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7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方可以靠着完全的掠夺和移民,解决困境,而大宋呢?如果不进行内部调整,只把希望放在海外扩张,和掠夺上面,到时候一旦内部出了问题,几百万,上千万的流民,他们闹起来,谁能承受得住?

  农业社会的产出低,效率也低,朝廷没有那么多钱,养庞大的官僚体系……没有办法,只能把地方让给士绅和宗族势力。

  可进入工业化之后,商品丰富,朝廷有了力量管理整个社会,就要排除士绅的干扰,减少运行成本,直接和百姓沟通,引导动员帮助他们,融入工业化的大潮中,并且分享工业化的成果!

  真正过上好日子。

  还是拿兖州和济州为例。

  比如济州直接用奴隶摘棉桃,引起了百姓的愤怒,觉得被抢了饭碗。

  而兖州呢,他们也引入了奴隶,只是这些奴隶负责挖矿,负责搬运,干的是最肮脏,最辛苦的工作,老百姓非但不反弹,反而希望引进更多的奴隶,去分担体力劳动,创造财富。

  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个前提,就是要给老百姓进行培训,给他们更好,更轻松的职业,这样才不会有民怨!

  说回来又是教育的问题,而要让百姓有能力,有财力接受教育,愿意提升自身的技能,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分田!

  分田,说穿了就是把过去士绅集团不劳而获的那部分利益拿出来,一部分交给百姓,让他们用消费的能力,有提升技能接受教育的财力;另外一部分作为税收,交给朝廷,让朝廷拥有对外用兵,开拓市场,扶持产业的力量。

  到了这一刻,王宁安觉得各种思路和线索,全都汇集到了一起,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迷雾散去,未来的道路清晰了。

  该怎么干,也是一目了然。

  海外开拓,殖民扩张,固然需要,但是却要先调整自身,主动适应工业化的需要,要是不做好功课,就会像糖尿病人一样,摄入再多的营养,喝再多的葡萄糖,都只会日渐消瘦,越来越弱!

  ……

  朝闻道,夕可死!

  王宁安一下子轻松起来,这世上最怕的就是不知道方向,很有可能走得越远,付出的代价越大,结果错得越离谱儿。

  此时的王宁安,他确定了,自己不会错了。

  他欣然下令,将兖州的成功经验,昭示天下。并且要求各路的州府,京城六部,都选派人员,到兖州学习,看看究竟该怎么治理发展地方!

  几乎在一夜之间,苏辙、章惇、章衡,甚至包括吕岩,都成了干吏的表率,名扬天下,万众敬仰。

  邻近州府的官员,几乎每天都有人过来,潮水一般的赞誉,弄得几个人都脸红了。

  甚至章惇那么厚皮的家伙,都有点坐不住了,更不用说脸皮素来很薄的苏辙,我只是尽了父母官的职责,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

  当然了,有人得到赞誉,就有人倍感冷落。

  文相公在这一场对决当中,彻底落败。

  他虽然增加了一些税收,但是因为冒然改种棉花,引起地方缺粮,朝廷不得不拨出50万贯,用来采购粮食,救济灾民。

  另外还要筹措50万贯,去平定水泊的强盗。

  再有,济州的治安,地方的乱象,各种整治,也要花费很大精力,通盘精算,济州贡献的税赋远不如兖州多,章惇说文彦博竭泽而渔,是恰如其分!

  “宽夫兄,小弟前来拜会。”

  文彦博黑着脸道:“王爷,你是来问罪的吧?是要关起来,还是要砍头?”

  “哈哈哈,宽夫兄多虑了,既然是朝廷试点,有很多事情也不是出于你的本意,怎么能让宽夫兄一人担罪责!”

  文彦博微微松了口气,可接下来王宁安的话,却让老家伙五雷轰顶,掉落万丈深渊!

  “只是出了差错,还是要有人承担……宽夫兄,辞官吧!”

第866章 急流勇退

  文彦博听到王宁安的话,愣住了一会儿,他仿佛没有反应过来,什么?要罢黜自己?开什么玩笑?

  十几年了,多少风波,他文彦博都屹立不摇,中间和王宁安的冲突也不少,甚至比这一次还要严重,王宁安最多也就是架空他,甚至发配他,而不敢真正罢黜他。

  老文心里清楚,作为硕果仅存的几个老臣之一,他是最灵活,也最容易打交道的一个,王宁安要想柄国,就必须调和阴阳,杂用各方,有他文彦博在,就能安抚老臣旧势力,又能扶持新人上来。

  毕竟以王宁安手下的那些人,资历尚浅,没法担负起江山社稷。

  你不用我用谁?

  贾昌朝?曾公亮?还是张方平?或者,刚刚被罢黜的庞籍?

  王宁安,你可别忘了,没有我,谁替你压制宋庠,压制贾昌朝等人,没有我,又如何安抚旧臣?

  你敢把老夫赶下台,就不怕天下大乱吗?

  文彦博在一会儿的功夫,心里转了十几圈,他抬起头,咧着嘴,挤出一丝笑容,声音沙哑道:“王爷,老夫愿意承担罪责,王爷随便处置就是……”

  “不……不是罪责!”

  王宁安摇头,“宽夫兄,你是替朝廷落实试点,出了疏漏,并非全是你一心为恶,所以这次不是问罪,而是负责。”

  “负责?”

  “没错,任何人都要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既然你的试点失败了,就证明你不适合留在这个位置上,把位置交出来,让给年轻人吧!”

