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7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也,非也!”

  文彦博义正词严道:“如今孔孟之道衰微,已经难以适应潮流,衍圣公又被废了,要不了多久,孔孟二圣就会被扫地出门……圣位悬空,就等着二郎呢!”

  嚯!

  王宁安都吓了一跳,难道自己要取代孔夫子不成?

  “宽夫兄,我自己什么德行我清楚,别说圣人了,我连个好人都算不上,百年之后,不被戳脊梁骨就算好的了!”

  “错了,大错特错了!”

  文彦博笑道:“你这么聪明的人,居然也迂腐起来,老夫问你,那孔圣人就真的了不起吗?非也,还不是后世徒子徒孙,擦胭脂抹粉罢了。二郎,不说别的,你的功劳摆在那里,又创办六艺,也有经营之道,还有退位让权之德,谦恭仁爱之美……只要小小的一点春秋笔法,你就会成为后世敬仰的圣贤,为历代推崇敬仰……你既然无心帝位,难道还无心圣位吗?”

  王宁安眼神有些迷茫,似乎真的动心了。

  文彦博趁热打铁,“二郎,我在说句心里话,花花轿子众人抬,你想成圣,想立一家学说,就要照顾大家伙,让人们愿意归附……那帮士人老夫也讨厌他们,可问题是千秋史册,还是文人写的,最好不要得罪……而且,我前面也说了,文人现在转了性了,不跟你作对了,还愿意歌功颂德,他们说是给陛下办大婚,做盛典,不还是效仿二郎吗?他们已经愿意低头了,二郎不妨也高高手,大家都好,你说是不是?”

  王宁安眉头皱着,“宽夫兄,国势如何,你比我清楚,能纵容他们乱来吗?”

  “唉,二郎,你还是没明白啊!”文彦博苦口婆心道:“这些人是交投名状,你可以适当处置!而且我说句过分的,哪有完美的朝代……强汉盛唐如何,不一样没法长久吗?如今我大宋财力充沛,战力雄厚,试问天下,谁人能阻挡?西夏灭了,如果二郎愿意,翻手之间,契丹也要投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都到了这一步,二郎还不满足吗?老夫以为没有千年的朝廷,二郎已经给大宋延续了百年国运,日后子孙如何,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二郎你意下如何?”

  王宁安脸色很差,“宽夫兄,这事情我还要想想。”

  “嗯,是该好好想想,不过二郎放心,不管如何,老夫都会站在你这一边的,同进同退,和衷共济!”文彦博拍着胸脯保证道。

  ……

  话说,和王宁安谈话过了三天,文及甫一直盯着老爹的脸色,发现文彦博越来越高兴,山羊胡子都翘起来了。

  “爹,这么说王宁安是上套了?”

  “哈哈哈……他不上套又如何?”文彦博晃着羽扇,轻轻笑道:“谁都有一贪,王宁安也逃不出去,只是他贪名,而且还是圣人之名,那就给他又何妨!”

  “老爹就是高明,让他拿个虚名,我们要实际的……如果王宁安说的是真的,他只干五年,那时候老爹还有机会,可以入主政事堂啊!”

  文彦博一挥羽扇,“你的嘴上有个把门的,王宁安是那么好糊弄的吗!万一这小子不上套,为父还要想辙啊!”

  虽然嘴上责备着,文彦博却信心十足。

  道理很明白了,他这是地地道道的阳谋。

  你王宁安不想高升一步当皇帝,甚至不愿意一直当宰执……那你要干什么?联系到你废除衍圣公,摧毁孔孟之道,这还不清楚吗?

  王宁安是想封圣啊!

  你小子也真够贪的!

  千年以来,皇帝有几百个之多,可圣人就一个,难度更大,也更有吸引力……文彦博都有些后悔了,这么明白的事情,他以前怎么就没有想透!

  早知道王宁安想要什么,就可以对症下药,投其所好,何至于撕破脸皮,损失惨重呢!

  王二郎,你放心,你要什么,老夫都帮你!

  只是你的手再大,也遮不过天,你先拿,剩下的就是我们的!

  瞧见了吧,这就是大宋宰执的功力!

  千年以来,大宋文治鼎盛,而大宋众多宰执当中,文彦博又是常青树,佼佼者!想不服气都不行!

  “哥,你都三天没出去了。”王宁泽充满了担心,“你不会是被文彦博下了迷魂药吧?”见王宁安不动,王宁泽更生气了。

  “丫的,我现在就去找老东西算账!”

  “等等。”王宁安伸手抓住了兄弟,“你给我坐下。”

  王宁泽老实坐在了哥哥的对面。

  “你说,文彦博是个什么人?”

  “他?是个顶聪明,又顶无耻,还,还不能少的人!”王宁泽绞尽脑汁说道。

  王宁安轻轻一笑,“一言以蔽之,文彦博就是千年文官智慧,士人集团孕育出来的极品!是大宋,乃至古往今来,最强的官僚!”

  “哥,他这么厉害啊?”王宁泽吓得咽了口吐沫,艰难道:“哥,你要听他的?”

  “呵呵!”

  王宁安只轻轻一笑,“屁!”

  王宁泽愣了一下,突然拍手大笑,欢天喜地。

  “这才是我哥呢!要是被文彦博那个老货摆布,岂不是成了傀儡!还算什么大丈夫!男子汉!”

  “你说对了!”

  王宁安站起身,晃了晃头,骨头发出清脆的声音,他这三天,想了很多……从一开始,王宁安就没有信文彦博的鬼话,他之所以听下去,就是要知道文官们到底打得什么算盘?

