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6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宁安没有什么惊讶的神色,“意料之中,涨了多少?”

  “差不多涨了一成多。”

  司马光低声道:“师父,据我的观察,现在炒期货的各方,早就变得比泥鳅还滑,他们目前应该是试探,看看朝廷有多大的本事,然后在下重手,押上血本!”

  司马光仰起头,“师父,如果粮食的缺口填不上,肯定会出现粮价飙涨的,至于涨多少,我还真说不好……所以,粮食务必供应充足,师父,这个……能做到吗?”

  “把那个‘吗’字去了,这世上还有我办不成的事情吗?”

  王宁安虎着脸回答,司马光大喜,连忙摆手叫好。

  “师父就是厉害,弟子斗胆请教,是怎么弄的,有多少粮食了?”

  王宁安随手拿出了一份密报,送到了司马光的面前。

  “你自己看吧。”

  司马光立刻翻开,仔细观看,生怕错过一个字。

  这份密报是章敦送来的,在两天之前,到了王宁安的手里。

  章敦把倭国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一遍,在他看来,简直比预想的还要好,此时下手倭国,天赐良机!

  首先前面提到过,源氏打了胜仗,功高震主,正不知道怎么是好呢?

  朝廷猜忌他们,清原氏又和他们不和,另外还有平氏虎视眈眈。以藤原氏为代表的官僚贵戚,也厌恶源氏,到处说他们的坏话。

  源赖义突然发现,满世界都是敌人,就没人喜欢他们。

  幸运的是大宋来了,他们终于找到了可以抱的大粗腿。

  上一次到倭国招募武士,替渤海国出战。

  章敦和柳羽各自去找了最强大的源氏和平氏两股力量,靠着那啥……总算是弄到了人马,其实也不光是他们两个,随同前去的护卫啊,水手啊,也都贡献了力量,要不然这俩人早就变成肉干了。

  源赖义还挺美的,觉得和章敦交情很深,他一定会帮忙的。

  哪知道章敦恨不得捏碎了他,当然了,表面上章敦还要演戏,而且演得比谁都卖力气。没费多大的功夫,他就忽悠了源赖义。

  这位嚷嚷着要惩罚高丽,出兵征讨,还告诉所有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倭国想摆脱糟糕的地理环境,想要夺取一个适宜生存的家园,就在此一举了。

  如果不趁着现在攻击高丽,等到大宋人马杀来,真的一点机会也没有了。试问,以倭国之力,还能从大宋手里抢走高丽吗?

  倭国垂涎高丽的土地,不是一天两天,只是白江口打了败仗,教训惨痛,他们不敢打主意。

  此刻源赖义顶着打败安倍氏的光环,登高一呼,还真别说,应者云集。

  可是倭王,还有许多大臣,他们都不太赞同。

  打高丽不错,可怎么动手,要多少船只,要多少物资,从哪里弄这些东西?以倭国的财力,能承担吗?

  此刻的源赖义拍着胸膛,信心十足。

  船只根本不用担心,大宋能租借500艘,足够他们把几万人运到高丽了。

  可倭王还是不放心。

  船只毕竟不是送的,要租借啊!

  租金怎么算?

  源赖义更加得意了,他把源氏那么多女人都送了出去,还是有回报的,至少章敦就答应,提供给倭国100万贯的贷款。

  大宋出钱,出船只,出兵器,只要倭国出人,等打下了高丽的土地,用战利品偿还就是了。

  当源赖义讲完,倭国朝廷都傻眼了。

  还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上国不会是脑子出问题了吧?

  这是多大的便宜啊?

  岂能不捡!

  经过了一番商谈确认,倭国终于兴冲冲,准备开战了。

  而章敦也说服了倭国,接受一份自由贸易条约。

  因为大宋要支持倭国出兵,就必须提供各种物资,包括武器,没有条约,物资是要收取关税的,有了条约,就能省下一大笔钱。

  目前有这个优待的,只是渤海国大氏而已!

  现在倭国成为第二个可以和大宋自由贸易的国际,高不高兴,惊不惊喜?

  为了表示他所言不虚,使团立刻提供了500副铠甲,倭国再也没有迟疑,痛快签了字。

  拿到了国书,章敦长出口气。

  倭国啊,你们的倒霉日子开始了!

  先让大爷收点利息吧!

  其实倭国的粮价比大宋还要稍高一点,毕竟他们物产有限,粮食稀缺。但是因为盛产金银的关系,倭国的金价偏低,而且因为民间追捧大宋,使得大宋的铜钱在倭国备受欢迎。

  5贯铜钱,能兑换到一两赤金!

  这是什么概念?

  在大宋,一两金子换十两银子,一两银子,换一贯钱……换句话说,把铜钱拿到了倭国,购买力直接增加一倍!

  如此没天理,不坑你们坑谁?

  章敦也知道,大宋已经准备逐步废除铜钱,转用金元和银元,既然如此,就让这些铜钱发挥最后的价值吧!

  他在倭国收购了20万石粮食,另外租给倭国的船只,又收了15万石作为租金。第一波35万石粮食,已经在海上了,不日就会运回大宋。

  司马光看完上面的介绍,突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他到底是摊上了一个什么样的师父啊?还有一群什么样的师弟?

  倭国都穷成那样了,愣是给榨出了油水!

  章敦还说呢,这是试水而已。

  只要倭国正式和高丽打起来,他就可以全力施展。借了大宋的钱,和大宋签了贸易条约,就等着卖身还债吧!