  “王宁安!老夫,老夫还没到70岁,士大夫70致仕,这是历代的规矩!”文彦博突然横眉立目,咬牙切齿,像他这种人,剥夺权力,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面对气势汹汹的文彦博,王宁安不动声色,他淡淡一笑,“宽夫兄,何必把一生名节都搭进去呢,刑部和御史台已经着手调查济州的众多命案……”

  “王宁安,你什么意思?”文彦博突然打断,厉声叱问。

  “宽夫兄是聪明人,还不明白吗?”王宁安轻轻一笑,“小弟先告辞了,我相信宽夫兄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说完,王宁安拍拍屁股就走了,刚离开书房,身后就传来了粉碎声,文彦博像是疯了一样,不停地砸东西,大喊大叫,大吵大嚷,不停骂着……王宁安顿了一下,还是迈开了大步,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处置,实在是不想和文彦博浪费功夫了。

  ……

  “吕岩,济州你要接过来,子厚,单州交给你了!”

  王宁安直接把两个人找过来,文彦博闹出了这么大的篓子,必须要尽快擦屁股,收拾烂摊子。

  马上就是冬天了,这两地最紧要的问题是粮食,必须解决老百姓的口粮。

  以往是因为天灾,庄稼绝收,百姓无粮,这一次却是因为强行改种棉花,而佃农分配到的利益太少,老百姓没钱买粮食,两州加起来,有70万人面临缺粮的问题。

  朝廷没法拨钱救济,必须地方想办法。

  “王爷,粮食除了地里长的,就是外面买的,大风刮不来,天下掉不下来……如果朝廷不出粮,我们只有从地方上想办法。”

  王宁安点头,“说吧,你们准备怎么办?”

  “把所有土地从种棉大户手里拿回,分给百姓,并且以土地产出作为抵押,向银行借款,购买粮食。”吕岩痛痛快快说道。

  一旁的章惇也道:“师父,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不把土地解决了,明年、后年老百姓都是没有粮食,朝廷没法一直救济,结果就是把所有人逼到山上当贼人!”

  这两人都担心王宁安会反对,因此极力劝说。

  哪知道王宁安淡淡一笑,“据我所知,这两州,只有一百万亩田,可以拿来分,另外还有不是士绅地主,他们名下也有很多田地,你们想过要怎么办没有?”

  章惇一惊,脱口而出,“师父,你要一劳永逸?”

  “没错,所有佃户,你们要尽快彻查……如果连续耕种十年以上,土地直接归他们所有10年以内的,需要缴纳一笔赎金,用于购买土地,另外,朝廷要详细核算田亩,调整土地数目,做到每一个村镇,平分土地!”

  “师父!”章惇惊呼,“这么干可是要得罪所有士绅的!”

  王宁安仿佛没有听到,而是继续雷死人不偿命。

  “你们听着,这一次平分土地,不同以往,记住了,是所有人口平均分田,而不是丁口!”

  “啊!”

  吕岩的脸直接白了,作为一个地方官吏,他当然清楚人口和丁口的区别。

  历代以来,分田授田都是按丁口计算,服徭役,交人头税,也都是按照丁口算。

  各朝对丁口的划分并不完全一致,但总体来说,就是成年的男子……他们能下地干活,能服兵役,劳役,也只有他们,在朝廷的眼里,才算是完全的人,其他的都是附庸!

  有人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古代女人的地位低下,要讲究三从四德,好像一辈子都抬不起头……道理很简单,也很容易被忽略,就是女子不算做丁口,也不给朝廷承担税赋和徭役,从朝廷的层面,就不把女人视作“人”。

  既然朝廷如此,上行下效,女人在家里怎么会有地位。

  在农业社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女人力气小,承担不了重体力活,生产活动,一家人的肚皮,都要靠男人打拼,吃人家的嘴短,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进入了工业时代,情况就不同了。

  女人心细,能承受住长时间枯燥的劳动,比如纺织工厂,女工就比男人做的更好。

  这一次分田,把女人也计算进来,给予她们和男人一样的土地财产权利,只有财产权平等了,地位才能真正平等……接下来就能鼓励更多的女人出来工作,撑起半边天!

  虽然后世很多男人抱怨,女人太强势了,哪里是半边天,整个天都被她们笼罩了,作为男同胞的一员,王宁安也很不情愿。

  但是作为一个执政者,他必须考虑更全面的问题。

  因为给予女人土地和财产,立刻就能多出一倍的工人。

  兖州,济州,单州,这都属于比较传统的地方,根本不让女人抛头露面,出来工作,纺织厂用的都是男人。

  采棉桃的时候,甚至雇佣奴隶,也不让女人出来干活。除了自家的田,女人就是在家里洗衣做饭,织布哄孩子,实在是太浪费了……

  王宁安顶着被所有男人鄙视的危险,悍然决定,把女人纳入分田的行列……章惇和吕岩虽然有些小抵触,但还是很快接受了。

  甚至他们两个还有点雀跃!

  真正的变法终于开始了!

  章惇一度以为,师父坐上了宰执的位置,就变得保守了,不敢作为了。

  现在一看,师父非但不保守,而且步子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

  必须加快步子,别让师父甩下才是!

  还真别说,文彦博在济州和单州的折腾,也干了一点好事,至少他把原来的结构都给摧毁了……章惇和吕岩到任之后,立刻展开彻查,他们首先将身上有罪责的官吏差役都给抓起来,接着是那些棉田大户,还有地方的流氓无赖,几乎是一个没跑,一网打尽。

  拿下了这些人之后,他们就立刻落实分田,老百姓只要拿到了地契,就可以和棉纺工厂签一份供应合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