  老文那么多的溢美之词,甚至把自己捧成了圣贤,他倒不是撒谎忽悠人,只是做文彦博嘴里的圣贤,和庙里的神像有什么区别?

  完全就是木雕泥塑,看起来高高在上,尊贵不得了,但实际上,不过是文官集团手里的玩偶而已!

  飘在天上的圣贤,对老百姓,对华夏兴衰,又有什么价值?真正的圣贤,不是文人笔杆子里捧出来的,而是百姓心中认定的!

  王宁安想的不是答不答应文彦博的提议,而是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文官已经改变了策略,诚如老文所言,他做了那么多,功劳盖世,还要折腾什么?

  这是所有人的疑问。

  功成名就,为万世敬仰,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此时的王宁安肯定滴说,不是!

  他还有太多要做的事情,而第一件要做的就是管住千千万万像文彦博一样的官僚!不要被他们的迷魂汤迷惑了,斩断他们伸向老百姓的爪子……真正让百姓富足,幸福……

  王宁泽突然觉得二哥神采奕奕,浑身都笼罩着一层神圣的光,充满了斗志……记忆中,还是小时候为了口吃的,哥哥才这么拼呢!

  “哥,你到底准备怎么干?”

  王宁安呵呵一笑,“怎么干?先从文彦博下手!老货想忽悠我,咱们也不用客气。文彦博不是说了吗,要跟我同进退,那好,你就把这个东西送给他,让文宽夫带头上奏朝廷。”

  王宁安拿出了一份手札,上面有一行字:请移豪强实边疏。王宁泽的学问虽然不咋地,但是也清楚啊,这是要对天下豪强动手了!而且还是借文彦博之口,可真够黑的!

  “要捅破天啊,你想好了?”王宁泽战战兢兢道。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890章 只争朝夕

  治平二年的夏天,很热,比天气更热的是人心。

  以太师兼太傅,西夏总督文彦博上书作为起点,越来越多的官员跟着上书,强烈要求迁居天下世家豪强,屯垦戍边,开发边地。

  这一次上书人员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干脆,都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包括在京的官员,许多人都大吃一惊,他们猛然发现,原来王宁安竟然强大到了如此的地步!

  东西两京,六部衙门,各地的官吏,甚至御史台,翰林院,全都有人支持,十几年的积累,终于到了厚积薄发,开花结果的时候。

  就连那帮蛰伏的老家伙,也是目瞪口呆。

  姓王的一直在隐藏实力啊!

  这一次或许才是他全力施展吧!

  还有姓文的,这个老不要脸的,果然倒向了王宁安,成了他的走狗马前卒,也难怪别人都倒台了,他还能屹立不摇。

  中原没有位置,还能跑到西夏呼风唤雨,文宽夫,就是个败类!

  此时的文相公,却也是一肚子委屈。

  娘的,老子又被坑了!

  文彦博真的是精心准备,推心置腹,他觉得王宁安一定会听得进去的,其实他想的也对,王宁安是听进去了,但问题是王宁安没有按照文彦博希望的那样走,相反,王宁安来了一个大转弯,把改革的力道骤然加大了。

  迁居豪强,这个事情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干过。

  他逼着家产在300万钱以上的豪强,迁居茂陵。

  当时还有个著名的大侠,叫郭解,卫青都替郭解求情,说他是个穷鬼,没有那么多的钱财……可汉武帝却说,郭解能让朝中大臣替他说情,不是豪强,还是普通人吗?

  就这样,郭解被迁到了关中,后来全家都没了性命。

  乍看起来,汉武帝的举措很残忍,但是仔细研究,却发现这一招太高明了。

  天下豪强被迁到关中,他们手上的土地田产就需要变卖折现,这时候朝廷就能花低价被田产拿到手,反过来,以很低的税赋,出租给无地的百姓。

  得到了土地的百姓就能交税,服兵役,提供产品,支持大汉对匈奴的战斗。

  中国的历史很漫长,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经验教训太丰富了,只要仔细研究,遇到的困难,在历史上都有类似的案例,去看看先人怎么办的,在仔细权衡,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略。

  王宁安之前就推动了分田令,希望摧毁原来的土地依附关系,给老百姓一个生存发展的基础,为整个工业化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还有丰富的农产品……他这个道命令,在兖州,济州等地,效果很好,在幽州大本营,也推得动,但是其他地方,就应者寥寥。

  本来摧毁了孔家,情况好了很多,但是接下来爆发了和西夏的战争,又把分田的事情,再一次延迟了。

  如今拿下了西夏,多了河套平原这个大粮仓,王宁安再也不想拖延了。

  和文彦博的谈话,更坚定了王宁安的想法,不是斗倒了接老臣,灭了旧派,就能改变文官集团的,这帮家伙就是一群精明的吸血鬼,稍微放松,纵容,他们就会卷土重来,把变法大业毁于一旦。

  此时的大宋,远远没有发展到可以安享太平的时候,相反,危机四伏,刚刚开始的工业化,随时会胎死腹中,工业化的庞大成本,稍不留意,就会落到穷苦百姓身上,而一无所有的百姓,只要推一把,就会家破人亡,反过头摧毁所有的成果……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只是以往阻力太大,就连王宁安也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如何。

  但是这一次,他终于下定决心,再也不会客气了。

  驱逐,全部驱逐!

  不配合分田的,一律赶到西夏去!

  绝不客气!

  王宁安还没回到京城,在路上就下了命令,京东两路,交给吕岩负责,河北两路,交给章惇负责。

  另外苏辙负责统筹全局。

  把世家大族迁走之后,皇家银行要提供贷款,和地方衙门联合,将土地拿到手里,原来佃户的田产,要继续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