  “你们也太狠了!”司马光在心中暗道。

第833章 世界大战的节奏

  国家往前发展,有点像一个普通人去跑步减肥,不断运动,不断甩去脂肪,换取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

  一个人运动减肥尚且那么难,更何况一个庞大的国家,任何人都有好逸恶劳的天性,而且大宋已经很富庶了,完全有资格翘着二郎腿,好好享受。

  虽然好日子只剩下几十年了,但问题是只有王宁安清楚而已,至于其他的一些人杰,也仅仅是看到了危险,却不会相信有神州陆沉的一天。

  这就是王宁安的苦恼,尽管他费尽了力气,扭转了大宋的方向,让大宋跑了起来。

  可是这个庞然大物刚一运动,就面对着一连串的难题。

  河北,西北都出现了灾荒的苗头,东南的棉田和桑田又快速增加,就连传统的产粮区巴蜀大地,都开始广泛种植桑树,多织蜀锦。

  王宁安觉得,他应该制定一个耕地保护法,保护基本耕地,大宋的粮食自给率至少要维持在百分之95,这样才能安全,另外各地要建立起大型的粮仓,储存粮食,以备荒年。

  还有,必须加快经略南洋的时间表。

  北方的土地还是太贫瘠了,而且产量也低,不足以支持大宋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辽东的黑土倒是不错,只可惜还在辽国手里,想要抢过来,尚且需要时间。

  千头万绪,像是一团乱麻。

  王宁安也没有别的办法,他只能一样一样落实,让手下人去安排,做好前期的准备。

  相对长远的布局,当下最紧要的还是利用倭国和高丽的战局,赚取最大的利益,先把粮食缺口填上,顺利度过今年的灾荒。

  王宁安召集户部,参谋部,还有其他几个衙门,一起商讨。

  “倭国打得很不错,但似乎后劲不足。”

  狄青开门见山,他向大家介绍了前方的情况,倭国的确穷凶极恶,很有战斗力,他们派遣了1万5千名先遣队,顺利通过对马海峡,在高丽东南的海岸登陆。

  这些地方是一马平川,根本阻挡不了倭国的前进步伐。

  短短一个月,倭国就高歌猛进,直逼汉城。

  高丽这些年,一直提防契丹入侵,对于陷入战乱的倭国并没有多少在意,也不相信他们有本事打过来,尤其是一点战争准备都没有,如何跨越海峡,进犯高丽?

  正是自大而疏忽的心态,造成了高丽的惨败,几乎半个国家沦陷了。

  整个高丽震动,他们全力调动人马,把原来防备契丹的精锐匆忙调到南边,构筑防线,死守城池,和倭国摆出了决战的架势。

  其实这时候倭国也犯了错误。

  他们只派出了一万五千人,外加两万名民夫。

  实在是倭国上下对这场战斗存在怀疑的态度,除了源赖义积极出兵之外,其他人包括倭王在内,都不太相信大宋,也不看好战争,只是敷衍了事。

  可是当战争初期的狂胜传回国内,瞬间倭国就沸腾了。

  摆脱海岛,登上陆地,是他们多少年的梦想。

  如今希望终于来了,倭国上下,立刻发动了总动员,各地的兵马,地方武装,包括清原氏,平氏,还有更多的地方势力,以及朝中的大臣,也都积极鼓吹战争。

  倭国迅速集结了十万人,准备跨海参战,扩大战果。

  而此刻,源赖义的威望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他被吹嘘成了战神,用兵无敌,所向睥睨,是倭国的大英雄,有人还推举他出任关白,总领大军,负责灭掉高丽。

  倭国内部欢欣鼓舞。

  可源赖义有苦自知,这仗并不容易。

  因为先期投入兵力不足,虽然打下了很多地方,但是却没法控制,只能像流寇一样,抢掠一把,就赶快离开。

  而且源赖义也发现了问题,他抢掠的东西,多数并没有落到自己的手里,而是偿还了大宋的借款!

  那个睡遍了源氏女人的章敦,丝毫不体恤他的艰难,半点客气也没有。

  金银财宝全数拿走,粮食,耕牛,也都运走,他们简直就是一群蝗虫,倭国在前面打仗,结果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大宋,这,这仗打得有点赔钱啊!

  源赖义去找章敦说理。

  章敦丝毫不惧,“我必须提醒你,大宋运走的东西,没有半点是白白占有的,我们提供了100万贯的贷款,借给了你们船只和武器,帮着你们提供情报,助你们打赢战争。如果没有大宋,你们的人马如何能够神兵天降,打得高丽抱头鼠窜?莫非你真觉得自己是战神了?不自量力的东西,也不照照自己是什么德行,敢跑来跟我讨要东西,你够格吗?”

  章敦一顿臭骂,就跟教训自己孙子似的。

  柳羽听得都无语了,你丫的真是个混不吝,人家把女儿,孙女都送给你了,好歹也是你岳父吧!你客气点能死啊!

  更令柳羽吃惊的是越是挨骂,源赖义就越是恭谨,不停嗨,嗨的,也不知道嗨什么!

  骂够了,章敦长出口气。

  “我知道,你们国家穷,打了一段时间,就粮草不济,想要弥补缺口。可是你也不能打大宋的主意,要知道,没有大宋支持你,你什么都不是!”

  章敦起身,带着源赖义到了码头,有工人正往下搬东西,在码头上,摆满了箱子,拆开一看,全都是崭新的刀剑和铠甲,源赖义看得眼睛都直了,口水长流。

  “不用看了,这里面最差的刀剑,也比你们的宝贝强。”

  章敦得意道:“这是3000副铠甲,1万柄战刀,助你们尽快击败高丽。至于缺少粮食人马……”章敦凑到了源赖义的耳边,低声道:“我已经上奏朝廷,你们源氏拥有独一无二的贸易权,只有你们能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