差,仓促出兵,葬送近十万大军……险些误了国事。

  为了坐实这帮人的罪恶,甚至还加上了一条,阴结西夏,图谋造反!

  勾结外敌,当然是重罪,赵祯是真恨死了这伙人,完全是往死路上整。

  面对这个结果,王宁安也无话可说,他还很欣慰,因为这一套说法,把他在里面的角色摘清楚了,陈琳等人妄图离间君臣关系,引导王宁安和赵祯对抗的阴谋算盘,被掩饰过去了。

  “唉,总算是能给死去的将士一个交代了!”

  王宁安沉吟了半晌,又上了一道请罪的奏疏。

  作为西北战线的统帅,居然有人在王宁安的眼皮子底下调兵,还酿成了大祸,无论知与不知,王宁安也难辞其咎。

  同样上书请罪的还有种诂。

  相对而言,种诂在没有完备的手续情况下,便跟随钦差出征,弄得损兵折将,挫动军威,当然要负担罪责。

  赵祯降旨,免去了种诂的所有职务,贬为庶民,念其往日功劳,以及拼死力战,准许戴罪立功。

  至于种家军,暂时由种诂的三弟种诊负责。

  这个处罚对种家军来说,只能算是不痛不痒,真正让三种心疼的是两万多精锐!原本种家论起兵力,是压到折家的,可是横山大战,折克柔立了大功,折家军快速膨胀,他们又损失惨重,两家的强弱已经出现了扭转。

  当初折继闵死后,折家进入了隐忍期,如今的种家也要学当年的折家,老老实实,恢复实力了。

  种诂痛定思痛,说到底,这次吃亏是因为他接了皇帝的密旨,想要和王家掰手腕,充当制衡的角色。

  但是他们连京城的风雨都没弄清楚,就一只脚陷进去。

  教训太深刻了!

  从今往后,种家一定要老老实实,千万被犯傻了。

  而且对于种家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威胁,那就是横山一线落到了大宋手里,西夏主力退到了瀚海以北。

  原来种家的根基是在延安府一带,当初这里是对抗西夏的第一线,种家靠着蓄养的部曲和效用士,为国征战,控制了宋夏之间的过渡地带,并且用这些土地养活效用士,才有了所谓的种家军。

  现在延安府的情况和当初的河北一样了。

  拿下了燕云,河北的禁军和厢军不是裁撤,就是北移,曾经盘踞河北的力量,荡然无存。

  如果这一次西北的防线也要北移,那么种家军就面临着灭顶之灾啊!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得罪了王宁安!

  虽然王宁安派遣狄青去救援他们,事后更是几次看望,什么责怪的话都没说,但是三种的心里七上八下,难以平静。

  王宁安那可不是个菩萨,在他手里倒霉了多少人?

  哪个不是狠茬子,大人物!

  他们种家也不多什么!

  想来想去,种诂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前些日子他听说折克柔曾经向王宁安提亲,希望能娶王宁安的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